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名师押题:在“许多”和“一点”中找到真美
2018-08-14李凤成
李凤成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般地说,精确的审美趣味在于能在许多毛病中发现出一点美和在许多美点中发现出一点毛病的那种敏捷的感觉。——伏尔泰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解析
本道题考生既可以谈“敏捷”地发现许多毛病中的“一点美”,也可以谈“敏捷”地发现许多美点中的“一点毛病”,当然也可以将两者加以结合,辩证思考两者的关系。
具体立意角度如下:
一、两相结合,确定整体立意。
材料是伏尔泰论述审美情趣的一句话,实际上就是在强调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不要抱有成见,要带着发现的眼光,具体立意可以是:在毛病中发现美比在美中发现丑更难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别人看不出美处,我偏有话说,在别人看出美处,我偏要找出毛病等。
二、偏爱“麒麟臂”,确定单向立意。
将本则材料中涉及的审美趣味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行文可能会出现“空泛”的毛病,如果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行文,文章就容易变得实在。具体立意可以是:美在“曲径通幽处”,善于从绝望中发现希望,做到审“丑”,才能做到审美,瑕不掩瑜瑜更美,瑕瑜互现是真美等。
三、从哲学层面观照,确定创新立意。
哲学是在本质层面认知事物的,分析问题最有深度。本道题如果从哲学层面去看,就可以看出伏尔泰所指的“精确的审美趣味”体现的是矛盾原理,考生可以有如下新颖的立意:鱼龙混杂、鱼目混珠也有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太极的阴阳之美是常态等。
突围角度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理公允
名师支招:事物都有两面性,因此在说理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能令读者信服,同时这种思维方式也是说理走向深入的关键。
佳作赏析
精确的审美趣味
□一考生
苏轼素好潇洒飘逸,故而对柳永柔媚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吟唱的词作不齿,却独独对《八声甘州》中的一句“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青眼相看,认为有“唐人遗风”。
由此观之,真正的审美趣味,在于不以偏概全,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譬如东坡居士,在对柳永词颇为不喜时,大可一语抹杀之,又何必细加研究,仔细斟酌?然而东坡不以一概全,而是精确地从那众多的不喜之中找出那一点他所认为的美来,这就是审美行家了。倘若人人都可以从毛病中找出一点美来,抑或从美中找出那一点毛病,那么又何来胡乱吹捧抑或肆意打压?鲁迅先生也大可不必再写《捧与杀》一文了!
事实上,人生在世,不仅在审美趣味方面要做到中肯切实,而且在做人方面也须中肯切实,切不可以一概全,有失偏颇。
我不由得想起了林语堂先生,在鲁迅先生逝世后,与其“相爱相杀”的林语堂先生动情地写道:“鲁迅所持非丈二长矛,亦非青龙大刀,乃炼钢宝剑,名宇宙锋。是剑也,斩石如棉,其锋不挫,刺人杀狗,骨骼尽解。”林语堂先生不曾因鲁迅先生痛骂自己而怨恨记仇于他,而是敏锐精确地指出鲁迅那“以笔作刀”的性格美来。审美不仅局限于书画艺术,更重要的是,审出心灵之美。
在黄永玉推出《十二出恭景图》时,艺术家林敏岗便敏锐精确地指出:“这不是艺术的大胆创新,而是名利冲昏头脑后的昏庸、自以为是、故作天真……”一針见血当如是。林敏岗不曾因黄永玉过往的名声而盲目喊好,而是坚定地指出其作品中的毛病及其性格上的毛病,如此,方为“精确的审美趣味”。
依愚拙见,一个人要想养成“精确的审美趣味”,一定要有一颗坚定己见、中肯切实的心,勿被他人名望吓到,勿被眼前假象蒙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是胡适做学问的原则,我们在审美时也可以借鉴:“大胆质疑,小心求证”。
思及当下,不少人被物欲冲昏头脑,网络喷子成群结队,似乎没有一件事情不是绝对的好与坏,那么“具有精确的审美趣味”着实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那么,请千万不要被潮流之风裹挟而去,请努力在潮流之风中保持自己精确的审美趣味,做一根有自己思想的苇草!
名师点评
1.善用素材,分析透彻。文章的素材丰富,而且都呈现了“双面”,显得作者知识面之广博。作者紧扣第二段的中心论点,深挖素材,展现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2.逐层深入,现实感强。文章在主体部分,以“不可以一概全,有失偏颇”的中心观点联结审美趣味与做人的内容,然后提出养成精确的审美趣味的办法,最后联系社会现实,既有深度,又有现实针对性。
突围角度二:“攀高枝”——借名人打call
名师支招:同学们一定看了不少满分作文,在这些满分作文里通常都会有名人坐镇,这确实是一个“套路”,在写作中同学们不仅要用好这个“套路”,还要学会“做大做强”,让名人“搀着”自己走路。
佳作赏析
一片冰心绘真醇
□一考生
犹记汪曾祺先生在《读廉价书》中写道:“我们怀了很大的兴趣,看凤穿牡丹被面,看铁锅,看扫帚,看辣椒,看猪秧子。”汪先生心底无事只一路看去,便在喧杂的街市上发现了一点简单的美。
我想,一个人要在一片冗杂中发现美好,不仅需要精准的审美趣味,亦需要眼界和境界。
我不禁想起了丰子恺先生,他活得简简单单,却最得审美的趣味与精髓。他的画作总能让我回归到童年,回归到故乡的村庄,回到一种净化人心的恬静与清爽。
只寥寥数笔,一只缺了腿的螃蟹趴在另一只健全蟹的身上,被驮着前行的画面便被丰子恺先生栩栩如生地勾画出来。我总觉得丰子恺先生是最具审美趣味的艺术家了。他的画多取材于一般画家不屑的市井生活,如片片落英,蕴蓄点点真情。先生眼中的世界,除了喧闹浮躁的表面,更多的是发现那瑕疵与缺憾中的美。缺了腿的螃蟹没有了圆润美丽的外表,却向我们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关爱的真情。这何尝不是一种大美?
罗曼·罗兰曾说:“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中依然热爱生活。”在喧嚣浮躁的生活中穿行太久,我们往往丧失了在许多毛病中发现一点美的审美趣味。而丰子恺先生却能在浮生中守护美和初心。红尘里的一切风景在他眼里似乎都退去缺憾与不足,变得生动摇曳起来。
和丰子恺先生画作的审美趣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山里人的生活审美观。汪曾祺先生在《岁朝清供》中写道:“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是的,山家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辛勤忙碌的状态中的,插梅便是过年,这种美是多么朴实,但是山家人能在沉重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质朴的美,又是多么幸福呢!山家人也是别具审美趣味的!
尘世庸庸扰扰,生活百味涤荡。有人活得严谨而刻板,有人在追名逐利中丧失了审美的初心,有人甚至在复杂的泥淖中零落成泥。王开岭有言:“让我们像童年一样,咬着铅笔,对世界报以纯真和汹涌的爱意……”我们为何不能多一些丰子恺、王开岭般的审美趣味?将冗杂的生活化成美的源泉?
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丰子恺先生的画,心中愈发温暖了!
名师点评
1.精选名人,文化味浓。本篇文章作者花了很多的笔墨写画家丰子恺,文化气息浓郁,相对来说是比较大胆的尝试,因为一方面要求作者对丰子恺有相当的了解,一方面要扣住文题筛选出丰子恺其人、其画和审美趣味相关的内容。2.切入精巧,行文周密。文章由汪曾祺的数句话引出论题,切题迅速。在主体部分作者调用丰子恺的一只残蟹被驮着前行的画作,山里人的生活审美观等素材加以分析,精准地扣住了文题“在许多毛病中发现出一点美”的立意角度,思路严密。
突围角度三:自然设问,脉络清晰
名师支招:在写作中做到过渡自然非常关键,过渡自然既能体现作者的思路,又能将文章各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考场中最好用的一种过渡就是——自然设问。作者通过贴切的提问取得“势如破竹”的极佳效果。
佳作赏析
珠玉蒙尘,白璧微瑕
□一考生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日盈自然为美,那么月昃便不美吗?
当然不是,月缺自有诸般风情。
这世间美丑、清浊、善恶本就是难以泾渭分明的。任何东西都有其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对立的双方还会向对方转化,所谓“物极必反”是也。所以,再美的东西必定会有微瑕,而貌丑的东西或许只是珠玉蒙尘,静待赏识之人罢了。
因此,人们需要的是一种精确的审美距离。在这个距离内,人们能发现掩藏于拙劣、普通中的不凡的美,也能发现盛名烈焰下的一丝不和谐。
就好比在混乱污垢中还蒙尘的珠玉以光彩,在耀眼灼灼中看清白璧的微瑕。
我们不愿也不该做那买櫝还珠之人,我们要做就做那能相千里马的伯乐,我们要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不足。因为,发现了美,我们就可以体味美的百态,赏人生之丰富况味;发现了不足,我们就可以让自己圆满,活成一个“光源”,实现人生价值。
那么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呢?
首先,观察。审美能力是一天天培养出来的,而生活便是审美的源泉,人们总爱说,生活是万花筒,生活中有诸般美。唯有细心留意生活一举一动的人,才能发现别样的美,才能体味到大雪中依旧盛放的梅花、烈火后冒出新芽的草的不一样的美,才能于遍地繁杂中拾得并拭净那蒙尘的珠玉。
其次,心态。“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同样的道理,只有怀着欣赏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世界才会回馈你美与惊喜。怀着一种悲愤的心情看世界,你只会觉得天也不是蓝的,草也不是绿的,花也不是香的,所以,悲戚之下还有什么美?还谈什么审美?唯有心怀热忱才能发现美,因此审美的趣味需要积极的心态。
那么又如何发现美中的不足呢?
排在第一位的当然还是观察。在观察之外,还应做到“凡事多个心眼”,尤其是在面对大家交口称赞的事物的时候。就好比白璧,大家自然都看到它的晶莹、温润,但是因为你“多看了那么一眼”,你发现了那一丝微瑕,伏尔泰所指的“敏捷”的感觉正是如此呢!
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发现生活,沉浸生活,相信终有一天,你能够发现杂乱中的美,看清整齐中的不足。
相信终有一天,你能够培养起精确的审美趣味,能辨马之千里,能赏草芥之值,能拭净蒙尘珠玉,能看清白璧微瑕。
名师点评
1.三处设问,有机一体。作者全文一共有三次设问,这三次设问,一为引出论题,一为引出对“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讨论,一为引出“如何发现美中的不足”的讨论,作者以三问轻轻松松地建好了“毛坯”,构思敏捷。2.传统文化入文,丰富文章内涵。作者由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中的句子导入,切题迅速,而且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在新高考方案强调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的背景下,这样的做法值得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