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药监管部门提醒:别被“补脑益智保健品” ?忽悠了

2018-08-20枞荷

商业文化 2018年10期
关键词:补脑保健食品食品药品

枞荷

“今年过节不收礼呀,收礼就收……”一个时期以来,保健品广告一度占据各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每逢年节,各大型商场、超市、药店里的保健品更是堆积成山,很多人成包成包地购买保健食品作为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

保健食品行业是我国食品行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已列入“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是促进我国健康服务业和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行业,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保健食品行业从“发展中规范”到“规范中发展”,逐渐成熟壮大,但在利益的驱动下,保健食品市场上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也屡禁不止。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消费提示,明确指出,我国从未批准过任何“补脑”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别被“补脑益智保健品“忽悠了。

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取得成果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坚持整顿与改革并重,以法治、科学的理念,做好保健食品监管工作,从而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2018年5月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网站上公布了各地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案件信息。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7月-2018年3月,全国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办理并公布整治行动相关行政处罚案件8000余件。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示,2017年7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部门部署在全国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行动。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各地通过摸底排查、监督抽检、投诉举报等多种途径,收集违法线索,开展调查取证,依法对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不按照批准内容生产、擅自改变生产工艺、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声称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标签标识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处罚。同时,对涉案食品保健食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查清来源流向,监督企业及时召回、暂停销售、销毁等,防止涉案产品再次流入市场。

据介绍,今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及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食品保健食品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及时公开案件查处信息,坚决遏制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违规行为,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我国从未批准过任何“补脑”保健食品

每年的中高考临近期,都是保健食品的消费旺季,一些保健品商家,抓住这个机会,向家长虚夸保健食品的补脑、安神、提高智商等功能,宣稱产品“增强记忆力”“补充大脑营养”“缓解大脑疲劳”,从而误导消费者,使自己狠狠地大赚了一笔。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高考期间饮食消费提示,特别提醒,我国从未批准过任何“补脑”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已批准的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也不适用于补脑、提高智商和缓解脑力疲劳等。

辽宁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在发布的关于中高考期间保健食品的消费提示中指出,有些家长寄希望于保健品来提高孩子考试成绩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不可迷信所谓“补脑”产品,不可轻信宣称某保健食品具有补脑、提高智商等功能的虚假广告与宣传。考生不要盲目食用保健食品,如感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北京大学医学部林晓明教授在几年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某些营养成分如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EPA、DHA并非具有直接补脑和提高智力的作用,它们在神经系统形成的早期,有益于神经组织和神经纤维的发育,但并非对已经发育成熟的脑有提高记忆力和智力作用。林晓明认为,与服用保健食品相比,营养均衡更重要。

选保健食品请认准“蓝帽子”

近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开展了网络经营环节重点类别保健食品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结果显示,网络销售的合法保健食品质量安全可靠,但部分打着保健食品旗号的所谓“神效保健品”非法添加药品成分问题较突出。

据了解,本次抽取的435批次产品,涵盖了缓解体力疲劳类、降糖类产品、减肥类、辅助降血脂类、增加骨密度类、美容类等六大类重点保健食品以及宣称具有这些功效的普通食品,其中网络样品占比为75%,以标识为广东省企业生产的产品或经营地址显示在广东省内的网络经营者销售的产品为主。

本次抽查发现,13批次缓解体力疲劳类产品检出西地拉非、他达拉非类成分,8批次(辅助)降血糖类产品检出二甲双胍、苯乙双胍等化学物质,另外6批次存在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产品分别为减肥类产品4批次,(辅助)降血脂类和增加骨密度类各1批次。这些问题产品中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多为西药成分,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经核查,27个问题产品均为非法声称保健功能的普通食品,或者虚假标识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号的假冒保健食品。值得注意的是,这27个问题商品均来自于淘宝网商家。

对此,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场、超市、药店或者企业自营或授权网上经营店铺购买,购买时仔细查看产品标签,认准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并可登录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数据库查询批准文号的真伪,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神效保健品”。

猜你喜欢

补脑保健食品食品药品
一无所有
浅论保健食品与健康养生的关系和解决途径
HPLC测定保健食品中维生素E
食药监总局:从未批准“补脑”保健食品。
补脑
保健食品小知识
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核桃适合男人吗?
济源紧盯食品药品安全
济源紧盯食品药品安全 (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