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之维*
2018-08-15丁玉峰
丁玉峰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其中,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之维是一个重点领域,主要在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通过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文化维度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且还有利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之维,根本上是要解决马克思主义如何结合中国新时代国情和世情形成新的文化成果的问题。这就需要“更深刻地领悟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确立的文化理路,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实践方式”[2],通过新的文化成果在国际间的流通和交流,不断地发出中国的声音,从而实现“由我们自己说”变成“别人替我们说”;通过积极传播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形成的文化成果,有效传递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声音,不断打造中国文化话语体系,形成自己文化话语权,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一、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传承之维
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思想观念和思潮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这些丰富的经验需要在新时代进行传承和发扬。这就要求在从文化角度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传承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长期的实践斗争中形成的对文化成果定性、定位和定基的宝贵经验,充分保证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成果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文化之维的定性传承
所谓文化定性,就是要定好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中文化的性质,把握好文化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从文化角度推动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继承和发扬文化始终为人民服务这个优良传统。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中文化发展之维“不能也不可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这个思想基础和根本前提”[3],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文化成果必须继承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保障文化性质的丰富经验。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效解决优秀文化作品为谁形成、如何形成以及如何保证文化品质的问题。首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有效解决文化作品为谁服务的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与各种思想观念和思潮的斗争中找到了一条如何保障文化性质的途径,那就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反映人民心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就内在地要求,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文化之维,“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动、依靠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才能真正服务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解决优秀文化作品如何形成的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长期的实践斗争中探寻出了优秀文化作品产生的根源,那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辩证地看待社会现实问题,这样文化作品才能被人民喜爱,才具有生命力。因此,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之维的根基就是要深深地根植于人民的现实生活中,根植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反映现实同时又给予人民以希望和动力。最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保证文化作品的社会主义品性。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保证,失去了党的领导,文化作品就变了性,迷失了方向,走上了歪路邪路,这是党在长期的思想领域的斗争中得出的又一经验。因此,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在转化为文化成果的过程中,要时刻警惕各种披着五颜六色外衣的沉渣泛起不良思想观念,识破以更加隐蔽的方式乘势而起的一些否定马克思主义、颠覆社会主义的思潮,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对文化作品的监管和审查,保证文化产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二)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文化之维的定位传承
所谓文化定位,就是要定准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中文化的位置,准确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文化之维在当下所处的位置,又将去向什么位置,以及依照什么把握自身的定位。关于如何把握文化定位,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首先,传承文化定位的立足点。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文化之维的现实立足点,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形成了如《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优秀的文化成果,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国情的革命、建设和发展道路。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要求以马克主义为指导的文化作品要准确地反映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现实,把握时代精神,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民,当前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5]。其次,传承把握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世界发展总趋势。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根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世界发展总趋势创造出了适应时代的文化作品,启迪了时代的思想,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壮大。因此,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文化之维,要结合当前我国发展的趋势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有效定位在未来不同时段的使命与担当。最后,文化定位要实现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结合。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创造文化成果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当下的社会发展,更要以未来的发展为导向,不断引领社会风尚。这就要求切实把握好文化作品将现实与未来有效结合的功能,充分发挥文化作品反映现实并引领社会向一定目标发展的优势,“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
(三)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文化之维的定基传承
所谓文化定基,就是要定准文化基因。文化基因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最小文化因子,具有稳定性和可复制性。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这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正如习近平所指出:“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6]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文化基因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这些文化基因通过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代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必然要从这三个方面对文化基因进行传承:首先,从精神文化方面传承。精神文化主要是指世界观和人生观,集中体现在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方面。这些优秀的精神文化因子当下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例如在处理人与环境、人与人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要根据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传承这些优秀的精神文化,形成优秀的文化产品。其次,从物质文化方面传承。在传统文化中,许多思想观念通过物质形式体现出来,如古代建筑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歌舞杂剧中体现的价值观念、节庆食物和习俗中体现的风俗民情等,这些形式有效地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要充分运用和创新这些物质文化形式,传递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后,从行为文化方面传承。王岐山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就是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7]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集中体现在对人们的行为指导上,在当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要充分吸收和继承这些优秀的行为文化成果,结合当下的社会实际,指导人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借鉴之维
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借鉴是从文化角度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营养所在。这就要求不断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但“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8]。
(一)优秀文化成果借鉴吸收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世界各族人民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身独特贡献。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正是建立在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财富基础上,并不断吸收人类创造的新知识,对自身理论体系进行完善,从而实现自身的与时俱进。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必然要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9]。在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吸收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吸收的主体、吸收的内容以及吸收的方式等问题,进而通过吸收推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优秀文化作品形成,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首先,明确吸收的主体。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必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既要保障吸收的文化成果是优秀的,而不是糟粕,又要保障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适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这就需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学界为主体、企业为助体以及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的联合体,共同推进对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其次,找准吸收的内容。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其他民族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包括“科学理性精神、现代人文精神与人道主义、近代民主政治与法制思想、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西方现代理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等”[10]。因此,我们要积极吸收和借鉴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博采众长,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最后,把握吸收的方式。每一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形成的,因此,在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以开阔的胸襟,大胆、合理地吸收其中有益的文化成果。
(二)有效文化话语表达方式借鉴
文化话语表达是实现文化交流、传播和融合的重要手段。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在全球文化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有效的文化话语表达推动了西方文化在全球的风靡。虽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传递西方价值观,但这些有效的文化话语表达方式却可以被我们所借鉴。这些有效的文化话语表达主要包括文化话语表达内容的具象化、文化话语表达主题的全球化和文化话语表达渠道的多样化。首先,文化话语表达内容的具象化。文化话语表达内容具象化是指文化在表达过程中将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通过形象化的方式,如图片、漫画、影视、运动甚至游戏等可视化、可参与和可体验的形式将自身所倡导的价值观念表达出来,使人们通过这些形式感受潜移默化地接受其所传递的价值观。通过文化角度推动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要充分借鉴这种具象化的表达方式,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其次,文化话语表达议题的全球化。文化话语表达主题的全球化是指西方文化在传递自身价值观中充分借助事关整个人类的议题,将自身所倡导的价值观通过对全球化议题的分析、阐释、解读以及提出的相关措施等方面有效传递出来。通过文化角度推动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就要充分介入到全球化议题当中,通过对全球化议题提出自身的方案,不断发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声音。“只有积极参与、勇敢面对,才能从被动到主动,从边缘到中心,才能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有一席之地。”[11]最后,文化话语表达渠道的多样化。西方文化在传递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传递自身的价值观念,如网络平台、项目援助、留学生优惠政策、学生夏令营、学术交流等。通过文化角度推动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要充分有效地运用各种渠道,抓住有利时机,“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12]313。
(三)文化政策审视运用
文化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一整套制度性的规定、规范和要求的总称。政策的内容主要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形式则包括隐性和显性两种类型,特点主要有稳定性和发展性。文化政策根本上是服务于国家利益的,是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重要手段。从文化角度推动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必然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文化政策中的有益成果,不断完善我国的文化政策,推动我国文化不断发展,为更多的国家所接受和认同。首先,文化政策的内容方面。在对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政策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其文化政策的内容大都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两方面的侧重点不同。对内的文化政策主要是解决内部民众的文化需求,弥合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差距,增进内部民众之间的了解和团结,形成价值共识。而对外则主要是服务于国家的对外政策,通过文化“走出去”战略,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从而不断提升国家形象,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政治影响力。其次,文化政策的显性和隐性。文化政策中的显性方面是指文化政策中明文规定的政策内容,而隐性方面则是指在规定的文化政策之外的文化发展空间。通过文化角度推动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就要坚持显性政策和隐性政策相结合,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各地区和各民族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最后,文化政策的稳定性和发展性。文化政策的稳定性是指文化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的内核是不变的,政策的根本精神和原则不可随意改变。而政策的发展性是指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政策中的一些具体的规定对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作用,这就需要对这些具体的规定进行修正。通过文化角度推动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要时刻注意文化政策的稳定性和发展性的辩证关系,在保障文化政策为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同时,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进行一定的修正。
三、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转化之维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转化要准确把握好内在的层次转化规律、差异协同规律和结构功能规律,有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不断推动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软实力,促进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增强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一)把握文化转化的内在规律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转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有其内在的转化规律,主要包括层次转化规律、差异协同规律和结构功能规律。正是在这些规律的支配下,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转化才得以有序展开。首先,把握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层次转化规律。所谓层次转化规律是指事物在转化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层次发展和运动,而层次之间又通过许多中介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反映了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层次转化主要体现为文化作品、优秀文化作品、文艺巨制、世界巨作这样的层次。而当前,我国面临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8],这就为我们当下文化发展提出了时代命题:要不断打造文化精品,提升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层次,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作品,将文化作品的数量转化成质量,创造出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作品。其次,把握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差异协同规律。所谓差异协同规律就是事物内部的差异与统一,是事物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之所在。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差异协同就是要充分调动文化中的差异因素,使文化作品能够成为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的特色精品。“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8]而在协同方面就是要保证这些文化作品必须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有效地温润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传得开、留得下,真正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最后,把握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结构功能规律。所谓结构功能规律是指事物都有其独特的内在结构,其结构决定了其内在功能。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结构必须融入我国当前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创作的文化作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之旗和精神支柱。
(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通过文化维度推动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12]316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关键是要解决转化什么以及怎样转化的问题。这就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中注重内外转化的双重结合,坚持转化标准的实践性,并在共融共生中寻找新的生长点。首先,注重内外转化的双重结合。内外转化的双重结合要解决的是转化什么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内在的深层文化蕴涵,也包括外在的文化符号。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的转化要避免浮于表面,碎片化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处理,只挑出对现代化有直接关系的部分,似乎是传统的词语加上现代化的阐释就实现了现代转化,这不仅割裂了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性,而且使传统文化变成了一个空壳。因此,在转化过程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和内在逻辑性,把握住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进行体系性的转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外在符号如传统文化的习俗、物化观念、行为和习惯等进行转化时,一定要回到这些符号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中去,真正明白其实质所指,根据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诉求,才能实现其合理转化。其次,坚持转化标准的实践性。转化标准要解决的是按照什么尺度进行转化,这就要坚持转化的实践性。在以往研究中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简单分法不仅过于简单,而且带有一定的先验性。中华传统文化是否适合当代社会,不是一个理论逻辑问题,而是一个实践检验问题。“这种检验过程就是一种群众认同的过程,这对于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13]如我国各民族存在的崇拜现象,不能简单地都归结为迷信而取缔,许多崇拜现象对于民族团结、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处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需要对其进行积极引导,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最后,在共融共生中寻找新的生长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离不开自身的不断发展,不仅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而且要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共存,这就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的发展要求为契合点,根据时代命题不断寻找新的生长点。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气候变暖、贫富差距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对这些命题提出独到的见解以及可操作性的措施,在与这些时代问题的对话中不断激发自身的生长点。
(三)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软实力
通过文化的转化推动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重要的方面在于转化后的文化所形成的影响力和其他文化的接受度,为此,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软实力成为题中之意。此处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整体布局中文化建设所将产生的现实结果,这一国力具体体现为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否得到更好保障、社会的文化生活是否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的精神风貌是否更加昂扬向上,也体现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是否形成良好形象从而产生相应的吸引力”[14]。首先,实现优质文化资源的整合。文化资源是推动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基础,对其进行有效整合有助于发挥整体实效,增进世界其他民族对我国文化的认知,进而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在近代文化的挖掘和开发中,出现了以地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发展形式,并形成了区域性的文化产业,但在更高层面的综合整合方面却十分缺乏,使得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化不多,能够有效传递马克思主义的更是不多,这就要求对中华优秀文化进行国家层面的整合。其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软实力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需要国家和政府在相关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制度保障,并做好质量评估工作,确保投入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政策的支持力度需要从文化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开发方向以及开发的主体等方面进行制定。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突出优势文化资源开发,以优势文化资源带动其他文化资源的挖掘,突出重点。对于开发的主体,要结合各自的实际需求给予不同的政策支撑,有效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并促进不同主体间的合作和协同,共同推动文化资源的转化。最后,健全和完善对外传播机制。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关键在于如何将文化资源形成的成果展现出来,让其他民族接受和认可。这就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对外传播机制,有效把握传播的时机、方法和原则,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文化成果展现出来。在传播的时机方面,可借助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会议、热点问题和舆论态势等积极传播自身优秀文化成果中的观点、看法和路径参考,通过这些有利的时机让自身文化成果为世界所接受和认可。同时,要了解其他民族的接受习惯、方式和需要,有层次、有目的地传递文化成果的内在蕴涵。在传播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其中,提升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 41.
[2] 黄蓉生.文化自信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N].光明日报,2016-12-11(6).
[3] 高长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三个维度——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J].党的文献,2015(1):25.
[4] 梅荣政.中国梦与世界社会主义[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
[5] 田贵平,竞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再解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61.
[6] 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1).
[7] 王岐山.坚持党的领导 依规管党治党 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N].人民日报,2014-11- 03(3).
[8]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1).
[9]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5.
[10] 薛亚玲.对借鉴西方文化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1-11-20(3).
[11] 杨金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文化维度[J].广西社会科学,2012(2):6.
[1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3] 缪子梅.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向度[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24.
[14] 沈壮海.文化软实力的中国话语[J].文化软实力,2016(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