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对策研究

2018-08-14徐恩霞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成因国有企业对策

徐恩霞

摘要:随着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识别并防范内部审计风险是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很多缺陷,导致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被大大提高。本文是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为探索对象,深入剖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通过对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综合分析,找出国有企业审计风险的成因并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对策

经济基础决定政治发展方向,国家控股企业对社会经济具有推动作用,国有企业资产运营状况的好坏关系着众多相关者的利益。所以,越来越重视内部审计部门在国有企业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但是,把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处理好的前提要重视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然后基于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任务完成效率和质量的评价,分析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不足之处。 此外,要想构筑现代化的国有企业体系,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必不可少,它能更好地诠释经济工作纪律的表现。因此,要根据国家发展方向,让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摆脱陈旧体制,使其跟随现代化脚步发展,发挥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审计中的作用,促进国有企业审计体制的完善,从而推动国有企业多方面快速转型。而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就在于现在完善,今后创新,认真对待每一个时期的内部审计工作。但如何明确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规划方向和要求,这一过程仍在不断探索和改进。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理论概述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界定。在国有企业中,内部审计不依赖其他部门,通过不间断地对内部审计进行各项分析与评价,并得出结论,从而来判断在企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其能否按照正确的思路以及规则,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制定出契合准则的经济目标,从而减少企业内部的失误。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界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在企业内部审计中,因审计技术缺乏针对性、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强以及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等原因, 导致企业出具的财务报告不正确、不完善,或者企業内部审计制度存在缺口而引起审计人员不能及时准确地完成内部审计。在审计活动中,企业管理人员存在诚信方面问题,造成审计人员不能准确的分析出来内部审计的问题, 从而发表的审计意见就会不准确、不恰当,引发内部审计受到阻碍,导致发表的审计意见不太容易被接受, 给审计各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导致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较高的原因包括:审计制度不够完善、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审计人员和机构不够独立,法律制度不完善,审计手法落后等。 虽然我国经济逐渐被世界认可,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仍然没有降低,存在对企业经济行为高估或低估的行为, 导致未发现一些内部审计错报的存在,从而出具的审计报告可能未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经济在发展,但公司治理模式没有改变, 同时审计体制不够健全,导致很多审计工作不可行或无法展开,从而影响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审计的风险度与审计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同时更是衡量审计成本与一系列资源是否得到合理分配的依据。 而现阶段,内部审计中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所以如何有效的、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内部审计风险成为中心点, 为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起到督导作用和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概述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侧重于事后监督。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都局限于事后监督,开展的审计项目,基本上都是对历史数据资料的审核确认,事后审计,往往是以资产流失的实施条件为前提,对企业来说已经晚了。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单位数量较多,拓展的行业较多,地域分布较广,而审计人员有限,只能根据领导要求进行一些专项审计或者几年轮审一次造成一些下属单位长期没有接受审计。经常造成审计偏差。

(二)内部审计机构及独立性。由于审计部门不够独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在受到领导管辖的同时又被企业的其他部门限制和干预,不能保证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审计部门始终不能单独完成审计工作,难以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

(三)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由于人员流动性比较大,长期从事内部审计的人员较少,导致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将审计工作做完整。此外,国企内部审计人员在人员沟通、组织协调、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发展等方面的胜任能力欠缺,不利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

(一)审计手段、方法上的局限。1.抽样审查。在实际操作中简便可行,既省时又高效。由于抽样审查多采取询问、审问、比较等简单审计手法,对内部审计检查不够透彻,并且抽样审查在处理问题时不够灵活。2.顺查法和逆差法。二者一起应用,更容易找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相较于简单抽样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是逆差法,就是倒着审查企业财务方面为题,造成企业内部资源浪费,加大内部审计成本。3.计算机进行审计。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运用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前提下被简单化,但是由于计算机程序存在漏洞,审计人员诚信缺失,导致内部审计效果不明显,从而审计既定的目标无法准确地实现。

(二)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由于早期经济落后,体制陈旧,思想受到禁锢,导致审计方法不够专业,审计教育没有普及,导致我国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没有受到专业的内部审计教育;同时,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及时了解掌握国家新的审计知识和技术,将新的审计方法运用到审计工作中去,然而很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却缺乏该方面的培训,使得审计工作受制约。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制约。多数国有企业没有专属的内部审计人员,与企业领导层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并受到领导层的行政领导,不独立地进行内部审计。 而且,在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中,由于审计人员对审计职能漏洞性认知具有局限性,导致审计报告无法全面体现审计的权威性,不利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实施。

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对策分析

目前的金融经济下,国有企业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是一个系统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需要一个完善的体系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开路,需要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机制与内容、人才培养、审计方法等各方面的优化升级,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执行效率。

(一)树立审计风险意识,加强审计方法风险的防范。在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性,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并通过分析判断,准确识别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制订防范风险的措施。此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所使用的方法不应该外泄,也不是固定的,应该随时更新审计方法,尽快完善内部审计法律体系,让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内部审计有法可依,从而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二)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会计工具不断改进也促进内部审计方法的多样化,因此要注重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員进行定期的职业培训,使审计人员尽快掌握先进的审计技术,完成更多的审计任务省时又省事,减小误差,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三)保证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部过程独立实施。内部审计人员要依靠自己的能力,不受任何人、任何部门左右思想,在审计工作中时刻保持职业怀疑,同时还要求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利益纠纷,保持绝对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还应使实施控制的整个过程必须遵守客观公正原则, 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审计人员一定是理性并且素质较高的第三方,使得出的审计结论有理有据, 为领导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基本情况,找出危险因子,最终找出最合适的方法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大家都认可的位置。在国有企业“管理、效益”愈发凸显的今天,国企经济责任愈加重大,国有企业应加快内部审计体系的完善,不再使内部审计执行力度被削弱,严格要求内部审计执行的结果,让内部审计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被充分发挥,全方位、多角度地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使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被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雪莹,吴宝宏.国有企业治理中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11):28-29.

[2]田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及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8):227-229.

[3]周斌.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探讨[J].会计师,2016(11):52-53.

[4]陈励.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5(03):10-30.

[5]潘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改善对策[J].财经界,2013(06):20-30.

[6]杨国荣.浅议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协同机制的构建[J].商,2015(48):126.

猜你喜欢

成因国有企业对策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