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学生减负”问题的网络舆情分析
——以新浪微博为例

2018-08-22韩萌萌

现代教育论丛 2018年3期
关键词:评论者高频词舆情

王 阔 韩萌萌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学生减负的呼声不绝于耳,尤其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提出“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在随后的“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长陈宝生接受采访时也呼吁要给学生减负。各地教育部门对国家高层的号召给予积极反馈,紧急出台了多项措施为学生减负。其中江苏省溧阳市教育局于2018年3月28日印发了《溧阳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其中明确了为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如果家庭作业来不及完成,家长签字后可免做未完成的作业。该消息通过新浪微博中人民网官方微博发布,并迅速引起了网民的转发与热议,形成了网络教育舆论。所谓网络教育舆情是指在网络中围绕着某一教育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所表达出来的态度和观点。[1]本文试图从网络舆情传播模式、网络舆情主体、网络舆情内容三个维度对新浪微博上人民网所发布的微博进行舆情分析,揭示博文的传播路径、网民的身份特征以及观点,并为相关政策的评估与修订提供根据和建议。

二、样本选取与研究方法

微博作为一个信息交流与传递的网络平台,引发的舆论信息量日益增大,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2]根据微博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年底微博已经拥有3.4亿的活跃用户,为研究网民对于学生减负的态度与观点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本文以新浪微博中人民网官方微博于3月30号发布的“小学生作业9点没做完可不做,家长签字即可”的微博为研究对象,通过爬虫软件对该微博的转发人群、评论人群以及评论内容进行抓取,获得转发人群样本257个、评论人群样本292个、评论消息312条,去除掉重复评论信息与无关评论共获得有效评论信息286条。

本研究首先通过可视化技术对该微博在整个网络中的传播路径进行可视化展现,寻找微博传播的关键节点并探寻该微博的传播范围,进而展现该微博的网络热度;其次通过对该微博所有评论者的个人信息进行描述统计,呈现微博评论者之间的地域差异、年龄差异以及性别差异情况;最后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该微博的评论内容进行词频分析并构建高频词相关矩阵,深入探析各高频评论词之间的共现情况进而明确网民评论中的核心议题以及相关观点与态度。

三、我国“学生减负”问题的网络舆情分析

(一)网络舆情传播模式分析

互联网的本质是一种复杂网络,该网络以连接度分布且函数具有幂律形式,另外其网络节点的链接特征长度不确定,具有无标度性。为了分析揭示幂律分布的产生机理,艾伯特·巴拉巴西(Albert Barabasi)人等构建出一个具有无标度特性网络模型,即 BA模型。[3]其中包括单核心型、链式型、多核心型三种基本模式。网络舆情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其传播类型可通过BA模型展示。本研究通过Gephi软件来进行网络舆情传播路径的可视化分析。Gephi软件是一款专门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它将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节点和连线的形式展现,在本研究中每一个节点都代表一个微博用户,微博用户之间的转发关系用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因此,首先将通过爬虫软件搜集到的转发人群数据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Gephi中重新输入(将存在转发关系的微博用户依次成对地输入),并通过统计菜单下的“模块化”功能对微博用户基于转发关系的相似性进行分组,再通过“外观”功能下的颜色设置功能对各节点以组为依据进行涂色、节点大小设置功能以中心度大小为依据进行节点大小设置。然后通过“布局”功能对整个网络关系图进行整体结构的调整,并通过“预览”获得最终的微博网络传播路径图(如图1所示)。

图1 微博网络传播路径图

从图1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减负微博的传播模式属于单核心型的舆情传播模式。单核心型模式下的微博舆情传递速率较快,关键传播节点多为强势意见领袖型用户。[4]其中,人民网(people)在整个网络传播路径中,节点最大、中心度最高,与图中大部分节点都具有直接联系,是整个舆论网络传播的唯一关键节点。处于网络传播图最外环的“BOBO”“sev7en”“old man” “zhang”等微博用户处于二次转发位置,并未与人民网微博产生直接的联系,处于三次转发位置的只有微博用户“xiaotong”。总的来说,整个舆论传播在一次转发之后就结束了,属于明显的单核心型传播模式。

(二)网络舆情主体特征分析

网络舆情主体是指通过网络对某一热点事件发表自己观点与态度的评论者,在本研究中指对人民网关于学生减负的微博作出评论的网民。通过对网民地理分布、年龄分布以及性别差异的描述,揭示特定舆情实践中舆情主体身份的特殊性。

1. 网络舆情主体空间分布特征描述

将搜集到的292名评论者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筛选,去除备注为海外或其他的用户,最终获得有效的地理位置信息269条,以省和直辖市为划分依据,对用户进行分组并统计,并绘制出相应热力地图(如图2所示)。

图2 微博评论者地理分布图

热力地图可以直观显示对该微博进行评论的网民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通过热力地图可以得知台湾、青海、云南没有网民参与到该微博的讨论;作为政策出台地区的江苏省和脱胎于江苏省的上海市都有较多的网民参与到了该微博的讨论,分别为28人、20人。这说明江苏省溧阳市出台的学生减负举措得到了较多江苏籍网民的密切关注,作为省内地方政策,该举措很有可能引起省级政府的关注进而影响整个江苏省的学生减负政策,也就是说,与其他省份的网民相比,江苏省的网民成为最容易受到该政策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同时广东、北京参与微博讨论的网民,网民分别为30人、23人,说明身处国内一线地区的北京、广东网民对学生减负政策的关注度也比较高。总体上来看,各地舆情热度以江苏省为圆心逐渐向四周减弱。

2.评论者年龄分布特征描述

将搜集到的292名评论者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筛选,去除备注中没有年龄信息的用户,最终获得有效的用户年龄信息284条,其中评论者中年龄最大者为48岁,年龄最小者为13岁,对微博用户的年龄信息进行分段统计,并绘条形图(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发现在参与该微博评论的网民中23-28岁的网民最多,达到91人;其次是28-33岁、18-23岁的网民,依次是67人、65人,38-43岁以及18岁以下的网民最少,分别为9人、12人。值得注意的是,从我国当前以7岁入读一年级为主现状来看,大部分的中小学生的年龄应在19岁以下,但从图中可以得出,尽管减负的对象是中小学生,但他们并没有能有效地参与到对该政策的评论上,中小学生在关切自身利益的“学生减负”问题上处于失声状态,没有太多话语权。而已经步入大学或者已经工作尚未有子女的网民(主要集中在18-28岁)却在学生减负相关政策的评估上发挥着重大的舆论导向作用,甚至淹没了家长以及中小学生的声音,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对网民的意见进行分析时,在总体把握整体舆论导向的同时,还需要深入整体背后的不同利益群体,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

图3 微博评论者年龄分布图

3.评论者性别差异描述

将搜集到的292名评论者的性别信息进行筛选, 获得有效信息292条评论者性别基本呈现随机分布,男女比例基本持平,男性评论者占54.8%、女性评论者占45.2%。这表明学生减负这一问题同时获得了男性与女性的共同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生减负问题在当下得到了较全面的关注。

(三)网络舆情内容分析

网络舆情内容分析是对人民网发布的学生减负微博下的用户评论进行分析。本研究首先通过词频分析软件ROST CM对通过爬虫搜集到的评论信息进行高频词分析,随后,进一步构建高频词汇矩阵,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矩阵进行中心度分析、聚类分析和派系分析。

1.高频词分析

首先通过ROST CM中的文本处理功能对文本信息进行清洗,去除评论中重复信息以及英文字符。通过功能性分析中的词频分析功能生成微博用户评论内容的词频信息,共生成301个词条。其中“作业”一词出现的频数最高为91次,频数为1的词语共有83个。根据高低频分界公式计算高频关键词的数量:(T为高频关键词的数量,I为频次为1的关键词个数),求得T的具体值为39,依次选取39个高频词作为进一步的研究对象(如表1所示 )。

表1 网络舆情中的高频词汇

2.基于高频词的共现分析

共现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和心理学原理等分析文本中知识单元的共现分布特征,从中挖掘和发现潜在的知识及其关联,并以可视化形式显示结果。[5]其中共现分析具体包括共作者分析、共期刊分析、共引分析和共词分析。所谓共词分析的具体操作就是两两统计不同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章中共同出现的次数,并形成一个N*N的共词对称矩阵(N为高频关键词的个数)。同时为消除多值共现矩阵中频次悬殊对统计结果造成的影响,软件采用Equivalence系数,将多值矩阵转化为元素值在[0,1]区间取值的相似矩阵。相似矩阵中的数字代表矩阵元素的相似性,数值越接近于1关联程度越大。[6]本研究将每一条评论视为一个独立的文章,通过统计各高频词在不同评论中共同出现的次数,构建相似矩阵。去除与其他关键词无联系性的高频词,最终获得一个30*30的共现矩阵,将矩阵输入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中,生成关于微博评论高频词的共现网络关系图(如图4所示)。

图4 共现网络关系图

通过微博评论高频词的网络关系图,可以较直观地看到“作业”“老师”“孩子”“家长”等高频词的形状面积最大,中心度最高,也就是说在整个评论数据中,这几个词与其他高频词同时出现的概率最大,成为了整个评论内容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下面通过核心-边缘分析,进一步区分出微博评论高频词共现网络中的核心群体。

3.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核心-边缘结构是一种理想型的结构模型,它把行和列都分为两类。在主对角线上的块是核心,是密度高的块,主对角线上的另外一块就是边缘,是密度低的块。核心-边缘模型不太关注非对角线上的块的关系密度。[7]但现实数据与理想模型之间往往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需要一定的指标来测量,一般用指标p表示,用公式表达为:

在等式中,数据中节点i、j表示是否存在关系,存在时取1,否则取0;m指的是节点i隶属的类型(核心或边缘);p指的是核心-边缘理想模型存在与否。当p的取值越大时,数据矩阵越接近理想的核心-边缘结构模型[8]。

通过软件UCINET中的核心-边缘(Core/Periphery)分析获得的核心-边缘结构表示如下:

核心结构成员:作业、孩子、家长、老师、学生、学校;边缘结构成员:减负、教育、小学、上学、考试、问题、成绩、各种、完了、不完、到校、每个、高考、初中、十点、晚上、小时候、睡觉、小学生、放学。

其中核心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度为0.933,边缘成员之间的密度为0.004,核心到边缘的密度为0.261,拟合指标p的取值为0.929。可以说在高频关键词网络中存在着明显的核心-边缘关系,核心结构成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本研究中则表明处于核心结构中的高频词在微博评论中更倾向于同时出现,从而构成网民讨论的主题。也就是说,对于人民网发布的关于溧阳市学生减负的微博,主要引起了网民讨论的就是相关主体(孩子、老师、家长、学生、学校)在做作业这件事上的决定权的分配上。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发现同时涉及到至少四个以上核心关键调的评论19条,进一步归纳概括发现,这些评论者主要将关注点聚焦在将决定学生是否完成作业的权力从教师手中转给家长是否合理。大部分评论者明确反对这一举措,认为教育部门不应该将决定学生是否做作业的权力从教师转向家长。其原因大体有两方面,一些网友从维护家长利益出发,认为溧阳市教育局将决定学生是否写作业的权力赋予家长是一种学校教师“甩锅”不作为的行为,看上去是赋予家长更大的权力,实际上是变相的将责任转嫁给家长,有网友评论中说到:“所谓减负,减教师负,增家长负,增学生负!不招人尊重是有原因的!”还有一些网友从维护老师教育权的角度出发,认为家长、学生在剥夺原本属于教师的权力,让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如一网友评论道:“这都什么规定啊?岂不是只要家长愿意,所有孩子都可不完成作业,那师道尊严何在?”还有少数网友对该政策表示了支持,认为家长有权力决定孩子是否完成写作业,认为家长本来就应该是学生的第一负责人,不能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教师。有网友评论道:“现在减负,很多作业明明可以在一两小时内完成的,有些孩子浪费时间拖到很晚写完,这不能怪老师。家长签字家长负责吧。”还有个别网友从维护孩子利益的视角出发,认为不能纠结于家长与教师谁有权力决定孩子是否完成作业,要尊重孩子的实际能力,从实际出发。有网友评论说:“每个孩子的能力不同,不要再以老师或者家长意志来决定孩子。”

四、结论与建议

(一)“学生减负”微博的传播模式属于单核心传播模式

在单核心型传播模式中,消息可以通过唯一的关键节点得以传播,其传播的速度与范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关键节点的网络影响力,通过控制该关键节点就可以达到控制整个舆情传播的速度与范围。在人民网发布的“学生减负”微博中,整个消息的传播模式与单核心传播模式吻合,因此在该消息的传递过程中人民网充当着整个舆情传播过程的唯一关键节点。其粉丝的数量以及与粉丝关系的紧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消息被传播的速度与范围,同时人民网对该事件的态度也可以直接影响整个网络群体对于该事件的态度。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可基于自身需求,及时地与网络传播中的关键节点进行沟通与合作,为政策的实施和修正提供帮助。

(二)网络舆情主体分布存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差异

人民网官微发布的溧阳市教育局关于学生减负的文件引起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网民的关注评论,但网民分布在空间与时间上存在差异。首先评论者数量在地理分布上呈现着以溧阳市所属的江苏省为核心,向四周逐渐减弱的趋势,充分地体现了该地方性政策所牵涉的利益群体也主要来自政策出台地。部分省市并无网民关注此事件,呈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与之相反的是一线地区北京、广东与江苏在地缘与政缘上并不接近,但这两地的微博用户对该事件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北京与广东网民目前比较关注“学生减负”问题。同样该微博的评论者在年龄分布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18岁到33岁的网民构成了该事件的主要评论者。但与“学生减负”存在密切利益关系的群体年龄应在集中在18岁以下和33岁以上,也就是说在该微博评论中真实利益相关者的声音有可能被他人取代,从而使相关舆情的可靠性减弱。网络舆情主体在地理分布和年龄分布上的差异都要求有关部门要提高自身甄别有效舆情的能力,避免虚假舆情影响政策的实施与修正。

(三)网络舆情的内容分析

通过高频词汇的筛选、高频词共现矩阵的构建、矩阵的可视化以及矩阵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得出该微博评论中的焦点话题是该政策中教师权力从教师转向家长是否具有合理性,以及相应的各方在教育教学中责任的转移。总的来说,大部分评论者对于溧阳市教育局的“学生减负”文件持质疑态度,认为相关部门应该通过积极承担责任而非通过转嫁责任来掩盖问题。这也提醒相关教育部门,解决学生负担重的问题需要更加全面、综合地思考问题,出台不成熟的减负政策不但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会使自身在舆论中处于被动。

猜你喜欢

评论者高频词舆情
评论者特征对酒店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影响
——基于大数据和实验法的联合检验
30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网络新闻评论者的伦理责任问题及应对路径探析
28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电子商务虚假评论者检测
消费舆情
新闻评论的写作方法讨论和研究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