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解读蓝绿雄安 创新雄安 智慧雄安
2018-08-14
摄影/刘向阳
绿色雄安涌春潮
蓝色梦想,澎湃白洋淀新活力
俯瞰新区,最显眼的是那片蓝色水域——白洋淀,雄安因水而兴,开发建设会不会给白洋淀带来污染?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雄安要建成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时代不同了,这里的春天鸟语花香,雄安是生态文明的新生儿。“新区开发建设要以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功能为前提。”中国工程院院士、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说。
划定边界,保护生态。新区先期划定以白洋淀核心区为主的生态保护红线,远期结合森林斑块和生态廊道建设逐步扩大。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控制线,统筹衔接,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让水多起来、动起来、活起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曲久辉说:“流水不腐,让水动起来,才有活力,恢复‘华北之肾’的功能。”
让水更加净起来。新区坚持流域“控源——截污——治河”,通过流域系统治理,确保水质达标,再现一汪“白洋”。全面清除“散乱污”企业,加大城乡污水收集处理力度,让府河等入淀河流水质达标。
让水更加美起来。通过生态治理,恢复白洋淀良好生态系统。梦里水乡美在“苇绿荷红”,新区将对现有苇田荷塘进行改造,重现白洋淀“苇海荷塘”的美景。
因水而兴,水城共融。曲久辉说:“远景规划将建设白洋淀国家公园,这是一种门槛更高、标准更严的保护,保护白洋淀独特的自然环境,把白洋淀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
白洋淀之于雄安,犹如西湖之于杭州。“水是生命之源,白洋淀对新区的生态涵养,像‘粥油’一样宝贵。”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教授级高工叶青说。
连山通海,南北交融。一条衔接“太行山脉—渤海湾”和白洋淀周边的生态廊道,构筑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呵护雄安新区,滋养京津冀。
绿色诗篇,开启生态宜居新模式
绿色生活,诗意栖居。新区未来的生活场景将怎样打开?雄安要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这是中国的探索,也是对世界的回答。
蓝绿是雄安的底色。这是多少都市人向往的美丽家园:新区蓝绿空间占比不低于70%。“过去一些地方先建房、再配绿,绿色只是装饰品。蓝色水域,绿色植被,蓝绿空间的比例较大,新区像一颗珍珠嵌在绿色大地上。”杨保军说,“新区开发建设用地比例不超过30%。”
打开雄安新区规划图,仿佛走进电影里绿色的“童话小镇”,颜值高、气质佳。“一淀、三带、九片、多廊”支撑新区生态安全格局,白洋淀发挥生态涵养功能,建设环白洋淀绿化带、环起步区绿化带、环新区绿化带。在城市组团间和重要的生态涵养地区,将孕育9片大型近自然森林。沿主要河道和交通干线两侧将建设绿色廊道。叶青说:“这些可以发挥护蓝、增绿、通风和降尘等作用。”
新区将培塑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公园近在眼前,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3公里进森林,百分百的林荫道。杨保军说:“有了高质量的城区环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没有‘大城市病’的烦恼,一些人自然会做出选择。”
展望雄安生活场景:林淀环绕的华北水乡,城绿交融的中国画卷。“雄安蓝绿空间占比,公园、绿道等公共服务布局,都是国际一流水准,这里将创造新的城市传奇。”叶青对新区充满期待,“雄安承载着人民对城市的期盼,要有让人幸福的温暖,展现未来城市的曙光。”
雄安终端能源消费将全部采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消费不低于50%。雄安倡导“公交+自行车+步行”的低碳出行模式,起步区绿色低碳出行占九成,解决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建设窄路密网,公交出行和换乘更便捷,公交站服务半径不超过300米,枢纽换乘时间不超过5分钟。新区将构建内外衔接的绿道网络,让喜欢骑行、步行的人们放松身心,开启城市“慢生活”。杨保军说:“这种布局为人们提供便利的社交、休闲场所,有情怀,有情调,让生活更加美好。”
落子雄安背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构想,更是区域视角下的中国发展大棋局。新区将着力与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天津市在功能上优势互补,实现错位发展、互利共赢;加强新区与保定、廊坊、沧州等周边地区相关规划的衔接,统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雄安新区将构建“四纵两横”区域高速铁路交通网络,加快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重点加强雄安新区和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的联系,实现20分钟到北京新机场,30分钟到北京、天津,60分钟到石家庄。
绿色动能,激荡新发展理念
雄安新区绝不搞土地财政!新区拿什么“吃饭”?靠什么运转?答案是:绿色发展。
雄安新区将开启新动能,走绿色发展之路。新区要建设新发展理念的创新示范区,创造“雄安质量”,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这里将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布局高端高新产业,发展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增长极。
“改革开放40年了,从深圳速度到浦东开发,雄安担负着不一样的历史使命!”参与雄安规划工作的深圳规划国土委副主任徐荣说。
雄安新区推行负面清单,禁止新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等落后产能,产业体系已经定格: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现代服务业以及新材料产业等。承接知名高校、高端医疗等。搭建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国家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
“雄安新区不会照搬北京转移出去的低端产业,新区要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杨保军说。
春江水暖。一年来,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抢滩,百余家高端高新企业核准注册登记,将进驻新区。杨保军说:“数据产业将成为新区的亮点!”
新区推广绿色的市政建设和运营模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深植每一寸土地。
建设海绵城市,让新区“里外顺畅”。“天赐甘露,应回归大地母亲。”叶青感慨,“一些城市地面太‘硬’,才有‘下雨看海’等尴尬。”新区尊重自然本底,提升城市生态空间在雨洪调蓄、雨水径流净化等方面的功能。综合采用“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生态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中小降雨全部自然积存、净化,城市建成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5%。
日出淀泊红胜火,绿色雄安涌春潮!
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一茬接着一茬干,雄安新区一定能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顺应自然、随行就势,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科学布局城市建设组团,形成“北城、中苑、南淀”的总体空间布局。北城充分利用地势较高的北部区域,集中布局五个城市组团,各组团功能相对完整,空间疏密有度,组团之间由绿廊、水系和湿地隔离。中苑利用地势低洼的中部区域,恢复历史上的大溵古淀,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营造湿地与城市和谐共融的特色景观。南淀南部临淀区域,利用白洋淀生态资源和燕南长城遗址文化资源,塑造传承文化特色、展现生态景观、保障防洪安全的白洋淀滨水岸线。
创新驱动正扬帆
雄安理念,高起点规划
“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在雄安这张白纸上落下的每一笔,都经过精心规划,遵循一张蓝图。将顶层设计做到极致的雄安新区规划,是各方关注度最高、动用机构最多、涉及领域最广、集聚人才最多的一次城市规划。
雄安创新,从初心、理念开始。
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城市——两个雄安,齐头并进。一个是一砖一瓦砌成的实体城市,一个是数字网络搭建的虚拟城市。未来现实雄安中,一根钢梁都能在虚拟雄安中找到映照,一个控制阀门都可以被赋予一个IP地址,实体雄安将与数字雄安同步互动、共生共荣。
这是中国传统中从未有过的城市——生态优先,蓝绿主导。“在雄安,‘城’这个字被放在‘水林田淀’之后,先留足70%的蓝绿空间,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再着手建城。”参与雄安规划工作的深圳规划国土委副主任徐荣说,生态环境不是城市的点缀,而是城市发展的前提,雄安依循生态本底建设,让城市有机地嵌入自然环境之中,既体现了从立足城市开发建设为主转向以生态文明为主导、保护发展为主线的现代规划理念,又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古典哲学思想。
这是世界舞台上万众瞩目的城市——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国际人才引进,国际科技合作,外资外企涌入,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国际一流的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国际一流的创新服务体系遍地开花,雄安瞄准的是全球创新高地。“中国已经从一个地区性大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我们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作为北京新的两翼之一的雄安,当然要对标全球,迎接八方来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说。
这是复兴之路上引领示范的城市——创新驱动,科技引领。雄安有九大创新指标,标明到203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00件,科技进步贡献率为80%……“不少指标都是世界领先,雄安发展不依靠土地财政,不依赖资源消耗,创新是真正的第一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说。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雄安新区蓝绿空间占比70%,其中森林40%,水域30%。一淀、三带、九片、多廊,一方林淀环绕的华北水乡,一派城绿交融的中国画卷。
雄安创造,敢为天下先
雄安新区的建设,要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创新资源就是雄安将要承接的非首都功能中的一大重点。
哪些机构将汇聚在这座创新新城?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一些高端医疗健康机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总部及分支机构,还有一批高端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优势企业。这里还会建起雄安的“中关村”,孕育出雄安的独角兽企业,建起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学,培养出雄安的顶尖学子,会建起雄安的自贸区,打造雄安的自由化贸易。
创新使命远不止承接,更在于创造。“雄安的创新,是人无我有的原创,是敢为天下先的引领。雄安将成为京津冀创新的源头,全国创新发展的样板。”邬贺铨说。
创造新产业,提升动力加速度;创造新互补,打造京津冀新增长极;创造新融合,打通创新发展产业链;创造新文化,营造宽容自由的创新氛围……杨保军认为,雄安要建设成为一个没有“大城市病”的城市,优良的城市环境、丰富的文体设施、完善的公共服务会凝聚宽松自由的社会创新氛围,“未来的创新不一定在实验室里,很多会发生在街头巷尾的聊天里,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触动碰撞中。生活、工作和创新将没有界限、彼此融合。”
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推动全域智能化应用服务实时可控,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
雄安改革,白纸绘新篇
一个创新高地的崛起,必然背靠一个体制机制的新高地。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同样离不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
雄安开出了一张力度前所未有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清单。“雄安是一张崭新的白纸,没有其他城市的既有包袱,是最好的改革创新试验田。”邬贺铨表示。
强化行政体制改革,管理层级简化,“放管服”力度升级;深化财税金融改革,稳定雄安财源,金融创新先行先试;创新人才人口管理,建立人才特区,实施积分落户;完善住房制度改革,多元化住房供给,严控房地产开发……
拉满创新弓弦,高扬改革风帆。雄安新区的未来将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在徐荣看来,从深圳特区的“起跑”,到浦东新区的“并跑”,再到雄安新区的“领跑”,不仅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更为世界转型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创新永无止境,改革任重道远。“建设雄安,一定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本着‘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锐意改革,久久为功,稳扎稳打,圆满完成这项历史性工程!”邬贺铨充满信心地说。
智能城市开新篇
虚实结合的共生城市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推动全域智能化应用服务实时可控,建立健全大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
什么是数字城市?“数字城市就是在钢筋水泥的实体城市基础上,形成‘比特’构建的数字虚拟城市,实现城市各类要素的数字化、可视化呈现与调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说。
根据规划纲要,雄安新区将充分引入和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面智能化应用服务。
全面部署感知设施系统。未来雄安新区的建筑、道路、桥梁、停车场、信号灯乃至灯杆、井盖、垃圾桶都是智能的,它们有自己的身份证,构建时时处处能够感知、万物互联、信息相通的智能城市体系,出现问题也能及时得到快速响应处理。城市统一的物联网平台将真正实现,整个新区的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将大于90%。
建设多网协同的泛在无线网络。雄安新区的地上地下全通达、多网协同的泛在无线网络将全面构建。5G网络将在雄安新区全面覆盖,实现千兆宽带入户,万兆宽带入企。
大数据得到充分运用。依托大数据,新区的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枢将成为“城市大脑”,它具有深度学习、自我决策、自我优化能力,通过大数据模拟仿真,制定最优方案,实现科学决策。
“打造智能新区不是机械地对城市和人进行智能化管控,而是在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基础上,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带动智能化治理、服务,让人们更多地体会到便捷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刘多说。
建立大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构建透明的全量数据资源目录,建设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
便捷高效的交通路网
根据规划纲要,新区将构建实时感知、瞬时响应、智能决策的新型智能交通体系框架,建设道路网、信息网和能源网“三网合一”的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同时,构建全息泛在互联的感知系统,重点加强环境信息、路面状况信息、交通流信息等感知设施装备的布设,实现道路网中各要素的全息感知,并依托全覆盖的通信网络实现泛在互联。
智能是创新城市交通的技术支撑。未来,在雄安新区,车很智能,路更智能,车辆超视距感知、全程绿波通行、多车协同编队、智能泊车引导、公共智能驾驶服务、无人化物流配送将走进人们的生活。
在雄安新区,人们将享受到这样的智能交通服务:出门前,打开手机应用,各种路线选择、出行方式组合便展现在眼前,去目的地花费的时间、消耗的卡路里等都会计算出来。通过手机应用可以完成各类交通服务的预约与定制,人们只需要通过手机应用,一键下单、一键支付,便可完成“指尖上的出行”。
结合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雄安新区将高效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通过高速铁路网,20分钟可到北京新机场,30分钟到北京、天津,60分钟到石家庄。
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把城市还给人。
在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撑下,雄安新区的公共服务将朝着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以触手可及的智能应用,丰富百姓数字生活,推动健全城市智能民生服务。
“雄安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建设之初就是高质量、高水平的。我们在规划时就充分考虑了人们在这里工作生活产生的各种需求,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公共服务同步。新区将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医疗和文化资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殷会良说。
雄安新区还将建设以人为本、全时空服务的智能社区。所有政务服务将实现足不出户网上办理,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服务主动推送、便捷获取。每个在雄安居住或工作的人都拥有一个高度安全、强隐私保护、不可篡改的数据账户,实现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
构建全域智能化环境,建立城市智能治理体系和运营模式,健全城市智能民生服务。
社区—邻里—街坊的社区服务体系使雄安新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覆盖率达到100%。小学、社区活动中心、综合商场、便民市场步行10分钟可达,到幼儿园、便利店、卫生服务站等场所步行只需5分钟。
根据规划纲要,到本世纪中叶,雄安新区将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从“深圳速度”到“雄安质量”,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雄安,已走在全球城市建设探索的前沿。
“一张蓝图绘到底,脚踏实地接续干。”雄安新区一定会书写未来城市新篇章,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典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