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地区落叶松造林及幼林抚育技术

2018-08-20李艳玲

新农村 2018年3期
关键词:造林技术落叶松

李艳玲

摘要:落叶松是我国最主要的人工林树种之一。在东北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基于此。介绍落叶松人工林营造以及幼林抚育技术,为广大造林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落叶松;造林技术;抚育技术

落叶松是落叶乔木,为松科落叶松属。落叶松喜光,为强阳性树种,有很强的适应性,对土壤养分条件和土壤水分条件的适应范围很广。落叶松耐寒。就算在最低温度达到-5℃的状况下也能正常生长。所以落叶松的天然分布很广。是一个寒温带及温带的树种。在针叶树种中是最耐寒的。垂直分布达到森林分布的最上限。落叶松树干坚实,抗压强度大,且耐腐朽,纹理直、结构细密,木材的工艺价值很高,是多种器具的优良用材。同时,落叶松树势高大挺拔,冠形美观。根系十分发达,抗烟能力强,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1落叶松造林技术

1.1品种和种苗选择。落叶松品种应根据种植地区的立地条件和自然状况进行选择,应具有生长速度快、遗传增益显著、无性系繁殖的特性。苗木选择要保证质量。选择高40cm、地径0.6cm、根系长18cm以上,无病虫害、家系生产的优质苗木。并坚持适地、适树、适种源的原则。提高人工造林的抗逆性能和适生能力,同时还应确保生态多样性。营造落叶松混交林。以提高林区的综合效益和生物的多样性,实现林地的保护效果。

1.2林地选择与整理林地。落叶松耐寒、喜光、耐干旱瘠薄,适应范围较广,可栽种在阴坡、半阴坡、半阳坡、沟谷地等。土壤要求疏松透气、土层肥厚,不黏重、植被水分條件比较好。坡度25°以下的坡面,pH值<7.0。土壤总盐量<0.1%较为适宜。在苗木种植前应进行土墒整理,将杂物,草根等清除干净,增强通风透气性能。同时注意植株的立地状况,避免破坏原有的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整理林地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但是林区栽植的面积比较大,不适宜全面整地。可进行局部穴状整地,即在同一水等高线上挖正方形或长方形树穴。整地规格:行距1.5-2m。穴距1-1.5m,深度在30era以上,口径50cmx50cm。带状整地:深度在35cm,宽度75cm,带长可根据坡面确定,上下行距2.5m,阶间距2.0m。然后在土中适量施洒磷酸钙以增加土壤肥力。

1.3树种搭配与密度调控。东北地区落叶松宜在春季造林。秋季造林也可但需要在秋末冬初,苗木落叶后、土壤结冻前进行。在植苗的过程中应从营林的目的出发。充分考虑生物学特征、立地条件,采用适宜的混交方式,如块状或带状等。混交的树种有樟子松、油松、云杉、白桦、山杨、水曲柳、白榆、黄檗萝、沙棘等。林区树木密度的确定应根据栽种树种、立地条件以及营林目的等因素确定。初植密度控制在2400-3300株/hm2,如果用于速生丰产用材林密度可适当增加,但最多也不宜超过4500株/hm2。在移植前要提前对苗木根部进行浇水。让苗木根系舒展做到不窝根不露根,覆土应盖住原有土层1-2cm。移植后浇透底水。

1.4栽植方法。在植苗前对苗木进行处理。为促进根系生长,应对其进行修根、浸水、蘸泥浆、ABT生根粉、保水剂和菌根剂等处理。确保根部水分充足。植苗时,可选择开缝栽植法、挖穴栽植法、开沟栽植法等方式。栽植应做到根系舒展、苗木直正、栽种紧凑、适当深栽避免窝根。栽植时还要注意“三埋两踩一提苗”的作业方式,并覆盖虚土。栽植后要根据林区苗木生长状况进行除草、扶苗和填缝等工作。

2落叶松幼林抚育技术

2.1幼林抚育。幼苗生长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苗、护苗,及时补充水分和肥料,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同时注意病虫鼠鸟的危害及遮阴管护。苗木在初期生长时应及时进行除草,避免周边杂草积压。抢占苗木生长空间和营养。降低长势。在除草过程中要尽早将小弱苗清除干净。为确保林区的覆盖率,要及时清理病死苗木,并进行补植,补植时应栽种同龄大苗以方便管理。苗木进入第一次越冬。应在土壤上冻前进行松土切断土壤毛细管,同时浇防冻水,效促进苗木生理越冬,防止苗木死亡。翌年春季,当气温逐渐提高,土壤冻化,苗木可能松动,应少量填土将周围踩实。定期对幼树修剪,可以降低阔叶乔、灌树种的竞争枝、侧枝、徒长枝对落叶松林区造成的郁闭。

2.2育林管理。落叶松植苗造林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幼林后期的管护。应安排专人看管。防止人为及牲畜对林区的破坏。根据植株生长状况进行问伐,坚持“去密补稀、去弱留强、去劣存优”的原则。将病虫木、弯曲木砍伐,改善林木生长环境,降低郁闭度。

2.3病虫害防治。落叶松主要的病害有落叶松锈病、松杨锈病、猝倒病、早期落叶病等。可使用赛力散、五氯酚纳或硫磺杀菌烟剂防治。猝倒病防治,可使用硫酸亚铁和高锰酸钾溶液喷浇苗床。然后清水洗苗。每10d喷波尔多液,初期发病时应每10d喷1次。锈病可用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硫磺烟剂防治;落叶松虫害主要有落叶松蚜虫、落叶松叶蜂、金龟子、地老虎、蝼蛄、沟叩头虫等,可以根据其成虫羽化期进行毒饵和黑光灯诱杀。并结合化学防治使用氧化乐果、辛硫磷等药剂,及时杀死幼虫。

猜你喜欢

造林技术落叶松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神奇的落叶松提取物
有关营林防病措施的研究
半干旱地区中的侧柏造林技术有效运用分析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繁昌县沿江滩地杨树造林技术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