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里的“现实”离现实有多远?

2018-08-14石勇

南风窗 2018年16期
关键词:药神现实主义商业

石勇

我承认,前段时间在看《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时,我和很多人一样也哭了。一个自诩不想把眼泪廉价地流给商业的人,最终也阻挡不住自然情感的奔涌。

能拍成这样,《我不是药神》已经非常厉害了,这方面我愿意和很多人保持一致。那些哭点、笑点,当然都是经过精准的商业设计掐算好的,一部电影取得成功不仅靠艺术,也靠商业设计,没有商业元素或商业元素不浓,可能根本就没人看。在这个意义上,把“优秀的现实主义影片”作为颁奖词颁给《我不是药神》,应该恰如其分。

但是,我确实捕捉到了一个不对劲的地方:观影过去一段时间后,观众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也许这个地方,正隐含着某种神秘信息。

以现实的名义逃避现实?

考察电影火热时观众的反应,和观影一段时间后的反应,看两者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我想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方法论,可以让我们搞清楚两件事。

第一件,判断观众主要是被什么“打动”。是跟他们极为契合的现实因素吗?还是商业元素?或者,是在一些人进行了引导后(比如某瓣的文青给《我不是药神》打了很高的分数),其他人在“时尚”和一片美誉中趋炎附势,不叫好怕被人怀疑自己的审美水平?

第二件,从社会功能上说,电影是一种“集体表达”或“集体想象”,可以装很多东西在它那儿,然后投射出去,反过来影响社会。它可以作为社会问题的一种公共表达,这种公共表达既有情感情绪的投射,也有认知和思考,更可能产生推动问题解决的行动,这个时候,其“现实主义”是毫无疑问的。但它也可以作为一个积压情绪的宣泄口+心理上对商业产品的消费。这两者的心理后果和社会结果是不一样的。前者是真正把现实问题通过审美变成公共关怀和社会进步的推手,但后者可能只是在以现实的名义逃避现实。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不是药神》仍然在影院有排期,显然余波未息。但有些人已经看了一小段时间了,因此,我作了一个调查—50人的调查。只设一个问题:请他们谈一下现在的感受—真实的、现在的内心体验,只问内心,什么也不问。

收集到的答案形形色色,但基本上是“现在没感觉了”“已经过去了”“再想到好像有点low”“再听到它就有想逃避的感觉”“还不错,但不会再看第二次了”。表示到现在仍然深受震撼,影响或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的,一个也没有。

这个小范围的调查当然不能说明什么。在统计学的意义上,其实并没什么意义。有意义的是,我需要对自己的直觉作出超越自身的一个验证。

有一个评论我认为颇具代表性:“眼下所处的现实生活才是社会原貌最真实、深刻的写照,对电影呈現出的那些内容,已经感到虚空,遥远。”

在这里我发现,现实主义电影中的“现实”,在人们的内心中的嵌入深度可能被高估了,它其实只是进入了心理结构的表层。因为,人们虽然亲近这部电影反映的现实,但看过之后,却又只是想远离它—这正是看这部电影更多是在“逃避现实”,通过电影完成一次“现实主义表达”的证明。

人们进入电影又迅速离开,就像逃避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似的,电影并没有和他们在一起多久。这更像是心理上消费一样东西的反应:嚼过之后只想扔,不想再沾上。

那就得承认:这部现实主义影片,“现实”更多地只是一个打动人的背景,它的火热,更多还是商业手段。只是在不动声色中,观众以为打动自己的完全是因为现实因素而已。准确地说,《我不是药神》应该是一部现实主义影片+商业影片。

人心已经被现实改变了。因此,原生态地反映现实问题的现实主义电影,多少都具有压抑、残酷的特征,不可能受到欢迎。

同时也得承认,尽管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在现实之中,但恐怕在心理上、认知上,更多还是处于现实的表层,拒绝进入更深。这正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智倾向。而逃避其实是很容易的,只要不断地把这个热点扔在身后,马上迎接下一个热点即可做到。换句话说,对现实的言说—无论是采用了电影的方式还是现实事件的方式,其功能更多只是引爆了一种压抑的群体情绪。情绪发泄之后,其价值即已被消费完毕。

接着,人们又期待一个新的热点在前方出现,以成全逃避现实的向往。

被改变的人心

所以,问题并不是出在现实主义电影那儿—它已经很不容易了,而是出在现实本身的发生逻辑,以及人们对现实的心态那儿,它们可以影响出现什么样的电影,或以什么样的风格出现。

我们先看一下现实的发生逻辑。

今天中国的现实问题很多,高房价,医疗,教育,阶层流动,利益分配,环境,道德,各类歧视,性侵(性骚扰)……所有这些问题都跟大家的利益和心理息息相关,而它们的解决恰恰又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按理,它给现实主义电影或文字上的“非虚构写作”提供了强大的现实基础和灵感。无数优秀的艺术作品和文化产品,应该是从这里坚实地生长出来的。

可是,我们可以注意到,在多年前,也有一些优秀的现实主义电影,更多地反映社会底层原生态的生活,但它们其实并没有什么社会反响,只是在文艺圈里获得较高评价。即使是2018年的现实主义电影《暴裂无声》,我看过,确实很不错,但票房的主要来源是中产,中下层对它并不感兴趣。

过去那些反映社会底层的现实主义影片不被大众关注,既有时代背景,也有心理问题。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产群体的壮大使人们有逃离底层的冲动,不会把那些似乎属于过去年代的社会问题当成好像是跟自己有关的公共问题。《暴裂无声》其实正确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它所设定的主角既有社会底层,也有中产阶层,当然也有土豪。那应该能受到中产中下层这个票仓的欢迎了吧?

仍然没有,原因就在于:它有点残酷、压抑,过高估计了观众直面真相的能力;它似乎是发生在偏远的小地方,跟一二三四线之类的城市化叙事没有关系;它讲的故事,尽管打上了社会底层和中产的标签,但其实仍然跟主流的中产中下层的利益无关,因此在心理上似乎也无关。

所以,作为现实主义电影,它呈现出的效果是:一些人看它,主要是因为艺术,而不是因为普遍的现实,更不是因为普遍的心理。因为缺乏普遍性现实的背景,以及对群体心理的宣泄,它更是无法带动那些习惯看直播、读鸡汤、“岁月静好”的人看。这就是这类现实主义影片在现实中产生的讽刺性效果。

现实的发生逻辑是:绝大多数现实问题,皆非“自然”,也非偶然,而是某种利益结构扩张的结果。它们打造了一条利益食物链和心理食物链,把所有人都嵌了进去,展开了对食物链位置的争夺,于是,人心、社会机制也作为因素参与了对现实问题的制造。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发现其实要改变现实很难,有无力感,而直面它是痛苦的。常见的说法是,要解决问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这个背景下,很多人表现出对现实的逃避,不愿意自己在认知上、心理上,甚至行动上嵌入太深,就很正常了,符合维护心理生存的需要。

另外,逃避现实还体现为这样的一种心理保护:拒绝认为“别人”的问题跟他有关,甚至也显得公共问题跟他无关。他们似乎想让自己和现实问题隔离开来,无论社会发生了什么,都没有惊扰到他们对世界的自我想象。一些人所指责的“岁月静好婊”是玩这种心理保护人群的典型。

这说明,人心已经被现实改变了。因此,原生态地反映现实问题的现实主义电影,多少都具有压抑、残酷的特征,不可能受到欢迎。

它需要哭点,也需要笑点,像韩国某些电影一样“即使在讲一件残酷的事情,那也要笑着”。它还需要通过艺术、商业把人和现实隔离开,并表现出一个普遍主义的、似乎是主流的问题。这样,才对得上主流观影群体的路数,让他们感觉到电影所讲的事与他们有关,从而满足他们在电影里以替代性的方式去体验现实的需要—包括现实本身,以及对现实的情感。

不得不说:现实主义电影所碰到的问题并不是现实本身,而是已经被现实改变的人心。

所以,现实主义电影如果要成功,呈现在他们面前的现实,不可能是原生态的现实,不可能是可以深入到一个人的认知和心理结构里的现实,而只能是普遍化的,但又只是浮在人们的认知和心理结构表层的现实。而且千万别忘了,讲出来之前必须进行商业的包装,还需要能逗人笑。

还会出现怎样的现实主义电影?

在这样的现实和人心下,我只能说:《我不是药神》这樣的电影,只是既叫好又卖座的现实。

再现实主义的电影,要有市场,都无法离开娱乐和商业,无法离开对现实和社会心理的考虑。现实主义电影、社会心理和现实的良性互动,相互提升,也许需要一个平衡。

电影本来是最适合表现现实社会问题的一种艺术形式,电视难以望其项背。

我们在电影院看电影时能感受到,它画面宏大,非常逼真,现实味非常足,而且形象丰富。所以按照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的说法,电影完成了人类几千年来的一个伟大抱负—复制一个神秘又客观的“现实”。巴赞说,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征就是纪实特征。意思很明确,干“现实主义”这件事,电影可以干得非常出色。当然,像长镜头等艺术形式的大量动用,还有商业的设计,都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追求更好的感染力而已。

但在过去几年,我们也看到,流行的并不是现实主义电影,而是在娱乐和商业上下足了功夫的那些没有现实根基的电影,它确实迎合了人们追逐社排和逃避现实的需要。只是,根据心理规律,在被消费而已经让人产生了腻烦的心理后果后,商业味也很浓厚的现实主义电影才获得了空间。

这个空间可以继续掘进。

就中国现在的社会背景来说,显然会出现这样叫好又卖座的电影:一方面,好像回到了电影最初的那个功能—纪实,但另一方面,却又要用商业的东西来取代原生态的现实,营造出一种满足人们因为跟现实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需要的现实。如果是这样,那就意味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将有一个新的开拓。

在这个背景下,跟过去风格不同的现实主义电影或许会有这样几个特征。

第一,能绕开人们的心理保护,不触及到心理保护,讲的故事,让人深有共鸣,但不会造成心理的压抑,相反,在引导情绪宣泄后,还会给出希望的力量。

第二,把握好现实和商业的度,呈现出的现实,迎合的是人们的心理需要,电影因此成为一种公共情绪的载体。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似乎有解决的可能。

第三,表现出某种公共性的反思、思考,凝聚或形成一种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的观念。

我们当然希望,一部好的现实主义电影能够在作为一种公共情绪的载体的同时,也能够作为一种公共情感、公共认知的表达,让我们能够关照和反思现实,形成和凝聚共识,推动社会进步。因为清晰的形象和故事是最具社会效应的。

但再现实主义的电影,要有市场,都无法离开娱乐和商业,无法离开对现实和社会心理的考虑。现实主义电影、社会心理和现实的良性互动,相互提升,也许需要一个平衡。

猜你喜欢

药神现实主义商业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新法律现实主义
《我不是药神》
徐峥 从“猪八戒”到“药神”
商业前沿
《我不是药神》:神不存在,能救人的,只有人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