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即使“远距离”,恋爱也要更甜蜜

2018-08-17

电影故事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丽贝卡远距离迪伦

有多少人会像牛郎和织女这对苦命夫妻一般,如此渴望每年七月初七这一天的到来。横跨银河的鹊桥,搭起的是两颗饱经苦难的心之间的桥梁。总是有人会爱上一个远方的人,也总是有爱人去往远方,相爱却不能相守,想念时不能拥抱,悲喜不能一起经历,但为了爱情,他们甘之若饴。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可能并不仅仅是地域,还有生与死、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梦境……银幕上那些催人泪下的故事里,正经历着如此难以仗量的距离的恋人们又是如何维系他们的爱情,并且依旧甜蜜的?在这个甜与苦兼备的节日里,借此为自己与远方的恋人增添坚持下去的力量吧。 文/ 赫本

《触不到的恋人》

恋爱距离:交错的两年

不同的时空,触不到的恋人,为何上天还要让他们产生交集?爱的诞生,从来就和理性没有关系,如果命运让分隔两个时空的男女相遇相爱,那应该怎么办?

男人搬进一座海边的新房子,却在信箱里发现一封两年后寄来的信。原来通过这个信箱,他可以和两年后不同时空的女人通信,于是两个时空不同,不能“相见”的人就开始了一段触不到的恋爱。没有轰轰烈烈的剧情,有的只是细腻温婉的爱情。在两个不同的时空,守候一个共同的信箱,相约一栋海边的房子旁,在车站等待着也许哪天可以遇到的爱人。

无法触碰,无法见面,却依然相爱,这本身就是奇迹。女主角原本在自己的时空有一位男友,但是她依然寂寞,这种寂寞不是因为与世隔绝离群索居,而是看着周围的人,觉得根本无法融入他们,更不用说从他们身上得到沟通和抚慰。而这个时候,有一个两年前的人,与她有着类似的心境。她与他进行着有趣的谈话,“你知道我最喜欢什么吗?我喜欢树。”于是他在女人住的地方为她种了一棵树,她的生命里开始有了他的陪伴。虽然隔着两年的时光,但他们相约同时散步,一起在信上谈论着芝加哥的美丽,做着情侣们会一起做的事,仿佛两人从没有被时空隔开过。

异地恋这件事,它必然要经过漫长的徘徊和等待,有像《六弄咖啡馆》里的小绿和心蕊那样,爱情的醇美也无法抵消距离的无力感,再加上各自生活带来的个人价值观逐渐改变,感情中慢慢掺进了杂质。当然也有像《触不到的恋人》这样历尽曲折,最终回到了彼此身边的故事。这提醒我们:我们都是软弱自私有缺陷的人,但是爱情仍然是我们所知道的最美好的、最值得等待的事,而实际的距离从来不会是真正的阻碍。影片里,信件成为最佳帮手,但在这背后,其实是心灵的交流在拉近两颗心的距离,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初恋50次》

恋爱距离:每一天都会失忆

似乎在大部分人的惯性思维里,新鲜和刺激感才是产生和保持爱情的沃土。而对于异地恋人们来说,他们担心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爱人是否会因为见面次数太少而缺少爱情的积累。其实要解答这个疑惑很简单,我们不妨就把爱情想象成白炽灯。在人们心里,白炽灯大概比会落下地平线的太阳来得还要永恒,然而之所以我们觉得它永远都四平八稳地散发光亮,只是因为它闪动的频率快到人的眼睛无法捕捉。放在爱情身上,这大概就是保鲜的一大秘诀—努力让自己与爱人不断重新爱上彼此。

《初恋50次》就是如此。当记忆被抹去,爱将被记录在哪里?如果你爱的人每天都会忘记你,那么你是否愿意每天用你的爱感动她,让她再次爱上你?对于亨利来说,他就面对着这样的问题。他爱上的姑娘在一场车祸后患上了短期失忆症,每一天都会忘记自己曾经爱过亨利。于是亨利做出了惊人的决定,他开始用不同的方式不断与露茜巧遇,直到再次打动她的心。后来,亨利将他和露茜的生活场景录下来,每天早上让露茜看录像带,以此来制造浪漫与回忆。

最终,露茜的记忆始终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但是,一场看似无法摆脱残酷命运的爱情,在浪漫的氛围中被演绎成一幕令人含泪而笑的轻喜剧—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两人谁都无法放弃,于是他们拥有了别样的浪漫,每天都是新鲜的彼此,每天都是初恋,每次都是初吻。人们会心一笑之后,内心感到的是源自于爱的巨大温暖。影片里,露茜为了延续爱情,每天用日记记下当天的事情,以便把亨利融进自己的过去。但其实我们知道,真正延续了她的爱情的不是录音带也不是日记,而是保存在两位爱人内心深处的真心,纵有天大的难题,又有何妨?

《你眼中的世界》

恋爱距离:共享感官,但素未谋面

导演了《复仇者联盟》《美国队长》等电影的“漫威”的好朋友乔斯·韦登,也许在那些脑洞大开的超级英雄梦之外,还有过异地恋的经历,当然这都是一种猜测。因为由他担任编剧的《你眼中的世界》,其中的科幻设定可真是异地恋情侣们的必备神器。

故事围绕着生活在美国大陆东西两端难有交集的一对年轻人—新罕布什尔州的丽贝卡与新墨西哥州的迪伦展开。年幼时的丽贝卡有一次滑雪时,不小心脑袋撞在树上,然后远在美国另一端的迪伦也突然昏厥。对,你猜得没错,他们因为一种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因素被联系在一起,纵然相隔万里,两人却可以神奇地共享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就好比两个灵魂同时寄居在一个身体内。当丽贝卡在现实中经历了种种痛苦,却发现一直支撑她的声音不仅出现在脑海里,更活生生地与她对话,了解自己,陪伴自己,从此她不再孤独。丽贝卡帮助迪伦搭讪女孩,迪伦帮助丽贝卡修车,他们开始分享所有心事,互相诉说倾听,直到爱情的萌发。

即便素未谋面,但却能彼此分享各自眼前的画面,自身所感知到的香味、触觉,这好像陷入亲密的漩涡,似乎彼此的生活都已经重叠与交织,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觉。这个世界就此只属于他们彼此,再也融不进其他人,共享极致又简单的快乐。

如果这都不算灵魂伴侣,那怎么才算呢?放在现实世界里,这大概就是情人间一种神奇的心灵感应,那是互相吸引,互相融入,不分你我后的产物,是精神和身体的同步协作。电影不过是将这种感应无限放大,然后颠倒顺序,让男女主人公在互相感知对方最直接甚至最隐秘的感官精神后再爱上对方。“零隐瞒、零虚假”,坦诚相待,共享生活,让彼此都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的处境和想法,心有灵犀一点通,不过如此。

《你的名字》

恋爱距离:生死相隔,现实与梦境

“梦里相逢人不见,若知是梦何须醒。纵然梦里常幽会,怎比真如见一回。”新海诚说创作《你的名字》的灵感来源正是这首日本和歌所唱的内容,他把这个梦中相见的奇遇更进一步地改编成为一个两个人在梦中交换身体的故事。

几十年前住在乡村的少女三叶和如今住在东京的少年泷,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在一次彗星来临之夜,他们发自内心的渴望被听到了。和杜丽娘与柳梦梅的梦中会面不同,两人即使交换了身体也未能真正见上一面,但他们拥有更彻底的“相遇”。同时梦到彼此的两人开始了交换身体的旅行,三叶过上了她一直想要的东京生活;而泷则变成了一位帅气的女生,勇敢地面对所有流言蜚语。他们开始在手机上给对方留下当天的日记,用文字书写自己一天的经历和感受,文字间夹杂着代表着心情的表情符号,见字如晤当如是。就这样,少女和少年在现实与梦境之间不定期地互相穿越,通过“住进”而非“接近”对方的身体,真切地体验了彼此的身体和生活,互相交流也互相影响。

在新海诚以往的电影中,男女主角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独自思考,独自生活。而在《你的名字》里,让人们看到了更大的可能性,与“空间上再接近,也无力改变精神上的疏离,无力解除人的孤独”相对,新海诚这次想强调,“空间上再遥远,也并不能阻隔精神上的亲密,不能斩断人与人的羁绊”。居住在一个飞速变化的现代世界里,有着遥远且艰难距离的年轻男女,该如何产生不可遏制的共情,新海诚教会我们的是以交汇的记忆作为维系爱的羁绊和纽带。就像影片中带着可爱笔触的日记一样,每天早晨的一封邮件或者手写日记扫描件,又或者是一张昨日拍下的照片,都会是对方新一天的动力所在。异地已经如此艰难了,为何不多创造些惊喜呢?

《她》

恋爱距离:跨物种,非常规

之前谈了四种不同形式的“异地恋”形式,但都不如斯派克·琼斯笔下的这一对情侣“悲情”。他们终其一生都无法触碰彼此,就连见一面都不可能,他们不过是人与人工智能系统的一次神交。但他们还是毫无阻碍地相爱了,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究竟是什么在这样极端痛苦的境遇下,依然能够成为诞生爱情的培养皿?

影片中的主人公西奥多,以替客户代笔写富有感情的信件为生,但下班之后的他面对妻子却失去了热烈的情感,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生活,逐渐变得无话可说,最终不得不以离婚黯然收场。心碎的西奥多变成一架无情的机器,一次的偶然机会他接触到最新的人工智能系统萨曼莎,希望她可以规划自己的生活。但他想不到的是萨曼莎拥有迷人的声线,聪慧、风趣、敏感,从某种意义上讲,她是完美的。与人类一样,萨曼莎也在无形中成长—无论是知识的进步、情感的养成,还是在感情上的投入,都是如此。西奥多擅长组织语言,而萨曼莎乐于倾诉、倾听,就像她的名字的含义—“倾听者”那般,他们在无形间构筑了一种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关系。

尽管影片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未来背景,但它柔和的色调却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更别说它与当下的网络时代极其契合。对于相隔两地的恋人们来说,日常的联络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和网恋有相似之处。而西奥多之所以会爱上萨曼莎,则是因为萨曼莎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通过一系列事无巨细的问题了解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位什么性格的人,知己知彼之后,他们互相为对方带去安全感、愉悦感和被需要感。当其中一方变得犹疑、多变,另一方则选择包容、安抚。两人在适时适度地彼此鼓励和赞赏中,一同变得浪漫多情,富有创造力和冒险精神,共同成长。就连人工智能系统都能和人谈恋爱,为什么仅仅是见面次数比较少的我们却怀疑自己经营不好一段感情?

猜你喜欢

丽贝卡远距离迪伦
基于降低远距离输电过程中无功功率的设计方案论述
俄罗斯
一把小绿伞
音乐家编年史:鲍勃·迪伦的歌
捐献
你不知道的鲍勃·迪伦
换个方式守护你
鲍勃·迪伦的摇滚魂
欧美音乐 鲍勃·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