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制造业进入“老龄化”
2018-08-15马菲李司坤张静
本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马菲 本报记者 李司坤 ●张静
“韩国制造业开始步入衰老。”韩国《中央日报》14日报道称,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韩国制造业总生产率的增长率从1995至2000年间的7.3%降至2010至2013年间的3.1%。过去20年间,韩国新生企业不仅在整体制造业企业中所占比重下降,其对经济的贡献率也下滑,这已经成为韩国制造业由盛而衰的主要原因。
业绩不佳叠加雇佣危机
韩媒报道称,制造业停滞已成为韩国的长期趋势,目前韩国制造业开工率已连续6年下滑,还面临着美国上调美元利率、贸易战争和供应过剩等各种挑战。汽车、造船、钢铁等各种制造业领域几乎都陷入了结构性危机。
韩国汽车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现代汽车公司去年共出口96.3983万辆汽车,比2012年减少22.4%,8年来出口量首次低于100万辆。由于汽车产业创造的就业岗位远多于电气电子等其他产业,一旦该行业出现动摇,失业问题将十分严重。韩国造船界近日有消息称,三家大型造船公司今年下半年裁员的规模将超过3000人。据预测,现代重工与三星重工今年上半年将分别有2995亿韩元和1483亿韩元的经营赤字。
韩国制造业的“铁锈地带”——全罗北道的群山、庆尚南道的巨济等6座沿海城市曾是汽车、造船产业基地,为拉动出口作出过重大贡献并提供大量工作岗位,但由于企业经营革新失败和强硬工会抗议导致错失结构调整的时机,如今沦为雇佣危机地区。
目前主导韩国出口增加的产业多不具备大规模就业带动效果,并且以设备投资为主。半导体、一般器械、石油化工、石油产品、钢铁、电脑等带动出口增长的六大主力产业在韩国整体出口额中所占比例高达52.9%,其中半导体所占比重更是从去年的17%大幅增加到今年的20.5%。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称,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韩国景气先行指数已经连续15个月呈下降趋势,韩国经济完全处于“收缩阶段”。在出口中,如果半导体产业出问题出口将迅速恶化。
新生代企业动力不足
不仅是传统制造业,为韩国经济整体注入活力的新生制造企业的作用也在逐渐减弱。韩国开发研究院“KDI”13日发布的《制造业新生企业发展动力作用减小与启示》的报告显示,以2014年为标准,从业人员数量10人以上、经营5年以下的新生企业在韩国制造业企业所占比重为28%,连续20年下滑(1995年该比例为51%)。同一时间段,在新生制造业企业工作的员工数则从制造业总体员工数的28%下滑至18%。新生企业对制造业总生产率的贡献度正在下降,从1995年至 2000年的3.8%,跌至2010年至2013年的1.5%。韩国制造业的总生产率的增长率在这一时期也从7.3%降至3.1%。
报告分析认为,新生企业作为经济增长动力的作用也在逐渐萎缩。尤其是在信息通信(IT)等尖端技术制造业领域,新生企业的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度从1995年至2000年的1.3%降低至2010年至2015年的0.2%。
“韩国产业衰落是必然”
对于韩国制造业近期遭遇的问题,KDI金民浩研究员认为,随着新生制造业因素持续减少,韩国制造业正在“老龄化”,甚至逐步陷入停滞状态,是韩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危险信号。报告建议,政府有必要审视此前的扶持政策是否奏效,首先,比起援助具体企业和行业,政府应该减少体制和机制障碍。第二,支持革新企业的选定标准应听取民间意见。第三,应选择第三方机构对政府扶持先进新生制造业企业的结果进行公正评价。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康荣平1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韩国的制造业衰落是一个必然。韩国相关产业跟中国都是竞争关系,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的“群狼”都在往上走,韩国原来的优势正在被消磨。在市场方面,韩国的国内市场太小,主要依赖美国、中国等几个大市场,但这两年跟中国又在政治上有分歧,在中国大市场走下坡路加快了它的衰退。
康荣平表示,虽然中韩两国存在许多同领域的产业,但韩国制造业的问题并不一定会在中国企业身上重演。康荣平认为,中国和韩国间最大差异在于中国国内市场的规模巨大。“韩国出现的问题,中国不敢说绝对不能出现,但出现的可能性要低很多。一般说来你有多大的市场,你才能培养出多大的企业。高度靠外国市场,到时候人家跟你较起劲来,你就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