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西方美术教育
2018-08-22李冉
李冉
蕴含普遍规律与和谐的美本已存在于我们所处世界的方方面面,这种永恒的哲学千百年来一直通过凝聚先人智慧结晶的传统艺术瑰宝被流传至今。在关注传统的同时,更应该唤醒内心对传统之美的意识,并将这种亘古不变的智慧传承下去,使传统不仅活跃在过去,更活跃在当代和未来。
一
在东伦敦的夏洛蒂(Charlotte)街上,有一所让人眼前一亮的艺术学院,英国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The Princes Foundation School of Traditional Arts英文缩写PFSTA)。这所由查尔斯王储创办的艺术学院致力于关注和传承世界各文化中的传统艺术,隶属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虽然这所艺术学院的规模不像英国其他现代派艺术大学那样前后能占好几条街,但其教学理念和整体学术氛围却是独一无二而且是学有所值的。
记得我第一次被学院的办公室老师带上学院二楼参观时,满眼所见的是由以往各届毕业生制作的留校精美作品,惊得我眼花缭乱。在参观了位于地下一层、分区明确且设备丰富的高水准工作室,以及书目繁多并精致舒适的图书馆之后,我果断作了一个可能是这辈子最明智的决定:我要在这里读博士。虽然我当时已经在英国其他艺术学院获得过硕士学位证书,但这所传统艺术学院散发出的能直抵心灵深处的美,是最最吸引我的。
自从正式成为传统艺术学院的研究生部第一批中国新生开始,我们每天都被各种精美传统艺术品环绕和陪伴着,开始了对学院精神和传统艺术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如院长所说,学院非常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希望学生可以通过双手、心灵和大脑的和谐协作,達到对自然、传统及宇宙普遍规律在艺术精神层面和现实层面上的统一认识和深刻理解。通过自然及宇宙普遍规律体现出的美,是一种神圣和永恒的美,这种美体现在世间万物之中,无论山河湖海,亦或花草生物,甚至在人体的DNA里,都有这种亘古不变的神圣之美存在。世界上各种文明中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作品,更是先人们对这种神圣之美加以尊重和领悟的极好证明。所以,要创作出让世人得以感同身受的美的艺术作品,首先要学会唤醒内心与美的共鸣,并通过心、脑、手的合作将真正的美传递出来。
二
对美和传统艺术的学习除了对现实技法的千锤百炼,更重要的是学习结合了理性与感性的精妙方法论,而这种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就是万物中普遍存在的几何学和比例学。正是因为有了几何学和比例学千变万化的组合和体现,才能支撑起世界各种传统文化和艺术作品中神圣美感的灵魂框架,同时本着一颗对自然尊重和崇敬的虔诚之心,通过天然材料和传统工艺的和谐融合,才能最终在美的结构上创作出美的作品。
学院里所教授的几何,并不是国内大多数人理解的“仅和体积、测量等抽象概念结合在一起的偏向数学方程式、抛物线或各种很难理解的复杂定理”,而是一种从简到繁、由内而外、对艺术在精神和实践中的一种领悟式旅程。在这个学习的旅程中,我们用到的非常重要的工具是圆规和直尺。虽然传统文化中的圆规拥有不同的样式和材质,但传递的最初与最终的信息都是一样的——由直尺画出的第一条水平线上标记出的第一个点(圆心),所衍生出的第一个圆(母圆)就是一切美的开始,也是美的终极所在——因为未来一切美的图案,都将由这个最初的点、线、面(母圆)产生,这也是各种繁复的美丽图案最终的和谐统一。这个理论,其实与中国传统哲学中老子《道德经》里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是共通的。
基于这个看似简单、其实蕴含一切的开始,由这种神圣之美支撑的各种美的作品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被创作出来。这并不是说“作品表面附有几何图案的才是美”,而应该说“美总是包含在那些蕴含着几何学和比例学的作品之中”。在学院学习传统艺术的过程中,让我们意识到这种美的存在比比皆是。例如印度的传统细密画,整体画面中精湛画工总有美的比例学来支撑结构;法国的大教堂,从宏伟的整体建筑到精细的染色玻璃都由美的几何学和比例学共同主导;中国的传统园林建筑中,那些平日里看惯了的窗棱、石子路、花草景观,更是巧妙地蕴藏了体现永恒之美的几何学和比例学……这些传统艺术所体现出的看似多样复杂的美,其实与自然界中看似与艺术关系不大的事物,比如自带螺旋的鹦鹉螺、结晶微粒呈六边对称的铍元素、在波节上无限幻化出克拉德尼图案的高频声波、池塘中随阳光绽放的拥有四重对称萼片的埃及蓝睡莲、人体中蕴含着黄金比例的臂膀,等等,都共同包含和体现着纯粹而神圣的永恒之美。
三
传统艺术之所以能被视为美的集中体现,除了内在的结构美,另一方面就是通过传统材料和工具精妙结合后所传递出的富于灵性的视觉美。学院里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就是方法与材料(色彩的炼金术)。传统艺术中应用到的色彩都来源于自然,在时光中,通过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和崇拜,将富有象征意味的各种自然色彩应用在富有神圣寓意的传统艺术之中。这种理念既是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内在修行,也是一种读懂世界各大文明中传统艺术的有效方法。除了理论学习,还要了解一定的自然科学和实践常识,例如产生亮丽蓝色颜料的蓝铜矿与产生漂亮绿色颜料的孔雀石的共生矿床的地质特点和产区,萃取自然颜料、树胶和调制各种溶液的具体配方,这些自然颜料在各种传统艺术中的不同应用方法和象征寓意,等等。虽然学的东西像万花筒般包罗万象,但课堂的气氛总是很轻松活跃。爱喝咖啡的导师喜欢在开课时,从他那复古的大黑皮医生包里叮叮当当地掏出瓶瓶罐罐摆满一桌子,里面有各种颜色矿石的标本、深加工后的自然颜料粉末、黄铜钵子、用来萃取黑色颜料的风干的小鸡骨头、用于制作蛋清画的农舍鸡蛋。然后,他便打开一发不可收拾的话匣子,把他一生所研究的传统色彩知识通过实物样品、现场演示、互动操作等既实在又活跃的方式,源源不断地分享给学生,让这门深奥的课程像它所呈现的各色矿石般五彩斑斓。
基于这些传统艺术的精华,加上各种传统工艺技法的实践尝试,更让传统艺术的学习得以具有直观的现实意义。例如在细木镶嵌课上,通过对天然木料的学习和富有力度与巧劲儿的传统技法实践,就可以制作出自己的展现自然木料多样色彩的中东式传统木盒(虽与日本的寄木细工略有不同,但都有对自然的尊重和体现灵性美的异曲同工之妙)。手绘陶瓷课则是通过火的巧妙炼制,把自然材质创造成一件件蕴含灵魂美的精致艺术品。在课上,我们不仅可以跟着导师趴在黄铜天平的两边,一步一步通过传统技法制作出不同釉料,还要通过对鲜花的写生来了解风格化、样式化的图案创作过程,并将自己的设计根据导师的耐心指导和一次次试验展现在素烧后的盘面上。每次出窑时,那种期待、兴奋和紧张的心情,都会在看到精美成品的时候化成一声声发自内心的赞叹。正是因为我们在制作过程的每一分钟,都抱着对自然和传统的尊重与一颗虔诚的心,所以才能通过汇集先人智慧结晶的传统技法,最终创作出包含自己心意和灵魂的亮晶晶的作品。我想,这种心情应该与在15世纪的伊兹尼克或15世纪的景德镇活跃着的传统艺术家们的心情是相通的。
四
学习传统艺术的同时,我还要和同级生及二年级学长们一起学习与传统艺术并行的各种传统学科所代表的科学和哲学思想,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七艺”——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看似与艺术本身关系不大,但这个教育理念里其实就包含着与艺术相通的普遍规律和美感。历史和宗教常识也是学习传统艺术的重要辅助,比如欧洲大教堂里色彩斑斓的染色玻璃,其本身固然是美的艺术品,但其背后与之象征的历史和宗教知识更有值得深入学习和领悟的重要内涵——大教堂中常见的以宗教故事为题材的染色玻璃,最初的一个重要作用其实是为那些虔诚但不识字的普通百姓以直观的视觉画面传授经文与道义;以玻璃、色彩、光芒为主要媒介的表现形式其实是象征着引导人们通往天国的神圣旅程。这些富有深度的与艺术相关的知识与常识,在学习传统艺术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自己与传统艺术置身于同一频道,才能真正体会和读懂传统艺术的灵性之美。这种学习理念在我以往国内的艺术学习和训练中很少触及,但在王储学院里随时可以从各位学科导师的口中得到这些宝贵的真传,达到一种和谐的共同学习的学术氛围。
学院这种深入体会和学习传统艺术的方法论,并不是只停留在专业课堂上,而是贯穿在整个研究生课程学习中。每天忙碌的专业课、隔周的集体研讨会、导师的专业辅导、午间的图书馆自修、晚间的传统艺术专题讲座、周末的世界传统艺术短期课程、每年春季的修学旅行,甚至是在学院厨房里短暂的咖啡时间,都是和导师、同学们从各个方面学习各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艺术和知识的绝好时光。
在学院第一年的13门必修课中,有来自英国、俄罗斯、西班牙、印度、伊朗等各国的传统艺术大师前来授课,每一门课程都要有对应笔记,并经常由导师们对科目作品和笔记进行专业辅导。笔记的作用,并不是一种形式主义,而是希望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掌握和拓展本科目的传统知识,使这些知识能被真正地记在心里,并在以后将这些传统艺术知识传递给他人时能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從而使传统艺术的精华和永恒之美得以在当代和未来继续活跃下去。
记得我刚入学的第一个月,曾经对记笔记有些力不从心,因为导师们讲课的语速、内容深度和词汇量(有些甚至是拉丁文、希腊文、阿拉伯文或波斯语词汇)等原因,使我发现自己需要学习和恶补的知识越来越多,心里着急又有些失落,担心自己跟不上进度。但教务主任总是很亲切地与我谈心,鼓励我以自己的方式记笔记:擅于插画的我完全可以以更多视觉表现形式来强化笔记,各种实践操作的步骤照片可以尽量放大并配以精练文字从而帮助记忆,实践操作中用剩的毛边料也可以与说明文字一并收集在笔记里。这些适用的、自由的学习方法让我能很快进入状态,找到自己的方向。
在后来的个人辅导中,教务主任还很肯定我的科目作品和一摞摞笔记:“在这里学习,并不是我们作为老师一味地给学生猛灌牛奶,而是希望像园丁那样,通过每一次适当的浇水,让学生开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花。”
五
在每一天的学习中,我最强烈的感受之一就是,学院不仅有深奥透彻的教学理念,更有能将这项深奥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的会讲课的教师们。在这两年的研究生学习中,每天都能看到学院各科导师用自己很独特也很可爱的教学方式为我们展开源源不断的紧凑课程。
几何课的导师总是早早地到达教室,在学生到达之前把教具准备得井井有条,除了神圣的圆规和直尺等基本工具,还会摆上造型可爱的香蜡,并调好音箱的音量,因为在正式上课时,我们会跟着导师一边享受着香蜡淡淡的甜味,一边聆听着悠扬的传统音乐,一边一块作图。因为学习几何既是一种心、脑、手共同协作的严肃过程,也是一种近乎静心冥想式的精神享受。
西洋书法课的导师总是喜欢穿着复古印花长裙穿梭于每个同学之间,对我们的练习品进行声情并茂的指导。严肃的时候,她可以比我曾经学习中国书法的师傅更严厉(但严师真的能出高徒);演示的时候,她会对每个人每张草稿纸上的每一个小字母的宽窄粗细进行不遗余力的示范;放松的时候,她会任由我们把花花绿绿的墨水混合在各个字母之中,写出如花园般热闹的一串串花体字;结课的时候,她会真诚地点评和鼓励我们的作品,并为我们那些也许并不算成熟的处女作给出装裱方面的各种建议。
圣像画课的导师总会用特别可爱的方式夸赞我们的作品“太美了”,并把我们的作品宝贝得像自家孩子们般看待,言传身授地让我们领会到传统艺术中体现的另一种亲切的情感。
彩烧砖课的导师除了向我们传授砖体的传统制作步骤、学习掌握力度与精巧的分寸,还要时刻保持警惕让我们的长发、围巾免受搅入机器之苦,比贴身护卫还要尽心。
印度细密画的导师会像变魔术似的从他远渡重洋带到伦敦的大皮箱里为我们掏出一盏盏盛着矿物颜料的贝壳,以及一支支珍贵的由松鼠尾毛制成的毛笔,从最初学习用虎皮贝打磨画纸开始,把我们对这种传统画种的兴趣激发到最高点。(作者已获得英国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硕士学位,并拿到该校博士生预录取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