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时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2018-08-14霍丹

文理导航 2018年4期
关键词:综合性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霍丹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与以往教材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在教学时应注重综合性、德育性、相融性等方面,还需注重发挥课外实践活动和网络文化的作用,重点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综合性;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以往的教材相比,增加了法律知识内容,加大了法治教育特别是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教育的力度,与以往教材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因此,在教学时应注重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课程的综合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不限于道德和法律知识,既涉及道德和法治內容,又涉及心理健康和国情内容,并把它们有机整合,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因此,要注重课程的综合性,避免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割裂开来而分块进行教学。

二、注重课程的德育性

更名后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仍属于德育课程,应把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思想、人文、道德、法律等综合素质放在首要地位。在传播法律知识过程中,要坚持法治教育的德育性质,以帮助学生增强法治信仰、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为教学重点。具体包括:权利的含义,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如何正确行使权利,侵权行为的具体表现,受到侵权后如何获得法律救济,义务的含义,我国公民必须自觉履行的法律义务,自觉履行义务的重要性,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要着力引导学生切实做到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践履公民义务,防止片面追求“纯粹”法治知识教育状况的出现。

三、注重法律和道德相融相辅

《道德与法治》课程凸显法律与道德内容,因而在全部教学活动中,既要高度重视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高度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要努力做到“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使法律和道德相互融合,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而成、相得益彰的目标。

2016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对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等问题作出精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从总体上肯定了法律与道德的地位与作用。他指出:“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道德对于法治的积极作用,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他还指出,“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法治与道德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机理,指出“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

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上述讲话精神,并以此为指针,在全部教学活动中切实做到法律和道德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以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四、注重发挥课外实践活动和网络文化的作用

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协调配合,有效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教育合力,积极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为法治意识,将法治意识外化为守法用法行为,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需要强调的是,当前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飞速发展,互联网的作用与影响与日俱增。在“互联网+”时代,高度重视网络文化,着力做到网上网下相结合,对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实效、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五、注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特指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它涵盖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一系列要素,是跨学科、整体性、综合性素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参照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内容,着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6年中秋前夕,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成果明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三大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全部教学活动中,可依据具体教学内容,联系十八个基本要点中的有关重点关注,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佳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及探讨[J].中国培训,2017(6):34-36

[2]雷劲.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J].中小学德育,2017(1):54-55

[3]王有鹏.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之点[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4):26-28

猜你喜欢

综合性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综合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