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人的中国古代建筑情结
2018-08-20青田耕者
文/青田耕者
◎ 陈夔龙先生
◎ 乐嘉藻先生
◎ 朱启钤先生
◎ 谢孝思先生
中国古代建筑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当披览古建筑书籍文献时,你会发现有数位黔人与之结下不解之缘。如陈夔龙、乐嘉藻、朱启钤、谢孝思……甚至可以追溯到唐代播州的海通和尚。
陈夔龙:慷慨解囊重修苏州寒山寺
陈夔龙(1857—1948),字筱石,又作小石。号庸庵居士。贵阳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成进士。历官顺天府尹、河南布政使、河南巡抚、江苏巡抚、四川总督、直隶总督。宣统元年(1909年)调任直隶总督及北洋大臣。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授江苏巡抚,在一次巡检中,偶至苏州寒山寺,见庭院败落,荒草丛生,文征明所书的唐张继《枫桥夜泊》石碑,仅数字可辨。唐六如的《寒山寺记》也漫漶过半。于是感叹道:“名胜之地,荒芜至此,官斯土者,与有责焉!”于是带头捐俸银若干,重加修葺,使其焕然一新。并嘱吴中大家俞樾重写张继《枫桥夜泊》诗,勒于石碑。
乐嘉藻:写出第一部《中国建筑史》
乐嘉藻(1868—1944)字彩澄,贵州黄平人,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恩科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赴北京会试时,参加“公车上书”活动,为贵州95名签名举人之一。之后,赴日本考察教育,并购置大量图书、仪器归来。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和于仲芳、李福田、李子良在贵阳南明河畔雪涯洞处创办贵阳公立师范学堂。聘请金子新太郎等三位日人任教官。学堂费用除少数来源学费之外,其余皆由乐嘉藻独自提供。民国四年(1915年)乐嘉藻以巴拿马赛会直隶协会代理会长名义赴美国旧金山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目睹中国馆因缺乏规划设计,简陋不堪而被外人耻笑,感叹中国自古没有建筑学和建筑史类著作,“至是始觉本国建筑学之整理,为不可缓之事”,即开始动手编撰《中国建筑史》。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自费出版发行。
在乐嘉藻《中国建筑史》问世之前。仅有日人伊东忠太在东洋史讲座中所讲的《支那建筑史》和瑞典人喜瑞仁《中国古代美术史》第四册的《建筑》涉及到中国建筑史学。因此,乐氏此书一出,可谓填补了中国人在建筑史研究领域的空白。
有趣的是,此书却遭到一位半个贵州人梁思成(其外祖父李朝仪是贵阳人)的抨击。以研究中国建筑为终身志愿的梁思成于1934年3月3日在天津的《大公报》第十二版《文艺副刊》第六十四期上发表了《读乐嘉藻<中国建筑史>辟谬》一文,大有全盘否定之势。梁文称:“我希望我只需客客气气的说声失望,这篇书评也就省了。但我不能如此简单的办,因为对于专门的著作,尤其是标题如此严重的《中国建筑史》,感到有良心上的责任。”在列举乐氏《中国建筑史》的种种不是之后,梁文总结到:“总而言之,此书的著者,既不知建筑,又不知史,著成多篇无系统的散文,而名之曰‘建筑史’。假若其书名为‘某某建筑笔记’,或‘某某建筑论文集’,则无论他说什么,也与任何人无关。”等于彻底否定此书。
◎ 乐嘉藻《中国建筑史》书影
◎俞樾书《夜枫桥泊》诗碑
其实,乐嘉藻在绪论里已经说明,此书以意创为研究之法,从古代经史子集中辑录涉及建筑的文献,上编按建筑物种类分述,为十二类。下编按建筑用途分述,为六类。均详细分述其源流变迁,甚至还对东西方建筑进行比较。实际上,已初步勾勒出中国建筑发展的脉络。在没有参考书的情况下,能构建如此的框架,应属难能可贵。梁思成留美归来,以西方学术思维和西方建筑史架构及研究法的标准来评判此书,所以才会得出上述结论。1944年,即乐氏《中国建筑史》问世后的11年,梁思成写成了《中国建筑史》,但也还没达到他自己心目中的标准。
朱启钤: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引领人
朱启钤(1872—1964),字桂辛,晚号蠖园,时称桂老、蠖公。贵州紫江人(今开阳)。少年时期,深受母亲傅梦琼、姨父瞿鸿的影响和熏陶,造就了他今后在刺绣、漆艺、古代建筑方面的建树。朱启钤一生在政治、实业方面经历十分丰富。然而,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在中国古代建筑研究领域的成绩。
一、重新整理出版《营造法式》
1918年,朱启钤在南京的江南图书馆意外发现宋代李诫《营造法式》手抄本,惊为重要发现,遂于翌年以石印法刊行。应为《营造法式》的第一本现代印刷本。后来,陶湘、梁思成诸家皆参与其事,不断校勘,使《营造法式》一书日臻完善。
北宋的《营造法式》是我国第一部由官方颁布刊行的建筑设计典籍。书中对建筑物及部件名称、专用术语、原材料、工艺技术、耗材费工定额均作了详尽的定义和规范。相当于当今建筑行业的国家标准。此书由将作监的少监李诫编撰。将作监是朝廷工部属下专门掌管土木工匠陶器制作的机构。少监是副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营造法式提要》介绍李诫还著有《续山海经》等六部书籍,是一位博学之士。
◎《营造法式》书影
◎北京紫禁城保和殿
二、刊印海内外孤本《髹饰录》
《髹饰录》是我国仅存的漆艺专著,由明代漆工黄成撰写。但存世只有一部抄本,由日本藏家西崖氏珍藏,秘不示人。“髹漆”一词,始见于《周礼》,“髹”同“”即漆(详见《康熙字典》“”)。1927年,朱启钤经多方斡旋,方准以刊行,只印了200部,100部送日本藏家作为酬谢。所以此书存世数量十分稀少。1949年,王世襄游美归来,向朱启钤谈到国外博物馆很重视我国漆艺及漆器。朱启钤即出示《髹
饰录》,嘱托王世襄译注解说。1958年,王世襄完成初稿,并请朱启钤作序。1965年、1977年,王世襄又作两次修订。1983年《髹饰录解说》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部淹没了331年中国仅存的漆艺专著终于面向大众。
三、使湮没三百年的《园冶》重现于世
计成,吴江人(今江苏吴江县),他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写成,七年(1634年)刊行的《园冶》,系中国第一部园林建造专著。内容包括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等章节,可谓集造园之大成。但因此书前有遭世人诟病的阮大铖作序,遂于刊后三百年湮没不显。仅李渔《闲情偶记》一句带过。九州大地,难觅踪迹。而在东瀛,此书广受厚待,书名甚至被改为《夺天工》并传至西欧。故日人造园之风盛于我国,亦与此书失传有关。
1956年,城市建设出版社托南京林学院教师陈植寻民国版《园冶》重版。
1981年,陈植《园冶注释》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至1988年,印数达4万余册。《园冶》一书,逐渐普及。
四、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1929年,朱启钤发起创立了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古代建筑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并任社长。1932年,梁思成任法式部主任、刘敦桢任文献部主任。并开始考察蓟县独乐寺,精确绘制了在当时日本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图纸。而且所作论文的深度,超过了日本同行水平。学社还承接文渊阁维修工程。朱启钤在《自撰年谱》中说:“得梁思成、刘士能(敦桢)两教授加入学社研究,从事论着,吾道始行。”
1935年至1937年,学社在朱启钤的领导下,由梁思成、刘敦桢二位领衔,对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的古代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并绘制大量图纸。首次确认五台山佛光寺为唐代建筑。
建国以后,国家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相当一部分古代建筑,是由营造学社发现的。
五、绘制北京城、紫禁城宫殿图纸
1941年,朱启钤和几位忧国之士担心日寇破坏北京城,遂筹集资金,聘请建筑师张组织人力历时4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按照可以复原的标准,对北京南起南门,北起钟楼等中轴线上的古代建筑进行测绘,制成精密图纸数百张。保存了这些举世闻名古代建筑的完整技术档案和图纸。
谢孝思:苏州园林保护的第一功臣
谢孝思(1905—2008)字仲谋,贵阳人。24岁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政治系,次年即转入艺术教育科国画组,师从吕凤子、徐悲鸿、潘玉良学习绘画。历任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苏州市文化局局长、苏州市国画馆负责人、历届苏州市政协副主席、苏州市第八届人大副主任、江苏省美协副主席等,对苏州园林古建的保护修葺以及苏州文物、吴门画派、苏州刺绣贡献甚巨。“保护吴文化,其绩应著录”。为此,《一个人与一座城市:谢孝思与苏州文化》一书,2008年由古吴轩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谢孝思在苏州最突出的贡献是修复苏州园林,面向大众开放游览。解放初期,因历年战争造成百业凋敝,具有悠久历史的苏州园林也大都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甚至用于饲养禽畜。谢孝思后来回忆道:“那时,虎丘山上亭台楼阁都是半朽的了,周围的空地都是狗屎,野草丛生……寒山寺破烂不堪,哪有什么香火,只有门前坐着叫花子在乞讨,境况凄凉。”1953年,时任苏州园林修整委员会主任的谢孝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组织实施苏州园林的修复工程。
◎苏州拙政园一隅
1954年,具有四百年历史的留园修好,在元旦节这一天,对外开放。此后,陆续修复了拙政园、虎丘、狮子林、寒山寺…….
谢孝思在98岁写的自传里说:“从1952年开始以后的三四年间,我在苏州的主要工作不是政治上的,而是文化建设方面的,特别是园林修整方面的。现在的苏州园林和一些名胜古迹所能保存下来的,基本上都是我所经手的。这是我对苏州的最大成绩,也是我平生最快活的事。”
总之,中国古代建筑独具的魅力吸引了人们对其孜孜以求的研究和探索。作为地处偏远、文化相对落后的贵州,却集中地涌现出如此众多对古建筑情有独钟的杰出人士。此现象,值得玩味,值得大书特书。在唐代,黔中道播州(今贵州遵义市播州区)的海通和尚建造了四川乐山大佛。在光绪年间,贵阳罗文彬、遵义唐炯发起修缮破败不堪的贵阳扶风山阳明祠,包括丁宝桢在内的多位黔籍有识之士慷慨解囊,筹银三千余两,耗时三年,才使斯祠有今日之规模,限于篇幅,未能一一展开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