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年灾后重建发展的北川之路与新时代防灾减灾工作思路(二)
2018-08-15瞿永安顾林生
瞿永安 顾林生
瞿永安,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5·12”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把群众安危放在首位,化悲痛为力量,全力投入抗震救灾,获中组部授予的“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称号。
顾林生,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管理学院)“5·12”汶川地震灾害应对研究与培训中心学术主任、研究员,四川省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
深刻吸取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建设韧性北川,构建防灾减灾“安全网”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调研考察时就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新思想,为新时期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
北川遭受了“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后来的各种次生灾害和洪涝灾害,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构建综合减灾体系,积极建设抗御灾害能力强的“韧性北川”。十年的灾后重建和发展,使得北川提前踏上综合防灾减灾道路,扎扎实实地践行 “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有减灾的硬件建设,还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色建设,那就是涌现出很多支撑“韧性北川”的广大具有“韧性”的北川干部群众。
北川陈家坝乡太洪村毛坪因灾失地农民农房重建安置点
(一)科学规划重建,构建具有良好抗灾能力的韧性城乡体系
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和《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北川的乡镇灾后重建采用原地原址重建、原地异址重建、异地迁建三种方式。重建选址时,严格避开地震活动断层、生态脆弱区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的区域以及传染病自然疫源地。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都按照高于普通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
各乡镇恢复重建分类
新县城防灾减灾的总体目标是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及生命线工程抗震能力,合理规划避难疏散场地和应急救援通道,提高县城抗御灾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灾害预防和紧急救援体系,保障北川可持续发展和市民生命安全。因此,在新县城规划时特别重视安全布局:(1)紧急、临时和固定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与学校、公园绿地、体育场馆、纪念馆、城市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相结合;(2)规划建设了8个固定避难场所,总面积为0.65平方千米,平均每个固定避难场地服务半径为600米。其他乡镇也结合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强化城镇灾后避灾功能,在乡镇和村庄建设了一批具有较强抗灾能力的避难场所,达到人均2平方米。
在整个灾后重建中,北川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有:(1)初步建成覆盖全县的“一中心九台站”地震监测预报网络;(2)构建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建立健全抢险抢修和应急救援预报网络系统,构建应急救援救助专业队伍;(3)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落实全县107处重大地质灾害的预警监测,完成70个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和60个集中安置点地质灾害应急排危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有效控制,成功应对“9·24”泥石流及多次洪涝灾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得到有效保护。
开展居民“楼层滑绳自救”消防演练
马槽乡开展防震减灾综合演练
北川中学开展地震预警演练
安昌镇开展地震应急综合演练
(二)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的北川应急人
自2008年地震以来,北川全县应急体系逐渐完善,体现为逐步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和指挥体系、逐步集中的应急管理职能、科学的应急管理方式、先进的应急处置手段、预防与处置并重的应急工作重点和跨部门协调联动的应急协调机制,显著提高的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特别是北川县锻造了一批反应迅速、高效有力的北川应急人。 “两基(重在基础工作,难在基层)、三化(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八个一(一个应急预案、一个应急合理的救援体系、一支应急救援队伍、一个应急物资储备库等),成为北川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方向和原则。
第一,应急预案体系得到完善。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县”的要求,各乡镇、各部门高标准地完成了各类应急预案的制定,重点乡镇、重要部门对专项预案及部门预案进行了有针对性扩展和延伸,制定了相应的子预案或预案实施办法。尤其是大力推进预案进村(社)和企事业单位,把防范和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到基层。全县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实现全覆盖,形成了乡镇、村(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和重大活动等多层级、多领域的应急预案体系。
第二,应急培训演练得到加强。每年由县政府统一组织1次综合性演练,相关部门按照总体预案及本单位职责做好本部门专项演练,检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工作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各乡镇、各部门结合“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世界环境保护日等活动,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灾害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应急防护知识宣教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应急管理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应急救援队伍等进行培训,适时开展各类实战性强、群众广泛参与的综合演练和专业演练。
第三,应急管理体制得到健全。加强全县应急管理机构职能,逐步建立部门间的协调联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物资保障及调查评估等机制,成立了北川县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和县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县长担任县应急委员会主任,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等有关领导担任副主任。分管副县长或县有关领导担任相应的专项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各乡镇、各部门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专(兼)职人员。县应急委员会成员单位确定了专门处室承担应急管理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军民结合、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第四,应急队伍得到壮大。全县已建成由县公安局牵头,整合消防大队、巡特警大队的综合性救援应急队50余人;由卫计局牵头组建的医疗救护防疫应急队70余人;由交通局牵头组建的路桥抢修保通应急队120人;由人武部牵头组建的民兵应急队125人;由各乡镇整合辖区力量组建的应急队伍23支、400余人。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志愿者队伍得到进一步强化。
第五,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得到推进。北川县着力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及资源、信息共享建设,大力推进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依托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整合110、119、120等指挥系统,建立集通信、指挥和调度于一体,政府统一协调和部门分类管理相结合,综合性与专业性互补的应急联动体系,并建成了县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指挥平台,确保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决策安排第一时间传达到基层。要求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配备2个运营商的电话号码,以保障通信畅通;各乡镇配备专门值班人员、应急电台,配置专门值班室和值班设备,实现24小时无缝值班,确保信息畅通;由县应急办采购的15部卫星电话分发到应急重点乡镇,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应急通信。
第六,应急保障能力得到提升。水务、林业、农业、粮食、卫生、交通、安监、公安、消防等部门建立了相应的应急物资储备库点,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发改、民政等部门利用市场资源和商业储备,建立应急商品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完善应急物资投放网络,加强了应急商品调运投放能力。 在全县23个乡镇库点均储备有应急救援物资,包括帐篷、粮油、棉被1万床、药物配备三月以上用量、医疗器械准备充足、挖机铲车等应急机械24台、防汛物资(5000个铁丝笼、7万只沙袋、手电、铁锹等应急抢险装备齐备),能够满足发生突发事件时保障应急救援、抢通保通的需求。
第七,区域联动能力得到增强。各乡镇、各部门对突发事件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应急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成功处置“9·5”陈家坝李家湾地质灾害。
(三)从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的北川民政人
民政部门是救灾的后勤部,也是灾后重建中与受灾人民,困难居民接触最多,联系时间最长的部门。民政工作的有序、妥当是保障救灾、重建工作质量的关键。北川县民政局在这十年中,经历了从稚嫩到成熟,从自己探索到把北川的救灾重建经验带到芦山、玉树、鲁甸及九寨沟地震救灾与灾后重建工作中的过程。
北川民政人认真总结和吸取“5·12”地震的经验和教训,注重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与技能提升,编制好灾害应急预案和做好日常的应急物资储备等备灾工作。
第一,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提供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在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建成了覆盖全县23个乡镇的应急避难场所235个,并绘制全县避难场所分布图。二是建成了占地面积2816.6平方米,建筑面积803.73平方米的县级物资储备库;同时建立了23个乡镇物资储备点。三是建立民政局应急指挥中心,新设中央、省、市、县四级互联互通的视频会议室,建立并完善了车载系统、短波电台、救灾门户网站等配套服务设施。四是加大社区防灾减灾备灾能力提升工作力度。2014年永昌镇尔玛社区被评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018年永昌镇禹龙社区、新川社区将创建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合作开展的“中共西部地区减轻灾害风险示范社区”和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
在整合各类自然灾害应急队伍方面,建立县、乡、村(社区)减灾委员会,统一管理各涉灾部门业务指导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的志愿者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加强社会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和监督机制建设;推动专业的防灾减灾救灾向全民化的防灾减灾救灾转化,注重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群策群力,形成人人都能成为在第一时间发现灾情及时上报并可成为开展自救互救的应急队伍中的一员。
第二,健全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提高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逐步健全灾害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在震后成立了以县政府领导为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北川羌族自治县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确立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灾害管理体制。三是优化完善了以县武警中队、民兵预备役为突击力量,以公安消防等专业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地方和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社会组织为辅助力量的灾害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坚持贯彻部门间灾情会商常态化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了减灾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地震应急指挥部、森林防火应急指挥部、地质灾害防治与治理指挥部等多个专业指挥机构,各机构之间紧密配合、信息共享。二是形成了由县政府领导牵头,县应急办、民政局、国土局、水务局、气象局、防灾减灾局等为成员的防灾减灾联合会商机制,汛期坚持每天会商的联动机制。各指挥部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评估预测当前各种灾害情况,并做好相应灾害的指导工作。
第三,开展宣教活动和应急演练,提高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防灾减灾能力。
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方面,第一,充分利用每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时机,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发放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资料、组织人员培训、开展知识竞赛和仿真体验等系列活动,全民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明显增强。第二,加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网络教育平台等的建设。在曲山镇建立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中心、地震科普体验馆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在沙坝村和擂鼓镇建立了防灾减灾救灾实训基地。组织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第三,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电视客户端等新媒体的作用,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机结合,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防灾减灾能力。
在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演练方面,第一,完善各种应急预案,每年都要开展县乡村三级的各种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演练,模拟各种灾害可能发生的真实场景,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紧急转移安置受灾困难群众等系列演练方案,让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深入人心,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第二,定期开展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居民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和逃生避险演练,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
(四)从减少灾害损失转向减轻风险的北川地震人
北川防震减灾局于2009年3月启动“北川防震减灾系统灾后重建项目”。该项目包括五个子项目:即北川地震监测中心及水化综合观测站工程子项目、北川曲山地震监测台站工程子项目、地震前兆监测系统建设工程子项目、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和安全工程子项目、防震减灾综合技术系统建设工程子项目等,有力提升了地震监测能力。
北川防震减灾局利用灾后重建的机会认真总结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创新“六化”联动机制,提升防震减灾实力,从减少灾害损失转向减轻灾害风险。第一,建成“一中心九台站”,实现了“地震监测网络化”。“一中心九台站”于2012年5月6日正式与四川省网联通,能够实时监测北川县及周边地区1.5级以上地震活动,并在地震发生10分钟内速报地震烈度和震中大体损失情况,为抗震救灾提供可靠依据,提前3年实现国家目标;第二,严格审查,过硬执法,强化监管,实现“抗震设防法制化”;第三,科学制定预案,组织演练,督促指导农房建设抗震设防,定期开展演练,及时配备救援物资,做到“应急准备常态化”;第四,通过“六进”(即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做到“六有”(即网络有专页、报纸有专题、电视有专栏、群众有手册、乡村有挂图、培训有基地),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确保宣传全覆盖,实现“宣传教育多元化”;第五,积极推进院地合作,建成“一基地两中心”,即防灾科技学院教学科研基地、地震灾害研究中心、防灾减灾培训中心”。截至目前,已成功承办国家、各省市培训30余期,共计2000余人次,提升北川的人气商气,促进“科研成果实用化”;加大力度、保障到位,增加编制、人员到位,创新实干、工作到位,确保“共筑共建一体化”。2014年6月成功创建为全国防震减灾示范县,在全国具有示范带头作用。
(五)从被动磨炼到输出紧急医疗救援经验的北川卫生人
在汶川地震中,四川灾区总共有177名医务人员遇难,而北川占了147名。22个乡镇、3个县级医疗中心损失严重。灾后恢复重建后的北川医疗,较震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进步,排名前进了几十位。人民医院占地40亩,拥有48个科室,其中17个临床科室,共有医务人员354人,开放床位449张。县三医院拥有价值4500万的设备,医务人员39人。疾控中心拥有198台设备,具备了检验检疫能力,人员也增加至35人,队伍能力显著提升。
北川县人民医院
北川医疗的进步还体现在:一是十二五期间北川人平均寿命73岁,而在十三五将达到76.38岁;二是医疗环境改变很大,建筑更好,设备更好,人员队伍更好;三是医疗体系更加完善,村村有医疗服务站,乡镇有医疗机构,县里有疾控中心、人民医院等;急诊急救系统从无到有,县里设有中心卫生院急诊点,乡属卫生院开展急诊工作;以及北川10‰的献血率、2017年的孕妇死亡率为零。为了预防并解决灾后北川机关干部的心理问题,北川设立了全国唯一的心理服务中心,如今的服务范围从各机关单位覆盖到全县中小学,并准备扩大到每个村的领导班子。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面积达到3813平方米,业务用房由震前1660平方米增加至5000平方米,检验检测设备由37台件增加至198台件。2016年被省卫计委批准认定为“二级甲等疾控中心”。
北川医务人员自豪地称自己为“北川卫生人”,强调“地震磨出了北川经验,北川卫生人是把刀,地震是块磨刀石”。“5·12”地震给了北川惨痛的教训,北川卫生人在摔打中成长,在灾难中成长。从手忙脚乱到游刃有余,北川卫生人用自己的实际经历走出了自己的经验之谈。
(1)感恩成为北川卫生人最鲜明的标签。北川的卫生人,已经将“知恩、感恩、报恩”的文化色彩添进了卫生系统的文化教育中,医院营造一种救死扶伤、感恩奋进的感恩文化培养人才。北川卫生人表现出来的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是最难能可贵的。感谢支援北川的各方力量,感恩文化已经成为医疗卫生系统文化的一部分。北川卫生人通过知恩、感恩、报恩,更要让下一代了解北川卫生人是如何走过来的。
(2)大灾大难做好检伤分类,转运分流。灾后周围各大省市的医院帮助北川分担了大量的伤员,但在救援过程中却存在“谁闹腾谁先救治”的情况,反而降低了医疗救援力量的作用。灾区救援,一定要遵循伤员轻重缓急,做好伤员的分类工作,并且合理转运、分配医疗资源。
(3)合理利用支援力量。让支援力量各得其所,各施其长,相互协调,尽量降低冲突,不给灾区添乱。
(4)大灾之后防大疫。这是灾后救援的一大原则,地震之后,病菌病毒更加容易滋生,疫情更加容易流行。北川在地震期间,来自省内外的20多支队伍,全覆盖地对受灾区域进行彻底消毒;疾控中心建立了层层上报的疫情防控体系,专人负责信息的报告。
(六)保持至今地质灾害十年“零伤亡”的目标的北川国土人
北川地处四川盆地向藏东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相对高度差4229米。夏季暴雨频发,是四川省暴雨中心地带之一。加之受“5·12”特大地震影响,山体支离破碎,一遇暴雨,极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全县属于洪涝灾害多发地区,洪灾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426处(洪灾67处,地灾359处)。
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牢牢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围绕“不因防汛和地质灾害死亡一人”的目标,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加大工程治理力度,加强监测预警,落实各项防灾避险措施。2008年至今,全县完成了地灾工程治理118个,应急排危669处,避让搬迁795户,确保了5万多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了2008年至今地质灾害十年“零伤亡”的目标,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取得如此成绩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组织保障到位。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县长任指挥长,分管副县长为副指挥长,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每年初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把防治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保证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二是隐患排查到位。“5·12”特大地震后,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89处,2013年“7·9”洪灾后,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增加至1318处。通过分类处置,隐患点得到了有效整治,每年汛期完成全县23个乡镇311个村3084平方公里集中排查,完成率100%。通过十年来不断的工程治理及应急排危,截至目前,全县共计有地质灾害隐患307处(威胁2621户、9219人、威胁财产56442万元),所有隐患点都落实了防灾责任人和防灾措施。
三是群防群策到位。每年汛前,国土、水务、气象等部门联合分片区对全县所有乡(镇)、村组干部及全县地质灾害监测人员进行宣传培训,每年共开展培训7次,参训16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以地质灾害防治为主要内容制定了全县专项预案1个、乡(镇)预案23个。同时,对于纳入监测的隐患点,逐一编制了预案,划定了危险区域、设立警示标识、落实撤离路线和避险场所,发放和张贴了明白卡和告知书。各乡镇、各部门、各村(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相应地进行了地质灾害撤离演练。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监测人员,切实做到了一处灾害点、一名责任领导,一套应急预案,一名监测人员。集中排查期间,坚持“谁排查、谁宣讲”原则,通过发放宣传单、宣传册、海报、举办知识讲座、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手段,增强群众识灾防灾报灾避灾的意识和能力,同步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工作。目前,全县共计落实监测人员312名。
四是科学预警到位。规范应急值班值守,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范责任和防范工作纪律。值班期间,县国土资源局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室不定期地对防汛值班、监测点工作进行抽查,确保汛期24小时应急值守,保障气象、雨情、灾情等信息及时上传下达,为防汛抢险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地质灾害应急抢险赢得时间。与移动公司、县气象局合作,整合各隐患点防灾基本信息,建立了预警信息平台,一有雨情、汛情,及时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将预警信息发送到党政领导班子、乡村干部、隐患点监测员,为提前做好应急准备赢得宝贵的时间,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
“重建得更好”北川之路、北川方案及其新挑战
2015年3月,联合国在仙台召开了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通过了《2015—2030年仙台减灾灾害风险框架》(简称《仙台框架》)。该框架的第四项优先行动领域是:加强有助于高效响应的备灾工作,在恢复、复原和重建中致力于“重建得更好”(Built Bake Better,简称BBB)。BBB的国际定义是通过恢复、复原和重建阶段,使灾前的脆弱性不再出现,把减轻灾害风险等减灾理念纳入开发方法中,使得国家和社区具备抗灾能力(韧性),同时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北川十年来的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振兴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可以证实 “重建得更好”。北川的灾后重建,不仅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恢复和振兴发展,而且也建立能够应对下一次灾害来袭的社会整体的抗灾力和恢复力。北川灾后重建具有强大的“变革”动力,带来了“创造性的复兴”。这种变革,不仅是城乡物理空间的变革,而且在党性建设、群众思想、民族关系等发生了变化。北川的重建模式体现了中国国情和当地的地区特色,进一步丰富了联合国“重建得更好”的内容。“重建得更好”的“北川之路”有以下几点总结和启示。
第一,尽管“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北川县严重受灾,但是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党和政府“三年重建,两年完成”的要求,北川全县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较震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新北川的面貌焕然一新,北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和改善,“再造一个新北川”的目标得到了实现。北川的灾后重建与振兴发展为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体制机制建设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的“健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因此,北川今后应该作为我国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地方县级城市试点,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进行挑战。
第二,从城乡复兴、社会复兴、经济复兴、生活再建、信心重建、对口援建等六个方面,北川的重建模式体现了中国国情和当地的地区特色,进一步丰富了联合国“重建得更好”的内容。建立“北川防灾减灾与韧性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为全国、全世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北川方案”。
第三,地震给北川人民带来的精神和心理创伤已经十年了,依然有难以弥合之处,心理重建、精神家园重建、感恩文化教育等重建发展之路还很漫长,需要继续探索。
第四,北川党员干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发展过程中做出了无私的贡献与牺牲。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党性提升和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这种方法,确保灾后重建和振兴发展的顺利进行。灾区重建发展与党性提升是同样重要的课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实践和探索。
第五,北川的过渡安置、迁址重建等抗震救灾和重建发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已成为“北川经验”和“北川精神”。这些经验和精神在芦山地震、鲁甸地震、玉树地震和九寨沟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发挥了积极借鉴作用。因此,今后可通过北川之路的研究,建立不同灾种受灾地区的经验交流平台。
第六,北川历经十年重建振兴,北川经济产业也在不断恢复中,重点发展应急产业、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等产业,逐渐实现内生动力型发展,并且迎来了十九大后新的发展机遇。北川牢牢树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理念,并积极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全县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也给我们提示,灾后重建与脱贫攻坚的结合也是我国特重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后促进后续发展的路径。
第七,尽管北川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存在诸多的困难。北川将再接再厉,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在总结和探索防灾减灾救灾经验和特色的基础上,作为示范县,探索新时代我国地方县级政府防灾减灾救灾的新路子。
第八,北川将深谋北川百年发展战略,推进北川县委提出的应急产业先行区建设。贯彻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新思想,加强基层党组织应急管理工作,筹建“四川干部应急管理培训学院”。以北川的灾后重建、振兴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经验为元素,开发和建立具有北川特色的理论和技能、案例与实践、单体与复合、地方与国际相结合的我国县级应急培训干部的课程体系。以“四川干部应急管理培训学院”为中心,整合北川应急管理教育和产业资源,同时建设四川省最大的“北川应急防灾公园”和“北川应急安全体验馆”,打造一个产学研紧密合作的“北川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协同创新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