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浅析

2018-08-18吴永国

学周刊 2018年27期

吴永国

摘 要: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目前农村小学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中经常出现书写习惯差、阅读量小、写作及口语表达能力差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阅读积累和写作培养,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整体核心素养,让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7-00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034

一、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一)书写不规范,习惯差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通过调查研究,农村学生相当一部分作业格式不正确,书写粗心,本面不整洁,给任课教师留下不好的影响,阅卷教师阅卷时易产生烦躁感。特别中低年级学生的作业本上错别字较多。四五六年级学生对于形近字也无法很好地辨认,如“要”“耍”,“酒”“洒”,有些学生到了高年级仍掌握不了低年级的一些拼音知识,将错误一直延续,如拼音四个声调不分,整体认读音节不清楚,前后鼻音混淆。

(二)阅读量少或阅读质量差,语文知识面狭窄

西汉刘向在《说苑》中写道: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但由于农村家长知识水平低,对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平时宁可给孩子买零食买衣服,但很少给学生买相关书籍,使得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而且由于家长本身的知识层次不高,看的书也并不多,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知识量贫乏、眼界狭窄、整体素养低。

(三)作文水平普遍不好

清人孙洙在《唐诗三百首序》中写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我们农村学生最怕的就是写作文了,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平时阅读积累少,作文无从下笔,有些学生作文整页出现大量空白,只写了几句话,好像回答问题一样,只见树干,不见树枝和树叶。有些学生写了两三张,但内容空洞,没有中心,没有层次,好如云山霧水。有些学生有生活积累却乱麻缠身,不会剥茧抽丝……还有就是作文书写格式错误,有好多学生连段落分层基本常识也犯错,标点符号随意应用。

(四)口语表达能力欠缺

“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莎士比亚(英)《哈姆雷特》)口语交流在边远山区大部分小学生中成为一个较难突破的瓶颈问题。第一是语言表达低俗,还时常夹杂着方言,如“没有”说成“木有(音译)”或“米有(音译)”,“那个东西”说成“务个东西(音译)”;第二个问题是口语表达思路不清,经常东扯一句西拉一句,没有表达中心内容或表达不完整;第三是学生平时玩闹时能大胆地交谈,正式交流发言却内心胆怯,在课堂发言或者正式场合表达就会慌里慌张,以至于语无伦次、无话可说。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措施

(一)激发学习的兴趣,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知识和人格修养产生影响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由此我认为,兴趣是一切行动的动力源泉,只要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使其产生学习动力,才能主动接受知识,各种修养情趣才能得到提高。

在上《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在上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影视资料、文章等;上课时,先让学生基于自己搜集的材料,在讲台前讲述有关桂林山水的资料或放映展示桂林山水视频,通过这样的自我实践,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桂林山水山美水美,感受到祖国山河的雄浑之美,秀丽之美。这样的学习方式既开发教育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知识点掌握清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提高了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情怀。

我会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前作业,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学校图书室或电脑上收集一些相关资料。譬如在讲授《桂林山水》时,让学生到图书室或计算机室收集有关桂林山水景色描写的文章和图片、视频。这样的课外作业既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又能培养学生收集、甄选资料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学识修养。

(二)注重阅读积累,指导学生诵经典,写笔记

大文豪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能使一个人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阅读能使一个民族不断前进,不断发展;阅读能使一个国家更加强大,更加富有魅力。而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更加需要阅读世界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汲取养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养。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来拓展视野,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腹有诗书气自华”,历代大家,平时也注重博览群书,由于长久的积累,使其满腹经纶,出口成章(成诗),而且具有很好的记诵功底。因此,我也提倡学生多读文学名著,每一个时段介绍一本名著,并让一名学生每天课前与大家分享读书心得或文章内容。多年来,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到精,中外名著都成为他们如饥似渴的阅读对象。

(三)挖掘写作手段,调动写作热情,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用的是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小学生习作教学做了准确的定位。作文既是语文素养蕴含的知识修养和人格修养的重要载体,也是语文课标要求的基本能力。在大量阅读和积累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文学底蕴,平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要求所有人读完一本书就要写一篇读后感,然后通过师生指导、本人修改、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修改,最后在作文课上让学生进行读后感交流。而且每遇学生作文,我都会针对性地选择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斟字酌句地对他们的作文加以修改完善,对优秀作文向县、州、省级作文竞赛活动推荐,并在班级学习园地展示或在学校宣传版面进行宣传,以提高学生阅读写作的积极性。

通过多年的不断努力,我所任课的班级里,学生不仅语文成绩有了提高,而且语文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知识积累和课外阅读效果明显,到中高年级后写作思路越发清晰,下笔越发流畅。总之,只有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农村小学生有了较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整体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整体核心素养,才能让其全面发展,适应祖国建设的需要,成为国家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周翔.农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价值引领的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5).

[2] 张立斌.优化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