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特卫普与汉口:近代转型时期的中西转口贸易中心

2018-08-15罗翠芳

社会科学动态 2018年2期
关键词:安特卫普汉口商人

罗翠芳

转口贸易不同于直接贸易,它不是在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方进行的。如近代转型时期的西欧安特卫普与近代中国汉口,曾各是西欧与中国地区重要的转口贸易中心。

安特卫普(Antwerp),现属于比利时国家,中世纪时是尼德兰地区(低地国家)的一个港口城市。16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遂成为欧洲重要的转口贸易中心与金融中心,当时英国外交家桑普森称赞其为“世界之花”,很多王公贵族、旅行者、商人对它留下了诸多惊讶赞美之词①。汉口明清时是中国古代商业重镇,1861年开埠之后,其转口贸易迅速发展,至20世纪初,时人称之为“东方芝加哥”。

这两个原本处于不同时段(16世纪/19世纪)、不同空间(欧洲/中国)的转口贸易城市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尽管两者从古代迈向近代的具体时间不同,然却发达于各自近代转型时期,是各自区域中重要的国际贸易转口中心与金融中心,都是河港城市,都是移民城市,其繁荣都是由外地人促成的,如此等等,强有力地佐证着不同时空之下转口贸易城市的共性,然其共性之处也折射出东西方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不同困境。

世界史学界有关16世纪安特卫普的论著,例如旺·德·维《安特卫普市场的扩张与欧洲经济》、沃尔特《黄金时代的安特卫普》、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等,都对安特卫普有较为详细的论述。有关近代汉口的论著,如水野幸吉《汉口》、罗威廉《汉口》等,对汉口贸易、金融的论述甚多。然把中西这两个近代转型时期的转口贸易城市放在一起进行考察或研究者,尚属少见。如能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将会对中外城市经济发展历程中的异同多一份具体了解。

一、兴起

中古时期,安特卫普虽有水路便利,却只是西欧的一个商业集市,掩藏在不远处北欧的商业中心——布鲁日的光环之下。然而,在西欧近代经济转型时期,上天似乎对这个城市特别青睐。

14世纪末,布鲁日附近河道逐渐淤积而水运不便,造成货物的集散严重受阻。其后统治者赋予安特卫普与布鲁日同样的城市权利。于是,在布鲁日经商的外地商人逐渐搬迁到安特卫普,如南德意志城市(下面简称“南德”)商人逐渐把重心转移到安特卫普。英国商人因受到布鲁日当地呢绒商的排挤也把呢绒馆移至安特卫普,使之成为英国呢绒在欧洲大陆最大的“货栈”。葡萄牙殖民地贸易为王室所垄断,出售贸易品是王室代理商的主要职责,1499年,葡萄牙王室代理商决定驻扎安特卫普,此后未来50年里,安特卫普成为葡萄牙香料在欧洲的“货栈”。在安特卫普市场上,葡萄人找到其西非贸易、东印度贸易所急需的铜、银、布匹等。从1501年开始,葡萄牙商人与南德商人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葡萄牙人把非洲象牙、远东香料等海外货物运到安特卫普,以换取该地由南德商人从中欧运来的铜与白银,而南德商人再把葡萄牙商人的货物分销欧洲各地,这种默契一直持续到16世纪30年代。②

这一时期安特卫普是欧洲最大的香料集散中心。曾经主导利凡特③香料贸易的威尼斯商人,1512—1513年间也不得不在安特卫普市场上购买香料。以前经常在法兰克福购买香料的吕贝克商人,16世纪时也只好在安特卫普购买香料。④在南德商人、英国商人、葡萄牙商人共同作用之下,安特卫普成为这一时期欧洲白银、铜矿、呢绒、远东香料等商品的集散地。可以说,南德意志、葡萄牙、英格兰三国商人是安特卫普早期繁荣的三大支柱。⑤

白银、呢绒、香料犹如磁石,吸引着其他各国商人与商品前来。在安特卫普市场上,可以遇到几乎所有其他做生意的“民族”(指不同国家的商人)。如西班牙、意大利、法国、以及波罗的海沿岸等地商人,他们送来羊毛、地中海水果、明矾、丝绸、红酒、盐、谷物、鲱鱼、皮革、蜡等诸多商品。这些外国商人组成了不同“国家”,在安特卫普有着自己的房子和聚集地。一时间安特卫普外国商号林立,最为繁荣时驻扎于此的各国公司数目大致有:西班牙人150家,英国人120家,葡萄牙人100家,意大利人100家,法国人100家。⑥还有不少外国商人家族逐渐在安特卫普定居下来。16世纪30年代,安特卫普城市里新来市民有1994人,其中大部分是外国商人。这些外国商人中,不少是携带着商业资本前来的,他们的到来促进了安特卫普城市的繁荣。

在安特卫普的经济生活中,外国商人承担了安特卫普大部分海陆中转运输任务。据统计,在经营伊比利亚海上输出贸易的50个重要商人中,伊比利亚有36人、意大利4人、英国2人、德国1人、尼德兰6人、国籍不明1人,其中排名前四位的全是伊比利亚人,承担了全部海上输出贸易的90%。在安特卫普经营对意大利陆路输出业务的公司有6个,其中意大利占3个,德意志有2个⑦。来自德国弗拉默斯巴赫镇的商人承担了安特卫普至德国南部纽伦堡、奥格斯堡等地的陆路出口。⑧

所以说,安特卫普兴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借助外力而成为“世界首府”。⑨换句话说,安特卫普的繁荣不是本地商人造就的,主要是由外国商人促成的。

汉口的开埠通商是其近代繁荣的起点。1861年开埠通商之后,英、法、俄、美等20多个西方国家的商人涌进汉口,一时间开商行、设货栈、建码头、辟“租界”等,从此,汉口商界进入“万国交通”时代。起初英国、俄国商人较多,主要从事茶叶出口贸易,至20世纪初,日本商人渐占优势。1905年汉口洋行或商号达250多家,其中日商74家,英商57家,德商54家,美商22家,俄商8家……⑩随之而来的还有那些以买办身份进入汉口的广东、宁波等沿海商人。

通过中国买办,洋行洋商把中国腹地的茶叶、桐油、鸡蛋、棉花等土货集中汉口,转运上海出洋,再把鸦片、洋布、洋油、五金、玻璃等洋货输入上海,转运汉口分销内地。洋行洋商主导了近代早期汉口对外贸易活动:英美商人垄断纺织品、石油的输入,德商垄断染料与五金机械的输入,日商与英商主导棉纱与食糖的输入,俄商主导砖茶贸易出口……德商主导桐油出口……⑪

19世纪60年代,外国商人启动了汉口的长江航运。1861年,美商琼记洋行的“飞剪号”抵达汉口,这是汉口出现的第一艘商业轮船。这艘船每月在申汉间对开三次,专门运输茶叶。此后,英国宝顺洋行、怡和洋行的船只相继进入长江航运。⑫1861年进出汉口的外商船舶有401艘,1862年1462艘,1863年1033艘;外国船只运送的货物1861年为 93,433吨,1863年为 395,312吨,1864年为417,855吨。⑬外国轮船的进入,使得汉口国际贸易空前活跃,从汉口驶出的轮船,可抵达德国汉堡、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外国商人掌控了汉口航运,使得汉口从一个汉水之滨的淮盐与漕粮码头变成了长江之滨的国际大都市。毋庸讳言,是外国商人开启了汉口近代早期贸易的繁荣之门。

安特卫普、汉口分别是西欧、中国近代早期经济转型时代的宠儿,其崛起自然有其地利之便,然而更得益于天时。在近代开启之时,地理大发现给安特卫普带来巨大发展动力,传统商品与近代商品,旧与新在此交汇,使之成为欧洲近代以来第一个重要的国际转口贸易中心。同样,开埠通商也给近代汉口这个内陆封闭城市带来巨大发展动力,洋行洋商以及中国沿海商人涌入汉口,把海外市场对传统商品(土货)旺盛的需求与华中腹地对近代洋货的接纳两相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新的贸易体系,打造了汉口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

除天时、地利之外,安特卫普与汉口在近代的兴起,还有“人和”之幸事。

16世纪的安特卫普隶属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这一时期正值西班牙天主教宗教裁判所肆虐横行欧洲之时,然而该城市执政者为了与其他城市商业竞争,实行了宗教宽容政策。与此同时,执政者还给予外来商人诸多特权或优惠政策,如英国商人享受低税特权,葡萄牙商人享有啤酒、面包等商品免税权⑭,在此交易可以不受城市和行会的强制性规章的束缚,如此等等,吸引了不少“民族”前来,如汉萨同盟、英国商人冒险公司、奥格斯堡的富格尔家族和韦尔塞家族以及热那亚的斯皮诺拉家族⑮等。这些外来的“民族”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有自己专属的居住地,例如“1446年后安特卫普授予的特权中有几个是 ‘自由的’与‘现代的’特权……安特卫普的英格兰人在这方面享有几乎完全的自由。”⑯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下,除了外来商人外,还有不少外地熟练技工也乐意前来安特卫普谋得生计。

19世纪后半期,在船坚炮利与诸多条约的护航下,外国商人享有中国商人所没有的特权,如在通商口岸内享有不向中国政府交纳营业税、所得税、印花税等特权。在《马关条约》之后,更从法律上享有在中国投资设厂的权利。外国商人带给近代汉口经济崛起的动力,而总督张之洞的“人政”更是加速了汉口经济发展。19世纪末张之洞督鄂之后,实行一系列强有力促进农工商的政策,宽松的经济环境,吸引更多洋行洋商前来:1911年汉口洋行125家,人数2862人⑰,他们或投资设厂、或投资航运等。也正是这一时期,中国沿海商人,尤其是江浙商人大举进军汉口,被誉为“汉口头号商人”的宁波人宋炜臣携带25万两白银前来汉口,1896年创办了汉口第一家火柴厂——燮昌火柴厂;1904年上海商人朱士安携带7.5万白银前来,建立汉口第一家面粉公司——和丰面粉公司;1906年宋炜臣又创办了汉口第一家水电公司——暨济水电公司。除此之外,汉口近代早期技术工人也主要来自沿海省份。如宁波商人盛竹书1910年接办汉口的汉丰面粉厂之时,其工人多数来自宁波与上海。⑱再如,沈祝三的汉协盛的主要技术人员和技工都是从上海招募而来的,分别负责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⑲

16世纪的安特卫普与19世纪的汉口,其兴起有较多相似之处:其一,都是在近代转型时期发迹的。前者是在欧洲近代经济转型时期——地理大发现中发迹的,后者是中国近代经济转型时期——开埠通商之中发迹的。其二,地理大发现之于安特卫普,开埠通商之于汉口,客观上都是“契机”。地理大发现之前的安特卫普,开埠通商之前的汉口都是不温不火地发展着,此后加速前进。所不同的是,前者的动力看似更多是由于“天择”:远东胡椒、香料由葡萄牙人运来,促使安特卫普兴起,此后美洲白银由西班牙人运来,则使安特卫普达到其繁荣之巅;而汉口看似更多的是被迫纳入“世界整体运动之中”——列强迫使中国汉口开埠,洋行洋商硬性“闯入”而推动其前行。其三,这两个城市早期的繁荣主要是外地人促成的,其中有外来商人,亦有外来熟练技工,更有一些默默无闻的外地人。其四,城市政治环境(“人来政兴”)有利于其经济发展。

二、转口贸易发展

1.安特卫普

安特卫普转口贸易第一次繁荣主要是由葡萄牙人促成的。15世纪末16世纪初,葡萄牙的西非贸易与东印度贸易需要铜、白银作为支付手段,葡萄牙本国缺乏铜、银,而安特卫普市场上有南德商人从匈牙利运来的铜、银,于是他们决定把安特卫普作为其殖民地商品在欧洲的主要集散地:1501年葡萄牙载有远东胡椒与肉桂的船只到达安特卫普,此后运来的胡椒逐渐增多,1504年是2000公担⑳,1508—1510年间每年平均3,000公担,此后每年增为 8,000公担。1491—1521年间大约有 1000,000磅胡椒与40,000磅肉桂从安特卫普销售出去。㉑与之相应的是,南德商人运到安特卫普的铜块也迅猛增加:1507—1509年间平均802吨/年;1510—1512年间,则为1363吨/年。㉒1510—1530年间富格尔家族的匈牙利矿山每年出产的铜平均总量为47,000公担,其中就有不少于36,000多公担送到安特卫普㉓。据估计,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前半期,从安特卫普出口到里斯本的铜每年平均为703.2吨,这意味着富格尔家族运到安特卫普市场的铜中,有92.1%最终运到西非,或支付香料贸易而运到印度。㉔安特卫普市场上的铜、银是早期葡萄牙商人垄断非洲象牙、黄金以及东印度香料的基石。与南德商人运往安特卫普的铜块与银块相伴随的是,英国商人对安特卫普呢绒出口急剧增多,1485—1491年,平均每年50,000匹;1501—1507年,平均每年82,000匹,此后英国几乎所有的布匹都运到了安特卫普。㉕

葡萄牙商人与南德商人的“商业联盟”,确切说,葡萄牙殖民地贸易与南德商人的跨欧洲大陆贸易的结合,掀起了安特卫普转口贸易第一次繁荣。

16世纪30—40年代,安特卫普经济转口贸易再次繁荣起来,这次是由西班牙美洲贸易所推动。1526年由50艘船只组成的西班牙船队出现在安特卫普。㉖1535年,西班牙查理五世,因在安特卫普市场上借款,就把大部分美洲白银从塞维利亚港运到安特卫普市场上作抵债物,又一次刺激安特卫普的经济。尽管葡萄牙在塞维利亚可以获得美洲白银,然仍于1543—1544年间在安特卫普市场向威尼斯和安科纳运送了1387袋胡椒。虽然在美洲贵金属的冲击下,16世纪南德商人控制的中欧银矿、铜矿生产严重下滑,但在1546年,富格尔家族仍在安特卫普存放了价值50万吨的铜,其中大部分是预备给葡萄牙人的。西班牙除了输送白银之外,1550年前后,每年向安特卫普运送羊毛40,000包。㉗安特卫普这一次繁荣主要是由西班牙带来的,1550年左右大约有300多个西班牙商人在安特卫普从事转口贸易。㉘

西班牙大西洋贸易与尼德兰地区的“联盟”,促成安特卫普第二次繁荣。有人说美洲的发现,使安特卫普成为欧洲最大的商业城市。㉙

虽说尼德兰地区进口有不同专属港口,如波罗的海谷物主要通过阿姆斯特丹进口,西班牙羊毛主要通过布鲁日上岸,然尼德兰地区进口总量的50%是在安特卫普上岸的。即使是在贸易量严重下滑的1560年,输入安特卫普商品的总价值接近1,600万金克朗。其中,英格兰布匹500万,占总量近三之一,意大利货物达300万,波罗的海小麦近175万……㉚进口货物,多数会再次出口,如1565年,安特卫普进口英国呢绒价值达70万佛来芒镑,其中有价值40万镑的用于再出口。㉛

尼德兰出口方面,安特卫普仍居主导。根据1543—1545年关税分析,尼德兰地区80%以上货物出口是通过安特卫普分发的。㉜英国呢绒出口至地中海沿岸,主要是经由安特卫普再出口的。据统计,1549—1550年间英国冒险商人公司运到安特卫普布50,158匹,薄呢绒49,964匹,其中大部分被意大利商人运到近东利凡特出售。㉝除此之外,还有尼德兰地区的亚麻布、奢侈品等,几乎全经安特卫普出口到意大利。当然,意大利丝绸、金线等,也多数运往安特卫普,该城市俨然成为意大利货物与原料在西北欧的集散中心。

2.汉口

据海关总册1867—1931年共65年的统计,汉口以转口贸易为主的年份为59年,其中出口额占当年贸易总量的71—76%的有52年,占50%—70%的有7年。㉞可见,汉口是一个以出口贸易为主的转口贸易城市。

19世纪60年代洋行洋商启动了汉口转口贸易的第一次繁荣,第二次繁荣是在19世纪90年代张之洞督鄂时期,辛亥革命之后汉口转口贸易额持续上升,然在全国的地位却相对下滑,至20世纪20—30年代之交,无论是贸易总额还是在全国的地位都绝对下滑。

外国商人及为之服务的中国买办的闯入,促进了近代早期汉口转口贸易的繁荣。在大多数年份中,汉口在全国转口贸易总额仅次于上海而居第2位,欧亚—上海—汉口—内地城市是一个国际贸易路线,更是一个贸易体系。在近代长江流域的商业关系中,汉口出口土货中有 1/4或1/3来自宜昌、沙市、岳阳、长沙等内地城市,而来自上海的进口洋货中有近1/5是由汉口向宜昌、沙市等城市转运,因而,宜昌、沙市、岳阳、长沙四城市,则在相当程度上充当了汉口转口贸易的再次转口口岸。汉口承载着中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双向转口运输功能,在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城市之间充当了国际贸易的桥梁。如果说上海是长江乃至全国经贸活动的总集散地,而汉口则是长江中上游或中西部地区的转口贸易中心。㉟

汉口转口贸易主要是土货出口与洋货进口,前者占汉口贸易额的80%—90%。㊱土货出口主要有:茶叶、桐油、棉花、蛋品、牛皮等。1885年土货出口达 22,512,787 海关两,1905 年达 63,654,436两,㊲20年时间内出口总量增长近3倍。1912年汉口土货出口值占全国出口比例的25.2%,1915年占27.9%㊳。如果从单种商品出口来看,在全国所占比例会更高。

19世纪下半期,茶叶贸易是汉口进出口贸易中最重要的内容。㊴不少外国人是通过茶叶而知道汉口的,来自鄂、湘、赣、皖四省等地的茶叶,经汉口转运出口,在全国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常年高居60%,出口对象主要是俄国和英国。㊵开埠通商之后的20年里,汉口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茶叶之都”,近代早期汉口经济的繁荣主要归功于茶叶贸易。

汉口也是中国桐油出口中心。“汉口桐油”来自鄂、湘、川、陕、赣、滇等数省,占全国桐油出口量的80%左右㊶,1915年高达 91.6%。㊷1869年“汉口桐油”最先输入美国,随后英、法、德、日等竞相争购,此后一度为英德日等国18家洋行所垄断,但主要出口地仍是美国。

汉口也是近代中国中部甚或是全国第一大棉花转运市场,其棉花主要来自鄂东、鄂西、鄂北、豫、晋等地。1915年汉口棉花输出占全国棉花输出的比例是34.9%,1916年是48.7%,1917年是50.2%,1919年是57.5%,可以说,1916—1922年间,汉口棉花输出几占全国一半以上。㊸

洋货进口主要有鸦片、棉纱、红糖、五金、煤油等。这些货物多数不在湖北省内消耗,只是通过汉口转运内地。1875—1885年间经汉口运往内地各省洋货所占比例,湖南居首,四川次之,再次是湖北、陕西、河南、贵州等。再如,1901年汉口进口印度棉纱248,900担,几乎全部转口到重庆。㊹

1901年以前,汉口土货出口额甚巨,而洋货进口额甚微。㊺1912—1930年之间汉口土货出口占全国的20%以上,而同时期其洋货进口只占全国洋货进口的5%左右。毫无疑问,汉口作为国际转口贸易中心的地位主要是由其土货出口决定的。

在汉口转口贸易中,水路运输(主要是长江航运)居主导地位,占汉口贸易总值的90%左右。㊻外国轮船公司控制了汉口航运贸易。19世纪60—70年代,美国旗昌公司通过激烈竞争而垄断长江航运,1867—1872年间获利338万两,相当于该公司1867年资本总额的2.7倍。20世纪前期英国太古、怡和、与日本日清3个外轮公司,控制着汉口长江航运。㊼

一战前,汉口转口贸易为洋行洋商所垄断㊽,洋商主导外贸,控制航运,时至1925—1937年间,洋行洋商依然处于主导,这一时期汉口洋行130家左右,英商怡和、太古两公司控制长江航运,美商美孚、德士古和英商亚细亚垄断着石油经营,瑞商德昌公司垄断中国肠衣出口,英商和记蛋厂操纵蛋价,其他如茶叶、猪鬃、桐油等主要土特产的输出,仍为外商所独占。㊾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安特卫普与汉口其转口贸易主要为外国人所控制。

三、转口贸易与城市发展

转口贸易的扩张促进了城市近代工业的兴起。

转口货物在再出口前需要进行一些加工处理,如英国呢绒的染色、上浆等最后的精加工,都是在安特卫普进行的,这些活动成为该城市重要的工业部门。安特卫普奢侈品工业如挂毯、织锦、丝绸、刺绣等也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安特卫普工业发展如同其商业一样,外来商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外国商人带来了新的生产技术,新的原料,使安特卫普兴起了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㊿如西班牙商人引入科尔多瓦皮革制造业,意大利商人引入高级绒布业、玻璃业、丝绸业等,这些行业的熟练工人也主要是来自上述地区。所生产的新兴产品通过安特卫普面向整个欧洲市场销售。1560年意大利生丝在安特卫普织成丝绸后再出口,因此获利50万。

转口贸易的繁荣,需要资本快速流转或集中,因而,安特卫普也是同一时期国际金融中心,在安特卫普的意大利银行家,控制了安特卫普——里昂——意大利金融市场,南德意志商人银行家则控制了安特卫普——汉堡金融市场。可以说是安特卫普银行家控制着西欧贸易支付体系。16世纪前中期在安特卫普金融市场上,欧洲国家或公共团体是主要的借贷者,而国际性的大商人兼银行家则是重要的放债人,他们之间的放贷数目极大,且有增无减。如富格尔商业家族对外贷款:1527年为11.1万佛罗林;1533年为14.7万佛罗林;1546年为112.2万佛罗林;1560年为216万佛罗林(相当于现在的2000万英镑或5000万美元)。与这种大规模贷款紧紧相随的是狂热的金融投机,1531年,安特卫普出现了“证券交易所”,一起把安特卫普推向繁荣的顶峰。

西欧的商品、资本汇聚于安特卫普,使之成为“近代世界第一个大都会”。

安特卫普贸易与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欧洲民众前来寻求更好的生活。在安特卫普繁荣期间,每年大约有2,000移民定居安特卫普,1500年安特卫普刚开始兴旺时,居民不到5万人,至1568年,人口已超过10万人,房屋由6800所增加13000所,几乎翻了一番。有学者这样评论:安特卫普城市是个移民城市,在这个城市中居住了很长时间的家庭非常少。转口贸易的繁荣造就了安特卫普这个近代早期的移民城市。其实,“在殖民地开拓与工业革命之前,欧洲人是不愿意移动的,至少不愿意进行长途移动,所以据统计,安特卫普85%的移民来自城市周边的乡村与城镇。”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流动人口:客商、托运者与旅行者。

作为转口贸易城市的汉口亦有大致相似的发展历程。

茶叶转口贸易直接催生了汉口砖茶工业。19世纪60—70年代,俄商、英商相继创办了4个砖茶厂。为了桐油出口,洋行创设炼油厂。便于棉花出口,19世纪70—80年代,英商创办了2个打包厂。便于鸡蛋、鸭蛋出口, 19世纪80年代,德商开设3个蛋品加工厂,至1911年外商在汉口共开设12个蛋厂,抗战前汉口蛋品加工业规模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这些土货加工厂的开办,开启了汉口近代工业的发展。如俄商所开办三大茶厂,在19世纪90年代以前,拥有15架蒸汽动力砖茶机,7架茶饼机,数千名中国雇工。至1895—1911年间,各类外资工厂近30家,总投资约1500万元,其行业从茶叶、榨油、棉花打包、蛋业、面粉到冶金、电力、机械修理等。

除了原料加工厂之外,外商开启了汉口诸多第一。如开办汉口第一批近代邮政:1872年英国在汉口开办了第一个外国邮局,“法国邮局建于1899年”,“日本邮局建于1899年8月”,再如开埠不久,英商就创立了“汉口电灯公司”,专供英租界用电,此后德国美最时洋行自设电厂,自行发电。毋庸讳言,是外国商人开启了汉口近代化进程。

为转运贸易服务的现代金融业,开埠不久就在汉口出现。19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成立汉口麦加利银行(1863),汇丰银行(1868)。至19世纪90年代诸多外国银行相继开办,如1898年俄国华俄道胜银行,1898年德国德华银行、1902年法国东方汇理银行、1902年日本正金银行等。这些外国银行引入了多币种交兑、证券交易等现代手段,同时也主导着汉口金融市场。

在为转口贸易服务的加工厂中,出现了汉口第一批产业工人。如在俄国砖茶制造厂中,顺丰公司“雇工八、九百人,日夜开工”,在阜昌砖茶厂中,中国工人约有2000人。再据1906《关册》上说,英美烟草公司正在(汉口)德界建造大厂……明年春夏可开工,仅女工一项,即需用五千多名。

转口贸易的扩张,需要大量劳动力为之服务。开埠之后的汉口,人口城市化进程启动。

汉口原本就是“本乡人少异乡多”。自开埠通商之后,人口加速增长。1862年一个旅居汉口的传教士说,“在我去年留居汉口的三个月的时间里,可以明显感到这个城市变得日渐拥挤。”10年以后,一个教会医生说:“城市中的空地布满了新近移居者的棚屋”。所以,罗威廉说,在大规模的强行勒索、外国资本侵入以及19世纪90年代的工业化运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将汉口看作与上海相反的,如磁石般吸引周边农村人口的城市,已经完全没有根据了。1861年汉口开埠前人口不到10万,80年代末,汉口城市人口已达18万人。1908年24万多人,至1911年初59万人,“较之19世纪80年代末,已增长了三倍以上。不仅远远超过了前此三百余年汉口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而且远远超过同一时期武昌(16万人)和汉阳(7万人)的人口数。”1935年汉口人口达78万之多,也就是说,1853至1935年的80年时间里,汉口人口增长了7倍。在增加人口中,至少有70%以上的是来自汉口周边。其熟练工人多来自沿海地区,如江岸铁路工人。皮明庥先生也说早期武汉技术工人主要来源于现代工业最先发展的沿海省份。

这一时期汉口人口结构也体现出商业港口特征。正如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云:“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1913年汉口民人身份调查统计表”中,从业人员人数较多的依次排列是:商界、小贸、佣工、码头夫等等,其中,商界人员占31.19%,码头夫占7.96%之多。这种职业结构体现出20世纪初汉口商业港口型的城市特点。1929年汉口工商业构成中商业从业人员比重是74.95%,再据1934年8月的统计,在有职业的人群中,商业、工业、劳力、佣役等依然占很大比重。尽管1934年与1913年汉口市政当局对职业划分有较大不同,然通过相关数据仍然可以得出:商业人员占汉口有职业人口的32.13%,这说明商业依然是这个城市民众的主要活动。与此同时,在城市资本构成中,商业资本所占比重很高,1929年商业资本所占比重高达68.9%,可见经济结构中商业仍是主导行业。

转口贸易之于安特卫普与汉口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说,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两者经济的兴衰。

16世纪20年代,法国与西班牙战争,南德商人的矿山出产量减少,葡萄牙在西班牙塞维利亚港取得白银,香料不再定时送往安特卫普,这一时期安特卫普经济出现了不景气。1549年葡萄牙关闭了安特卫普香料货栈,1568年英国人关闭了安特卫普呢绒馆,安特卫普经济衰落了。

茶叶是晚清汉口最大宗出口商品。有不少专家认为:汉口的兴盛得于茶叶贸易,正是因为茶叶贸易使得汉口成为具全球影响力的近代城市。的确,近代早期茶叶贸易极大影响着汉口经济。1884年汉口总收入比1883年多出40,000汉口海关两,这一超出部分主要来自茶叶出口贸易的扩大,而1885年因茶叶出口回落,汉口总收入比1884年减少了32,000汉口海关两。1889年因茶叶出口减少,总收入减少了90,000汉口海关两。此外,茶叶贸易还影响着其他。1882—1891年十年间,汉口大钱庄的数量急剧减少,从40多家减少到24家,而仅存24家的业务也减少了20%,究其原因是茶叶贸易严重亏损导致大茶行分崩离析。因此,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也不得不感叹:“汉口商务之盈绌,尤专视茶叶之盛衰”。

19世纪末汉口茶叶贸易衰落了,但其他土货出口却逐渐增长。至1925年,转口贸易发展达至顶峰,同一时期,汉口钱庄多达201家,资本总额4,000,000元,存款总额为 7,000,000元;而转口贸易下滑的20年代末30年代初,钱庄家数最多时只有61家,资本总额832,000元,存款总额1,600,000元。其实,转口贸易所影响的不只是钱庄,应该说是整个汉口经济。

吴熙元曾对30年代初汉口经济有过深入地调查。1932年经济状况是,“出口商业极度衰落,其他各业多呈不稳定状态,小本经营大多先后歇业,资力厚者亦属外强中干。各业因世界经济不景气及去岁水灾匪祸影响大都衰落”,是年,“猪鬃为吾国特产之一。汉口一埠营业者,共有二百余家。男女工人占五千之多,长短出口,每年不下二万担。年来因时局变迁……以致来源锐减,益以洋商购买力亦甚薄弱。故廿一年出口不及昔年百分之三十。无力支持,先后歇业者,竟达一百余家。男女工失业者,四千有奇”。1933年经济状况是:“十九个同业公会函致市商会之二十二年度简略营业报告,则知一般情况较二十一年为尤劣”;1934年经济状况是:“银钱杂粮业现状尚佳,油行业稍获余利,出口茶叶先盈后亏,其他进出口商业仍极衰落”。汉口的经济结构始终以转口贸易为主,即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汉口工业发展起来,其经济结构也并未出现实质性的改变,转口贸易仍居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工业的出现无法改变汉口经济的脆弱性。

四、相对衰落

种种事实证明,安特卫普扮演新的角色,取决于外部的、国际的机遇。在繁荣阶段中(1500—1569年间)经历了一段十分动荡的历史:太多的冲撞、跳跃和反复。繁荣的地基不停在晃动……正在向世界发展的欧洲既给它带来众多的馈赠,也把自己不甚明确的意志强加给它……由于安特卫普的发展实际上取决于欧洲经济形势,只要稍有风吹草动,安特卫普的繁荣便岌岌可危或出现衰退,而一旦风向改变,它又立即缓过气来,恢复欣欣向荣局面。这是对16世纪安特卫普发展历程的总结,而这种总结亦适之于汉口。

安特卫普与汉口都严重依赖于国际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之于二者既带来机遇,又带来困境,在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中,安特卫普成为“世界之花”,汉口成为“东方芝加哥”。

地理大发现之后,葡萄牙把远东的香料与胡椒运往安特卫普,促成了安特卫普第一次繁荣。然而1521—1529年法国与西班牙的战争使得安特卫普国际贸易陷于瘫痪。与此同时,土耳其进攻中欧,打乱了中欧向安特卫普市场运送白银铜块的正常运输活动。在安特卫普前期繁荣中,南德商人送来的白银铜块是其繁荣的不可或缺的润滑剂。1526年,土耳其人把匈牙利矿山摧毁,而匈牙利正是欧洲重要的白银铜块产区。1510—1512年富格尔匈牙利铜矿年平均生产量为2484.4吨,而1526年总生产量只有985.1吨。1521—1535年,安特卫普经济出现了凋蔽状况。1535—1557年间安特卫普又出现了第二次的繁荣。1557年西班牙、法国相继宣布破产,1560年葡萄牙也宣布破产,使得安特卫普市场上金融家们损失巨大。安特卫普后来发展起自己的工业,城市出现了所谓的第三次繁荣,但其实力已大不如从前了。

近代汉口的发展亦是如此。1861年开埠给予汉口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然此时正值太平天国运动席卷江南之时,汉口前后3次遭到洗劫。此后亦有捻军不断侵扰,然汉口转口贸易仍在不断增长,至张之洞督鄂之时,汉口转口贸易加速发展。尽管其间,国际市场将购茶重心转向印度、锡兰等地,对汉口经济打击甚大,经过短暂的低落之后,其它土货出口增长,在20世纪初汉口获得了“东方芝加哥”美誉。辛亥革命阳夏之战,冯国璋一把大火,“遂使锦绣之场,一旦化为灰烬”。各行商业“残破殆尽”,数以十万计的人倾家荡产,大火造成了亿元以上的直接损失。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汉口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其间虽有军阀不断混战,汉口仍在1925年达至其发展的顶峰。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在国际经济体系边缘的汉口,自是不能幸免,其时正值腹地不断遭受“围剿”之困,加之1931年大水,故土货锐减,道路不靖,运输不畅,汉口转口贸易一落千丈,直到抗战爆发,汉口经济仍没有恢复20年代中期的发展水平。

不得不感叹,在如此起起伏伏的动荡环境中,安特卫普与汉口城市居然一度成为经济史上的“奇迹”,其发展能力之强,也许只能说源于幸运。但幸运总是有时间限制的,而厄运仍是如期而至。

从1566年“破坏圣像运动”开始,安特卫普商人就惶恐不安,1585年西班牙军队包围了安特卫普,许多外国商号撤离了该城,成千上万新教手工工匠流出了这个城市。1938年10月,在中日双方厮杀中汉口被日军占领,断然结束了大汉口在其近代近似传奇的历史,大量商人、服务人员逃出了这个城市,在废墟中其繁华顿成过往。

其实,在战争来临之前,安特卫普与汉口已经处在相对衰落之中。

祸福相依,转口贸易能一时成就近代转型时期的安特卫普与汉口,也埋下了重大隐患。转口贸易的兴盛,主要依赖于外部环境的支持,故对外部具有极大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就造成城市发展的脆弱性,其衰落自有其必然性。

在安特卫普市场上,唱主角的是外国商人。在安特卫普前期繁荣中,英、葡、德三国商人占据主要地位。后来,西班牙人的美洲白银使安特卫普再次繁荣。然而,安特卫普的经济逐渐下滑之势不可避免,安特卫普才大力发展起自己的工业。工业固然是商业衰退的一种补偿,然工业的兴起似乎也无法让安特卫普重振昔日的雄风。外部战争把西班牙与安特卫普之间的白银海上运输线切断,欧洲王室于16世纪50—60年代相继宣布破产,无一不是对安特卫普的致命打击。当时主导安特卫普经济的外地商人纷纷离开这个城市,或前往阿姆斯特丹,或前往南方的热那亚。

汉口转口贸易对外部依赖性更大。汉口转口贸易一端——生产地是长江中游广大腹地,20世纪20—30年代之交,汉口广大内陆农村战乱不断,盗匪横行,水旱天灾对农产品的重创等,造成农产品欠收,或不能从腹地运输出来。汉口转口贸易另一端——消费地是欧美、日本等国际市场,这一时期爆发了空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直接就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汉口转口贸易,或者说汉口经济的衰退。

与此同时,近代汉口转口贸易地位在不断地遭到其他城市的削弱。汉口转口贸易之所以兴盛,主要赖以长江中上游城市网络体系的支持:洋货从上海到汉口,再由汉口分发给长沙、沙市、宜昌、重庆、万县等多个城市,反之是土货出口路线,由这些城市运到汉口,再由汉口运至上海出洋。在这样一个贸易分层体系中,汉口处于“二传手”这样一个位置。随着条件成熟,如这些城市之间变得通畅,或具有同等优惠条件之后,就会直接进行贸易往来,不再需要汉口进行转运。如1904年长沙开埠,湖南不再直接从汉口进口商品,也不再直接向汉口输送商品。

其实,随着长江中上游宜昌、重庆、沙市、万县等城市先后开埠,享有与汉口一样的优惠政策之时,这些城市就对汉口转口地位有着潜在的冲击。例如,1873—1877年的5年间,重庆的洋货进口主要来自于江汉关,然从1878年起,宜昌开始向重庆转口货物。1878年宜昌出口到重庆的贸易额为15,233海关两,到1887年贸易额增加到1,861,213海关两,是1875年的12倍,同年宜昌至重庆的出口额超过了汉口至重庆的出口额。从1887年开始,宜昌在对川贸易中占居主导地位。尤其随着轮船、火车开通之后,这些城市对汉口转运地位的冲击就变成现实。

从输出角度看,1936年,重庆输出的货物总值中,直接输至上海的占51%,至宜昌占37%,至汉口只占10.8%;沙市输出的货物总值中,直接到达上海是80.8%,到达汉口只占7.7%;万县直接输至上海占50.9%,到达宜昌23.3%,到达汉口25.6%;长沙直接输往上海的是68.4%,到汉口只有25.6%。

从输入角度看,重庆、万县的主要货物直接来自上海的,占据总输入量的七八成,而来自汉口的只占两三成。沙市的货物直接来自上海和汉口的各占一半。汉口的货物有六成直接来自上海,只有一成来自岳州,而来自长沙、重庆、万县、宜昌的货物所占比例都不高。简而言之,当长江中上游各口岸与上海直接联系,或者说它们之间直接联系时,就不再需要汉口“转口”了,汉口转口贸易的地位就减弱了。这也是汉口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贸易比例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际环境急剧变化、其他城市激烈竞争以及战争直接打击,近代早期的安特卫普与汉口无可奈何地衰落了。

五、结语

安特卫普和汉口,这两个中外近代转型时期的转口贸易城市,其兴起既得益于外部环境,其衰落亦来自外部环境,尽管两个城市后来都发展起自己的工业,然无法挽救各自相对衰落的命运,因为这两个城市都是以转口贸易为主导的城市,如何解决转口贸易经济所带来的弊端,需要转口贸易城市自身的经济结构转型,改变其“经济空心化”的特点,减少对外部依赖性,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潮流。然而,从经济史上看,城市对发展路径依赖向来具有很大的惯性,改变起来非常不易,内忧加之外困,城市本身无法掌控局势,所以难逃窠臼,只好衰落下去,战争成为最后的一根稻草,压垮了转口贸易中心城市。纵观近代早期中西转口贸易城市的发展史,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如此,中国的汉口如此,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亦是如此。

注释:

②④J.D.Vries,V.D.Woude,The First Modern Economy:Succuss,Failure,and Perseverance of the Dutch Economy,1500-1815,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p.359,p.128,p.85.

③黎凡特(Levant)泛指近东地区,如叙利亚的阿勒颇。

⑤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56页。

⑥⑦㊿ 刘景华:《西欧中世纪城市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258—259、252页。

⑩⑪⑬⑰㊼ 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8、128、212、127、210—214、434—435页。

⑮㉙ 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66、466页。

⑱ 宁波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汉口宁波帮》,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63页。

⑳ 1公担大约等于112磅。

㉓㉕㉜L.Voet,Antwerp:the Golden Age:the Rise and GloryoftheMetropolisin theSixteenth Century,Antwerp:Mercatorfonds,1973,pp.146-147,p.147,p.154.

㉟ 但瑞华:《近代武汉与长江中游城镇的互动发展》,《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7期。

㊽ 参见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志·对外经济贸易志》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出口贸易”的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安特卫普汉口商人
言而无信的商人
《汉口北》
威尼斯商人
汉口火车站北广场建设及交通组织方案
探访设计之都——安特卫普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
学译致用的日汉口译教材与教学思考——以留学生日汉口译课三种常用文本为例
比利时钻石城,全球时尚先锋
魅力钻石之都——安特卫普
与人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