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2018-08-17罗顺虎
罗顺虎
【摘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在当前教学环境中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新时代的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小学生具有该阶段独特的身心发展特征,而生活化的教学十分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需求,如果我们能够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生活内容与数学知识融合,笔者相信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将会大大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主要指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教学,实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融合.生活化教学在当下获得了越来越多师生的认可,它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实实在在的生活出发展开教学,学生的参与感和自主性都有所增强.因此,教学工作者要多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把握教学的每个环节,实现生活与教学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只要我们擅于观察就会发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当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数学生活化教学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更是素质教育的本质.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应当怎样做呢?以人教版中“平面图形面积计算”这一部分内容为例,我们可以结合当下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房屋装修问题来展开生活化教学,鼓励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房屋装修中的各种平面图形面积问题.数学教师:“同学们,你们有观察过自己的家吗?你们对自己家客厅、卧室、厨房的尺寸了解吗?你们知道自己房子地砖铺设的花费情况吗?”此时,学生的脑海里开始出现自己家的形象,他们开始估算家里各个部分的尺寸并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之后,教师再顺势提出教学问题:“现在小王家的主卧室宽5 m,长7 m,小王的父母预算5500元用于卧室地砖的铺设,目前有三种地砖选择,第一种是边长为80 cm的正方形地砖,价格为70元,第二種是边长为60 cm的正方形地砖,价格为60元,第三种是边长为50 cm的正方形地砖,价格为50元.”这一问题属于生活中具有实用价值的问题,因此,学生会更加感兴趣,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二、课堂导入与生活化内容结合
数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提高我们实用生活技能.小学数学教师展开生活化教学将会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应当多启发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积累数学知识、培养数学学习兴趣,进而增强数学技能.例如,在学习“年、月、日”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导入课堂教学时就抛出问题,让学生报出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并让学生猜猜自己的出生月份是平月还是闰月.当问题与学生切身相关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学生的探究、应用的意识会随之变强,教学进展得将更加顺利.
三、创设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知识难度并不大,且大多教学内容都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数学教师要学会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挖掘教材中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巧妙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比例”这一部分知识点时,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事实上我们身边到处都存在严格的比例关系,人的身体各个部位存在比例关系,建筑房屋存在比例关系.以我们学校花园的植物搭配为例,你们有仔细观察过吗?其中花卉、乔木、灌木、草地各自占了多少呢?倘若比例稍加变化,又会产生怎样的视觉变化呢?”学生:“如果花卉占了花园的全部比例,那么花园就会显得缺乏层次感,现在我们的花园草坪、乔木、灌木都搭配适当,零星点缀着有色花卉,整个花园显得十分自然、清新.”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比例”的重要性,教师借助学生最常见的事物创设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比例知识变成直观、形象的内容,学生脑海里浮现花园植物的景象,教师讲解比例的变化对花园视觉效果的影响,学生投入其中感受比例微妙变化所带来的效果,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四、课后作业的布置与生活化内容结合
通常情况下,教师布置的课后数学作业多为教材中的习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不符合当下素质教育的需求.在新时代,展开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把握课后作业这一关,通过布置与生活相贴合的作业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计算”这一章节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找一个常见的圆形生活用品并计算其面积.除此之外,数学教师根据教学进度适时地让学生结合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做一个数学手抄报,鼓励学生通过手抄报的形式记录各种与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从而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数学.
五、结束语
脱离了实际生活的数学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意识,我们只有将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才能增强数学教学的生命力,推动数学学科的深入改革.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要积极实践,不懈探究生活化教学方式,紧紧围绕学生的终身发展展开小学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王芷茹.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5(28):73.
[2]李德莉.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2):10.
[3]范正旭,黄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5):445.
[4]陈光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2016(10):249.
[5]刘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