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晓龙和“花儿”一起创作的日子

2018-08-15祝媛莉

综艺报 2018年15期
关键词:郑晓龙花儿影视

祝媛莉

导演郑晓龙始终保持一颗热情感知生活的心。拍戏之外的时间,他常处于“修身养性”的状态:旅行、养花、看片子、看书。北京胡同的四合院里,郑晓龙养的花花草草摆满了屋里屋外,生机勃勃,尤其那十来盆兰花,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花儿开得非常喜人。

在郑晓龙看来,想要有好的创作就要有生活的热情,平日里对生活的观察、体悟和好奇心,正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和动力。

2006年,花儿影视成立。10年来,郑晓龙一直保持这种创作力,佳作不断,与制作人曹平、出品人敦勇联手打造了《幸福像花儿一样》《金婚》《甄嬛传》《红高粱》《产科医生》《芈月传》《急诊科医生》等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花兒影视的“铁三角”

在中国电视剧圈,郑晓龙是很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是国剧事业第一批开拓者,更是诸多经典剧作的缔造者,被称为“国民导演”。盘点郑晓龙近十多年的作品,尽管题材各异,内容多元,所有作品无一例外都有着相同的生产基因——导演郑晓龙、出品人敦勇、制片人曹平。

实际上,这个“铁三角”正是花儿影视的核心主创团队,公司每部影视剧制作都由这个团队打造,品质上一脉相承。

十多年来,花儿影视的这支团队一起合作了由郑晓龙执导的《金婚》《甄嬛传》《红高粱》《芈月传》等剧作,每一部都引发收视热潮、全民热议,成为当年的“剧王”。花儿的“黄金组合”也成为品质剧的最大保证。“大家创作理念和风格比较一致,公司的项目储备、开发节奏一直保持稳定,因而我们生产的每部作品品质都很好。”敦勇说。

一直以来,在花儿影视的项目开发上,三人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互补的专业能力。郑晓龙主抓创作,是花儿影视内容生产的灵魂人物;曹平把控整个影视项目,从策划、筹备、选演员、拍摄到宣发都亲力亲为;敦勇负责公司管理、战略规划和资本运营。

多年合作中,他们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沟通机制,公司所有项目都经大家开会讨论,团队集体决策。同时,他们又在各自负责的领域掌握话语权和决策权。比如,艺术创作和项目拍板的问题由郑晓龙主导;涉及市场方面的事情就以曹平意见为主;公司战略规划、资金方面的问题,则由敦勇负责。

这个“黄金组合”凭借诸多爆款作品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市场的追捧,花儿影视的电视剧从来都是预售,项目尚未完成就已经盈利了。因此,负责电视剧发行业务的曹平说,公司几乎没有发行压力,她常常面临的难题不是剧“卖不了”,而是“摆不平”。

“我们的剧都会被平台争抢,我的压力很多时候来自无法决定到底在哪个平台播。”曹平透露,当年《甄嬛传》还在制作中时就有卫视的购剧负责人拿着支票专程到北京,坐在办公室等着和她签协议。

团队的“金字招牌”也吸引了更多优秀的编剧、演员与他们合作。花儿影视的项目投入一直保持着制作费用和演员片酬7∶3的比例。尽管近两年演员片酬居高不下,他们也没有完全打破这一制作模式。事实上,很多优秀的演员甚至愿意自降片酬和花儿影视合作,因为演员看到花儿影视的项目实力能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

有人说,郑晓龙和他的团队擅长“造星”,不少演员在与他合作之后就一炮走红。郑晓龙认为,真正“造星”的不是他,而是电视剧中鲜活的人物。花儿影视的作品注重塑造人物,每部剧都能诞生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凭借这些人物作品才有了常青的生命力。

对于演员,团队也有着非常高的标准和要求:首先是合适,其次是专业精神,更重要的就是艺德。“没有艺德的演员再优秀我们都不考虑。”曹平说,这也符合花儿影视一贯的价值观。

尽管团队的作品在市场上树立了“金字招牌”,作品不愁没有市场,但曹平认为,如今进入全媒体信息化时代,在影视制作领域,“酒香也要勤吆喝”。她坦承,在影视剧宣传这块,公司和晓龙导演等主创人员过去一直比较低调,今后将加强宣传营销,让作品可以传播得更远更广,让更多观众了解花儿(影视)的作品,喜欢花儿(影视)的作品。

扎根现实主义铸就“花儿”品质

打造精品和匠人态度,是郑晓龙一直强调的创作理念,也在曹平和敦勇的采访中反复被提及,成为花儿影视核心的价值理念和企业文化。

“什么是精品?获奖的作品就是精品吗?收视率高的剧就是精品吗?能挣钱的剧就是精品吗?不一定。”郑晓龙的3个反问犀利地揭露了当下影视市场的浮躁与功利心。

在资本大举进入,市场被IP和流量绑架的市场环境下,花儿影视始终保持清醒,在创作领域一直有着一套自己的“打法”和节奏。

在郑晓龙看来,“真正的精品是经过大浪淘沙,历史能把它留下来的作品。” 他列举《诗经》《史记》《红楼梦》《荷马史诗》等中外名著典籍,之所以成为精品,就在于这些作品秉承现实的态度反映时代精神和时代面貌,观照当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电视剧精品就应该发挥“时代之镜”的功能。

郑晓龙执导的作品题材多种多样,涵盖都市、军旅、情感、喜剧、抗战、年代等各种类型,然而,观照现实生活、反映时代发展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是他不变的艺术追求。

在作品价值引领和品质追求上,郑晓龙、曹平和敦勇有着高度共识,这也铸就了花儿影视的内容标准。“我们运作的项目都必须具备三个气质:第一必须传递正能量的价值观;第二必须是现实主义或者批判现实主义题材,能够观照现实;第三必须有好的故事和人物。只有当我们三人形成共同的判断,认为一个项目具备了这些气质,才能开发这个项目。”敦勇表示。

花儿影视创作生产影视剧的速度不快,每年一到两部作品,保证品质是底线。创作时,团队对剧本投入的精力最大,每部电视剧都要经过四五年的酝酿期或筹备期。2017年播出的《急诊科医生》其实早在5年前就已经开始创作。

“有的编剧写了一稿的剧本在别的公司就可以拍了,但在我们这儿折腾两三年还不过,有的编剧直到开机才能脱身。虽说他可能少赚了一部剧的稿费,但之后获得的成就感和满意度是无价的,让他还愿意跟我们合作。”曹平告诉《综艺报》。

敦勇说,这么多年来,花儿影视一直秉持匠人态度,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个项目。“纯粹为了挣钱做项目,不是花儿的风格。如果为了挣钱,我们做了《甄嬛传》《芈月传》以后,就应该接着做《如懿传》了,但是我们觉得再做下去没有更多创新和超越,所以就放弃了。”

也有人问曹平,为什么他们总能踩到“爆款”的点上。曹平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团队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坚定打造精品的艺术追求。“其實,我们从来没去刻意地安排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作品,我们每部作品都有精彩故事,生动的人物,有思想内涵,能够打动观众引起共鸣,所以不论什么时候播,都会有社会影响力。有了社会效益,就一定会有经济效益,是双丰收。”

实际上,当年筹划这些影视项目的时候,团队收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我们要制作《甄嬛传》,好多人有异议,说古装剧正在走下坡路,存在市场风险。制作《红高粱》,又有人强调珠玉在前,很难超越,”曹平说,尽管如此,团队凭借对市场的敏锐判断力,坚信《甄嬛传》具有批判价值,用现实主义态度创作,可以获得艺术和市场的双赢。因此,当时团队成员都是提着气要把这部剧做成古装剧的标杆。

拍摄《甄嬛传》,团队以电影《末代皇帝》为参考标准,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在摄影、录音、美术、服化道,包括演员表演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最后,《甄嬛传》的巨大成功也证明,我们在制作上全身心投入一定会获得巨大的市场回报。”曹平说。

多样化影视生态

“历时115天的拍摄,杀青了。”7月13日,导演郑晓龙在个人微博上晒出电影《图兰朵》场记牌,宣布新作杀青,并一一致谢电影主创和演职人员。

这是郑晓龙继《刮痧》后执导的第二部电影作品,也是花儿影视首部主控主投的电影作品。这部浪漫爱情电影正式开启了花儿影视进军大银幕的脚步。

如今,花儿影视正在努力打造成一个多元化的公司。除了电视剧,花儿影视在电影、网络剧等领域都有布局,并积极探索国际化合作,以期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内容和符合国际受众欣赏口味的影视作品打入国际主流市场。

花儿影视的第一部网剧项目《阎王不高兴》在2016年宣布启动,目前在剧本打磨阶段。团队的心态就是“总想再做好一点,做出创新和品质,而不是跟风”;拍电影《图兰朵》的想法,郑晓龙早在10多年前就有了,一直等到现在所有条件成熟了才拍,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恰到好处。

花儿影视是崇尚“慢工出细活”的公司,不管开发电影还是网剧,敦勇总是强调“不着急”。看上去花儿影视的网剧和电影项目运作有点晚,但敦勇认为,“扎实的内容任何时候做出来都能受到欢迎。这是个长远战略,只要脚踏实地一部一部去做,生命力就会很长。”

国际化方面,“《甄嬛传》可以算是第一部真正走进北美主流平台的国产电视剧,”花儿影视凭借此剧已有相当成功的市场和口碑积淀。目前,花儿影视正在与国际顶尖内容制作公司和供应商展开合作,计划推出超级网剧和电影作品。

试水网剧、拍摄电影,是花儿影视在影视行业内容领域的进取心,国际化布局彰显花儿影视走出国门、征战国际主流市场的“野心”。与此同时,花儿影视也在精心培育新生代力量,力求进一步激活、丰富创作生命力。

敦勇说,花儿影视形成了一支以郑晓龙为核心的特别稳定、有战斗力的团队,从公司长远的战略规划来讲,还需要培养更多新生代的主创力量。

多年来,郑晓龙为行业培养了不少人才,现在市场上一些炙手可热的导演就是从他的制作团队中走出来的。比如《远大前程》《扶摇》的导演谢泽,在《甄嬛传》《红高粱》中担任摄影师,并在《芈月传》中开始担纲A组导演。还有《红蔷薇》《好久不见》的导演金晔,一直是郑晓龙的御用剪辑师,在《芈月传》中开始担纲B组导演。

从去年开始,花儿影视有意布局培养一批中青年制作团队,包括导演、编剧、制片人等创作人才,希望给年轻创作者搭建一个好的平台。如今,花儿影视的诸多作品都由郑晓龙带着新人导演联合制作,或由他担任监制、艺术指导为新人把关,公司希望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帮助年轻人成长。

面对日新月异的影视市场环境,敦勇强调,不管潮流怎么变,公司的初心不变,创作的节奏不会乱。

回顾郑晓龙、曹平、敦勇加持下的花儿影视的发展历程,2009年,公司改制,从“小作坊”变为规范化公司管理模式,实现一次飞跃;2013年,公司资本化的同时也实现第二次飞跃;目前,花儿影视处于相对成熟和稳定的状态。

面向未来,敦勇预见,影视市场将进入大浪淘沙、真正“拼内功”的时代,花儿影视期待迎来再一次飞跃。

猜你喜欢

郑晓龙花儿影视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郑晓龙夫妇:斗出精彩,吵出恩爱
我的剧本你来导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影视
郑晓龙:成就我的不是甄嬛,也不是芈月
《芈月传》导演郑晓龙:遇到精彩的女人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花儿与少年》的搞笑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