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县桑干河公园建设规划分析
2018-08-20陈文涛
陈文涛
涿鹿县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地处中国河北省西北部、桑干河下游。与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和北京市郊区相接。县城距张家口市区75公里,距北京市区130公里。总面积2802平方公里(2012年)。总人口352061人(2012年)。距今200万年前古人类就在涿鹿县繁衍生息。5000年前,黄帝、炎帝、蚩尤“邑于涿鹿之阿”,合符釜山,开启了中华文明之先河。
涿鹿县是北京市的后花园,地处官厅水库上游,是北京重要的水源供应地。是党中央指定的水源涵养区。与北京进行了水源涵养、湿地保护、荒山造林等重大生态建设合作项目。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一步推进以及举办“冬奥盛会”的日益临近。涿鹿的大区域优势和京津辐射效应尤为凸显。区域经济的大开放、大发展、大窗口格局已基本形成。因此开展全方位完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着力加大窗口、大通道、大流域的景观提升工作。
1桑干河滨河公园的基本情况
桑干河为永定河的上游。是补充官厅水库的重要水源。也是海河的重要支流,相传每年桑葚成熟的时候河水干涸。故得名。桑干河主流恢河发源于山西省北部宁武县的管涔山分水岭村,源子河发源于山西省左云县的截口山。靠近长城。两河在朔州朔城区马邑村会合后始称桑干河。桑干河流经朔州市、大同市,至阳高县尉家小堡村进入河北省张家口市境内。途经怀安县、万全县、宣化区、涿鹿县、怀来县,流人北京永定河。因此,加强桑干河治理,是净化北京水源的重要举措。
按照城市整体规划细则要求。涿鹿县依靠桑干河水源,以“一河两城”为中心,以桑干河流域生态景观带建设为框架,以三祖文化广场为亮点,以东环公园、东兴公园、交运公园、季节公园、海棠湾公园、合符公园、水韵公园等城市绿地为副中心的较完备绿地系统。
2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2.1指导思想
运用“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引领全局。通过大树移栽、树配置为主要措施,以不同高度、不同色彩的树体配置为手段,形成乔、灌、地被、花草相结合的高低错落、立体丰满的生態景观。为市民提供便捷舒适、和谐宜居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打造京北后花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可行、绿美香彩、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
2.3建设目标
2.3.1建设成为林荫型、休闲型、观赏型城郊亲水生态公园。
2.3.2以桑干河景观带为依托。打造京北绿色休闲养老基地。
2.3.3以“北国明珠”为契机,巩固京津冀绿色生态长廊的城市品牌。
3主体工程项目规划分析
通过对桑干河沿岸的绿化与美化,形成具有鲜明地域和气候特征的“春花、夏荫、秋果、冬景的”四季景观,用物候与色彩的语言来表达“春的浪漫、夏的休闲、秋的喜悦、冬的朴实”等人文理念,进一步提升涿鹿物华天宝、四季分明、塞外江南的整体形象。
3.1春园(春花)的设计
以传统的本地海棠、槟果、山杏、山桃为骨干树种,配置彩枝、彩叶树种如金丝柳、连翘、红叶碧桃、榆叶梅等早春彩色植物,强化涿鹿水果产业基地的特色文化和渲染力度,展现“花红柳绿”的早春自然胜景,坚定人们“一年之季在于春”的美好信念,激励人们努力工作。拼搏向上。
3.2夏园(夏荫)的设计
以树干挺拔、洁净卫生、树形优美的树种为主,配置繁花灌木。形成上下结合的立体绿化体系,如乔木树种有蝴蝶槐、白蜡、合欢、悬铃木、栾树为骨干树,灌木配置有天日裙花、绣线菊、珍珠梅、玫瑰、月季等,形成人们休闲、纳凉、晨练与举办文娱活动的场所。彰显夏的花香与温馨。创建休闲、健身、游憩的自由空问。
3.3秋园(秋果)的设计
以彩叶、耐霜、挂果期的果树为主,秋果、秋叶相宜美化景观。采用的树种主要有山揸、柿子、枣、葡萄、金银木、核桃、板栗为骨干树,配置彩叶、彩枝树种如金枝槐、红枫、黄栌、火炬、银杏等彩叶树,创建葡萄走廊,展现涿鹿县“北国明珠”那独特的魅力;采用当地耐寒的冰海棠,展示秋的火红;在疏林草地中用“田”字型设计。中问突出“金牛雕塑”小品。烘托桑干河孕育了涿鹿人民的勤劳与勇敢。以串串葡萄和红硕的山楂、柿子渲染人们丰收喜悦之情。
3.4冬园(冬景)的设计
点缀配以常绿树种。展现冬的刚毅,采用的树种主要有油松、云杉、樟子松、自皮松为骨干树,配置华山松、白桦、红瑞木、树桩杏梅等,运用起伏的地形变化和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植物组合,加之木廊、灯笼等小品,营造浓郁的北国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