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买不起但热爱,所以买冒牌货有错吗?有。

2018-08-14陆泓

第一财经 2018年30期
关键词:冒牌货正品假货

陆泓

“如果你没有排过Air Jordan的队,就不知道潮鞋为什么这么贵。”每个sneakerhead对这句话都深有体会。漫长的等待都能忍,但有一口气他们怎么都咽不下,那就是不明真相群众的一句“既然莆田货已经这么真了,为什么还要买正品”。

不瞒你说,现在的莆田货可能比真货还要真。如果你细心地搜索一下就能看到,现在的购物网站上不少假鞋店都号称“可虎扑验真”。吃了几天凡凡的瓜以后,你也不难发现虎扑的大神绝不会比B站少。而如今的假鞋都能在材质、走线、鞋标等做工上,全方位地在虎扑识货区瞒天过海,可怕程度就不多赘述了。

话说回来,如果正品和假货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那它们之间相差在哪里呢?对品牌来说当然是知识产权,而对消费者来说,大概就在于精气神了吧。拿现在被仿冒无数的Yeezy 350举例,当你穿着7000元一双的正品椰子,你可以大大方方地走在路上,享受着识货路人的目光。而当你穿着200元一双的代工鞋时,也许就会从心底里害怕被人认出是假货,从而别人的一颦一簇你都会当作对你这双假鞋的评头论足。引用日本建筑师黑川雅之的话来说,被称作“气”的东西是无形而有力的,而这种力有可能是正向的,也有可能是反向的。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接触到的可能并非纯假货而是似是而非的山寨货。最近,有老板为了扯掉售假标签带了拨“假货和山寨”不同的节奏。讲真,官方话术是到位了,但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看看那些相似度99.99%的包装和名字,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再说那些山寨品牌,很可能当年也是和小米、三只松鼠一同起步的,看看现在别人都把足以自豪的品牌做大了,它们还在战战兢兢地蹭流量,真的不反思一下吗?

为了防止自己被假冒,品牌们真的很苦。可口可乐14年前就在中国替雪碧注册了雷碧,老干妈老早就抢注了老千妈,识趣的阿里巴巴早在创业初期就注册了阿里妈妈、阿里阿姨、阿里弟弟妹妹哥哥姐姐,把一家老小凑齐活儿了。拜仁慕尼黑来中国的时候,鲁梅尼格怒气冲冲举着一件没有品牌logo的球衣,却只能言辞缓和地表达不满。看看这些假货都把孩子逼成啥样了!

网上其实还有另一种论调—无所谓这东西的真假,当一个人真的喜欢一样东西却无力消费正品时,买假货、山寨货便不是一种错。这种观点倒是之前也有一个绍兴人说过,他好像叫孔什么己。消费水平够不着消费欲望的高度,便因此转投假货,这种想法真的一点儿都不skrskr。这点除了体现在sneaker圈,还有汽车圈。比如买不起保时捷却又想开上卡宴的人,会去买一辆众泰然后贴标上路;买不起路虎却想开揽胜的人,就会把目光放在陆风的新款上。

确实会有人问,退而求其次怎么了?买了盗版,怎么了?那不妨看看下面的例子。

虽然现在汪峰以上不了头条著称,但翻出两年前他的一番言论,也够上一次现在的头条了。他说自己从1994年开始做音乐,20年里只拿到过60万元的版税。而加拿大一位与其相似量级的歌手,依靠一张热门专辑赚了1亿美元的版税,随后的专辑也越做越棒。先不论这些话到底是不是汪峰为自己的原地踏步找借口,但有钱就能让歌手更努力、做出更好的音乐,这是明摆着的事实—毕竟做音乐又不是做公益,“职业生涯”本来就是冲着挣钱去的。做鞋子、做汽车也是如此,真的所有人都去买假货、开保时泰了,谁还有动力去做研发。既然要原地踏步,大家就一起跺脚吧。

你为什么讨厌冒牌货

觉得自己钱白花了

你花1万多元买的藤原浩AJ1人家500元就搞定了,外观上还丝毫不差,这不得气得头顶冒烟?这感觉就好比你花了大力气、高价格,又托人又配货才买到了爱马仕,结果人家在某宝动动小手搜索H家就买到个差不多 的。

败心情

假货本身已经可怕,如果因为做工被人认出来就更可怕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是,下雨了被顶在头上的包,就可以证明是假货—毕竟真包肯定是被护在怀里的。更何况这种细节不仅仅出现在下雨天。要是碰上了一个火眼金睛的闺蜜或者好友,被别人一眼认出你的假货,那可真是糟心。

伤身

即便众多假货标榜自己“原厂原标”,但哪怕是真货的尾料,用料和正品还是存在着不小差别。就拿AJ鞋来说,每一双假货(厂货)都自称品相完美、标榜公司货(正品),但穿了没几天你发现开胶了,再过没多久表面裂了。你要求售后的时候,他们要么说影响二次销售不退不换,要么直接明摆着告诉你“都买厂货了,夫复何求”。你说气不气?伤身又伤肝。

本身就是犯法的事情

根据现行相关法律规定,针对产品方面的造假行为,“销售金额20万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有期徒刑。”当然了,还有我们更加熟悉的那句,视情节轻重从重判罚。自诩为“三观警察”“道德警察”的小斗士们天天在网上谴责吸毒艺人的同时,也别忘了买假货也是一个性质,都是违法。

最常见的冒牌货

食品饮料

雷碧已经被注册了,假货贩子们就瞄上了“雲碧”“雪露”,当然还有更加经典的康帅博、廉师傅。也别说这些上古时期的仿冒了,现在你随便点一个赠送饮料的外卖,哪个不是号称送冰红茶,然后用披着冰红茶皮肤的甜水把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想想这些东西最终会进入自己的體内,还是敬而远之吧。

運动品牌

不管是不是假货,似乎很多国产品牌正在身体力行着一个道理—这些品牌有时候挺缺心眼儿的。从前几年美国乔丹状告中国乔丹,称其“狐假虎威”借势营销,到后来阿迪王将所有品牌标示无偿转让给阿迪达斯以避免追责。这些品牌方后来有的果不其然地输了官司,有些出人意料地赢了官司还反咬一口。但在心气儿上谁赢谁输,我们自己心里都有数。

潮品/奢侈品

在普通人看来,花几千元钱只为买一件印着“Supreme”字样的普通T恤,是件非常傻的事情。所以本着退而求其次的态度,看似是Superman旗下的Superme,以及看似是Bvlgary旗下的Svpreme就横空出世了。当然还有Cucci、Channel这样的始祖大哥,在善用拼写这件事上,厂货贩子们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

游戏机

你远看是台PS4,近看还是PS4,怎么看都是PS4,结果它是台小霸王。现在的假货大多做个表面,做个精神正品—但你也不能说它什么,毕竟它们不会被卖到五环以内。而且这台精神PS4明码标着“限时限量9.9元”,这么划算地买到童年回忆,你还好意思要自行车?

山寨机

什么也别说了,在OPPO和vivo还没有占领中国一二三四五线城市的时候,统治你耳朵的是一种叫作山寨机的东西。它们不仅用闪烁的移动荧光照亮你人生的灰霾,还用16动铁赶跑你的孤独。当然了,如今你有了安卓系统的苹果手机,早就忘记了它们。现在它们接着做大做强的“消费降级”电商平台又回来了,熟悉的炫目灯光、熟悉的动感音乐,这还不够激发你的购买欲吗?

假化妆品

二手交易平台上的假化妆品尤其多。但这些号称“闲着不用就卖了”的假货,通常从外包装的颜色和字体上就与正品天差地别,更别说瓶子里面装的东西了。很多人会回收正宗化妆品的瓶瓶罐罐,然后拿回去填装不知道什么东西当真货卖。所以在二手商城买东西还是得小心啊。

识别冒牌货

看发货地

绝对不是说福建省莆田市或者广东省东莞市两位大兄弟不好,但这两个地方出来的货真的风险太高。每一年双11都会有超多商家以惊人价格卖鞋,结果你一看发货地东莞/莆田,十有八九是A货。有些商家心机重,把货运到别的城市再发,能蒙过一部分人。但你一旦要求退货,拿到退货地址一看:莆田/东莞。

看皮质五金

如果说采用特殊皮质(比如蛇皮、蜥蜴皮、鳄鱼皮)的包,因为量少反而相对容易辨别真假,皮质更加大众一些的假货也许就没那么好辨认了。比如说假LV的假荔枝皮因为造得多了,反而会因为技术进步而变得难以区别。所以这时候你还要通过造型、重量来辨别五金的真假,从而判定整个包的真假。

虎扑识货区

千万别觉得虎扑上绝大部分的JRs都在求鉴定潮鞋,就判定识货区大神们只懂Air Jordan的鞋。如果这两天的事情还没有让你认清虎扑大神连音乐制作都懂的事实的话,那可能你的神经真的不是太敏感。跟你打个赌,不管你拿着什么新鲜玩意儿去求鉴定,一定会有人跟你分析得明明白白。毕竟JRs可是做对了20题才能发言回帖的硬核社会人。

AI识别假货

也别说像卖大闸蟹一样给每个包配上一个脚环耳环鼻环了,那些都不靠谱,还不是可以后期佩戴。现代养鸡场的套路是给养鸡套上区块链的外衣,但最狠的就是AI识假了。人类拿着放大镜看,即便有几十年的鉴宝经验,也比不上拿着显微镜辨别纹路的AI大哥吧。

猜你喜欢

冒牌货正品假货
这个超市只卖“假货”
“赣鄱正品”第二批100个认证品牌名单
浸润“正品”课程文化培育学生自信人格
买到假货?到衙门去喊冤
纪晓岚的“假货经”
网店随意买卖 假货“借壳”横行
冒牌货
新闻浮世绘
冒牌货的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