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2018-08-16曹卓辉

珠江水运 2018年14期
关键词:应用分析水利工程施工

曹卓辉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也不断地得到提升,其中导流技术正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因此导流技术也逐渐的受到广泛重视。基于此,本文就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为我国水利工程的高效发展提供一份力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 导流技术 施工 应用分析

1.引言

由于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对导流技术的应用也随着增大。研究表明,导流技术的质量会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成果,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良好的运用导流技术成为其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意义,导流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水流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冲击,为工程建设提供适宜的环境。

2.导流施工技术的概述

2.1导流技术应用的内容

水利工程中的导流技术主要是为了控制施工中的水流问题,使水流绕过施工现场流向下游,从而在根本上确保了水利工程在施工中不会受到水流的冲击,为施工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还能够提升工程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水流渗漏、河流汛期等情况发生。导流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时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在施工之前,工作人员需要选择适宜的场地,并且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确保导流施工技术的顺利开展。

2.2导流技术应用的特点

导流技术在应用中包括了以下几种特性:第一,在水利工程施工设计中应结合地形、地质问题、水能指标等因素,选择最适宜应用导流技术的环境和坝址;第二,选完地理位置后要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对导流进行厂房分布,从而确保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合理安置;第三,在工程施工之前要考虑好导流技术应用中涉及的主要因素,例如生态环境、建筑分布、水能指标等问题;第四,在当今科学技术腾飞的时代,应适当运用新型机器设备和先进技术使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创新。

3.水利工程施工中对导流技术的应用

我国现阶段的导流技术包括全段围堰法导流技术和分段围堰法导流技术,其中全段圍堰法最常用的是明渠导流、隧洞导流和涵管导流技术,而分段围堰法分为底孔导流和缺口导流。对于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比如要考虑到环境污染、工程效益、施工技术等方面。使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不仅能够保证其工程的顺利进展,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3.1全段围堰法导流技术

通常情况下,全段围堰法导流技术主要应用于很难进行分期导流的工程中,例如河流流向较窄、水流教急或者水流较深等状况下。采用这项导流技术主要是通过全段围堰将河道水流进行拦截,如此一来,河道两旁就可以设置泄水建筑物,从而起到引流的作用。

3.1.1明渠导流技术

明渠导流技术比较适合在较为宽阔的环境下,从而在河岸上面进行渠道挖建,能够直接确保水流流向的顺畅。另外,如果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分期导流困难、地质条件差或河床狭窄的情况时,也可以采取明渠导流的方法,使其在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建立横向围堰,从而确保水流的流畅对接,其中要注意在明渠导流技术的应用中保证其半径在渠底的五倍以上,还应确保明渠的长度,避免深度挖土。同时明渠导流也可运用于破旧老河道中,可以做到从根本上减少其工程成本和施工的作业量。

3.1.2隧洞导流技术

隧道导流技术与明渠导流完全不同,隧道导流适合于地形崎岖的山上、导流量较低、河床狭窄的山区河流地区,由于其工程建设的成本较高,因此一般采用淹没基坑的方式进行导流,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

3.1.3涵管导流技术

此项技术主要应用于土坝和石坝的施工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材料,从而确保其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但其中要注意对钢筋混凝土用量的把控,保证工程建设能够得到显著的结果。

3.2分段围堰法导流技术

分段围堰法主要适用于河床狭窄的环境下,从而实现河床的下泄功能。这项导流技术会导致水利工程施工周期延长,所以对工程进行分期处理或分段处理。分期就是将时间分为若干个时期,通过围堰使水中的建筑物维护起来,从而便于后期的水利工程施工。另由于在实现河床的下泄功能中,泄水建筑物会伴有底孔和缺口,因此将分段围堰法导流技术分为底孔导流和缺口导流。

3.3主体工程的施工

在对河床基坑开挖时,应将基坑中的水抽干,然后再进行修筑基坑工作。对于两岸都是岸坡的位置,采取分差分式的方式来进行。并且在对建基面岩体的挖掘过程中,要对已有拱坝采取预留保护层的措施,防止原基础不会遭到破坏。

3.4坝体缺口导流布置

混凝土坝体结构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较为常见。在河水汛期时,水流量相对过大,如果因为原有的导流系统无法推动水利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就会预留出一个缺口,从而保证在河水汛期过程中仍可以通过这个缺口排放出去。同时将其与混凝土施工相结合,能够实现汛期排水量的提升。在汛期过后,再重新对结构进行设计分析,实现导流施工技术的处理。另外对于闸坝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浇筑前期,应该对其进行具体测量定位,然后才能开始浇筑工作,其中要注意添加剂与水泥的比重问题。

4.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策略

4.1加大科学技术创新投入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必须加大对导流施工技术的创新,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现如今我国的水利工程发展是较为可观,并且积极向上的,在此同时科研人员应不断地对现有工程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研发出新形式的创新技术。由于时代发展迅速,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已不再适用于当下的水利环境,同理,在未来的发展中,导流施工技术也很有可能无法实现未来的工程指标,因此,只要水利工程还在不断地快速进步,就应在保证导流施工技术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钻研与开发,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4.2注重水利人才培养

注重人才培养不论在哪行哪业,都是具备行业市场竞争力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随着国家科技的蓬勃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也逐渐得到提升,水利工程的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因此对其施工的技术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水利工程企业中,应不断地吸收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为了这一目标,企业应加大重视力度,首先,进行对外扩招水利人才,可以选择网络传播或者校园招聘形式,招收优秀的相关专业毕业生。其次,对于新员工,水利工程企业应对其进行岗前培训教育,并且,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也应定期对其进行知识考核,从而加深相关专业知识,同样也是为储备水利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再次,水利工程企业还应该培养一批自己的优质骨干技术团队,进行项目的专业考察。企业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为员工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让新员工与老骨干员工交流心得,从而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实现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4.3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

水利工程建设不仅是为企业带来效益,更是对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工程。水利工程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会在根本上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进展和效率。因此,企业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操作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从而也能够实现对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据了解,我国目前绝大部分的水利工程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都不完善,导致在工程的运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事故问题,对工程建设产生不好的影响。导流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技术,其创新是对效益提升的关键性作用,而管理体制的完善,则是水利工程创新的基础。在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中,只有增强自身竞争力,才能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5.结论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导流技术对其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并且具备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导流技术的应用中,也要不断地加强和创新新型技术,利用现代化和智能化的科技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真题效率,在根本上推进我国的水利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晓红.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5,13(30):63+65.

[2]韦德勇.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6,(18):145+150.

[3]徐骏生.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8,25(03):147+149.

猜你喜欢

应用分析水利工程施工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扶贫村里施工忙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
基于EON,3ds max和AutoCAD的土方工程施工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