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地制宜 标杆引领—深圳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践与探索

2018-08-15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局长张学凡

建筑 2018年15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装配式深圳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局长 / 张学凡

近年来,深圳探索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装配式建筑发展道路,全市装配式建筑项目数量快速增长,年度新增装配式建筑项目面积,由2015年的48万平方米,增长到2017年的600多万平方米,三年时间增长了11倍。

万科集团、中建国际、中建钢构、华阳国际、筑博设计、嘉达高科、鹏城建筑、华森设计8家企业被授予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称号,数量在大中城市位居第二(第一是北京,共10家),占全国产业基地总量的5%。2017年,深圳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一、强化政府引导,构建系统全面的政策体系

深圳市在装配式建筑发展初期,出现了发展方向不清晰、体制机制不健全、市场产业不完善等问题。为此,深圳出台了装配式建筑发展专项规划,以及《关于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水平 打造城市建设精品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明确发展目标。将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推进城市建设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予以大力推进。

强化刚性约束。明确规定新建居住建筑全面实施装配式建筑,并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逐步覆盖。

二、强化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深圳实际的技术路线

按照国家技术标准,高度超过100米以上的建筑,主体结构的承重部分无法采用预制构件。深圳针对土地面积十分狭小的实际,探索出适合深圳实际的技术路线。

不片面追求预制率和装配率。将“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减少人工、节能减排”(两提两减)作为衡量标准,避免过于追求主体结构的预制率和装配率。

从主体结构的装配化向全面延伸。结合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即将发布《装配式建筑认定规则》,从标准化设计、主体结构工程、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机电、信息化应用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技术评分项。

坚持“一项一技、一企一策”的原则。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和不同企业的能力,选择不同的装配式技术实施路径和解决方案。

三、强化项目示范,充分发挥标杆引领作用

将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落地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以实实在在的项目释放市场需求,发挥精品示范项目引领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创新。

裕璟幸福家园项目是深圳首个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装配式住宅项目,实施了“全员、全专业、全过程”的BIM应用;共有3栋高层,建筑高度最高95.9米,采用了装配式剪力墙体系,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承重墙、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等,预制率超过50%,装配率超过70%。去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这个项目召开了全国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提升经验交流会。

华润润府三期项目是全国建筑高度最高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项目,共有6栋超高层,建筑高度最高达到182米。采用装配式内浇外挂体系,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外墙板、预制阳台、预制楼梯等,预制率达到18%、装配率超过50%。通过作业标准化、专业协同化、节点精细化等方式,全面提升项目开发效能和建造水平。

长圳项目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体两翼”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思路制定了实施路线,采用成熟可靠适用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一体”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BIM技术“两翼”相结合。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提供不少于9600套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该项目是规模最大的装配式建筑各类技术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将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高度建筑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这个项目不仅将成为深圳市装配式建筑的新标杆,也将是绿色建筑、智慧建筑和健康建筑的新探索、新示范,展示智能建造和智慧使用技术的新标准,体现新时代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引领建设科技创新发展的未来。

四、强化市场主导,发展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

2017年,全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300多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建筑业增加值超过100亿元,市内及周边的预制构件产能近500万平方米,包括深汕合作区在内的多个预制构件厂也正在筹建或在建过程中,预计供给深圳的预制构件产能将进一步翻倍,装配式建筑的产业链布局日益完善,集成度不断提升。

五、强化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深圳建立了全市首批十大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目前在册的讲师超过50人,计划每年培训人员超过2万人,启动初中高级装配式建筑工程师的评审工作。同时,成立了深圳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包括了16名院士,将积极发挥院士智库作用。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装配式深圳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