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的探索研究

2018-08-18王恩燕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17期
关键词:工匠工匠精神院校

王恩燕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针对现今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地方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必需具有适宜的环境、大量的实践、鲜明的导向以及雄厚的基础的结论。基于分析结论,从建设校园文化环境、丰富与创新传统课堂设置增强实践、优化制度保障及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经费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制造业2025;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工匠精神

一、引言

我国是制造大国,《中国制造2025》是国务院于2015年5月印发的战略文件,是百名院士专家为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为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进行的顶层设计。《中国制造》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强调:“要健全完善中国制造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提供人才保障。”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制作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现阶段,“made in China”的标签在世界市场中随处可见,我国亦被称为“世界工厂”。但我国制造业大却不强,产品质量普遍不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要成功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就必须将 “工匠精神”融入生产、设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中国制造才能赢得未来。这就对新时期人才的培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即必须要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通常所说地方院校是指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地方财政供养为主,承担着为地方(行业)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普通院校,包括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专职)院校。近年,大学生就业问题较为突出,且形势逐年严峻,与此同时,各地企业又普遍反映缺少应用技术型人才。这反映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与各地企业需求之间的不一致,也是中国制造2025以及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对地方高校来讲,这是其必须承担的重任,也是其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中国制造业2025全面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工匠精神在中国制造2025及供给侧改革新的背景下有了新的解读,除了指企业、生产者等对其产品质量的保证,还指企业与生产者等要有敬业和专注的传统精神以及创新的时代精神。其基本内涵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敬业与专注

敬业是提倡热爱、认真尽职对待本职工作,专注强调的是大国工匠的坚持不懈精神。这是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神体现,更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二)精益的技术

技术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从业者对产品、对工序的不断改进,需要有持续更新的先进技术作支撑,精益的技术是工匠精神的前提条件。

(三)创新

创新指工匠在追求产品质量基础上,勇于突破、追求革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引擎,其核心就是创新。创新赋予工匠精神新的精髓。

三、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地方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的大量人才,其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都将持续担负着为地方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企事业单位输送人才的重任(即人才培养的)。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存在诸多问题。

(一)学校角色定位不明确

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学校有多种分类标准,传统的分类标准下分为985或211高校、普通本科院校及高职(专职)院校。在实际的高校教育发展过程中,985或211学校通常被认定为是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综合性研究型高等院校,定位非常明确,但大多数地方院校却定位不明,高不成也低不就,教学与科研两手都抓,但两手都不硬。虽然地方院校提出诸如建设“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教学型”等发展口号,但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因自身基础和发展条件限制,发展情况艰难,并无优势与特色。

(二)普通地方院校教育实践性不强

普通地方院校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近年大学生就业情况总体不容乐观,教育实践性不强是重要原因。普通地方院校教育实践性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专业设置无特色,集中在英语、计算机、国贸、营销、电信等专业,地方院校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结构联系不紧密不匹配。

2. 各专业教学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调整频繁,且实践性课程比例较低,尤其在人文社科类专业中尤为突出。

3. 地方院校引进师资结构呈现重学历、轻能力的趋势。目前除紧缺专业,地方院校专技教师岗位几乎全部要求学历为博士,这其中大部分的師资力量都是青年教师,即刚出校门又进校门,所以实践经历较缺乏。

4. 在地方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参与较少。企业从根本上说是盈利组织,注重学生创造的市场价值,但通常忽视学生的教育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这也为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宽阔的发展舞台。

(三)地方院校教育管理及评价忽视过程及创新

地方院校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注重结果导向,忽视过程建设,过于追求技术的高精尖,但忽视专业课程建设、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方法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对学生就业率的片面推崇。毕业学生的就业率成为地方院校校外、校内考核的重要指标,在考核压力下,学生不签约就不能拿毕业证等,造就了就业率持续升高的假象,而不顾现实的违约、不到岗、快速换工作、没有合适工作等现实。

2. 教师职称评审偏向结果导向。目前地方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权逐渐下放至高校,职称评审成为高校管理及评价的重要指挥棒,其考核主要硬指标内容为教师的教学及科研工作量,使得教师为了职称而被动完成教学科研,没有起到提高教师人才培养的兴趣、搞好专业课程建设、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方法的作用。

3. 过分强调学生评教结果。评教作为监督一线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些地方高等院校更是将此作为教师晋升及职称评审的重要硬性指标,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评教也不是完全公平的,比如,有的老师为了得到好的评价做各种老好人、严格要求的老师被差评、学生不能理性对待老师等。同时,过分重视学生评教,更是增加了部分教师的教学压力,使得大家只能遵规循矩,不敢尝试创新,进而限制了部分教师的自主创新能力等。

(四)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经费短缺

地方院校要更好地服务于本地经济,就必须提高其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地方院校加大教学过程中实验、实训平台等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但地方院校财政来源单一,国家财政一般对地方院校支持力度较小,地方政府又因其自身财力不足,难以增加支持投入,再加之地方院校自身的创收能力也不强,因此,人才培养经费的短缺是制约着其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之一。

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对策与建议

本文根据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针对现今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方面,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地方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必需具有适宜的环境、大量的实践、鲜明的导向以及雄厚的基础,如图2所示。针对这些方面,本文提出的新形势下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文化是魂,加强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实践活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地方院校的转型与发展要加强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其中,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具体包括对学生和教师的双重要求。对教师主要是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师资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加大对“工匠型”教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学生核心是进行学风建设,通过文化建设和制度规范,促进工匠精神文化氛围的形成。

(二)实践性是核心,丰富与创新传统课堂设置

改变和创新传统课堂设置,改变地方院校在传统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性不强的弱势地位。建议设置三个层次的课堂教育。

1. 第一课堂。重视人文素质类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具体课程应满足普及化、专业化、时间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2. 第二课堂。丰富课外人文素质活动,如朗诵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专业比赛等,人文素质活动的重点不在比赛而在于与地方院校联系紧密的地方文化的宣传。

3. 第三课堂。稳步推进校园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平台等的建设,这是提高地方院校人才技术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地方院校教育实践性的关键环节。

(三)制度保障及考核评价是导向,优化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

地方院校工匠式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制度保障、管理及考核评价体系等相关指挥棒的配合。

1. 政府方面。主要提供政府层面的制度保障导向。规范企业导师、双导师等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学校标准的认证体系;推进“产、学、研、政”相融合;促进高校明确自己的定位,根据定位及其本身的优势及特色,给予相应方面的政策经费支持及引导;针对地方院校教育实践性不强的特点,引导鼓励其开设与当地产业结构联系紧密的专业;加大对地方院校师资力量的支持引导;降低高校一次性就业率的考核权重,加大毕业生就业的跟踪调查力度;促进地方及企业与院校的合作等。通过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共同推进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2. 学校方面。主要完善校内教学管理与师生考核评价体系。明确本身定位,根据自己的定位及本身的优势及特色,设置与当地产业结构联系紧密的专业,根据专业的特点,完善校内的教学管理与师生考核评价体系。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面:降低结果的导向,加强过程导向;降低对院系一次性就业率的考核,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长期跟踪调查及反馈;降低第一课堂分数的考核导向,加强第二三课题及实践的锻炼;降低对学生培养的盲目性,加强企业需求培养的针对性。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方面:降低结果的导向,加强过程导向;减少年轻教师的课时要求,加强年轻教师的下企业等相关实践锻炼要求;职称考核降低教师的教学及科研工作量要求,拓宽教师职称积分途径;降低学生评教比重,增加同行评教及同行竞技等等。

3. 企业方面。企业注重毕业学生的即用价值,也更加需要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人才。为了能更好、更快、更精准的满足自己的需求,地方企业可以多与相关地方院校合作,采取邀请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企业技术人员进讲堂;提供更多的機会给学生到企业实习、工人到高校充电等措施。

(四)经费是基础,增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经费保障

地方院校人才培养从根本上需要经费保障。中央及地方政府应给予地方院校转型发展专用基金,按照学校具体类型确定拨款标准,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最大程度实现产学研联动。同时,地方院校应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将特色专业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服务当地经济,提高自身创收能力,为人才培养提供基本经费支持。

五、结语

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是地方高校必须承担的重任,但地方院校在传统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基于地方院校现存的问题及新时期的发展需求,本文提出地方院校通过渲染作为灵魂的校园文化、强化作为核心的课程实践、明确作为导向的制度保障及考核评价体系、保障作为基础的培养经费,进而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是其推进实现“中国制造业2025”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马雁,刘恩专.中国制造2025视野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03).

[2]周琼.论地方高校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7(02).

[3]王立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是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

[4]叶美兰,陈桂香.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J].高教探索,2016(10).

[5]郭兴波,杨晨钧.用“工匠精神”激发企业内生动力[N].中国冶金报,2016-2-26.

[6]耿银平.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工匠精神”[N].光明日报,2016-3-10.

[7]葛树荣,陈俊飞.德国制造业文化的启示[J].企业文明,2011(08).

[8]李宏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

[9]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06).

[10]李梦卿,任寰.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诉求、价值与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6(11).

*本文为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制造业2025背景下地方院校‘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的探索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17-ZXLL27。

(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工匠工匠精神院校
90后大工匠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光影视界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工匠神形
致敬!老工匠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