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效能

2018-08-22王纲

读写算 2018年7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整合信息技术

王纲

摘 要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高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开展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实现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在课题选择、过程方法、课题生成、展示评价等方面的效能,强化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方面主动、合作、探究的意识,最终实现研究性学习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023-01

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稿)》保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在其中继续设置“研究性学习”科目,要求学生三年内至少完成两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获得该科目8学分。此外,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可以看出新版课标进一步凝练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将其整合成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同时建构18个语文学科学习任务群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关注跨文化、跨媒介等语言文字运用新视角,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文课程的实践能力。在教学建议上,新版课标也强调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提高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以达到与课程共同发展的目标。因此,如何达成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高效整合,实现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是摆在我们每一位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开展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师主要任务是结合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指导学生确立科学的研究方法,有效地搜集、分类、处理相关信息,开展活动,提炼观点,最终形成个性化的研究成果。而在这一过程中,要更多地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落实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原则:学习时间更加灵活和自由,内容不再拘泥于教材,形式打破了传统模式,教学空间也从教室延伸到社会。正是研究性学习的这一原则决定学生要大量的学习资源,而这种资源的占有只靠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借助信息技术,将其与研究性学习有效整合便显出极大的效能。

一、课题选择和确立的激趣效能

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兴趣尤为重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平台提供的丰富的课题资源和研究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仅就研究性课题的选择而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与学生年龄、兴趣、爱好相符的能够调动大家积极性的事实和现象来确定课题。但是我们学生“两点一线”式的学习生活限制了他们对社会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而信息网络和多媒体平台则展现一个无比广阔、异彩纷呈的天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题来源。在这里,学生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完全在兴趣和爱好的导引下选择自己喜爱的课题。

二、研究资源和方法的拓展效能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题的研究既要有敏锐的思想,也离不开丰富的研究资源。就这一点而言,信息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信息技术手段则为学生研究的过程、方法、沟通、交流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可能。

此外,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整合网络、电脑、手机等平台,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主动、开放、多元的研究环境中。这既拓宽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渠道,也为小组成员间搭建了无縫沟通的桥梁。通过网络建立微信群,不管是谁,有了新的想法,采撷了有用的资料,获得了阶段性的认识,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沟通与展示,群策群力,资源共享,使得研究性学习真正成为小组集体的行为。作为课题的引导者,老师也可以加入其中,对各组的研究全程调控,适时指导,保证研究性学习顺利完成。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人人平等,在共享与“争鸣”中,张扬个性,挖掘潜力,发展思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成果展示与评价的多元效能

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历来是最精彩的部分,如何将研究的成果以最佳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有效地利用多媒体平台,充分调动图文、声像、演示等方式,更有利于形象、细致地展示研究的思维与成果。并使同学们在分享成果的同时,交流研讨,引导思维的碰撞,促进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

而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也因为网络和信息媒介的存在,实现了对过程、成果、汇报的系统化多元评价。不论是小组自评、民主测评(班上同学填表打分完成),还是考核小组(由老师和各研究小组分别推荐一人构成),甚至在网上互相交流的社会公众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确立开始,都能参与到研究的过程中,直到结题汇报。评价的对象也不仅仅是课题研究的资料、记录和成果,还包括利用多媒体平台进行成果展示的方式、效果。而评价的结果也不单纯是分数与等级,而是立足定性分析、具体的描述性评价等形态,并融入沟通、调节和引导等因素,群策群力,在评价中帮助各小组调整方向、解决问题、完善研究。

总之,随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推行,随着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培养的重视,随着高中语文和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推进与落实,信息技术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将愈加紧密,而信息素养在提升学生研究性学习层次和水平方面也将发挥更大的效能。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整合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