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布线系统
2018-08-13刘潭
刘潭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人们对网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综合布线系统是网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及测试要求。
关键词:综合布线系统;测试
1、引言
系统简介
综合布线又称智能建筑布线系统,该系统是一个由非屏蔽阻燃全系列产品组成的开放系统体系。它将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电力、消防等安保监控系统结合起来。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以实现灵活、管理方便、易于扩充、符合六类高标准布线系统。系统以可靠性、安全性、标准化及通用性、良好的扩展性为原则,能夠支持现有各种网络结构及协议,同时兼顾布线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满足现代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建筑物子系统、干线子系统、配线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都由配线架、干线光缆或电缆、配线设备、设备线缆、信息插座等组成。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通过配线架由光缆进行连接。
2、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
2.1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选用
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相应的缆线和配线设备,或采取防护措施;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低于3v/m时,宜采用非屏蔽电缆和非屏蔽设备;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3v/m时,或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肩高要求时,可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和光缆布线系统。
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敷设
综合布线系统线缆采用墙体暗敷方式时,应确保所有管线隐蔽验收已经完成;在桥架内敷设时,应与其他布线子系统隔开敷设,即在桥架中间加盖板进行隔离,且应尽可能的避开强电线槽敷设。
2.2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端接
综合布线系统的端接分为线缆端接和对绞线的端接。对于线缆端接,在端接前必须核对线缆标识内容是否正确,线缆端接时中间不应有接头且端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对于对绞线端接,端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度长度对于3类电缆不应大于75mm;对于5类电缆不应大于13mm;对于6类电缆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减小扭绞松开长度。
对绞线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信息模块/RJ连接头与双绞线端接有T568A或T568B两种结构,但在同一个综合布线工程中,两者不应混合使用。 各种线缆 (包括跳线)和接插件间必须接触良好、连接正确、标志清楚。(图中W(Whit)-白;G(Green)-绿;BL(Blue)-蓝;BR(Brown)-棕;O(Orange)-橙)。T568A和T568B是指用于8针配线(最常见的就是RJ45水晶头)模块插座/插头的两种颜色代码。按国际标准共有四种线序:T568A、T568B、USOC(8)、USOC(6)。一般常用的是前两种。剥开一段双绞线,你会看到其中共有四对互相缠绕的独股塑包线:绿对、蓝对、橙对、棕对。在ANSI/TIA/EIA布线标准下两种都是可用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您可能并不想将它们互换。这两种颜色代码之间的唯一区别就是橙色和绿色线对的互换。由于向后兼容性问题,T568B配线图被认为是首选的配线图。T568A配线图被标注为可选,但现在仍被广泛使用。简单来说,这个技术规范为结构化布线的插座/插头定义了配线图。
T586B为平常所使用的线序,在百兆数据传输中,主要用到1.2.3.6这四根线,如果是两个交换机用双绞线连接,另一端线序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2.3综合布线系统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是对系统是否可以稳定、可靠运行的一种重要测试。综合布线系统测试项目较多:连接图、长度、衰减、近端串音(Next)、近端串音功率和(PS Next)、衰减串音比(ACR)、衰减串音比功率和(PS ACR)、回波损耗(RL)、插入损耗(IL)等14项测试内容,对于带屏蔽的对绞线还需测试屏蔽层是否导通。
虽然测试内容较多,但通过福禄克测试仪可以很方便的测出所需项目。在测试前先将所测网线参考标准导入到测试仪中,然后将需测试网线插到测试仪器上。测试完成后,测试结果会直接显示在右上角,若合格通过则显示绿色“√”;若测试不合格,显示为红色“×”。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不合格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接线错误、测试的线缆长度过长,超过90m、导入的标准有误。
3、结语
网络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一个代名词,已经普及到各个领域。综合布线系统作为网络系统的一部分,信号、信息的传输质量与企业、工业的安全、稳定运行息息相关。在前期线缆敷设过程中就要严格控制,对干扰源的识别和处理上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控制,后期线缆测试也要做到百分之百检查。严格把守每一道工序,坚持贯彻安全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冯乐,黄良剑.综合布线系统检测[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2):35.
[2]高亮.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及其项目管理研究[J].信息通信,2015,(12):292.
[3]李乃振.综合布线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无线通信技术,2014,(01):52-55.
[4]胡云.综合布线系统的防雷与接地[J].现代建筑电气,2011,(05):14-18.
[5]林隽生.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