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油茶品种及种植优化调整建议
2018-08-17曾庆圣冯慧芳
曾庆圣,冯慧芳
(广东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广州 510173)
广东省是全国油茶主产区之一,油茶生产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06年以来,随着油茶良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油茶产量和产值都呈现增长,发展前景日益看好,全省油茶造林积极性高涨,掀起了新一轮油茶发展高潮,进入了阶段性快速发展。但由于过度追求扩大种植面积,各地对油茶品种选择及使用不够重视,导致外来品种过多、配置不够科学,油茶质量和效益受影响,油茶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瓶颈,开展油茶品种优化调整工作势在必行。本文对全省油茶种植和良种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旨在推动油茶品种优化调整,促进我省油茶产业提质增效。
1 油茶品种和优化
1.1 主要种植品种
目前广东省主要使用油茶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有26个左右,全省5个油茶产区油茶品种种植情况见表1。
1.2 良种审认定和引种
表1 广东省主要油茶品种地区主要种植品种韶关地区岑软2号、岑软3号、粤韶75-2、粤韶77-1、粤韶74-1、湘林1、湘林XLC15、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53号河源、梅州地区岑软2号、岑软3号、湘林1号、湘林XLC15、长林40号、赣州油1号、赣州油7号、赣州油8号、赣兴48清远地区岑软2号、岑软3号、粤连74-1、粤连74-2、粤连74-3、粤连74-4、粤连74-5粤东地区(汕头市、汕尾市、潮州市、揭阳市)岑软2号、岑软3号、福建油茶闽43、璠龙1号、璠龙2号、璠龙3号、璠龙5号粤西地区(阳江市、湛江市、茂名市、肇庆市、云浮市)岑软2号、岑软3号、桂无系列
2009年以来,全省共审(认)定油茶良种17个:粤韶74-1、粤韶75-2、粤韶77-1、粤韶73-11、粤韶74-4、粤韶76-1、粤连74-1,粤连74-2,粤连74-3,粤连74-4,粤连74-5、铁城1号、绿华1号、璠龙1号、璠龙2号、璠龙3号、璠龙5号。其中,粤韶73-11、粤连74-4、粤韶76-1、铁城1号、绿华1号等5个已过认定年限,不再是省级良种。同时,从广西、湖南、江西等省(区)引进了一批经国家级审定的油茶良种:岑软2号、岑软3号、湘林1号、湘林69号、湘林XLC15、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53号、赣州油1号、赣州油7号、赣州油8号和赣兴48等。全部引进品种都没有重新再进行审认定,也未在当地完成系统的区域试验[1]。
1.3 优化品种名录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油茶主推品种名录>(林场发[2017]64号),确定了我省油茶主推品种名录[2](详见表2)。其中我省主推品种有7个是周边省区引进的油茶良种。
表2 广东省油茶主要推荐品种地区主推品种韶关地区岑软2号、岑软3号、粤韶75-2、粤韶77-1、粤韶74-1、湘林1、湘林XLC15河源、梅州地区岑软2号、岑软3号、湘林1号、湘林XLC15、长林40号、赣州油1号、赣兴48清远地区岑软2号、岑软3号、粤连74-4、粤连74-5粤东地区(汕头市、汕尾市、潮州市、揭阳市)岑软2号、岑软3号、璠龙5号、璠龙3号、璠龙1号、璠龙2号粤西地区(阳江市、湛江市、茂名市、肇庆市、云浮市)岑软2号、岑软3号
2 油茶种植现状
2.1 油茶种植
广东省现有油茶林面积22.67万hm2。其中,10.67万hm2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种植的老油茶林,主要种植普通油茶(包括岑溪软枝油茶)、高州油茶、广宁红花油茶等[3]实生苗木,大多亩产油量不足5 kg。另外12万hm2是近年新种植油茶林,主要种植本地审认定良种和引进油茶良种,品种较多,主推品种不明显,油茶产量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广东省历年油茶种植面积统计(详见表3)表明,2009年油茶产业发展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当年油茶种植面积1.08万hm2,比2008年增加1.75倍,2011年油茶种植发展最快,高达2.29万hm2。近两年,全省油茶种植发展速度明显放缓,2017年全省油茶新种面积仅有0.4万hm2。
表3 广东省历年油茶种植面积万hm2年度种植面积年度种植面积2008年0.392013年1.752009年1.082014年1.212010年1.572015年1.092011年2.292016年0.32012年1.912017年0.4
2.2 种苗生产和使用
广东省大力支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积极推动林木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目前已实施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8个,并连续6年实施油茶林木良种补贴,油茶种苗基础设施建设和种苗生产条件不断完善,苗木生产供应能力逐年增强。油茶种苗产量(详见表4)从2009年的860万株提高到2012年的4641万株,产量增加了4.4倍,满足了全省油茶造林种苗需求,但实施林木良种补贴的油茶良种种苗较少[2]。
表4 广东省近年油茶种苗生产使用情况万株年度油茶种苗生产量油茶用苗量(含外省引进)其中实施林木良种补贴苗木量2009年8601 6202010年1 4102 3602011年3 7203 4404002012年4 6412 8601 0002013年3 1302 6203802014年3 4101 8103202015年3 8231 6302402016年2 6624501902017年1 550600450
3 存在的问题
3.1 对油茶良种认识不足
2009—2010年,广东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种苗生产相对滞后,油茶种苗需求急剧上涨,从外省引进苗木较多,引进品种多乱杂,苗木质量参差不齐。群众良种意识淡薄,种植过程中不重视或分不清楚什么是良种,有种便繁,有苗便种,影响油茶种植经济效益。
3.2 良种苗木生产能力不足
目前广东省油茶苗木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实施林木良种补贴的油茶良种苗木较少。大部分育苗单位在种苗生产中没有实行分系育苗,对油茶品种分系管理不到位,出苗时没有明确品种。
3.3 财政扶持力度不大
油茶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投入不足,油茶品种优化调整扶持政策亟待完善。目前受扶持的国家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较少,补助范围小,使用油茶主推品种造林没有相关优惠政策。
3.4 引进良种的本地审认定工作滞后
有7个油茶主推品种是从周边省引进,虽然有的品种在我省部分地区已经种植见效,但却尚未通过本地良种审认定。
4 合理建议
4.1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度
应大力宣传油茶品种优化调整对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性,提高广大群众对油茶品种优化调整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营造良好氛围。同时根据油茶主推良种名录,进一步完善油茶主推品种典型识别性状描述,积极开展种植油茶普通品种与主推品种风险对比、效益对比的试验和分析,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对油茶主推品种进行科普,让广大群众能识别且认识主推品种的效益和优势并自觉使用,推动油茶品种优化调整深入开展。
4.2 强化种苗生产,夯实品种调整工作基础
一是加快油茶采穗圃的淘汰和更新,对当地现有采穗圃进行严格的品种及其来源调查核实,尽快对现有油茶采穗圃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并鼓励新建油茶主推品种采穗圃,保障主推品种苗木生产的穗条需求;二是重点扶持一批技术力量雄厚、育苗经验丰富、育苗技术过硬的油茶苗木生产单位,专门培育油茶主推品种苗木,超前做好油茶主推品种苗木生产,从源头上为油茶品种优化调整打基础;三是加强油茶种苗质量监管,严格按照“四定三清楚”组织开展油茶种苗生产,大力推行分系育苗,促进由现在的混系育苗向分系育苗转变。
4.3 强化政策扶持,助推品种优化调整工作
在油茶林产量普遍不高、种植经济效益不占优、群众对油茶品种优化调整认识还不足的背景下,需加强前期的财政扶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一方面,应新增安排财政种苗补助资金,重点支持油茶主推品种采穗圃以及主推品种苗木生产单位。另一方面,对使用油茶主推品种新造和改造油茶项目优先安排扶持或贴息补助,通过政策倾斜等办法对现有的低产退化品种进行淘汰。同时,应大力支持开展油茶品种主推品种定向培育、混交配置、复合经营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等林业科技项目。
4.4 加快品种审认定,确保引进良种生产安全
一方面,认真梳理认定期限即将到期或已经到期的品种,按照公正、公开的原则,科学、及时地开展油茶品种审定工作。另一方面,加快对岑软2号、岑软3号、湘林1、湘林XLC15、长林40号、赣州油1号和赣兴48等7个引进油茶主推品种的本地审认定步伐,认真开展品种区域性试验,进行品种审认定,降低引进油茶良种推广使用风险,保证引进油茶良种的生产安全,促进油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