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式及应用阐释

2018-08-21岳文举王慧琰

新农村 2018年6期
关键词:条锈病纹枯病病虫

岳文举 王慧琰

在小麦生产中,病虫害是制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小麦在各个不同的生长周期,会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威胁,比如在小麦的抽穗期、灌浆期。麦田内存在的病虫对于小麦的成长威胁是最大的,小麦易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小麦红蜘蛛,麦播地下害虫,吸浆虫,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黑星病,蚜虫,锈病等,对于病虫害的防控。要选择各种不一样的药剂来进行。优质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实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控制的准则。

预防时期要根据不同地块的害虫和疾病,预防药最好用生物农药。每一步都应该考虑到多种病虫害,尽可能地采取综合对策,禁止使用剧毒或高残留农药喷洒。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地区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法规。根据小麦生长的时期进行单独防治,通常在越冬期、返青期、孕穗至抽穗开花期和灌浆期分别进行防治,尽量减少投资。提高效益。使用电机喷雾器,以改善喷雾质量,实现小麦生产的高品质,高产量,高效率。

1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是指以保护农作物、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为目标,协调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调控等环境友好型防控技术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实施绿色防控的目的。是为了对农作物进行保护,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能够防治病虫害,还能提高小麦等农作的质量和产量。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的小麦。比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控的小麦,产量大约提高了8%左右。

在品种的选择上要选用耐病的品种。以种植小麦抗(耐)病虫品种和标准化栽培为基础,科学防控抓关键,要加强品种的栽培以及管理,要适当平衡施肥,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

坚持要突出重点,进行分区治理。采用因地制宜以及分类指导等原则,在面对不同的区域以及不同的生态环境,使得农作物达到绿色、健康的标准,也为了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根据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重点病虫和次要病虫的特点,采取有利的防治措施,来保障小麦产量以及品质的安全,为了满足绿色消费,服务绿色农业,提供绿色产品,近年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全国开展了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要求农户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2绿色防控技术的措施

2,1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按照害虫特有的趋光特性来充分吸引害虫。并通过高压电网将害虫击晕后落入接虫袋,利用害虫的趋光特性引诱害虫,然后用人工防治、生物防治或化学药剂等方法消灭害虫,在这个过程中,开灯和关灯的时间都需要根据实际状况来进行调整。一般以主治对象成虫始盛期开始。借助病虫适宜的生存温度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变化温度杀死或减少病虫害。如蒸汽灭菌、太阳辐射、温烫浸种等可杀死土壤病原微生物和杂草种子,例如霜霉病病原菌分生孢子在30℃以上时活动缓慢,42℃以上停止活动而逐渐死亡,可通过高温来杀灭此类病原菌。

2,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一般是按照生物物种之间存在的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方法,例如在对蚜虫等进行防治的时候,一般采用七星瓢虫。利用青蛙捕食蛾类等害虫等,在田间放鸭也可以防治虫害,也可以利用虫类的性外激素,来对害虫进行引诱和消灭,该方式可以对害虫的交配产生控制,避免害虫过度地进行繁殖,从而防止病虫害。

2,3农业防治。在高产量和优质的前提下,种植的品种应该首选具有抗虫害较强的特点,搞好品种布局,做到精细整地,适时播种,推行小窝密植,增加密度,同一生态区尽量多种植不同种质资源的小麦品种,亲戚关系越远越好,防止品种单一化,搞好平衡施肥。稳氮增磷钾,增施有机肥,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的轮作制度可以切断寡食性害虫和单食性害虫的食物链。最终使得害虫不能进行觅食。从而减少种群数量,可有效减轻小麦条锈病、赤霉病与纹枯病发生危害,在防治害虫的时候,还需要及时对农作物的病残體进行清理和扫除,防止产生病原体的污染,搞好轮间套作和混播对条锈病重发地方,要大力实行小麦间大麦、胡豆、豌豆和油菜等。采取多品种混播,对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等重发生的地块,可与油料、红苕等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可有效减轻条锈病发生危害。

在秋季需要对耕地进行深翻,减少越冬的虫源。及时进行除草,清除的田间,地埂的杂草。促使耕地中的虫卵被消除掉,从根源上防治虫害。

2,4营养防治。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必须要适当的、及时的喷洒一些叶面肥,从而使得小麦的防病虫能力得到提高,要确定相应的微肥品种,合理的选择叶面肥,预防和治疗微量营养素缺乏引起的生理性病害,采用一些质量高的微肥品种,从而避免因为小麦缺乏微量元素而产生一系列病害,通过不同的营养补充作物,及时补充小麦作物中的钙肥,提高小麦作物的抗虫害能力,可以使得作物可以更好地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为农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5化学防治。要以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为重点,用2%戊唑醇(立克秀)悬浮剂按用种量的n1%湿拌种。或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用种量的0,2%干拌种子。或50%辛硫磷乳油lOOmL,然后对水2-3k~,拌麦种50kg,拌后堆闷2-3h后播种,在使用时,要严格把握拌种或包衣使用的药剂量以及时间等,以防止小麦发生药剂的危害,也可直接选用药剂包衣的种子。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地区农业委员会种子管理站165000)

猜你喜欢

条锈病纹枯病病虫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陕西安康:农技专家开展小麦条锈病普防工作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215份小麦材料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初报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果树病虫藏在哪过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