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围:为了戏“拼命”,这才是演员
2018-08-15雨匀音
如果不是《演员的诞生》,周一围或许还被划分在“小众演技派”或者“贵圈非主流”中。登上舞台的那一晚,他的搜索指数猛增,这是一个爆款综艺带来的小范围“胜利”。即便这并非初衷,但对他而言,让大多数观众知道了“演员的意义”,就值得迈出这一步。
“当学生应把基本功打扎实”
周一围出生于湘西吉首,在那里一直成长到10岁左右才跟随家人迁居北京。他在北京度过了大部分少年、成年时光,但从地理观念、心理感觉上,他仍认为自己是个湖南人。“小时候没有意识到,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家乡的环境真是太好了。”周一围感慨地说,“有时候我们在山上玩得晚了,外公担心夜里有野兽,是会拎着枪上山来接我们的。”
周一围读高三时,同学们都爱看《当代歌坛》,在那本杂志上,他发现了北京电影学院“考前辅导班”的广告,就和同学一起去参加培训。这个培训课程让周一围第一次萌发“自己天生就该做个演员”的念头。来年春天,他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
在北影的这两年,也是他回忆起来倍觉美好的时光。他认为那段时光为自己今后的演艺生涯树立了一把标尺,让他知道什么是“对”。“老师张华把我们‘勒’得很紧。”周一围说,“他说戏是可以用一辈子去拍的东西,不着急。当学生这两年应把基本功先打扎实。”
毕业以后,周一围经历了一年左右的空档期,“什么都没干”,又其实什么都干:配音、当国际通讯展主持、给摄影师做助理……那段时间,他做了各种各样的杂事,表演机会却一直很难寻觅。“或许自己当时还没有那么出类拔萃,没有那种让人一见就要立刻签下来的魅力。”他坦言。
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周一围被选中,主演了海岩的《深牢大狱》。那时,“海岩剧”是众多明星的摇篮。在他之前,陆毅、佟大为这些演员均借“海岩剧”为跳板,迅速成为国内一线男星。但周一围有点例外,他在《深牢大狱》后的星途,一直被媒体描述为不温不火。
“我对卖‘人设’没兴趣”
外形帅气的周一围是从“小鲜肉”年代过来的,但他排斥过度营销和娱乐化,拒绝“卖”私生活和“人设”。过完35岁生日,周一围开玩笑说“是时候转型偶像了”。虽然喊了口号,但他依旧“藏在角落里”,别人只能在影视作品中找寻他扮演的那些角色。
不想让周一围“红”的除了“老粉”,还有他自己。最开始他排斥这些能让他“红”的机会。“我在生活中会躲在一边少说话、少吸引别人注意,这样我才能看到大家,才能知道怎么去演他们。”艺术源于生活,周一围在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念,并且享受着这种状态。
周一围可能根本没想过,有一天这种叫“弹幕”的刷屏“神器”会写满他的名字,一个排斥偶像泡沫和闹腾节目的“非主流”演员就这样被重新拉回舆论场,甚至迅速上了“热搜”,百度指数一路飙升。虽然还没有“红”透半边天,但起码,他的名字和“演技”“演员”绑在一起了,也算如愿以偿。最近,他在尝试做一些改变。“可能年龄大了变得包容了。”恪守完美主义的周一围也渐渐找到了自己的新节奏。他开始接受偶尔的“娱乐”,曾经热爱“严谨的科学”和“优雅的艺术”的他,如今也能在闹腾的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乐趣。
“我想让演员这个职业有尊严”
“你是愿意为演戏‘拼命’的人吗?”“这才是演员。”坐在对面的周一围说着,眼神笃定。
作为“海岩剧”的男主角出道,周一围13年来作品众多,也许他的名字不算广为人知,但看到那张连微表情都“叫嚣”着演技的脸就会发现,原来是他。看过《演员的诞生》,很多人一下子被周一围“圈粉”,继而开始关注他的作品。
其实,每个角色对周一围来说都无比珍贵,他会认真揣摩每个角色的性格和特点。为了演好《少年》里的暴徒,他杀猪来练自己的狠劲儿;演《少林问道》,老派武打动作要求“拳拳到肉”,为了看起来更真实,周一围竟然还总结了“挨打”心得。走上综艺节目舞台,他慵懒地撩衣服、斗狠的眼神加上几声冷笑把“郑树森”的复杂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台下的导师章子怡露出“迷妹”脸,舒淇也在微博上表示“被周一围圈粉”,宋丹丹对周一围赞赏有加,称他是“有自己声音”的演员。但其实,周一围站在舞台上的本心只是因为“这辈子就想让演员这个职业有尊严”。
演员看作品说话,靠演技争人气似乎已经成为旧时代的事,但周一围的“突出重围”告诉我们,演技派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崛起,他们的努力也在向更多人证明“演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