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充满翰墨芬芳
2018-08-17
汉字,承载着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史。书法,则将汉字的“体态风韵”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飘若浮云”的轻盈婉转,抑或是“入木三分”的深刻有力,无不散发着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当下进行书法教育,并不只是一种艺术追求,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作为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九年的百年老校,北京市通州区贡院小学本身就带有浓郁的历史与文化气息。在新时代,贡院小学致力于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书法教育传统,以书法教育为特色,积极打造墨香校园,努力达成“读书报国,为国育贤”的办学目标。
构建课程,保障书法教育常态化
书法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功的,而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法学习习惯,首先要从课程入手。学校积极落实北京市“九三一”书法教育理念(遵循九大原则,完成三个目标,达到一个目的),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制定了书法课程目标,以书写技能目标(写一手好字)、艺术审美目标(写漂漂亮亮的中国字,能初步鉴赏书法作品)、书法文化目标(了解书法背后的故事)、人格塑造目标(以书法育人,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统领,全面推进书法课程建设。
学校从一年级起就开设了毛笔书法课,将书法列为必修,安排在课表之中,有专职书法教师任课,每班每周一节;根据通州区“一课一字”的书法教学理念,开发书法教材《墨韵》作为书法教学的重要范本;将书法与语文识字教学相结合,研发出集毛笔和硬笔于一体的“语文生字书法视频和语文生字书法帖”,广泛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
此外,学校还根据自身实际,研发出贡院小学特有的校本书法课程。将近400人的学校书法微信群,是实施、深化校本课程的重要工具。与常态的课堂相比,微信更加多样、灵活,克服了学生书法练习时间不够的难题;音频、网络链接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书法教学增添了诸多色彩;随时随地的自由互动,增进了师生、家校之间的感情,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如:“我来教你写”特色校本课,是指让书法水平较高的孩子,自己录制书法发到书法微信群里供其他同学参考,以鼓励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是推动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有效途径; “我来讲书法”则是让学生自己录制好与书法相关的理论知识、名家故事等音频,每天定时通过书法群分享给其他同学,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一同快乐学习。
“书法绘本”课程是将汉字(甲骨文)和绘画有机结合,以学生参观贡院小学为主线来编写故事绘本,由学生亲手绘制有关学校的主要建筑和景观,是学生运用书法提高学科综合素养的有益尝试。“书法设计制作”则是引导学生运用书法元素进行一些二维及三维实用品、艺术品的设计和制作,借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学校认为“生活处处有书法”,因此鼓励学生用相机捕捉生活中的书法经典碑帖应用,如书法经典在建筑街道、海报橱窗、书籍封面中的运用等,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书法经典融入生活和学习中。
与此同时,学校还构建起了相应的评价机制。“书法相册”记录着学生书法学习的全过程,学生从书写像毛毛虫一样的笔画到写出完整大字甚至完整作品的经过都在相册中呈现,这是课程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书法积分制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机制,通过对学生书法技法训练、书法作品书法知识积累、书法活动参与等维度进行量化评分,激励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为了保证学生书法学习的连续性,学校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课后教学和辅导,通过信息化手段,点评学生作品,带动学生、家长共同学习书法,使课程无时无处不在。
研磨课堂,提升书法教学实效性
课堂是开展书法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认为,书法课堂只有做到“乐学”和“高效”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育人价值。“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对小学生而言,要想让他们自主、自发地学习,“乐学”心理的培养尤为重要。以此为前提,确保课堂的“高效”,继而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
学校首先确定了书法课堂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规矩意识。学校书法课程从一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学习毛笔字而不是硬笔字; 训练所用是墨汁和纸张而不是水和水写布; 采取站姿而不是坐姿书写的练习方式; 书写使用方格而不是用米字格。目的是给学生书法学习的“最佳起点”,筑牢书法学习的根基。
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学校从学生的能力与认知特点出发,精选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为基本的临摹范本,以供学生练习,涵养学生书写兴趣。学校还用“集字成句,集句成篇”的理念统筹每学年、每学期和每节课的关系,让学生在点滴中逐渐成长。在落实“文化目标、艺术目标、技术目标”三大目标的基础上,学校结合具体教学实际,确定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并在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技法的前提下,注重通过 “专业普及化、学术浅显化”的方式向学生普及前沿的书法学术成果,增长学生的见识。
为进一步提升课堂质量,学校从未放松对书法课堂教学的研究,坚持教师个人探究、教研组活动、专家指导教学等多种方式并行。学校拥有以研究生为代表的书法教师团队,有融书法、美术、音乐为一体的综合教研组。在团队中,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展示特长,和同事一起进行探索研究。在教研组,学校会定期组织开展各学科教师间的互动交流活动,启发教师从各学科知识中吸收营养,为书法课堂研究提供内容支撑。学校还经常邀请市区书法教研员、书法专家到校进行课堂教学指导,尤其是书法区级研究课、书法三区联动教研会的在校召开,给学校书法课堂的研究与改革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思考。
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与严谨的课堂研究,为学校书法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学校的书法课堂充满着活力与人文情怀,它不仅是连接“教”与“学”的纽带,也是提升书法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依托。
>>学生向外籍友人演示执笔姿势
>>学生将作品赠送给日本代表团
多彩活动,促进书法教育成果固化
活动是最佳“演练场”,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有效教育形式。为了检验与固化书法教育的成果,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满足学生书法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学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书法活动。
“书法育人要落实在‘锻炼学生品质、塑造学生人格’上,也要落实在引领学生通过书法展示、传承和弘扬书法文化上”,基于这种认识,学校利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搭建锻炼和展示平台,以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养成,做好文化传承工作。
学校先后开设了30多个书法社团,涵盖了所有年级,聘请书法专业的研究生执教,每个社团严格按年级和具体碑帖划分。学生除了在常规书法课堂上学习楷书外,还可以在书法社团学习到隶书、篆书等多种书体和碑帖。学生既可以在“明远书院”中挥毫泼墨,在“书法乾坤”里领略书法史,又能在“作品欣赏”中细观书法演变,研习名家名帖,了解颜真卿、柳公权、虞世南等名人事迹。另外,学校还专门成立了篆刻社团,让学生掌握与书法学习紧密相关的篆刻艺术,在篆刻的学习过程中坚定书法学习的决心,树立书法学习的信心,培育书法学习的恒心。
每年一次的书法节是学校的常规活动项目,入泮礼、毕业礼、书香节、中华母亲节、“六一”儿童节等活动也成为学生展示书法的舞台。孩子们正襟危坐,笔走龙蛇,展现了儒雅的气质与风采。一年一度的书法颁奖典礼,通过表彰长期坚持书法练习和书法成绩优异的学生,激发孩子以及家长学习书法的热情。而每一次的书法展示活动学校都会精心设计,不断创新作品展示形式,如自制书法专用证书和书法作品标签等,以追求高品质的展示效果。学校还经常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带领学生参观故宫等古建筑上的匾额、楹联等,开阔学生的视野。
学校始终将传播书法文化,弘扬书法精神作为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为此,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陆续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泰国等国家的学校建立联系,扩展书法教育空间。学校还利用相关平台,让学生放眼世界,并通过现场书写和赠送书法作品的方式呈现书法艺术,如欢迎泰国友人的50人书法现场展示,赴马来西亚大使馆进行现场书写,将学生书法作品赠给日本东京代表团来宾,引导学生手把手教美国大学生体验和学习书法等。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还将书法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学生作品“福”
>>学校书法展
>>书法颁奖典礼
>>书法教室
>>书法环境建设
墨香校园,营造书法教育优良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毋庸置疑。校园环境作为潜在的文化载体,是无声的教育者。学校深知,要抓好书法教育,就要培植适合的土壤,营造优良的环境,让学生在富有书法艺术气息的氛围中得到熏陶。
出于尊重传统文化与学校历史的考量,学校的每栋建筑都按书院的形制来建造,气势恢宏,庄重典雅。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自然地会产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当然,这还远远不够。学校还充分利用古典建筑特色,规划出书法专用教室、作品展览厅,设置书法文化走廊、书法作品展示墙、书法艺术橱窗,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文化的历史渊源、演变过程、辉煌成就及文化艺术价值,感悟历代书法名家的生平故事和人品修养,欣赏文房四宝的特色。
学校现拥有一流的书法专业教室,宽敞明亮、精致典雅,整体装饰风格体现了浓厚的书法特色。室内悬挂着学生书写的大字作品,张贴着学生的书法海报。同时,配备有古典实木桌椅,安装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古典与现代的巧妙融合。目前,学校正着手将其升级为数字化书法专业教室,为学生书法学习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书法文化展示大厅位于学校课程文化展示区最核心和最醒目的位置,而且占用空间最大。 三大面十多米长的悬挂、张贴两用的磁力墙,专门用来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两面八米长的书法文化专用墙,定期更换有关书法文化的图文介绍;两排八米长的书法玻璃展柜,专门陈列与之对应的实物。学生置身大厅内,仿佛行走在水墨空间里,能够触摸到绵延数千年的文化脉搏。
而作为书法楹联特色校,学校整个校园和楼道里都悬挂着学生和教师自己编撰和书写的楹联牌匾,这些楹联书法书体各异,风格多样,他们融情于笔端,对学校课程、文化建设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多方位、多途径地为师生提供挥洒园地,使得学校处处见墨宝,时时闻墨香。
古人云,“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可见,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精神与气节所在,以书写意,更要以形传神。每一个方正的汉字,都在诉说着端正为人的道理。书法教育是对历史的延续,对文化的传承。我们将书法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将书法艺术的种子根植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有的学生在出国旅游甚至生病时仍然坚持练习书法,不少学生为完成一幅作品一天连续书写8小时……这些都彰显了学校书法教育“锻炼品质、塑造人格”的特殊作用。
用墨香浸润校园,让教育充满翰墨芬芳。在短短的三年里,从环境建设、课程研发到课堂打磨,贡院小学的书法教育体系渐趋形成。百艺之兴,教育为本。在继承发展书法艺术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传承书法背后的民族文化思想与人文精神。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书法育人,夯实现有成果,打造办学特色,为延续中华文化血脉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