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除“怪”指南
2018-08-14五空
五空
博物馆里有怪!什么怪?黄袍怪还是黑风怪?
都不是,是“奇怪”的“怪”。初入博物馆,面对那些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文物,我们或多或少会觉得它们在某些地方有些“怪”。没关系,为此,我们特意准备了这篇《博物馆除“怪”指南》,让大家走进博物馆里,见“怪”不怪!
第一怪 青铜让人变“文盲”
博物馆里,青铜器堪称展品中的“大老怪”。
“大”是因为它们中好些成员身材庞大,重达上千斤也不算是稀罕事;“老”是因为它们年代久远,多出生于春秋战国甚至更早以前,距今少说也有两千多年;至于“怪”嘛,则是因为它们能让人瞬间怀疑自己是不是变成了“文盲”一
罍、甗、彝、觥、簋、禁、豆、尊、卣、盉
这些字你都认识吗?它们都是青铜器的名称。如果这些字你都能认出来,那你知道它们具体指的是哪些青铜器吗?前面两个问题都能回答,算你厉害,那你知道这些青铜器都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是不是有种“下次去博物馆定要带上字典和图鉴”的感觉……
见怪不怪
中国的青铜器诞生于距今约5000年前,繁盛于商周,没落于战国,秦汉之后逐渐销声匿迹。在鼎盛时期,青铜器是贵族根据礼仪制度举行祭祀、宴会、征伐、丧葬等活动或仪式时使用的“礼器”,是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此,它们往往看起来非常精美、大气、上档次。
按照实际的用途,青铜器大致可以分为饪食器、酒器、兵器、盥(guan)水器、乐器和杂器等六大类。它们这些奇奇怪怪的名字或来自青铜器本身的铭文,或来自古籍的记载,可不是后人胡乱取的。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青铜器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它们的名字也就逐渐被淡忘,有些字就算继续被使用,含义也已经大不一样了。
第二怪 想见铁器不容易
将青铜器挤出历史舞台的,正是它们的“表弟”——铁器。中国的冶铁技术从战国时期开始走向成熟。从这时候起,铁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最重要的金属,地位一时无可取代。然而,奇怪的是,我们在博物馆中却很少看到铁器的身影,特别是堪称“精美”的铁器更是凤毛麟角。这是为什么呢?
见怪不怪
博物馆中铁器少,“待遇”不高,得怪它们自己“不争气”——一来,铁其貌不扬,没有金银铜等金属那么漂亮,多被用来制作生产工具,很少会用于制作漂亮的工艺品;二来,铁容易生锈,难以保存。因此铁器,特别是完好无损的铁器很难流传下来。
第三怪 “陶”“瓷”差距何其大
在生活中,我们常将“陶瓷”合在一起说,似乎二者就是同一种东西。但是,进入博物馆之后,我们会发现陶和瓷的差别还真不是星半点——
陶器往往是一身泥土的颜色,看起来“土”气十足,做工也比较粗糙,似乎制作者压根儿也没想过用心来创作它。
瓷器就不样了。它们不但色彩丰富、造型多样,看起来非常漂亮,而且拥有玻璃样的质感,堪称文物界的“超模”。
这两种“千差万别”的东西,怎么就被说到一起了呢?真是奇怪。
见怪不怪
有文物证实,人类早在两万年前就已经开始烧制陶器。陶器以普通黏土为原料,在800~1100℃的温度中就可以烧制成型。而瓷器则诞生于烧制陶器的过程中,堪称“陶器2.0”。在烧制陶器时,古代的工匠们不断改进原料、总结技术。在将原料从普通黏土升级为优质陶土,烧制温度升高到1200~14000C后,瓷器应运而生。
虽然制作原料和方法可谓一脉相承,但二者的“性格”却大不一样。
陶器质地疏松,透气性好,还有一定的吸水能力,很适合用来种植花草,储存或酿制食物。陶器或是不上釉( you),或是上色彩较为暗沉的低温釉,因此看上去更加古朴。
而瓷器质地细密,几乎不透气也不吸水,并且表面通常会上色彩更加鲜亮的高温釉。瓷器更易清洗,因此常被用作餐具。
第四怪 唐三彩有“三怪”
陶器雖说大多其貌不扬,但也有外表精美的例外,甚至与瓷器相比也毫不逊色,唐三彩就是代表。
唐三彩是种上了釉的彩色陶器,它身上的怪事可不少。首先,在博物馆里,我们很少能看到用朝代来命名的文物,唐三彩却能独享“唐”这个朝代名。第二,当你近距离欣赏唐三彩时,会发现它根本就不止三种色彩,堪称“名不副实”。第三,有人说,唐三彩虽然精美,但千万不能摆在家里,否则“不吉利”。
知道多一点
釉是覆盖在陶器或瓷器表面的一层玻璃质薄层,也是用陶土烧制而成的。
釉中往往加入了特定的矿物和助溶剂,这既能让釉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还能降低熔融的温度。在烧制的过程中,釉会熔融成液体状态,并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覆盖在器物表面。
有了釉的保护,既增加了陶瓷器物强度,硬度和抗腐蚀性,看起来也更加美观。
见怪不怪
唐三彩有“三怪”,听我一一道来。
之所以能带上“唐”这个朝代名,是因为唐三彩的确可以看成是唐朝独有的。它大致诞生于初唐年间,在盛唐时达到顶峰。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逐渐衰落,加上瓷器的烧制工艺越来越成熟,唐三彩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颜色方面,唐三彩是以黄、绿和褐三种颜色为主,因此人们习惯称“三彩”。“三”在这里也可以看成是概数,表示多种的意思。
在唐代,唐三彩并不是摆在家里的装饰品,而是专门用来陪葬的明器。所以,现在有人会觉得将它们摆在家里不吉利。事实上,时过境迁,现在的唐三彩早就褪去了明器的意义,摆在家中也无妨。
第五怪 为何东方独爱玉
中国的博物馆里,玉制品可是不少,有些甚至还达到了国宝的级别。但是,欧美的博物馆里玉制品却不多见,即使有,往往也是来自咱们东方。
对玉,古代的中国人不止喜欢,而且重视,甚至有“古之君子必佩玉”的说法。但奇怪的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如此看重玉的国家并不多,主要就是中国和受古代中国文化影响较大的日本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相传,清朝时,乾隆皇帝就曾送给英国大使几块珍贵的玉。结果,英国大使却在日记中说中国皇帝抠门,只送给他几块破石头。由此可见玉在当时欧美人,心中的位置并不高。
見怪不怪
其实在欧美文明中,也有玉的身影。只不过,他们认为玉就是一种普通的宝石,还不如钻石等其他宝石金贵。但在中国古人的眼中,玉非比寻常。在新石器时代,玉就被咱们的先民用来制作祭祀神祗(qi)的礼器,玉琮(cong,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就是其中的代表。后来,人们更是认为玉有生命、灵魂和崇高品格,人如果佩戴了玉,也能拥有像玉一样的品格。孔子就曾说,玉拥有像君子一样的品行,所以君子都喜欢玉。有了这些特殊意义的加持,玉在中国流行数千年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六怪 漆器东渡为哪般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有瓷器的意思。这是因为中国人发明了瓷器,并且让它发扬光大走向世界。那么,你知道吗,日本的英文名“Japan”,则是漆器的意思。这个名称的由来,也是因为漆器是日本人发明并发扬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漆器,简单说来,就是将漆树上取得的漆,经过加工之后涂抹在器物表面而制成的物品。漆器起源于中国,在商周之前就已经出现。日本漆器的源头暂时还没有定论,但其工艺的发展却深受中国的影响。特别是唐代的制漆工艺传入之后,日本的漆器才开始飞速发展,并走向世界。那么,为什么诞生于中国的漆器,却成为日本的代表了呢?
见怪不怪
去博物馆里看看,你就会发现,漆器都非常精美。
制作漆器的漆取自漆树,产量不高,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制作漆器时,首先要用木头或金属制作漆胎。以木胎为例吧,最上等的木材要经过十几次甚至上百次的加工,才能成为符合要求的木胎。有了木胎,需要将漆料在上面涂抹出一定的厚度,再在厚厚的漆层上雕刻出花纹。不难看出,制作漆器的整个过程可谓复杂烦琐,费时、费钱又费事,因此,中国的不少朝代都将漆器视为“败家”甚至“亡国”的代名词。唐代宗李豫就因为漆器太过奢侈,而颁布“限漆令”,抑制漆器的生产。宋徽宗则非常喜欢漆器,甚至用黄金作漆胎,结果还真就当了“亡国之君”。
与中国不同的是,受到压制的唐代漆器传入日本后,备受推崇,并最终被日本人发扬光大。
第七怪 “赝品”也顶半边天
赝品,也就是仿制品,说难听点就是以假充真的冒牌货。然而,博物馆珍藏的不少古代书画作品,却是“货真价实”的赝品。
以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为例吧。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其实是唐代的摹本;东晋顾恺之的画作《洛神赋图》,则是宋代的摹本。这两件作品的真迹早已经不知所踪。而大名鼎鼎的《千里江山图》真迹虽然也被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但轻易不会示人,平时大家参观时看到的,其实是清代的摹本。
见怪不怪
之所以赝品也被当成宝贝,首先是因为有些书画作品真迹难寻,特别是隋唐之前的作品由于战乱等原因,很少有真迹能够流传下来。其次是因为这些所谓的赝品是“高仿”,或是由后世帝王组织专人临摹,或是出自后世名家,也有很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比如元代书法家赵孟頫( fu)就很擅长临摹《兰亭序》。当然,虽然有些作品真迹尚在,但实在太过珍贵,得小心收藏,大家平时就看看摹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