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模型及内容体系构建*

2018-08-14

图书馆 2018年8期
关键词:全民科技服务

田 稷 杨 柳

(浙江大学图书馆 杭州 310027)

国民阅读能力的高低,是国家竞争力的一个支点,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了进一步推动阅读,我国已将全民阅读立法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我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部署,作为一项长期的国家战略政策,如何提高全民阅读的效能,使政府更加有效推进工程实施,必须借助科技的发展更好地开展政府主导的阅读推广活动,并对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科学监测,对全民阅读活动绩效变化情况及其原因进行定期分析,对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进行实证性研究。文章借鉴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情况,基于现代科技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能力相融合的视角,提出全民阅读政策的执行与活动的开展,必须加强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并尝试构建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结构模型与内容体系。

1 研究背景与现状

在政府的倡导下,各级各类相关机构做了许多线上、线下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各种读书节、主题活动丰富多彩。从近五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来看,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展开,代表深阅读的图书阅读率呈稳步上升态势,而代表浅阅读的报纸阅读率则日趋下降,期刊的阅读率相对较稳定,政府推动的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显然有助于提升全民阅读率。同时数字化阅读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手机阅读率更是在五年内翻了一番。微信阅读率从2014年的34.4%快速上升到2015年的51.9%,新型社交媒体的兴起迅速且深度地影响国民的阅读习惯和模式。调查还发现,国民期望举办阅读活动的人群超过六成,其中农村的期待高于城市。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阅读水准仍较低,全民阅读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全民阅读的理念和风气有待进一步培育,服务方式和内容未能及时跟随现代信息科技进行创新,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阅读设施、资源和服务的不平衡,资源供需之间的匹配度问题,占比很高的手机阅读呈现以网络小说、穿越小说等大众化内容为主,“学历越低,阅读率越高”的现象,阅读活动举办方式的多样化和频率尚未满足大众需求,缺少自上而下统一协调的阅读推广标准体系等。另一方面,目前阅读平台、APP等众多,吸引读者群体能力各不相同,但存在各自为政,阅读平台的功能、阅读体验、后台数据处理能力与水平差异大,无统一接口标准,无统一用户信息元数据标准,难以实现共建共享,无法进行较好的绩效监测以改善成效等问题。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角综合来看,当前全民阅读存在问题可以总结为:全民阅读推广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阅读资源的整合方式尚过单一;数字阅读资源尚未能满足需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阅读服务的均等化问题;全民阅读的大众参与互动与信息反馈机制缺乏;全民阅读服务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全民阅读的宣传途径与力度不足;全民阅读信息传播机制布局问题等。

全民阅读活动所运行的环境充满复杂性和动态性,政府投入产出的效率直接影响群众的接受度、活动的成效,关系着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实现。上述问题的解决涉及经费、人员、设备及时间等,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加大文化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能力,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1]。同时对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进行及时、周期性的绩效监测与评估,构建结果为导向的监测与评价体系,以此衡量和评价科技助推全民阅读发展的成效,再将结果反馈给下次决策过程,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全民阅读活动体系发展,确保国家战略与规划的实现。

全民阅读服务能力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长远的制度性建设问题,不仅需要政府、企业和大众的努力,也需要学术界持续的探讨与研究。全民阅读服务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全民阅读服务能力研究、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研究三个方面。关于全民阅读服务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民阅读图书馆能力建设及其绩效评估能力研究等;关于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范畴;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研究相对较少。总体而言,国内缺乏对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的系统化研究,更少有对公共文化服务科技服务能力的研究。为推动全民阅读与科技融合发展,破解当前全民阅读推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文章以公共文化服务与科学技术融合为出发点,基于全民阅读科技服务的智能决策技术、互动传播技术和绩效评价技术,构建我国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结构模型与建设内容体系。

2 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建设

2.1 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概念界定

全民阅读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2]。公共文化科技服务能力则可定义为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系统识别民众的公共文化需求,深入挖掘公共文化资源,通过智能决策,生产和提供精准的、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并开展绩效评估,最大程度满足民众的公共文化需求而具备的技术、方法和能力的总称。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是指政府、行业为主的全民阅读服务主体利用现代信息与科技手段,系统识别、挖掘大众对全民阅读内容及服务的需求,智能整合、揭示全民阅读资源,通过智慧决策,制作和提供精准的全民阅读产品和服务,并通过绩效评估,全力满足全民阅读需求而需要的技术、能力的总称。

2.2 构建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结构模型

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模型是全民阅读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和标准,可以为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建设提供方向和依据,是提升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

在当前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数字化社会环境中,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关于阅读的APP、在线系统、交流互动平台快速发展,移动阅读、社交阅读正在成为国民新的阅读趋势。现代科技推动传统文化事业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转变,成为更加全面、均等、有效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实现路径[3]。发挥现代科技对全民阅读的创新、转化和驱动作用,增强先进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关于全民阅读,除了加快立法、完善制度保障、加大投入等有效途径外,更应当转变思路,从传统的管理思维转为现代的服务思维,创新全民阅读服务体系,主动积极地为社会公众的阅读需求提供必要的、多元的服务。加强全民阅读智能决策技术、互动传播技术和绩效评价技术等科技服务能力建设,构建全民阅读科技服务体系。

图1 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模型

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应包括:全民阅读需求获取能力建设、资源整合与揭示能力建设、智能决策能力建设、精准服务能力建设和绩效评价能力建设。需求获取能力建设和资源整合与揭示能力相互影响及支持,二者皆为智能决策能力提供基础;这三个能力共同影响绩效评估能力和精准服务能力,而绩效评价能力指导精准服务能力的提升。根据这样的逻辑结构,尝试构建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模型如图1所示。

2.3 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内容体系

2.3.1 全民阅读的需求识别能力建设

传统的大众阅读需求信息的获取与收集十分困难,阅读清单更多来源于相关机构或专家推荐,但这种自上而下推广的实际效果并不好,不能很好地匹配大众阅读的实际需求。因此,好的需求识别需要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潜在需求,或激发用户与信息获取方的交互。在需求识别过程中,需要考虑获取渠道的多元性、识别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覆盖的完备性,不能仅凭传统走访问卷等方式,还要借助现代数字化阅读与分享平台,利用语义分析、行为分析、智能人机交互、海量计算处理等智能化需求识别技术,获取各类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形成更加符合实际的全民阅读需求清单。需求反馈能力不仅即时将用户行为传递给系统,而且影响读者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还影响后续的决策能力建设。

2.3.2 全民阅读的资源整合与揭示能力建设

实体的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各种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内容非常丰富,文献类型多样化,载体形式多元化,如何对它们进行有效整理,如何将它们以人们喜欢阅读的方式呈现出来,如何将它们推送到大众面前,这些都需要与现代科技融合,根据文献资源的结构特点、用户需求特点、资源建设模式和服务特点,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关联与整合,通过内容集成、主题集成等方法,采用灵活、情景敏感的形式,用数字资源共享模式消弥不同地区、不同图书馆的资源鸿沟,并以读者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

2.3.3 全民阅读的智能决策能力建设

政府决策关系全民阅读的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等重要事项,科学的决策影响整个全民阅读体系的构建,那么如何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现在各种数字阅读与分享平台非常多,每个平台后面都沉淀了许多读者阅读数据。我们应该在平台推出的同时,搭建好全民阅读服务数据库,做好相应的元数据标准,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将各种碎片化、不同平台积累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为政府在阅读推广的基础设施投入、资源整合与揭示、信息传播方法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提高阅读资源的配置效率和需求满意度,并利用智能决策技术对今后的全民阅读所需的文献及服务提供预测。

2.3.4 全民阅读精准服务能力建设

全民阅读精准服务能力建设对提升阅读服务效能至关重要。以往公共文化服务大多更强调标准化,在统一化标准之下,服务的精准性欠缺,很少照顾到大众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以致服务效果不佳,全民阅读也存在此问题。要做到全民阅读服务精准化,必须以需求为导向,找准最需要的人群以及他们对资源与服务的需求,在此基础之上提供更具匹配性的差异化服务,有效做到大众阅读需求与资源高效投放的双向融合,实现服务的精准供给。这就需要利用现代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等技术,对文献资源进行深度的挖掘整合,借助平台积累的数据,依靠系统的精确分析,细分人群甚至细分人群中的个人特征,识别各种群体乃至个人的文化需求,从而了解大量阅读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模式与需求趋势,并能对各类人群和个人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全程跟踪式服务,精准提供阅读服务。

2.3.5 全民阅读的绩效评价能力建设

全民阅读的绩效评价能力体现了完善全民阅读决策与管理、改进主管机构的激励政策、促进政府问责的能力,即促使全民阅读效能不断提升的能力。因此,全民阅读的绩效评价应视为一种制度或机制,而不仅仅是评估技术,它与全民阅读的战略规划、预算、管理过程等因素相结合,共同形成全民阅读的绩效管理制度。全民阅读绩效评价能力建设要考虑评价的导向性、激励性和测量性[3]。全民阅读需要建立起质量目标管理评价制度,对全民阅读的绩效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促进全民阅读公共服务体系的整体提升。绩效评价实际是一个迭代上升型过程,它需要构建基于各种阅读大数据的评估模型,结合全民阅读推广内容,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可视化展现,从而能更好地呈现并解释评估结果。

综上,构建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内容体系,详见表1。

当然,构建的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的内容体系是否合适和可行,还需要针对阅读资源整合与揭示、阅读

表1 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内容体系

需求识别、阅读互动传播技术集成等综合过程和阶段性产出进行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以不断反馈、修正与完善上述内容体系,这是全民阅读科学性和长期有效发展的基础。由于全民阅读的开展过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在这样一个社会革新领域,活动参与人的人口学、经济学背景,可用的技术、信息都在不断变化,不能固化活动内容和运行模式,故这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而能力内容体系的构建正是这一切的基础。

3 结语

全民阅读是一项浩大的长期工程,既需要每个公众共同努力,更需要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置身数字化时代,面对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推进全民阅读树立互联网思维,通过创新,加快推进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加强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监测与绩效评估机制,从而更好地满足公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建设是一个不断提升与发展的过程,需要以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模型为基础,不断完善、创新与实践全民阅读科技服务建设内容体系,才能有效提升全民阅读服务效能,真正实现国家关于全民阅读的战略目标。

(来稿时间:2017年9月)

猜你喜欢

全民科技服务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科技助我来看云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科技在线
可持续全民医保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