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之《诗》选

2018-08-21李讷刘恒

法制与社会 2018年20期
关键词:论语

李讷 刘恒

摘 要 作为上古诗歌汇编的《诗》,包括“风”、“雅”、“颂”等三类不同内容和风格的诗篇,经过孔子的整理,更突出了其思想内容的多面功能。《论语》载,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诗·为政》(亦即汉代以后所称的《诗经》)是儒家实施教育的基本经典之一。对《诗》的传授,亦即孔子所首创的“诗教”是儒家文化及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诗教侧重于人生情志的教育,以《诗》明志,以《诗》见清风明月,以《诗》“不淫不伤”,以《诗》知达……在《论语》中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这是以诗之情怀融通人事处世。同时读《诗》也是一件幸福的事,鲍鹏山先生曾说过:“我是被《诗经》所感动了,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被感动的时候……”。

关键词 切磋琢磨 兴观群怨 不淫不伤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7.230

一、人生该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澳》篇,如果说君子就像是淇水岸边的绿竹——虚心高节、凌寒不凋。那么君子亦可是一株空谷幽兰,清风里依序的沁人微远,是孤寂修己的念念不忘!“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国风·秦风·小戎》的谦谦君子是如何修来?还有曹先生的《石头记》中前世的顽石,如何脱胎换骨成“宝玉”?想来是去那红尘凡世走一遭,亦是历经万水千山,终觉顿悟了……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毛传》有言:“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不同材质的器物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精化加工。人世间,每一个生灵,自生命体征的出现到结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是无法复制的,我们可以类聚群分,但都要历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一生,肉体和精神的,外在和内在的,短暂和长远的……我们会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也许是增益的,也许是往复的,但漫漫其修远兮的道路没有尽头。所以孔子在与学生们探讨人生哲思的时候,这一重要课题亦是认真,谨慎的。

《论语·学而篇》子贡曰:“贫而不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释训》云:“如切如磋,道学也。如琢如磨,自修也。” 子贡作为孔子优秀的学生之一,算是做到了“富而不骄”的境界,他借此想知道在孔子这里是否可以得到认可,孔子也很明白子贡想要表达的意思,告诉他“安贫乐道,富而好礼”是要比“富而不骄”的境界更高。子贡是很聪慧的学生,一点即通,便有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答复。孔子也很是满意子贡能明了他的心思。切磋琢磨是成器的功夫,子贡则引申到君子的修养功夫,在君子的人格修养之路上,就如同攀逐高峰一般,从一个高度攀爬到更高的高度,一直经历着身心的万般磨砺,而在这修行的过程中,内心是趋于安宁沉静的境界。是能以安贫乐道,富而好礼者也是能自切磋琢磨者。这是成学自修精细入微的过程,亦是精益求精的功夫。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和子贡的探讨,贵在子贡能够悟言,既能得其言,又能得其旨,告往事而能知将来,能够理解通透,举一反三,这也许是孔子最为满意的传道受业的成效了。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样的修德养性不仅仅在于“贫富”的问题,它适从于完美人格修炼的各个方面。“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君子之道的躬行实践,是日日夜夜的言行考究。那么孟子提出的切身自反则是内心的自我磨砺,亦是德性修养的基本要求,我们行为处事之时能够时刻不忘反省自己的良心,恭谨谦卑地倾听自己内心的道德命令。我们纯粹的本心命令指引我们在大世界中如何步履轻盈,如何内心坦荡,如何虚怀若谷的来面对我们纷繁的一生。在这个内心磨砺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人性的美好和人生的尊严。切身自反亦是内心世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修为方法。外在的躬身实践和内在的切身自反都能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修为统一并行,那么这就是升华生命的事业和人生的意义了!

《诗》婉约而美好,《诗》凄切而微寒,《诗》可看繁华尽散,《诗》可悲壮山河,《诗》亦能让我们初心未改,矢志不渝…… 这样千面万化的《诗》估计在那时那月也只有孔子才能在这一字一行中抽离出教人向上向善的《诗》性吧!

二、《诗》之兴、观、群、怨,见清风明月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孔子对于《诗》兴、观、群、怨的功用认为学《诗》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感发人的意志,可以增强人的观察力,了解历史及人世的盛衰得失,可以锻炼人的合群性,懂得怎样与人相处;可以使人掌握讽刺的方法,适度的表达思想感情。通过《诗》近则可知如何侍奉父母,远则可知如何侍奉君主。关于关鸟兽草木的这些自然知识亦可博文见识。

《诗》可以兴,朱熹注说:“感发志意”,可以启发人性的美好——善良,也可以感发人的意兴。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说:“兴,引譬连类。”则“《诗》可以兴。”当我们读《诗》之时,从诗里面的鸟、兽、草、木等事物的形象譬喻让我们不由得联想到一些近似相关的人生道理,也许会恍然大悟,也许会豁然开朗,也许会通明其理。从这些具体的事物当中体会到社会人生的大道理,是一种绝妙的体验,这种体会亦当令人感到充实鼓舞而兴发躬行实践的动力,这也就是朱熹所谓的“感发志意”。据二者之说,则孔子所谓的“诗可以兴”说明了我们在读《诗》时,可经由“引譬连类”的作用体会人生哲理而“感发志意”。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听了孔子对这首诗的引申,擅长文学且富于想象的子夏忽然联想到“礼”和“仁义”的关系就像是绘画时白色的底子与画的关系,所以说到,“礼”该是在“仁义”之后吧!就从看似简单的白底子与绘画的关系,子夏就能感悟到忠信为主,礼在质后;忠信是素,礼喻绘事这样的通明事理。可以看出 “引譬連类”思维能力引起触发我们的情感表达,因此给《诗》之兴赋予的多层次的内涵,可以是我们更清晰地体会到《诗》充满灵性和睿智的诗性生命感发力,以及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与深刻的哲理内涵。

《诗》可以观,朱熹注说:“考见得失”。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谓“观”为“观风俗之盛衰”。而《诗》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全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人性善恶,人情冷暖苦楚,悲喜离合,政治风貌,社会风气等全方位的体现,这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真切直观的镜子。从《诗》可以了解当时的民情风俗、政治得失、世间百态以及许多《诗》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心声。因此《诗》可以观的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而是方方面面。这里的“观”不是用眼睛直接的观察的视觉效果,而是带有深度的用心去理解和领悟事物的本质,并能够理智正确的躬亲实践。这是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所以《诗》可以观的洞悉秋毫,可以“知往告来”,更多的教人躬身自省,并从这些人情与世事当中得到借鉴、启示,将这些人与事的历史经验转化为处世智慧,应用于身。这是《诗》可观,带给我们现世人生的宝贵财务,是可以绵延世代的不朽精髓。

《诗》可以群,朱熹注说:“和而不流”这四个字原见《中庸》,《中庸》说:“君子和而不流”(第十章)朱熹解释说:“凡人和而无节,则比之至于流”。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不苛求自己与别人完全一致,从而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学《诗》可以涵养高尚的人格修养与温柔敦厚的处世态度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个过程中也有“礼”的约束性和规定性,还有音乐的教育熏陶,这也便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了!“诗可以群”也可以理解为经由《诗》的学习,可以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际。从《诗》中可以学习到婉约含蓄、内敛深沉、谦谦有礼的表达方式以及丰富的语言艺术,不仅陶冶、升华了自我的自然情感并且可以将《诗》应用于社交场合当中,由赋诗的社交风尚,沟通人际之间的思想情感,以诗会友,清风明月,温文尔雅,遇志同道合者。

《诗》可以怨,朱熹注说:“怨而不怒。”《诗》可以抒怨,人的喜怒哀乐,要有所疏导和释放,而怨怼愤懑之情要恰当的表达,那么化怨为诗,不平则鸣,以诗抒怨也许是最好的方法。用斯文的方式直抒胸臆,也许是含蓄悠远的,也许是畅快淋漓的,可以是对自己不得志的愤懑,也可以是对现世的不满和讽刺。间接的表达了作者的千头万绪,幽怨哀愁,读《诗》之人在欣赏《诗》的艺术之美的同时也可以找到共同的情感慰藉,内心强烈的共鸣,以此来宣泄抒发个人内心不悦的情绪。这也是调节自我情绪、缓和社会群体矛盾的求和之道,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健康发展。“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郑风·扬之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国风·魏风·硕鼠》如这样娓娓道来,却掷地有声,引人深思的言说另有一番深意,因此《诗》可以怨不仅仅停留在幽怨哀叹、舒缓个人情绪的功用,还具备针砭时弊,规劝谏诤的功用。

朱熹对孔子《诗》可兴、观、群、怨之说,体会颇深他注解说:“人伦之道,《诗》无不备”,“学《诗》之法,此章尽之。读是经者,所宜尽心也。”朱熹认为“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这段话不仅谈及了《诗》的教化功用,而且讲到了如何来学《诗》的方法。《诗》的内容如此丰富重要,所以不学《诗》,当然也就“无以言”了,更谈不上明通事理了。

三、从《诗》之现世的我们如何“不淫不伤”

古人吟诗静心,虔心吟诗,在读《诗》的过程中可以心清则明,心明则静,心静则专,心专则成。在那一份清静之中我们能安放灵魂,正视真实的自己,触及生命内在的真谛,蕴藏最为灵动的力量。这是一场自我人格提升的修行之道,也是处于现世的我们该有的生命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吧!

然而现世的我们,在物欲横流之中,在极度的放纵和压抑之中,如何解放自己的灵魂,回归本真、纯净美好的原初状态?这是一个考问!孔子给我们了一个方向,如果回不到心如止水,神怡心静,那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是个好去处。朱熹注说:“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关雎》之诗,言后妃之德,宜配君子。求之未得,则不能无寤寐反侧之忧;求而得之,则宜其有琴瑟钟鼓之乐。盖其忧虽深而不害于和,其乐虽盛而不失其正,故夫子称之如此。欲学着玩其辞,审其音,而有以识其性情之正也。”《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有节,谓之和。”生在红尘凡俗的我们有七情六欲的纠葛,就是这样的繁陈琐碎迫使我们去寻找一种得以解脱的方式,而在这人之性情中,最难达到不偏不倚,合乎中道的状态就是灵魂安宁清静的好方法。儒家诗教告诉我们太多的欣喜若狂,纵情狂欢,及时行乐,也会有烟火散尽之时,终究会有绵长灰冷的寒夜等你,疾苦交迫的半生压垮你;绛珠仙子那样的悲悲戚戚,楚楚可怜是婉约凄美,但也会泪尽而逝,毁伤生命;人生之路都有两头极端的危险,向左向右的平衡尺度只能靠自己来掌握你要迈向的人生境地,所以现实中我们要学会合理适度地表达万千情绪,所谓“发乎于心,现乎于行”,所以合乎于中道的道德考量,就会有合乎于中道的言行,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标准和原则,只要是经得起礼、乐的考量,合乎中道的方式,才能更好的促使我们的生活和谐有序,心灵淡定和畅,才能感知生命的力量与美好,这是儒家“诗教”蕴积深厚的美,也是诗教的核心之学,这也是让我们在现世的生活中找到安顿生命的最佳状态。

四、《诗》之通达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诗》在当时不仅仅是文人墨客修身养德的典籍,它同时也担当着特殊的使命,发挥出它在外交辞令中的语言价值。而在这复杂多变的外交酬酢中,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随机应变,独立应答才是考验外交使臣的外交能力的重要依据,而《诗》则是外交使臣表达政治意图的媒介,所以使臣们时常通过《诗》来含蓄的表达和交流双方的想法和目的。而往往一些富含有寓意性,感染性,煽情性的外交辞令的交涉中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原本是剑拔弩张的国家之间,也许就因为使臣们出色的交际辞令和平的解决纠纷和矛盾。而国与国之间的互助友邦也会借助《诗》来表达相互之间真切的情谊,如《左传·襄公十九年》:季武子如晋拜师,晋侯享之。范宣子为政,赋《黍苗》。季武子兴,再拜稽首曰:“小国之仰大国也,如百谷之仰膏雨焉,若常膏之,其天下辑睦,岂唯敝邑!”赋《六月》。季武子在此借助《诗》的语言的特殊含义,生动真切的表达了鲁国对齐国的谢意。外交辞令的运筹帷幄都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所以恰当的使用语言对于外交使臣来说在一场外交事务中是极具考验的挑战,所以作为外交辞令的语言,他們不同于日常用语,亦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也不是冗长的陈词大论,它是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以及严谨的用语措辞,并要通过这种正式严肃的方式来交流想法和目的,要有赋诗言志的功用。所以说,“不学诗,无以言”;“不能诗,于礼谬”。在当时而言确实是符合政治需要和民众诉求,并且在政事邦交之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的诗教,当然也是希望我们能够《诗》的思想、情感运用到政治、外交等社会实践中,《诗》不仅具有浪漫的文艺气质,丰富的文学价值,深刻的哲学内涵,还要有鞭辟入里、匡国救世的使命和担当。

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提出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自信心,而《诗》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政事场合“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诗经·小雅·小旻》,“独寐寤言,永矢弗谖。”《诗经·卫风·考盘》等引经据典的外交辞令赋予了时代的新内涵。孔子以独特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用几千年的岁月流长向世人展示了《诗》对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科技与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估计很难再现凿壁借光,囊萤映雪那样感天动地的求学之事。就连为伊消得人憔悴那般苦读圣贤之书的仁人志士也是很难遇见了,所以要切身自反的深思,我们现在的精神与灵魂真的是在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状态中安顿神怡吗?如果没有,那何不从读《诗》开始,去找寻自己的在水一方!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

[2]周振甫.诗经译注(修订本).中华书局.2002.

[3]程樹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2015.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人民出版社.2004.

[5]李振刚.中国哲学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张燕婴.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10.

[7]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16.

猜你喜欢

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