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奶奶
2018-08-20尤今
负笈英国的女儿,课余到伦敦医院当义工,给病榻上的病人打气、陪孤独无依的老人聊天、替不谙英语的华籍病患当翻译、为身染痼疾的儿童讲故事……
就在这个愁云满布的地方,女儿邂逅了她的“非洲奶奶”。
非洲奶奶年届古稀,从坦桑尼亚千里迢迢至伦敦打工,告老不还乡,扎根于伦敦。
在女儿的信里,这名长着大脚板、挺着大肚腩的妇人,有着一副笑起来时连天花板也会晃动的大嗓子。她因双膝关节剧痛而入院动手术,尽管自己是“过江的泥菩萨”,可是,她却依然想“普度众生”——拄着拐杖,逐张病床走动,慰问其他病人。女儿碰上她,英雄无用武之地,因为她根本用不着别人开解,反而时时以“识途老马”的姿态,给女儿灌输诸多常识,点醒女儿许多该注意的事项。女儿与她攀谈,有“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一老一少,相逢恨晚。
妇人出院后,邀请女儿上她家吃饭,小小的公寓,打扫得窗明几净。让女儿津津乐道的是:厨房里有好几十个玻璃瓶,装着各式各样叫得出名字与叫不出名字的香料。非洲奶奶一脸自豪地告诉她,她出生于坦桑尼亚一个美丽的岛屿桑吉巴(Zanzibar),这个岛屿,土壤肥沃得超乎想象,不管在哪儿,随随便便撒下种子,都会茂盛地長出累累的果实。全岛各处,一畦畦、一棵棵,全是香料。
多年来,非洲奶奶都保持着以大量香料烹调食物的老习惯。那晚,她烤了一只香气扑鼻的羊腿。女儿在电邮里写道:“妈妈您不食羊肉,又立了戒条,不准羊肉在家里出现,我从来不知道羊肉居然美味如斯!”女儿说话一向绵里藏针,我面壁思过,承认在家中多年严禁男女老幼食用羊肉确有霸道之嫌。
非洲奶奶常常为“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女儿烹煮美食,女儿去非洲奶奶家的次数越来越频密了,除了共用晚餐外,她也卷起袖子帮非洲奶奶刷油漆、提着袋子为非洲奶奶购物、拈着针替非洲奶奶补衣服……
我担心她又当义工又为非洲奶奶忙东忙西,把时间都挤掉了,影响课业,便写信提醒她“一寸光阴一寸金”,没有想到,她竟在回信里写道:
“妈妈,以前您老爱在我面前唠叨,从交友到衣着、从读书到社交,而我,总嫌耳边这股风刮痛我双耳。可是,现在只身在外,我最想听的,竟然是您的唠叨!您知道吗,每回在非洲奶奶的家,听到她重复而又重复地说什么裙子不要穿到这么短、晚上出门不要超过十点、去舞会不要随便喝别人给的饮料,等等,我便宛如听到了您在说话;有时,坐在厅里啜茶,炊烟飘香,恍惚间我好像回到了新加坡温暖的家。妈妈,我太想念您了。”
读着那一句一句情真意切的话,眼泪一下子便涌满了眼眶。
当近在身畔时,孩子总把双亲“爱的语言”当成“紧箍咒”;至于妈妈呢,也总在孩子离巢之后,才在冷静的反省中发现自己育儿亦有失策之处。
我启动电脑,让电邮充当信鸽:
“亲爱的宝宝,你且按照你所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吧!”
(摘自“尤今新浪博客” 图/黄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