APP下载

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2018-08-22雷向明

读写算 2018年6期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思维能力高中语文

雷向明

摘 要 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以“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合理联想,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及“深入本质,培养学生的深刻性思维”三个方面入手,围绕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6-0206-01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授学生教材及教辅资料上的知识点,还应当有意识地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资料来看,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以下,我仅立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经验,着重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独创性思维及其深刻性思维。

一、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

灵活性思维是指思维的灵活程度,即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认识事物、思考问题。要想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可以巧妙设置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從多方面进行解答。

对此,我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积极实践,效果颇佳。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节选文时,我便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世人对林黛玉的评价多为“细心、多虑、自尊”,那么,在文本中哪些信息体现了林黛玉的上述性格特征?这一问题仿佛是一颗投注在平面水面上的小石子,荡起了学生思维活动的涟漪,使得他们得以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与探究。以下即为部分学生从不同角度所找出的印证性答案:①至贾府之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他人耻笑了去;②邢夫人留吃饭时,顾全大局,处处留心;③王夫人家让座时再三推让,谨慎从事;④关于是否曾读书的回答,更是非常谨慎,揣测问者的心意适时改口……这些从不同角度出发所找到的答案耐人寻味,令人不得不感慨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巧妙设置疑问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更能对他们实现对所学古诗文的深刻理解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效果一举两得。

二、合理联想,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

独创性思维即思维活动的创造性,具体表现为能创造性地提出观点并对问题加以解决。大量的教育实践已证明,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展开丰富且合理的联想,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打破思维的固有定势,从而获得独创性思维的显著发展。

对此,我感受颇为深刻。例如,大多数人将《孔雀东南飞》这一诗歌的主旨定义为对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度的批判以及对自由爱情的向往。我在教学中却没有固守这一思路,而是鼓励学生提出与这一观点截然不同的新看法。班上有名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崭新的观点:这篇诗歌还可以从“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角度加以解读。像焦仲卿的母亲与刘兰芝在遇到矛盾与问题时完全本着“我这么做就是对的”“我就应该这么做”的态度,却很少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的加以思考“如果我作为一名儿媳,我的婆婆这样对我,我会怎么想”“如果我是一名婆婆,在看到儿媳妇的一些表现时,我应该如何恰当地指出来”;在刘兰芝一再拒绝媒人之后,她的哥哥对自己的妹妹加以批判,认为她不知好歹,诚然,哥哥的说法在现实中看来确实也存在一定的道理,但却错在没有站在妹妹的角度尝试着去理解她,试想,谁又能做到刚刚结束一段婚姻之后又能迅速投入到另一段婚姻之中呢?更何况刘兰芝本身就与焦仲卿之间有着深深的感情……学生立足于对原文深刻理解与合理联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打破了以往那种过于统一的解读,这有力地证明了其独创性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三、深入本质,培养学生的深刻性思维

深刻性思维是指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即能透过外在现象挖掘其内在本质与规律。要想培养学生的深刻性思维,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就应当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层层分析去挖掘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如,被誉为“古今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初看是在描绘万里长江壮美的景象以及对英俊豪杰的追忆,但其实却包含了作者自己的深重感情。对此,我在教学中就引导学生认真对比苏轼笔下的周瑜及其他本人。

周瑜:三十四岁,春风得意,刚柔相济,文武双全,功成名就,少年得志。

苏轼:四十七岁,得罪黄州,刚正有余,文弱书生,壮志难酬,年老无为。

通过这个对比,学生就能清晰地得出一个思路:作者明着是在抒发自己对周瑜的仰慕,但是更深一层的意思却是由周瑜联想到了自身的坎坷经历,表达了自己功业无成、壮志未酬的忧愤和感慨。这般一来,学生就得以透过诗歌表面认识到其本质所蕴含的作者情感,深化了对原文的理解不说,自身的深刻性思维也得以有效提升。

古诗文历经千百年时光仍然跳跃在人类脑海之中,必然有其光彩夺目之处。对此,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积极挖掘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丰富思维教育资源,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落实到实处,这样学生才能在领略古诗文文学艺术之美的同时,自身的思维能力也得以不断成长与发展,也唯有如此,高中古诗文教学才能真正开出“思维”之璀璨花朵。

基金项目:该课题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高中古诗文教学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成果,课题号:FJJKXB16-376。

参考文献:

[1]任皎雪.高中古诗文教学与学生思维的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陈丹.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探微[D].苏州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古诗文教学思维能力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从“意会”走向“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