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施工的概念、发展、措施
2018-08-15李守富
摘 要: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业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众多业内人士的共识。介绍了绿色施工的概念和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公众意识、经济效益、技术管理水平、管理体制、评价标准等影响我国绿色施工发展的原因,提出了强化绿色施工理念、加强政策引导、加快技术研究、完善管理体制、制定评价体系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绿色施工; 可持续发展; 对策
1.绿色施工的概念、主体内涵及发展现状
绿色施工的概念绿色施工是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绿色建筑概念的普及而提出来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运行期可以分为“施工周期”和“运行周期”。建筑施工周期虽然相对较短,但其对自然形态的影响却是突发性的,对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也非常集中。绿色施工是以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为目标,对工程项目施工采用的技术和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并严格实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产品质量严格受控的施工方法。
绿色施工的主体内涵绿色施工,就是在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文明高效优质的条件下,做到“四节一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通过合理布置,减少施工对场地及场地周边环境的扰动和破坏,并应防治土壤污染、大氣污染、噪声和光污染。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能源消耗,提高用能效率。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水污染,并尽量减少水资源消耗。选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绿色建材,节约材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绿色施工的发展现状。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并不是很新的思维途径,当前承包商以及业主为了满足政府及公众对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减少噪音的要求,为了提高企业自身形象,一般均会采取一定的技术来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施工扰民、减少环境污染等,尤其在政府要求严格、公众环保意识较强的城市进行施工时,这些措施一般会比较有效。但是,多数承包商在采取绿色施工技术时是比较被动、消极的,对绿色施工的理解也是比较单一的。目前,大部分承包商还不能主动运用适当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以系统的思维模式和规范的操作方式进行绿色施工。
真正的现代绿色施工应当是将“绿色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到施工中去,将整个施工过程作为一个微观系统进行科学的绿色施工组织设计。当前,多数承包商只注重按承包合同、施工图纸、技术要求、项目计划及项目预算完成项目的各项目标,没有运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和高新技术充分考虑施工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技术并未随着新技术、新管理方法的运用而得到充分的应用。施工企业更没有把绿色施工能力作为企业的竞争力,未能充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做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2.影响我国绿色施工发展的原因
公民绿色施工概念的缺失绿色施工意识的加强与整个环保意识的加强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当前,包括政策的制定者、业主、设计者、施工人员及公众在内,人们对环保的认识普遍不够,公众环保意识水平仍有待提高[12]。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说的多,做的少;学者和政府官员对环境问题关注较多,而一般居民的环境意识普遍欠缺;城镇居民的环境意识较强,但广大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普遍欠缺。在建设项目的建造过程中,由于建筑施工作业的特点,以及一线从业人员一般受教育水平较低,他们对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尤为不重视,似乎已经习惯了刺耳的噪声、严重的浪费和一些习惯性的不良做法[13]。
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驱动对于施工企业,绿色施工往往意味着可供的选材范围更小、材料成本更高,可供选择的工艺更加受限,施工投入的成本更高,却没有相应的补偿。而承包商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及最高的利润在规定的时间内建成项目,除非不增加费用,或者合同中作了规定,否则承包商不会自觉去实施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工作,其结果必然是绿色施工在市场和施工现场的淡出。解决这种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失衡的矛盾,必然要求政府参与调节。只有让非绿色施工的社会责任成本更高,让实施绿色施工的企业收益得到保证,才能真正形成有利于促进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建筑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滞后由于建筑施工具有土地附着性、材料加工性、设备依赖性、技术移植性和劳动密集性等特点,建筑业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诸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生产装备制造技术等其他行业先进技术的横向转移和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当时当期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同时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企业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带有很强的随意性,而制度化、规范化差,无法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导致成本上升,绿色施工经济性效果更差,形成恶性循环。
现行建设管理机制的制约当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是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该模式为总承包商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跨度内灵活地进行系统资源优化和统筹提供了可能,为全面履行绿色施工的总承包商创造了良好条件。而在国内的建筑市场上,沿着建筑产品产业链上存在着投资、设计、施工、供应多个环节上的纵向分割局面,工程项目被严重肢解,总承包商受到来自各个相关方的制约,要想依据施工情况进行调整和变更极为困难,且系统外的调整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协调成本高,优化组合难以实现,绿色施工受到了很大制约[3]。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匮乏当前,我国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文明施工的管理,对于绿色施工,还没有系统科学的制度来予以促进、评价及管理,缺乏必要的评价体系,不能以确定的标准来衡量企业的绿色施工水平。虽然目前已经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等标准,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没有独立且详细的绿色施工评判体系,而《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中虽然对施工阶段建立了独立的评判标准,但评判对象仅局限于奥运建筑,还不能实施到全部的工程项目中。
3.绿色施工发展策略的思考
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施工理念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指出: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未能克服环境进一步衰退 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全世界大部分人尚未形成与现代工业科技社会相适应的新环境观。如前所述,在我国,人们对绿色施工的认识不够,从而影响了绿色施工的推广。提高人们的绿色施工意识,应加强对施工企业全体员工进行绿色施工意义的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企业全体员工贯彻实施绿色施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开展绿色施工检查、评比活动,对达标的施工企业给予奖励,对不达标的施工企业限期整改。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及时学习消化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注重绿色施工的政策性引导和激励建设主管部门应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实践,加紧制定有关促进绿色施工的法律法规,尽快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依法要求施工企业和有关部门遵守绿色施工的有关规定。可采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增强企业自主实施绿色施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进行绿色施工评估,对达到标准的施工企业降低税收比例,以补偿采取绿色施工措施增加的费用支出;对达不到标准的施工企业提高税收比例,增加其社会责任成本。另外,应建立一些利于推进绿色施工的制度,鼓励业主将绿色施工准则纳入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中,将环境等责任加入到建设合同中,并在建造期间监督承包商加以遵守。可将一些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完善为绿色施工管理办法,使其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为绿色施工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构建合理有效的绿色施工技术体系绿色施工应以施工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施工的各阶段、各环节、主要工艺、作业流程、技术装备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从施工过程出发,找出施工生产的规律,把握施工生产的特征,分析施工生产的要素,改革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研究施工生产的特殊性,有效推进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技术研究要以业已成熟的环境工程技术(污染防治和回收再利用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运筹管理科学、信息管理技术、能控制技术和国内外同行及相关行业的积极成果和有益经验作为参考和借鉴,完成企业技术工作体系、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的绿色审视和再造,进行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的研究和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绿色优化,对建材、施工工艺、建筑和施工设备等的绿色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传统施工技术进行消化、改良,进而进行管理和技术的集成,指导绿色施工。
完善绿色施工管理体制业主应依据设计文件中的环境保护要求,在施工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责任。施工单位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和项目工程设计文件的环境保护条款,做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工作。业主指定的现场总代表与施工单位指定的项目经理为工地绿色施工直接责任人。业主、施工单位应建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从项目经理到施工操作人员的环保网络。业主与施工单位应积极运用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施工环保水平,把绿色施工创建标准分解到环境管理体系目标中去,认真实施。业主与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竣工验收前,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建立绿色施工动态评价体系现阶段国内外研究利用寿命周期评价、环境工程评估、可持续建筑设计准则、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开展绿色建筑评价,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评价尽管也涉及到施工过程,但大多仍以規划设计阶段为主,因此制定针对施工阶段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是对整个项目实施阶段监控评价体系的完善。应研究制定绿色施工动态评价指标体系,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方面对绿色施工活动进行评价,加强施工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和资源、能源耗用效率评价,加强绿色施工管理的要素分析,及时修正企业管理目标体系。建立健全绿色指标体系,进行有效的目标分解并落实到具体的职能部门,同时将其纳入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形成面向绿色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开展绿色施工评价,为承包商建立绿色施工的行为准则。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专业和各个方面。绿色施工研究才刚刚开始,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绿色施工需要承包商、业主、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绿色施工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和概念上,而使其落实到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4.本项目绿色施工管理及措施
本工程为自在苑建安工程施工。项目用地位于西安市高新区唐兴路5号,工程包括车库、设备用房、工人用房、售楼部、高层住宅、豪华顶级别墅。
本工程中1#、2#、3#楼为3栋豪华顶级别墅,5#、6#、7#楼为3栋高层住宅,8#楼为售楼部。建筑地下2层车库。豪华别墅地上4层,建筑高度为22.85m及23.10m,住宅楼地上25层建筑标高为87.65m及89.15m.总建筑面积13.56万㎡。
自项目部成立以来,在合同上建议业主试行连带责任管理,与每一家参建单位(专业分包单位)或设备供应商签订三方管理合同,并连签署绿色施工管理协议书,明确各分包单位文明施工管理的范围和责任。由项目部对各家绿色文明施工承担连带责任。
项目部进场后,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展开项目策划,从施工技术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安全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等方面做了工作专项策划;外幕墙施工组织设计、邀请专家做了专项论证;针对陕西省绿色文明施工工地这个奖项,项目部派专人做创优资料、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创优策划、工序工艺策划。借鉴以往成功的经验,项目部针对省级奖项的要求标准,制定了专项检查措施、验收措施、纠偏改正措施。做到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解决了各种工程的通病,确保通过奖项的验收。
项目部专设绿色文明施工小组,由自在苑项目经理李守富任组长,项目生产经理胡长根、项目安全负责人刘康为副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吴东为技术副组长,从技术领域为绿色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组员包括各分包第一负责人,以专业到人,区域到人的管理为准则。
项目部先亲自解决自行分包的问题,实施制定计划,做出表率,同时也为各分包单位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并且在分包单位心中建立威信,利于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对一个工程顺利实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提升项目各项效益上发挥重要作用。随着项目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绿色施工管理单位对分包单位的管理职责和界面也会越来越清晰,制度和行为也会越来越规范,我们勇于面对可能产生的问题,努力探索,勇于创新,促进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勤.绿色施工—建筑业实践科学发展观[J].建筑经济,2006 (2): 19-23.
[2] 任宏.绿色施工与建筑企业竞争力提升[J].建筑经济,2004 (8).
[3] 毛志兵、于震平.绿色施工研究方向[J].施工技术,2006 (12).
[4] 胡俊.构建现代绿色建筑体系的探索研究与实践[D].重庆:重庆大学,2006.
[5] [PUBLIC TECHNOLOGY INCUSGREEN BUILDING COUNCIL.绿色建筑技术手册:设计.建造.运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7] 申琪玉、李惠强.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
[8] 肖绪文、王玉玲.推进“绿色施工”实现“四节一保”[J].建设科技,2006 .
[9] 张晓明、楼静.绿色建材和绿色施工在北方地区的应用[J].施工技术,2007 (6).
[10]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绿色建材与建材绿色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1] 仇保兴.建立五大创新体系促进绿色建筑发展[J].建筑学报,2006(9).
[12] 竹隰生、任宏.推行绿色施工业主的作用及措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 .
[13] [倪泽刚.推进我国工程建设绿色施工的探讨[J].内江科技,2007 (3): 37-39.
[14] 冯勇、侍克斌.西北地区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04 (8): 82-84.
[15] 绿色奥运建筑研究课题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6] CHEN Zhen,LIHeng.Environmentalmanagementofurban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J]. Journalof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Management, 2000(4): 320-324.
[17] [RAYMOND,COLE J.Building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methods: assessing construction practices[J].Construction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2000(18): 949-957.
[18] TAM CM,TAMW Y,TSUIW S.Green construction assessment for environmental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ofHongKo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rojectManagement, 2004, 22(7): 563-571.
[19] PULLEYM.Green construction isnt just for new buildings[J]. Sacramento Business Journa,l 2004, 21(25): 22-24.
[20] 毛志兵.中建總公司绿色建筑技术综述[J].施工技术,2006(10).
[21] 陈晓红.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绿色施工评价[J].施工技术,2006.
[22] 聂梅生.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M].北京:中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