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中市水稻机插秧关键栽培技术

2018-08-14李小东郭凤利史君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机插秧栽培技术水稻

李小东 郭凤利 史君丽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迫切需要以机插秧为主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机插秧具有节本增效、高产稳产、节省人工、节省秧床、减轻劳动强度等优势,对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汉中市水稻机插秧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充分、选择适宜品种、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插秧质量、科学管理水肥、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陕西汉中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1-0035-01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标志,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大力推广轻简节约型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环节。与传统人工插秧相比,机插秧具有节省大田面积、根系发达产量高、抗病虫能力强、生态环保等诸多优势,自2012年以来,汉中市为解决因农村劳动力匮乏造成水稻种植人工成本高、利润空间小等矛盾和问题,开始在平川县区试验、示范和推广机插秧等轻简化节本增效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进一步探索汉中地区水稻机插秧技术难题,总结推广水稻生产中实用的节本增效技术,通过调查分析,对汉中地区平川区域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中存在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结合汉中各地水稻机插秧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推广情况,总结出汉中地区水稻机插秧关键技术要点,以供种植户参考。

1 播前准备充分

首先要做好苗床准备工作,水稻育苗的床土以腐殖质含量较高的稻田土为主,按照种植面积准备细土1 500 kg/hm2。床土在使用前,应该对其进行筛选,并按照每1 000 kg细土与80 kg有机肥料的比例进行混合,并在混合完成后堆成锥形,使用薄膜对其覆盖,进行二次熟化。其次是选择合适的秧田。秧田应该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方,同时要求秧田附近有水源,方便灌溉。

2 选择适宜品种

应选择与当地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品种,育苗前应该对种子进行消毒等处理。汉中市水稻种植前茬大部分为油菜和小麦,空茬较少。机插秧播期一般要较手插秧晚10~15 d,抽穗期和成熟期晚5~7d。结合汉中市实际自然生态及气候条件,油菜茬适宜安排生育期150 d左右的品种,在4月20—25日播种,5月20—25日机械化插植;小麦茬适宜安排生育期145 d左右的品种,在4月25—30日播种,5月25日后机械化插植,按照这个时间节点方能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安全成熟。只有根据不同的前茬,选择适宜的品种、确定合理的播期,才能保证水稻安全成熟并实现优质高产。经过近年试验比较,目前汉中市比较成熟的水稻机插秧推广品种为川优6203、黄华占。

3 培育适龄壮苗

汉中市春季气温比南方低,结合控苗措施,秧龄可以延长到30~35 d、叶龄4~5叶、苗高25 cm左右安排插植,要求插植18.0万~22.5万穴/hm2、穴苗数4~6株。一般每盘芽谷播量70~90 g,用种量30.0~37.5 kg/hm2。由于機插秧育秧播种密度较大,为手插秧播种密度的8~10倍,育秧技术较为严格,要求也高,技术环节相对复杂,普通农户一时难以准确掌握。因此,当地应鼓励有意愿的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或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集中育秧,或工厂化育秧等社会化服务,为大面积机插提供适龄壮秧,既有利于解决分散农户技术难题,又有利于提升秧苗的整体质量,可谓一举多得。

4 提高插秧质量

人工插秧随意性大,不同的人,往往由于生产习惯的不同,栽植的密度、质量也不一样,达不到高产栽培所需的技术规范要求。而机插秧可以通过机械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插植,确保插植密度达到合理密植的要求。前茬收获后,要抢时旋耕灭茬整田、保持浅水待插;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坚持带肥带药移栽,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插植行距一般为30 cm、株距为12~15 cm,也可根据不同品种适当做增减处理,达到18.0万~22.5万穴/hm2,穴苗数4~6株;插秧时保持水层1~2 cm,做到不漂不倒,一般以入泥0.5~1.0 cm为宜,以适宜的密度和合理的群体结构为夺得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5 科学管理水肥

机插秧大田管理按照“薄水插秧、浅水换衣、勤施追肥、适时晒田、巧施穗肥”的原则进行。前茬收获后,施用尿素78 kg/hm2、磷肥750 kg/hm2、钾肥90 kg/hm2作底肥,在插植后5 d左右施1次返青分蘖肥,并结合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进行化学除草和二化螟防治,用尿素124.5 kg/hm2,施后保持田间浅水层5~7 d,注意水不能淹没秧苗心叶,以免造成药害。插植后10 d,用尿素94.5 kg/hm2、钾肥45.0 kg/hm2再施1次接力肥,以满足机插水稻早分蘖的养分要求;晒田结束第1次复水后,施尿素94.5 kg/hm2、钾肥45 kg/hm2作穗肥;水分管理坚持浅水勤灌、干湿交替的原则,由于机插秧分蘖势强,高峰苗来势猛,因此,可适当提前到预计孕穗数的80%~90%时排水晒田。晒天分2次,由轻到重,晒至田中不陷脚、叶色褪淡即可,主要作用是利于抑制无效分蘖并控制基部节间伸长,提高根系活力。大规模生产除采取统一育秧、统一机插外,还要按照机插秧技术规范统一进行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才能夺取优质高产。

6 适时收获保产

当大面积的水稻95%的籽粒(不包括空瘪粒)都呈半透明状时,此时水稻的生物产量达到最大值。因此,稻谷黄粒达到95%左右时,要抢晴收获。同时这个时期水稻的营养积累也达到了最大值,如果收割太早,部分籽粒没有完全成熟,影响水稻产量。如果收割太晚,会因为营养的流失及雀、鼠、畜的危害等原因,造成产量损失,收获的越晚,产量下降越多。如收获时正值雨季,雨天收下的稻谷必须进行人工干燥,待天晴后尽快摊晒,降低含水量,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烘干机进行机械烘干。

7 参考文献

[1] 申承均,韩休海,于磊.国内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10,32(12):240-243.

[2] 钟靖荣.大田机械插秧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146.

[3] 李彬.水稻机械插秧有关技术要求[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3(4):66.

[4] 马旭,李泽华,梁仲维,等.我国水稻栽植机械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装备,2014(1):30-36.

[5] 郑银河,胡光忠,程鹏飞,等.近代插秧机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15,37(5):254-259.

猜你喜欢

机插秧栽培技术水稻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水稻钵体育苗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机插秧市场化推广缓慢成因及对策
贵池区水稻机插秧高效水肥运筹试验研究
两系杂交中籼稻两优289机插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