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物探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2018-08-22郭建海
郭建海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涿州 072751)
1 全球物探市场现状
1.1 物探市场规模大幅缩减
2014年国际油价大幅下挫以来,油公司纷纷降低勘探开发投资规模,缩减开支。历史统计资料表明,全球勘探投资在2013年达到高峰,约为1 000亿美元,2014年开始骤减,到2016年缩减至高峰期的40%。而物探作为油气行业的“开路先锋”,是油公司在减少勘探开发投资时最先考虑消减的对象,也是油公司在增加勘探投资时最后考虑增加的对象。在全球勘探开发投资连年大幅缩减的形势下,物探行业所属的所有业务(包括采集、处理、解释、装备等)无一例外都遭受到了重大打击。
2013年全球物探市场达到历史高峰,但随之开始萎缩。2015年和2016年更是遭遇了断崖式下滑的严峻挑战,2015年全球公开物探市场总量同比缩减了31%,2016年同比缩减了35%。2017年市场规模基本保持2016年水平,全球公开市场总额仅约70亿美元。
在行业大形势的拖累下,全球各物探公司均遇到严重的经营危机。以作为行业领头羊的两家大型物探公司为例,CGG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13年的53%一路攀升,到2017年底高达88%,2017年6月被迫申请破产重组,2017年全年收入仅为13.2亿美元,亏损高达5.1亿美元。斯伦贝谢在2018年1月宣布退出海上及陆地地震采集市场,并将旗下WesternGeco产品系列转型为轻资产业务。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各物探公司被迫开始通过资产售卖、债务重组、裁减雇员等手段维持公司经营。2017年CGG公司研发投入比2014年减少了71.5%,资本性开支减少了61%。同时,CGG公司自2014年大幅缩减雇员数量,2017年全球雇员5 325人,比2014年初减少了52%。
同国际竞争者类似,中资物探公司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经营形势。大型中资物探公司主要有BGP、SSC以及COSL,这三家公司均面临物探队开工率低、人员大规模闲置等困境。2017年SSC公司物探业务营业收入39.8亿元,因已连续两年亏损且2017年末净资产为负值,SSC已面临退市风险。2017年COSL公司物探和工程勘察业务全年营业收入仅为16.9亿元。受限于国内政策及公司治理结构,中资物探公司的成本负担较国外竞争者要高很多,在缩减成本的过程中也面临很多阻力,如在减少人员、资产等方面受到政策限制。目前,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已开始针对企业承担的社会化职能逐步实施改革,相信未来可以为物探企业复苏提供重要帮助。另外,中国石油于2017年11月15日召开深改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石油工程技术业务改革重组框架方案》,重组旗下物探业务,将大庆、川庆物探业务并入BGP,并着手组建“中油油服”。
1.2 在目前市场规模下产能相对过剩,价格已基本探底
全球物探市场长期供过于求的状态,正常情况下物探产能也存在25%左右的闲置率[1]。但本次行业低谷,无论是陆上、过渡带还是深海作业队伍的闲置率均已高达60%以上。
据统计,全球只有约1/3的物探船只处于作业状态,WesternGeco和CGG船舶利用率下滑最为严重。产能过剩直接导致了价格的下滑,目前,深海物探作业价格仅约为2014年的1/2,价格已基本探底。
与产能过剩相对应的是,在市场需求巨量下跌以及物探公司资产重组的影响下,深海物探产能供给大幅下滑,到2018年全球深海拖缆数量仅为2013年的1/2左右。WesternGeco退出后,产能供给量更低。考虑到目前各物探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船只建造时间,短期内深海产能很难恢复到2013年的水平,这将有利于深海物探价格的逐步稳定并回升。
1.3 物探公司经营困难,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从行业排名来看,BGP连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国际物探公司地位,中资公司SSC物探业务排名第五。WesternGeco完全退出地震采集市场后,中资物探公司特别是BGP有机会获得更多的陆上及过渡带高端市场份额。TGS公司凭借其相对稳定的经营业绩,行业排名升至第六位。其他公司如ION公司收入五年内下降了64%,2017年仅为 2亿美元,公司实力大为削弱;而大型陆上物探公司Global和Geokinetics已经退市,详见表1。
表1 主要上市物探公司近三年收入情况 百万美元
1.4 多用户业务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在合同业务严重受挫的背景下,多用户业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多用户业务占全球物探市场的比重升至27%。如表2所示,2017年,8家主要上市物探公司多用户业务同比增长约18%,达到23亿美元。其中,WesternGeco、CGG、PGS多用户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了20%、14%、22%。而多用户业务占三家主要物探公司总收入的平均比重从2014年的22%升至2017年的42%。
表2 主要上市物探公司多用户业务收入 百万美元
2 物探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2.1 油价触底回升,上游投资逐渐增加
油价逐步上升及储量下降将推动油气公司增加勘探开发投资。2017年是自2012年以来全球新增油气储量发现最少的一年,全球原油储量替代率在经历连续几年下跌后处于历史低位,油公司需要通过增加勘探开发投资弥补缺口。
据IHS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上游勘探开发公司的资本支出总量将继续上涨,其中陆地业务增速较快。2018年全球上游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将恢复到4 220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11%,而2016年增长8%左右。
全球各地区的勘探开发投资增减幅度不一,其中北美地区涨幅预计28%左右,非洲地区涨幅预计10%左右,而其他地区增幅相对较小,预计都低于10%。据IHS预计,2018年以后全球各地的陆上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将继续回升,这种势头将一直持续到2020年。预计中国海油2018年资本支出 较2017年增长40%~60%。中国石化2018年计划资本支出1 170亿元,同比增长18%。而中国石油预计2018年资本支出2 258亿元,同比增长4%。
2.2 物探市场规模逐步恢复
经过三四年的迅速下滑,国际物探市场已基本触底,而且还出现复苏的迹象。虽然市场的轻微复苏对各物探公司的经营没有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但增强了市场信心。短期内,预计全球物探市场总体仍将处于严重下滑后的调整期,而且调整期可能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首先,市场储备的一再缩减,大大降低了物探公司短期内的收入预期。至2017年底,WesternGeco、CGG、PGS三家占市场份额接近1/2的主要物探公司市场储备总额仅为10亿美元,同比减少了32%。
其次,当前各公司市场储备大多是低价或超低价投标取得,盈利空间极小甚至是负利投标,短期内行业仍将处于整体大幅亏损的状态。
第三,在行业危机的影响下,绝大部分物探公司都遭受了严重的打击。表3为主要上市物探公司期末现金表,紧张的财务状况以及缩减的产能规模,在市场转暖反弹时,都将对收入增长产生制约作用。
最后,通过物探装备的销售情况也可以看出整体物探市场仍未真正复苏。CGG旗下Sercel公司为全球最主要的物探装备制造商,其销售收入连续4年下降。Sercel公司2017年实现收入2.4亿美元,仅为2013年的23%。Sercel公司2013–2017年收入变动情况见图1。
表3 主要上市物探公司期末现金表 百万美元
图1 Sercel公司2013-2017年收入
2.3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物探价格回升困难
物探公司缩减产能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供过于求造成的价格下滑,目前看来,物探服务价格已基本触底。随着油气市场恢复增长,物探市场需求将逐步复苏,在需求的拉动下,物探价格也会逐渐企稳回升。但这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由于市场储备消耗殆尽,各物探公司都将目光聚焦在新招标项目上。可以预测,未来市场竞争将非常激烈,尤其是对于现金流、装备、技术等要求不高的中小型项目。随着WesternGeco退出地震采集市场,陆上高端项目将主要被BGP和CGG占据。但是CGG公司虽然财务重组取得阶段性成功,但其财务状况仍然不佳,2017年期末现金余额仅为3.2亿美元,在竞争超大型高端市场时可能受到掣肘。中资公司方面,因国内业务经营困难,国内的经营压力进一步传导到国际市场,中资物探公司在国际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物探作业设备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在部分物探公司退出市场后,其遗留的物探设备在行业复苏时,极有可能被其他公司接手并重新投入物探作业。
2.4 物探行业逐步向轻资产化迈进
传统的物探业务具有很强的资本密集属性,但这越来越受人诟病。金融危机后,全球物探行业迎来发展高峰,各主要物探公司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基于对深海物探市场前景的看好,投资高昂的物探船大批量投入建设并陆续下水。当行业严冬来临,市场极度萎缩之后,先前的投资都成为各公司沉重的负担。在本次行业危机中,专业多用户公司TGS成为全球极少数能够保持盈利的物探公司之一,其坚守的轻资产化道路也越来越为行业所推崇。WesternGeco公司在退出地震采集市场后,也将转换为一项轻资产业务。而其他物探公司在应对行业危机时,也纷纷剥离不良资产。未来各公司在固定资产投资时,将更加慎重。
3 结语
相比钻井等其他油服业务,全球物探市场的规模非常小,极易遭受外在因素冲击。反过来,当油气价格上涨时,物探市场也比较容易在外在因素的拉抬下形成行业荣景。在当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将优势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未来,除非物探技术取得跨越式的发展,否则全球物探市场总体容量仍将局限在较低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