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打造军民融合人才高地
2018-08-17季卫兵
季卫兵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审时度势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有利于实现发展和安全相兼顾、富国和强军相统一。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体,在服务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中优势显著、前景广阔、大有作为,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首先应当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做到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提质增效。
人才资源是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高校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最大优势。为此,高校应当瞄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对人才队伍规模、结构、质量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努力培育和输送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军民通用人才。一方面,高校应当在人才培养的服务面上兼顾军民两用需求,探索开办军民深度融合急需的新兴专业,尤其要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法规、技术应用等内容,拓宽人才培养口径,切实提高毕业生服务国防和经济建设的适应性和职业胜任力。另一方面,高校應当扩大开放办学,创造条件使校内的师资力量、实验设施、创新成果、文化环境等优质资源向军事人才、军工人才培养开放服务,积极承担军队和军工企事业单位人才的学历教育、在职培训等任务,从而进一步提升国防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此外,高校还应集聚一批在军民融合的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政策咨询等领域有建树、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打造军民融合人才高地。
高校兼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综合研究等特长,既能在深度上致力于探究重大科学原理、攻克关键瓶颈技术,又能在广度上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进行集成创新,是军民融合技术的创新源。基于这一角色定位,高校应当积极对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加强基础技术、前沿技术以及关键技术研究,为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生成军队核心战斗力以及掌握现代化战争的主动权提供一流的装备技术保障。在具体实践中,高校的科研攻关活动应当着眼于军民深度融合,聚焦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技术、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从源头上做大做强科技研发的供给侧,为抢占新军事革命制高点和打赢新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提供关键共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智能社会等提供前沿引领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支撑。高校在组织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为成果在军用领域与民用领域的转移转化互留“接口”,从而加速科技成果实现“军转民、民参军”的深度融合。
军民融合发展包括基础领域资源共享体系、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社会化体系和国防动员体系,涵盖诸多领域、行业和区域。要实现高质量的军民融合发展,离不开科学长远的顶层设计和切实有效的决策部署。高校具有思想活跃、人才集聚、学科交叉等天然优势,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等联合打造军民融合发展相关的特色智库。一是开展理论探索,组织专家学者就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标准等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异域比较研究,为政府部门深化改革和推进治理现代化提供学理依据。二是开展决策咨询,组织专业学者和业务骨干参与政府军民融合发展规划、政策、措施的研究与制定,承办军民融合相关的主题研讨、培训交流等活动,为政府更好地制定军民融合发展政策提供调研报告、咨询建议等服务。三是开展政策评估,对军民融合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常态化跟踪研究,协助建立行业或区域军民融合发展数据库并进行系统分析与研判,通过第三方评估助力重大政策落地见效。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不可能简单复制国外经验,而必须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并重,扎根中国大地进行探索实践,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之路。高校聚集了人才、科技、文化等资源,是国防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优质介体,有责任统筹校内外力量实施适宜的军民融合项目,通过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相应领域或行业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提供样本参考。为此,高校应当主动联手军队、政府、国防工业企事业单位以及民用领域相关企业等共同组建军民结合、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构建军民融合领域的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实践载体。通过这种局部试点和精品化呈现的方式,在样本层面探索依托高校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可能模式和有效路径。同时,高校与其他军民融合主体在共建共管共享相应的试点平台过程中,不仅要力求军民融合之“形”的创新,更要探寻军民融合之“型”的重塑,尝试从微观尺度摸索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牵引、制度运行、机制完善等软治理之道。尽管以高校为介体的军民融合实践不易形成规模效应,也难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其可以为行业或区域的军民融合实践提供有益经验和范式选择。
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合”是基础,“融”是核心。这就要求高校、军队、企业等治理主体在强化政产学研用各领域对接的同时,注重不同文化间的互鉴与相融。高校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其文化属性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良好的包容性。高校的文化功能与文化特征,有利于参与军民融合实践的不同治理主体通过高校这个载体实现相互对话、相互借鉴,从而组成军民融合发展的文化共同体。为此,高校应当将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价值追求,和军工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有机融汇,并通过与军民融合相关的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决策咨询等活动助力不同文化之间的双向扩散、双向渗透、双向借鉴。通过不同文化在高校的对话与互鉴,进一步凝聚不同治理主体在参与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中的思想共识,促进不同治理主体在思维方式、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相互参考,确保各主体在军民融合的愿景、目标、路径、评价等方面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为整体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必不可少的文化土壤。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