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秘密挂上“请勿打扰”

2018-08-18王霞

莫愁 2018年24期
关键词:作文课日记本写日记

☺王霞

周四的作文课上出现了小插曲。这一单元的作文主题是:把你想对别人倾诉,却又不便当面说的话写下来。

课堂进行到指导选材时,同学们面面相觑,都不举手。这和平时作文课上,大家抢着说自己的构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也没有催促,只是耐心地等待。

终于,一贯直爽的刘航说话了:“心里话是秘密,说出了还叫秘密吗?我的秘密不想说。”

原来症结在这里,我连忙带孩子重新审题。想对别人倾诉,就是想说却不便当面说的话,也许是没有说的机会,或者当面说感到不好意思,所以采用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样一说,大家明白了。可是刘航还是坚持:“我想对别人说,只是跟他一个人说。其他不应该看。”同学们议论纷纷,很多同学都赞成这样的说法。

五年级的孩子,不愿意把心里话对人说,是正常现象。其实,孩子两岁半左右已经开始有羞耻意识;3岁开始意识到自我的独立存在,开始有了小秘密;4岁以后则隐约感觉到秘密的含义,但还不懂得保留秘密;到了学龄期,孩子开始纠结要不要把秘密分享出去,当自己的愿望和成人的要求相抵触的时候,便会采取“阳奉阴违”的方法,于是真正的秘密出现了。

这些孩子其实是通过保留自己的秘密来获得独立感。随着独立意识的加强,接触的人与事越来越多,孩子的心灵空间也越来越大,个人的秘密也越来越多,而他们也渐渐懂得应该为他人保守秘密,具备了责任感。这些都是孩子正常的心理成长需求。

于是,我变换了题目要求。我说:“如果同学们有些给别人的话不想让老师看到,可以不写。你可以给王老师写封信,写写平时没机会或者觉得不便于当面说给老师的话。我保证,只有我自己看。”孩子们纷纷点头。

作文收上来,我不禁笑了,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欣鑫在作文中写了一件事:前几天,欣鑫和妈妈发生了一场“日记本大战”。

欣鑫有写日记的习惯,可是欣鑫妈妈总喜欢翻看她的日记。她抗议过很多回,但妈妈一直不以为然,于是欣鑫就不再写了。不久前欣鑫过生日,她的好朋友送给她一个密码笔记本。欣鑫觉得安全了,又恢复了写日记。每次写好了,都细心锁上,再把日记本藏到抽屉的垫纸下面。可是没几天就觉得不对劲,妈妈总旁敲侧击地提起一些她没跟妈妈说过的事,这些事她只在日记里写过。

上周末,欣鑫偶然撞见妈妈正在看自己的日记。欣鑫冲过去,冲妈妈愤怒地大吼:“妈!你窥探我的隐私,太不尊重人了!”妈妈说:“小小的孩子有什么隐私?我看你日记,还不是怕你有什么事自己瞎做决定犯错啊!”妈妈振振有词,气得欣鑫眼泪都下来了。于是,她把妈妈推出房门,大哭起来。

“老师,您说妈妈这样对吗?反正我再也不写日记了。”

欣鑫妈的那句话,我不是第一次听到。除了偷看日记,还有的家长偷偷登录孩子的微信、QQ,时刻关注孩子的QQ空间和朋友圈,并理所当然地认为:我这么做,是因为担心你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交错了朋友做错了事,怕你学坏……当然,许多父母其实是怀着一种矛盾的心情——知道这么做是不妥的,但又无可奈何,生怕孩子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学坏了。

内心的秘密是每个正常人具备的基本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尊重孩子的“隐私”,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在充分尊重孩子人格与隐私的基础上,与孩子平等对话,交流情感,循循善诱,让孩子主动敞开心扉,恐怕是避免矛盾最好的办法了。当然,除了尊重孩子的隐私,父母更要帮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自己去辨别朋友、增进友谊、处理矛盾,并不断排除和修正内心隐秘世界中非健康的因素。

“请勿打扰”这四个字不只会出现在宾馆门把手上,还会出现在孩子心灵的门把上,请尊重门把上的这句话:“请勿打扰。有事请先敲门,允许,方可进入。”

猜你喜欢

作文课日记本写日记
独一无二的日记本
辛巴狗海洋大冒险
我的日记本
写日记
作文课
Thc Composition Class作文课
机器狗可以说话、写日记啦
小侦探南柯之三 两本日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