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
2018-08-20马佳玲陈娜李霓苏欢欢
马佳玲 陈娜 李霓 苏欢欢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广东 汕头 515000)
子宫肌瘤作为常见的妇科疾病[1],不仅给患者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还容易影响内环境,引发应激反应,影响手术及预后效果。为此,本文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影响,为改善患者手术应激指标,提高子宫肌瘤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更加理想的护理参考,现将研究内容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子宫肌瘤手术患者82例,病例的收集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采用信封法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共计41例,年龄最低者和最高者分别为24岁和64岁,年龄均值为(43.25±5.36)岁。对照组共计41例,年龄最低者和最高者分别为23岁和67岁,年龄均值为(44.13±4.25)岁。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1)术前心理护理。子宫肌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耐心与患者交流,讲解与手术有关内容[2],倾听患者真实想法,耐心回答患者疑问,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建设,平稳患者情绪及生理指标,为手术顺利进行奠定基础。(2)术中心理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心理状况的变化情况,并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手段予以患者支持和鼓励,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避免患者因情绪激动,引发应激反应。(3)术后心理护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苏醒后,及时告诉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并向患者讲解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向其解释术后疼痛的原因,取得患者的理解,并予以对应的疼痛缓解措施,使其向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方向发展。对照组根据常规护理要求及医生嘱咐,完善临床护理干预[3]。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82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期间,除实施的护理方法不同外,其他临床资料相互比较后不符合统计学判定要求,采用统计学分析工具SPSS21.0软件对研究中涉及的计量资料进行处理,当组间同一观察指标行t检验后显示P<0.05时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手术应激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各项应激指标经检验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消极情绪、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数据详情见表1,P<0.05。
表1 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手术应激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2.2 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41例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82.14±5.25)分、(87.35±5.62) 分、(81.32±5.36) 分 和(80.63±5.21)分。对照组41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躯体功能评分为(73.32±5.53)分,心理功能评分为(76.35±5.4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71.53±6.42)分,物质生活评分为(70.24±5.32)分。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经检验,观察组更具优势,t1=7.4065,P<0.05;t2=9.0211,P<0.05;t3=7.4954,P<0.05;t4=8.9345,P<0.05。
3.讨论
由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心理护理干预为临床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损害提供了有效的护理方法,既可以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还可以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更加符合手术治疗及患者的身心需要,预后效果更加理想,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