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习思维具体化的教学策略
2018-08-22金骏
金骏
初中物理是培养学生正确认知日常现象的科学学科,涉及到声学、光学、力学、电路学、电磁学等多类知识.本文深入到具体物理课堂,对如何形成、运用物理学习思维开展了深入研究,总结得到了一些教学策略,以期能够对物理教学有所帮助.
在初中阶段,物理学科是为初中生科学认知世界而设立的.但是,物理学科给众多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习压力.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找不到合理的学习方法,看不到物理学习的乐趣.针对这种情况,本人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发现他们对物理世界中抽象性的内容认知不清,既无法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又找不到相似事物进行代替.为此,我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最终找到了学生认可的抽象物理学习思维具体化的教学策略.
一、物理学习思维的内涵及作用
初中物理学科研究的大部分内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包括折射、磁场、电路、压强等.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抽象物理学习思维,而后再对具体知识展开深入性的学习和探究.
一般而言,生活现象是物理知识的外在,物理知识是生活现象的解译.抽象物理学习思维便是将看得见的生活现象、实验结果或数学公式与抽象的物理知识对应,使抽象知识与具体模型、数据或计算公式产生直接性关联,从而实现抽象知识具体化.抽象性内容与实际事物关联后,物理学科便不再抽象,学习也会变得轻松,更加有乐趣.
二、物理学习思维具体化的教学策略
1.借助生活现象,直观理解物理概念.
生活是值得人们观察和探究的.人与人能交流、阴影看得见、电灯能发光、打电话不用线等生活现象都值得去思考.物理科学无处不在,物理科学处处精彩.因此,课堂教学便可以将生活现象与物理概念联系起来,给每个抽象知识都带上可以直观看到的“面具”.
不同的生活现象对应着不同的物理知识,大致分为三类,即物理概念本身、物理概念外在表现、物理概念结果.生活现象是物理概念本身的,包括折射出的彩虹、漫反射的墙面和镜面反射的镜面;生活现象是物理概念外在表现的,包括走路、骑车中接触面的摩擦力;生活现象是物理概念结果的,包括二极管的发热.教师应灵活地运用生活中的事例,从不同维度给出物理解释,让学生对各个板块的物理知识都能产生直观的认识.教师还可以用代表性的生活现象代替物理概念,給每个概念都画上大大的“生活现象”标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信心满满地进入物理世界的学习和探究中.
2.探究实验检验真理,突破理解难点.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物理学科知识的讲解还需要借助相应的实验.探究实验是学生感兴趣,并且收获较大的实验类型.在新课阶段,需要开展简单探究性实验.这类实验简单易操作,并且能说明问题.比如,在“串联和并联”电路比较异同中,便可以为学生安排探究实验,让学生改变电路中各个部件的连接关系,从而找出两种连接方式电路的不同;在“反射规律”探究中,通过改变物体、蜡烛与镜面不同的位置关系来探究镜像结果,从而找出规律;在提升阶段,需要对题目部分进行仿真探究性实验.这类实验结果不明,需要用已学知识进行检验.在冲刺阶段,还需要学生运用原理设计更加简洁的实验,培养其探究兴趣.三个阶段的探究性实验足以让学生看到物理学科的“奥妙无穷”,也更加理解各个物理现象的原理.总之,要让学生接触实验,从实验中收获真知.
3.原理公式双向推理,辨析相似概念
不同板块会对应着不同的物理公式,并且大部分公式都是对物理原理的定量反映.原理和公式的双向推理将引导学生全面突破物理难点,贯通物理学习思维.其实这并不难,其学习思维是根据自己已知推理出不确定和未知的内容.比如:在学习“功率”时,P=Wt=UI=U2R.如果学生不能区分“功”和“功率”,则可以通过公式关系了解.这样一来,虽然没有物理实验,也没有生活现象,但可以推导出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还要运用原理公式双向推理的思维将知识关联起来.比如:动力大于摩擦力产生运动,运动便会产生速度.由此可见,运动物体做的功不仅仅包括运动产生的功,还包括克服摩擦力消耗的功.如此一来,物理学科的不同板块便会产生联系,学生的学习思维也能得以提升.
总之,物理学习思维的抽象性可以用生活现象、探究实验和原理公式双向推理转化为直观的内容.在物理教学课堂上,师生应共同协作,不断突破物理学习思维障碍,建立起具体化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