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2015年榆林市河流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2018-08-15

甘肃农业 2018年14期
关键词:高锰酸盐需氧量区划

(黄河水利委员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甘肃 兰州 730030)

一、地表水现状监测情况

全市河流均属黄河水系,河流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共设国、省控监测断面15个,对境内最大的湖泊红碱淖布设1个省控监测点。

其中,包括碛塄断面代表黄河府谷县控制断面,监测黄河干流入境水质,柏树坪断面代表黄河吴堡县控制断面,监测黄河干流出境水质;刘官寨、米脂、辛店断面分别代表流经榆林城区、米脂县、绥德县的河流控制断面水质状况;草垛山断面代表神木县店塔工业区污水排入窟野河控制断面水质,温家川代表窟野河入黄河断面水质;贾家畔代表悖牛川入陕西断面水质,庙畔断面和石圪台断面代表无定河和窟野河入境断面的水质;红石峡断面代表榆溪河源头对照断面水质,鱼河断面代表榆溪河经过一段距离自然降解后削减断面的水质。地表水监测断面布设情况见图1。

图1 榆林市地表水常规监测断面图

二、主要河流水质状况

根据陕西省榆林市环境保护局编制的《陕西省榆林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1-2015年)》中监测统计数据,分析榆林市境内主要河流(窟野河、榆溪河、无定河、秃尾河、悖牛川、黄河干流榆林段)在近期的水质情况。其中河流断面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即根据评价时段内该断面参评的指标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确定;河流水质评价中,计算河流所有断面各评价指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单因子评价方法评价,判别河流的水质类别和水质状况。

(一)窟野河水质结果分析

2011-2015年,窟野河曾经设置的6个断面(其中有2个已经停测)水质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氟化物以及石油类等21个项目的监测结果分析,各断面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温家川断面水质为Ⅲ类。但在五年之间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氟化物以及石油类出现超Ⅲ类标准的现象,超标率分别为4.8%、16.7%、7.1%、9.5%、4.8%、14.3%以及7.1%,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2、0.1、0.7、0.9、2.8、0.9以及0.2倍。

草垛山断面水质为Ⅲ类。但在五年之间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氟化物以及石油类出现超Ⅲ类标准的现象,超标率分别为7.1%、69.1%、11.9%、11.9%、7.1%、9.52%以及2.38%,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2、0.3、0.2、0.9、0.3、0.5以及0.2倍。

孟家沟断面水质为Ⅳ类,已超过Ⅲ类水质功能区划要求,水质属轻度污染。五年之间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氟化物以及石油类出现超Ⅲ类标准的现象,超标率分别为7.7%、83.3%、13.9%、7.7%、7.7%、13.9%以及8.3%,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08、0.4、0.3、0.9、0.1、0.9以及0.2倍。

(二)榆溪河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2011-2015年,榆溪河3个监测断面水质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等21个项目的监测结果分析,刘官寨和鱼河断面为Ⅳ类水质,属轻度污染。

刘官寨断面不符合Ⅲ类水质标准,实际水质为Ⅴ类,水质属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超标0.5、0.2和0.1倍。五年之间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以及石油类出现超Ⅲ类标准的现象,超标率分别为15.0%、63.3%、43.3%、56.7%、16.7%以及5.0%,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2、0.4、0.7、3.0、0.8、0.2倍。

鱼河断面不符合Ⅲ类水质标准,实际水质为Ⅳ类,水质属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分别超标0.1、0.2和0.1倍。五年之间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出现超Ⅲ类标准的现象,超标率分别为25.0%、90.6%、53.1%、71.9%、31.3%,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2、0.4、0.9、0.9、0.7倍,五年均值为Ⅳ类水质,属轻度污染。

(三)无定河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2011-2015年,无定河3个监测断面水质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氟化物以及石油类等21个项目的监测结果分析,辛店断面符合Ⅳ类水质标准,属轻度污染,米脂和庙畔断面符合Ⅲ类水质,水质良好。

绥德辛店断面水质符合Ⅳ类水质功能区划要求,实际水质为Ⅳ类,水质属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超标0.04倍。五年之间超出Ⅲ类标准的项目有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氟化物。

米脂官庄断面水质符合Ⅳ类水质功能区划要求,实际水质为Ⅲ类,水质良好。个别月份为Ⅴ类水质,氨氮和总磷有超出Ⅳ类水标准的现象,超标率为5.00%和1.67%,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9和0.1;超出Ⅲ类标准的项目有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以及石油类。

图4为区域B的CFAR检测结果,Pfa表示虚警概率.可以看出,恒虚警概率为10-4时,图4(c)~(e)、(g)中均可以检测出全部9个舰船目标,而图4(f)中仅可以检测出7个目标,漏警较严重.图4(c)~(e)中的虚警区域数量较少,杂波抑制效果好于图4(g).降低恒虚警概率为10-6,图4(h)中仍可以检测出全部9个目标,但是图4(i)中只能检测出7个目标,图4(j)中只能检测出8个目标,图4(k)中检测性能严重下降,仅能检测出2个目标.此外,图4(l)中虚警点数量大大减少,同时未出现漏警情况,但虚警点数量仍多于图4(h).

庙畔断面水质符合Ⅲ类水质功能区划要求,实际水质为Ⅲ类,水质良好。监测期间未出现超出Ⅲ类标准现象。

(四)秃尾河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2011-2015年,秃尾河高家川监测断面水质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氟化物以及石油类等21个项目的监测结果分析,高家川断面符合Ⅲ类水质,水质良好。

高家川断面水质符合Ⅲ类水质功能区划要求,实际水质为Ⅲ类,水质良好。个别月份为Ⅳ类水质,氨氮、总磷以及石油类有超出Ⅲ类水标准的现象,超标率为3.13%、3.13%和3.13%,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4、0.6和0.2倍。

(五)悖牛川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2011年-2015年期间,悖牛川设置1个贾家畔监测断面,水质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氟化物以及石油类等21个项目的监测结果分析,悖牛川符合Ⅲ类水质,水质良好。贾家畔断面水质符合Ⅲ类水质功能区划要求,实际水质为Ⅲ类,水质良好。个别月份出现超出Ⅲ类标准的现象,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有超出Ⅲ类水标准的现象,超标率为9.38%、46.88%、3.13%、6.25%和3.13%,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1、0.4、0.6、0.5和2.4倍。

(六)黄河榆林段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2011-2015年,黄河榆林段2个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氟化物以及石油类等21个项目的监测结果分析,府谷碛楞及吴堡柏树坪断面均达到Ⅲ类水质,水质良好。

府谷碛楞断面水质符合Ⅲ类水质功能区划要求,实际水质为Ⅲ类,水质良好。五年之间石油类有超出Ⅲ类水标准的现象,超标率为1.7%,最大超标倍数为0.2倍。吴堡柏树坪断面水质符合Ⅲ类水质功能区划要求,实际水质为Ⅲ类,水质良好。五年之间石油类有超出Ⅲ类水标准的现象,超标率为1.7%,最大超标倍数为0.2倍。

三、水功能区达标分析

(一)一级水功能区划与评价

榆林市水功能一级区划,包括黄河、窟野河、无定河和泾河四大水系,按功能划分为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和缓冲区。

2014年,榆林市有黄河干流晋陕开发利用区、秃尾河神木开发利用区、秃尾河神木保留区、窟野河神木缓冲区、无定河靖边开发利用区、无定河蒙陕缓冲区、无定河横、米、绥开发利用区以及榆溪河源头保护区等8个一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达标水功能区个数占全市水功能区总数的24.2%;达标河长667km,占水功能区总河长的33.2%;15个水功能区未达标,占水功能区总数的45.5%;未达标河长729.6km,占水功能区总河长的36.3%;另有10个水功能区尚无监测数据可供分析,占水功能区个数的30.3%,对应河长613.4km,占水功能区河长总数的30.5%。

(二)二级水功能区划与评价

在一级水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二级区划主要包括用水区、过渡区和污染排放控制区,除芦河上的4个水功能区无水质监测结果,无法进行评判外,现状年有孤山川府谷饮用农业用水区、窟野河神木饮用农业用水区、窟野河神木农业用水区、悖牛川神木工业农业用水区、无定河绥德工业农业用水区、榆溪河工业农业用水区等6个水功能区未达标,占水功能二级区总数的25%,未达标河段长度231.5km,占功能区河段总长的23.5%;剩余14个水功能区均水质达到标准,占二级水功能区总数的58.3%,达标河段全长546.2km,占功能区河道总长的55.4%。

猜你喜欢

高锰酸盐需氧量区划
从多元函数角度探讨高锰酸盐指数准确度的影响因素
全自动高锰酸盐指数分析仪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黄河口附近海域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烃分布及其关键控制环境因子分析
林芝市雷电风险区划
基于“三线一单”的环境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川渝传统民居区划的环境蕴意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新旧标准区别探讨
高锰酸盐指数测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镀锡板高锰酸盐体系钝化膜的制备及表征
连续流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