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新物种”的变革之道
2018-08-19屈菲菲
屈菲菲
在互联网+物流的大背景下,很多跨界而来的互联网人士在同城物流领域创业创新,多以新商业模式搭建以及新技术应用为突破口。
城配物流极大便利了城市的各个消费口,现在,中国的城配物流发展到了什么程度,都运用数据做了哪些传统革新?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云鸟科技CEO韩毅。
果断入行
早在2014年年底,韩毅说开始接触了一下同城货运,了解到同城货运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运费收入大概在1万亿元左右。这个数据测算综合了各方面的估算,有交通部根据车辆的总数和每年车辆的运营收入数据,还参考了中国零售物流业所占的比重。后来也被一些市场机构证明这个市场规模有这么一个体量,所以对进入行业还是很有信心的。
2014年之前,韩毅一直在做互联网,但不是在物流口。2011~2014年他创办了一家叫微播易的公司,是一家社交媒体营销平台。到2014年年底,他看中了这个方向,也不单单是自己的想法,当时微播易的投资人经纬、金沙江,他们也很看好这个同城货运市场,所以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开始共同往这个方向来尝试,相当于3家一起筹办這个公司,A轮也是这两家公司来投资,所以很顺利地开始进场了。
在他看来,大家都在用无线互联网来改造各个行业,当时比较热的是乘车人比如滴滴。所以大家开始琢磨怎么用互联网改造货车业,这涉及司机现在都普遍能使用的智能手机。
他说,中国原来的货车利用率不高,使用效率不高,其实也很需要用这些新技术公司来提供这样的解决方案。所以给公司命名也有这样的寓意,要像鸟一样自由飞翔,而且是在“云”里,是数据云的意思,这样才能飞得更高。
刚开始做云鸟时,他表示也是看中了中国市场有20万的小车队在服务城市,每个车队平均有20~30位司机的一个组织方式在运营。当时,我们做的同城物流主要是从外面的仓库往前面的一些小B配送,这些小B主要指一些商业网点,比如像夫妻店、餐厅、超市,还有一些服务网点、汽配。当时主要是从大仓库往前端这样的店面去送,这个行业称之为“补货”。
摸索,是韩毅一直提及的,他说,这个行业成熟度不高,团队刚进入行业也不是非常清晰一定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只能再摸索,但是大体上目前的发展和当初的想法还是一致的,这也证明了当初的判断和决策都是正确的。韩毅说:“云鸟确定了只向供应链配送,供应链都是以仓为核心,也叫作‘仓配,这是供应链很重要的一个设施,从仓里出来作为我们的一个主要方向。还有就是要做共享运力,他还是要让每个车辆和司机在城市范围内得到最高效率的运用。当然这还需要团队坚持用互联网科技的力量来进行,服务的客群、服务的规范、管理的办法,具体的产品形态包括科技形态,肯定还是需要长期摸索的,提升永无止境。
不断迭代
韩毅说他们做的工作随时都在更新技术,没有特别强调版本的概念,因为互联网更多的是迭代,它不太像软件工程,比如说一年出来一个版本。
韩毅说:“其实每周都在不停地迭代。从整体来讲,城配里面有4件事儿:第一是帮着客户去找车,其实也是运力匹配和撮合;第二是管理;第三是排线;第四是可视化。从这4个方面构成了城配物流数据化,所以版本对我们来讲太慢了,更新迭代一直在进行中。
2015年的时候,团队主要做的是运力撮合和运力池,因为首先要解决客户找车时遇到的问题。2016年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管车、管司机,主要关注管控层,因为车队壮大后,有效的管理能够合理地提高效率,对车和司机都是一种负责任的体现。
2017年,团队开始注重排线、可视化方面,这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这一年,像“雨燕”排线系统、“鸟眼”可视化系统开始应用,数据化开始细致介入城配物流。
韩毅说这些层面一直在迭代,因为不断有新技术出来可以去用。
对于下一步的愿景,韩毅表示团队原来的期望是科技改变供应链交付,新的愿景是用数据驱动供应链交付,团队开始特别强调数据的影响力。
因为未来的3年,公司主要的发展方向全部都会指向新能源自营运力和车后市场,打造全新的商业生态,而这新心态的基础就是数据,包括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处理、数据的算法。
数据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韩毅说:“它能更好地感知知识的世界,比如能迅速厘清物流各个环节都发生了什么事,这是数据的价值。”
他还说,通过数据能创造出更好的用户体验,不论是司机还是客户,都会比原来的服务体验更体贴,因为它更了解客户。这里面大量的运用都在物流方面,这里面有很多决策算法,它需要更高效,这种高效不管是撮合还是定价,还是在管控、排线、可视化数据分析方面,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据的能力。
下一步,云鸟所有的精力都会放在以数据为核心,去打造自营运力和开拓车后市场上,他说公司会变成一家数据科技公司。
服务大型供应链
云鸟服务大B,服务大型供应链。
据韩毅介绍,第一类是零售集团,零售集团的核心能力是能够把这些东西卖给消费者,类似连锁便利店、大卖场、连锁药店、连锁超市。他们主要是通过自己的集采中心送到自己的门店,这样的门面包括自营和加盟。
第二类是流通集团,总的来说是经销商群体和新兴的B2B,他们一般来讲主要是“吃货”。他们不会直接把东西卖给消费者,他们更多充当了买进和卖出,一般是总经销和总代理、一级和二级经销商,还有一些互联网流通的B2B。
第三类是厂商,他们是真正的制造者,这里面有很多类似于央厨、饮料、灌装、家居,还有好多生产单位,他们要把产品往前送,送到各个门店、卖场。
第四类是物流公司,它可能是为甲方提供解决方案,比如像快递公司、供应链管理公司。这些公司不一定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比如干线有合作伙伴,城配也需要合作伙伴,那我们就可以提供服务。这些公司体量变得越来越大。
在韩毅看来,两大B的市场和2C的市场还是有很大差异,2C的市场相对来说是很难防守的,因为这么多年看起来,它主要是依据于流量,而流量会出现互相劫持,比如像出行市场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现在经常有新的流量商入场,比如美团、地图厂商,它们其实也有相当庞大的流量,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加有流量的公司来进入,只要是有高流量的公司都是可以来分一杯羹的。所以从流量角度来说,2C的市场不太好防守。
韩毅表示:中国服务2B市场是比较落后的。在中国未来的5~10年,实际上真正的物流趋势是在这里,特别是2B,尤其是两大B的服务市场更加宝贵。中国市场原来的问题是大B不是很大,所以对城配物流不是特别有要求。随着中国现在各个行业都出现了同步效应,使得公司快速现代化、集约化,并且越来越有财力,同时他们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肯定会出现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大B服务市场。
韩毅说:“这样的两大B的服务市场不是流量属性的,更多地依赖应用积累、商务积累、服务能力的积累。像国外服务大B的市场,像IBM,它的穩定性是非常好的,这都源于10多年的积累。”
商流决定物流
物流行业有一句话:商流决定物流。韩毅说,单独看物流是看不明白的,看物流一定要先看商流,商流走向很重要,否则的话它没有货,物流无从谈起。
比如像10年前,我们必须看到今天中国所有的快递和零担的机会,都是建立在中国电商发展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看到电商这个趋势的话,其实今天所有2C的物流都是起不来的。
对云鸟团队来说,城市未来配送主要还是要看清商流,城市商流最大的趋势就是供应链走向集约,供应链需要全国现代化的仓网,比如全国供应链基本上全都有50万~100万平方米的仓库,不管品类是什么,例如餐饮、衣服,仓库会变得非常现代化,前端售卖的店面会变得很现代化,网点会快速演进,这是超级供应链世界。商流会极大地从这些超级供应链开始,大B一定是一个趋势。
所以,韩毅觉得其他友商看好这个市场也不是件坏事,证明这个市场确实潜力很大。
对云鸟来说,韩毅说,从3年前到今天,一直定位在这个市场,我们一直坚定不移,将来市场还是要经过客户检验的,比如客户的体验、客户的服务以及技术研发。
云鸟目前针对城市采用不同的策略,一线和二线城市是一种,现在大概有22个城市,这样的城市人流量大,证明其有足够的货量,城市人口人均一年大概消耗物资1吨多,对云鸟来说一定要这个城市有足够的人口。
其他三、四线城市2018年开始主要做加盟,大概会进入150个城市,主要针对人口50~500体量的城市,我们采用城市合伙人的方式。
韩毅表示:这个行业和人口密切相关,没有那么多的人就没有那么多的消耗,没有消耗,也就意味着没有那么多的店铺,也就不会产生这么多的货运需求,所以城市货运和人口密切相关。
云鸟自己的力量还是更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在三、四线城市,城市合伙人也比云鸟对当地有更多的熟悉。城市合伙人最好是物流出身,这样对客户的需求会更了解,最好有过城市配送经验。云鸟提供的价值更侧重系统、品牌、管理的能力,当地的合作伙伴更多可能需要专注于客户开发、服务客户。
韩毅说,团队2018年年初才开始摸索这个模式,确认可以提供的是把整个仓配的所有管理、整个的运力管理还有排线这些方面,由云鸟做输出。
对城市合伙人来讲,云鸟有很多客户是全国性的,他们会有不同城市的落地需求,比如云鸟没有去那个城市,但是客户在这个城市有仓,或者有服务对象,那这样我们可以引荐客户给城市合伙人,直接倒流客户。
全面进军车后市场
“支撑云鸟的更多的是分析、工具和资源调配管控能力,这不是传统物流公司的思维方式,云鸟一直倾全部精力在数据的技术开发上。”韩毅说。
目前,云鸟运力池有100万的专业司机,韩毅表示,云鸟接下来有两个重要战略计划。一是继续加大对自营运力的建设力度,这里的“自营”更多指的是调配与控制的能力,让社会运力与自营运力达到平衡,至少在数量上是一半一半的,比如100万的司机里至少要有50万是云鸟自己可以调配和控制的。针对自营运力建设,云鸟也已启动“雷鸟计划”,在北京、深圳、成都等城市开始投放大量的新能源货运车辆,计划2018年在全国投放1.5万辆新能源车辆。
二是启动“梧桐计划”,大举进军车后市场,和组机厂商、车厂、运营商、充电桩、金融机构、维修保养等企业结成合作伙伴,形成一张以供应链体系、服务商体系、金融供应体系的“三大体系”和车服、车后、金服、司机消费的“四大板块”的社会协同网络,帮承运人提供更稳定的运力,帮司机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