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雨露计划”何去何从?
2018-08-20□陈青
□ 陈 青
根据广西百色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2016年百色市农业产业规模有增有减,新型种植业在不断替代传统产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逐步推进,百色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在不断壮大,荣获“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市”称号。
百色市根据国家“雨露计划”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量身定制了“雨露计划”一系列项目,培训对象包括2013年前认定的贫困县贫困家庭子女和2014年起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子女。
通过对百色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雨露计划”培训的调查,我们发现百色“雨露计划”在培训目的和内容、培训时间、师资结构、评价体系和经费支持等方面难以适应百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对此,需要从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改善。
“雨露计划”培训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间存在的冲突
(一)“雨露计划”培训主要目的和内容没有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较好吻合。
“雨露计划”实施刚开始,考虑到百色市人口多、又毗邻广东,大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几乎就是去广东打工。因此,百色市“雨露计划”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增加打工收入,实现他们转移就业机会,达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户,带富一群”的效果。因此,各个培训机构培训的内容多以电工电焊、模具设计、家电维修、汽车驾驶与维修、裁缝技术为主,很少涉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容,难以提高培训学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二)培训时间以短训班的单项技能培训为主,难以达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民综合素质较高要求的标准。
“雨露计划”培训多数是一个星期到15天,一般是培训农业生产中种植或养殖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单一技能。短期培训班的学员由于专业理论基础差、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培训机构往往只针对农业生产中具体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短期专题培训,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需要农民既懂生产技能,又懂经营管理;既会组织生产,又会运作市场。很显然,这种短期培训很难达到要求。
(三)培训师资结构不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雨露计划”培训一般由原来的职业中专和部分职业技术学院承担,教师多数常年从事教学工作,理论基础知识还可以,但是很少参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工作,对百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际情况还不能准确把握。所以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上不能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教学。
(四)“雨露计划”培训质量缺乏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雨露计划”质量评价工作是检验工作的核心。必须有一套科学、客观、可行的评价标准。百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和评价标准还没有完善,投入产出率、产值增加率、税收增收率、就业带动率等指标,究竟是以哪些作为评价标准?以学生打分为主,还是以组织专家考评为主,或两者结合?是以定量为主还是以定性为主?要建立什么样的指标体系?这些目前都还没有定论。
(五)培训补助经费相对于日益高涨的物价来说偏低,不便调动农村贫困劳动力参训和基地学校培训积极性。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育,2013年前补助经费100元/人次,2014年补助65元/人/天。其中,农民50元/人/天,教师15元/人/天。据基地学校反映,在组织动员贫困家庭子女入学时,家长对“雨露计划”补助政策普遍称赞,同时也认为补助经费偏低。
对策建议
(一)调整“雨露计划”培训主要目的和内容,使之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较好吻合。
“雨露计划”已经实施多年了,时代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有重大调整,农村正在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百色属于国家南菜北运基地、国家冬菜种植基地、东盟农业博览会地区,因此,农村需要大量的懂经营会管理有头脑有技术的专业人才。“雨露计划”培训工作一定要因势利导,培训相关的经营观念和专业知识,从而力争培训效果的最佳化、培训效益的最大化,达到“培训一人,带动一群,创业一方,致富一片”的效果。
(二)适当延长培训时间,增加综合素质培训内容,达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民综合素质较高要求的标准。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参与的农民既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既有生产经营技能,又有市场运作能力。现在一周左右的短期培训,很难满足培养较高综合素质劳动者的需要。
教学安排,一个比较完整的培训至少应该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理论的教学;第二阶段是巩固提高、强化技能阶段;第三阶段是技能考核和鉴定阶段。目前“雨露计划”培训的三个阶段,还不能系统提高农业经营管理者综合素质。
(三)多渠道引进培训师资,使师资结构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雨露计划”培训师资一定要由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既懂生产经营、又懂市场运作的教师组成。单纯依靠原来的职业中专和部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是不够的,一定要多渠道引进培训师资,使师资结构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具体来说,要多引进一线农业种植和养殖专家、专业户,以及一些直接从事农产品加工、运输、包装和营销的专业人员。引进的部门可以是高等院校、农科所、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引进人才不要唯学历唯职称,要打破传统的人才评价观,一定要看其能力是否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是否能真正教会农民从事特色农业的生产经营。
(四)建立与完善“雨露计划”培训质量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调动一切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要合理分配培训资金,保证培训质量,必须进行培训质量的科学评价,建立培训质量科学评价体系是做好培训质量评价工作的前提。
一是制定质量标准。根据百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制定培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考评体系。要结合百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人才的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有关职业标准确定专业质量标准。二是确定质量评价程序,规范质量评价操作行为。三是建设质量评价队伍,落实质量评价人员。四是扎实开展培训质量评价工作,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
(五)根据物价水平和当地工资水平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切实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高等学历教育和贫困农户劳动力接受短期技能培训经费不足问题。要按照有关职业标准和每种职业技术等级培训的技术要求提供补助标准,改善培训条件、提高教师薪酬,增加培训教师不断自我提升的继续教育经费。要对引进的特殊人才实行特别的支持政策,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