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概念、特征与反思

2018-08-13赵治治高峰孙亮张磊纪智慧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校园足球特征

赵治治 高峰 孙亮 张磊 纪智慧

摘 要:在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概念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阐释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的基本特征,并对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实践进行反思,认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是指以足球为载体进行育人,并将这种理念提升至学校整体发展的高度,全方位付诸于育人实践的学校。该类学校应着力体现出“足球育人”理念融入学校整体长远发展规划,它与足球传统学校和足球学校有着本质区别。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需要更新学校管理理念、转变学校体育管理方式,同时坚持内涵式发展,广泛参与并持续行动。然而,当前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实践值得反思,因此,应继续激发已授牌学校的积极性,努力加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自身的内涵式建设,逐步转变建设观念,动员最广泛的力量进行长期、自觉、持续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行动,从而实现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概念;特征;特色学校建设;足球育人;內涵式建设

中图分类号:G 807.0 学科代码:04030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nnotation and related concepts on the concept of featured school campus football,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football school construction, and studies on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school campus football in China. Featured school campus football refers to the education with football as the carrier and the idea is put forward to the height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and the all-around education of the students. This kind of school should focus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football educating people” into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plan of the school, which is essentiall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football and football schools.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football characteristic schools in China needs to update the concept of school management, change the way of school sports management, adhere to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and participate in and continue to act. 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campus football characteristic schools in China is worthy of reflec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continue to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chools that have already been approved, strengthe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school football characteristic schools themselves, gradually change the concept of construction, and mobilize the most extensive force for the long-term, self-conscious and sustainable school football featured construction ac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eatured school campus football in China.

Keywords: campus football;featured school;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featured school construction; football education;connotative construction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1]学校作为校园足球有序开展的依托,其建设必然处于关键位置。2015年7月,教育部等6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设2万所左右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到2025年达到5万所[2],以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为重点任务之一,扶持特色引领普及,遴选一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支持其加强建设、深化改革、提高水平及办出特色,发挥其在发展校园足球中的骨干、示范和带动作用。

特色学校如何建设?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首先明确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换言之,什么是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如何才能建成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问题影响着我国校园足球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然而,在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在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阐释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的基本特征,并对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实践进行反思,以期为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提供有益思路。

1 特色学校的由来与发展

特色学校最早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国的专门学校、灯塔学校及美国的蓝带学校、特许学校、磁石学校等。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政府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经济,通过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干预,促进不同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1986年,“城市技术学校”在英国设立,其目的是培养专门人才,即为特色学校的前身。1992年,白皮书《选择与多样化:学校的一个新框架》正式发布,不仅强调了学校多样化的效能,而且要求建立更多的富有特色的学校[3]。进入21世纪后,英国逐步扩大了特色学校的数量,几乎所有的中等学校都成为了特色学校,并获得了相应的资金支持,特色学校便在英国蓬勃发展起来。而在美国,1982年美国联邦教育部设立了“蓝带学校计划”,其目的主要是确立和认可全国范围内的杰出学校,提供评价标准,供自我评估和改进参考,激励各校将办学成功经验与其他学校分享。进入21世纪后,蓝带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规模效应。此外,特许学校、磁石学校等,是为了适应形势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而树立的典范[4]。

在我国,特色学校的概念最初零散地出现于改革开放的初期。这个时期,特色学校的建设工作大多是自发性的,并且教育实践层面的操作受到更多的关注。在早期,依据与原来单一型学校的差异性,特色学校的概念界定更多从学校的办学效果来评定。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特色学科不断涌现,以致将某个特色学科的学校理解为特色学校。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教育实践中“特色学校”频繁使用,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使得特色学校成为非常热门的新式学校的“代名词”。而此时的特色学校更多地表征具有特别教育功能的学校。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之后,特色学校建设成了热门话题,但人们在认识上还存在诸多误区。这一时期,它被视为整个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及新的学校办学模式。近些年,特色学校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促进特色学校的创建与发展。例如,2011年天津市教委出台了《天津市特色高中建设实施方案》,启动了首批特色高中实验学校建设工作[5],湖南、黑龙江等省也纷纷出台了建设特色学校的政策文件。然而,尽管“特色学校”使用频率逐步增加,但学界并没有对其概念内涵做出统一的、明确的界定。

2 特色学校与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概念阐释

概念既是思维逻辑的起点,也是社会实践的重要依据[6]。明确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概念内涵,有助于把握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逻辑。

2.1 特色学校的概念

特色、特点及特征的涵义相差甚远。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特色”是指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色彩、风格,而“特点”则指一人或一事物区别于他人或他事物的特有的品质或特性,“特征”是指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象征和标志[7]。特色更强调自身独特风格,特点则是在比较中显现事物的品质,而特征则强调事物最突出、标志性、代表性的特点。特色既具备同类事物的共性,也有与同类事物对比鲜明的个性特征。也就是说,特色并不排斥共性,而是在共性的基礎上所展现出来的独特风格、色彩与个性。新华汉语词典中,学校有2种解释,即: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学习的专门场所[8]。换言之,学校既是教育的机构,也是学习的场所。从字面上看,特色学校中“特色”是“学校”的修饰语,即其全称应是“特色的学校”。它既应具有一般学校的特点,也应具有一般学校不具备的个性特征。

关于特色学校这一概念的内涵,最常见的说法是,特色学校是一种具有自身办学特色的学校[9]。这种观点将特色学校与办学特色等同起来,实质是混淆使用了特色学校与学校特色2个概念。其实,当前两者混淆使用较为普遍,尤其在实践中,概念认识的缺陷造成实践行动上的误区。例如,学校开展了某个特色科目,就成了某科目的特色学校。这种现象在实践中较为普遍。实际上,特色学校是在学校特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对应着学校的不同发展阶段。还有研究从特色学校的表征上解释,认为特色学校就是有特色的学校,它应具有独特性、高效性和相对性[10]。诚然,这些特征是特色学校应具有的,但却未能全面涵盖特色学校的所有特征,有一定的缺陷。毋庸置疑,特色学校必须有特色,而且这种特色必须惠及所有学生,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此外,马翠微认为,特色学校是指学校遵循现代教育教学规律,并结合实际办学,创造性地建构新型办学模式,使其成为具有整体办学风格的成功学校[11]。将特色学校与办学模式、办学风格及办学效果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深化特色学校的内涵认识。综上,特色学校必须是具有整体特色的学校,而学校特色则只是局部的、部分的,它不能代表整个学校。它应围绕自身特色创建出一种体现学校发展整体精神,并将其付诸学校的实践活动,全方位反映出学校整体风貌的发展范式,整体特色化是特色学校的应有之义。

2.2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内涵厘定

对于校园足球的内涵界定,当前学界给出了2种代表性定义,一种是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根据属加种差的方法,将校园足球定义为,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中小学组织开展的足球教学、课余训练、足球竞赛及其他各项教育活动[12]。另一种是操作性定义,认为校园足球是指在广大学生中全面开展的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目标的足球相关活动的总称[13]。其实,不管是教育活动还是足球相关活动,它们都未脱离“足球活动”这一范畴,而且都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也就是说校园足球本质上是一种以足球为载体的育人活动。而上文述及,特色学校是整体上具有特色的学校,学校整体特色化是特色学校内涵的关键,围绕自身特色建设出一种体现学校发展整体理念,全方位反映学校整体风貌的发展范式。对于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如若根据形式逻辑的属加种差的界定方法,难免会出现属与种差认定不清等问题。因为,这个概念牵扯了“校园”“足球”“特色”及“学校”4个名词,很难将其上位属概念和种差准确认定,而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进行操作性定义便成为可能。校园足球既然是一种以足球为载体的育人活动,其特色学校理应把以足球为载体进行育人的这种理念提升至学校整体发展的高度,全方位付诸于育人实践。也就是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是指以足球为载体进行育人,并将这种理念提升至学校整体发展的高度,全方位付诸于育人实践的学校。这种学校应着力体现出“足球育人”理念融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一旦将足球育人的理念融入学校的整体发展,那么该特色就与学校的发展命运紧密相连,进而使其地位更加稳固。

2.3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传统学校及足球学校的辨析

当前,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足球传统校、足球学校与校园足球特色校的混淆使用却造成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障碍。有人甚至认为,区分校园足球特色校、足球传统校及足球学校没有实际意义,其本质内涵没有差异。这种观点虽然有些过度绝对化,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内涵认识的局限性,传统思想观念的惯性可能是造成认识误区的重要原因。因而,明确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既是理论研究的现实需要,也是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实践的迫切任务。

足球传统学校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一部分,这种学校不仅有足球,还有篮球、排球等项目传统学校,它们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命名。从国家对体育传统学校的评价标准来看,课余训练与运动竞赛、人才输送与运动成绩所占比重较大,尤其在学校工作成效的评价中,所占比重高达80%[14]。诚然,体育传统学校的工作重心是培养并输送体育后备人才、打造一支水平较高的运动队。这种目标导向致使体育(足球)传统学校走上了一条重视竞技成绩、后备人才培养,而轻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体育育人理念的升华和运用。而从学校与体育传统项目的关系来看,体育(足球)传统学校只是将体育项目(足球)视为学校发展的一种特色,这种特色容易被其他学科或项目所取代,它过多地关注于学校的局部发展(运动队成绩),而没有将其融入到学校整体的发展理念中。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是由教育部命名的学校,它旨在以足球为载体进行育人,并将这种“足球育人”的理念融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它更偏向于普及和育人。简言之,足球传统学校中,足球项目只是学校发展的特色,没有将足球育人理念提升到事关学校整体发展命运的高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则将足球育人理念融入到了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其本身已与学校整体发展深度融合。这是两者本质内涵上的差异。

足球学校是我国足球职业化及经济体制转型催生的产物,由中国足球协会命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足球传统学校和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学校在培养与输送足球后备人才时面临诸多困难[15],为了提高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養效率,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足球学校肩负了竞技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任[16]。此外,从名称上来看,“足球学校”是一种始终围绕足球运动发展的专业型学校,是一种与校园足球特色校和足球传统校完全不同类型的学校。

综上,虽然3个概念都含有“足球”与“学校”2词,但意义却差异较大。足球传统学校是足球回归校园的典型代表,但足球项目仅是学校发展的特色,并未与学校整体发展相关联,而且学校只是提高竞技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效率的载体。足球学校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及足球职业化的需要而始终围绕竞技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学校。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则强调足球的育人功能,并将足球育人理念融入了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其本身已与学校整体发展深度融合。

3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的基本特征解析

3.1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是一种学校管理理念的更新

一般情况下,人们理解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仅仅是学校在足球方面具有特色,并不涉及学校整体管理方式的改善及相关技术的应用,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却是一种管理活动和过程,不仅注重学校体育的管理创新、责任分担,还集中精力攻关校园足球,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也就是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必须更新学校的管理理念,转变对“足球特色”的观念和认识,唯有此,才能确定学校在未来时期足球学校特色建设的目标、内容、策略及路径。

3.2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是一种系统的学校体育管理方式

体育管理方式是解决体育管理问题的基本方式,主要包括体育管理目标的设定、分解、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利益分配等。据报道,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特色学校建设是一种集有效性、科学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学校管理方式[17]。从这个角度看,特色学校的建设过程,也就是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变过程。同样,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过程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及信息管理等,还囊括了学校发展的整体性、特殊性和长远性;不仅要关注学校足球特色发展的过程与成效,更要重视足球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管理方式的适宜度和合理性,从而真正探索出适合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的管理方式,为学校未来的整体发展设计出一条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

3.3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行动过程

特色学校的建设不仅是一种目标,更是一系列的行动,是一种持续发力的过程。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不仅要创设一种以足球引领学校发展的未来蓝图,而且需要通过制定、实施及评价校园足球系列活动与过程,有效联合并激发校内外的各种积极力量,不断改善学校体育的软实力和硬件设施,提升学校的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条件,并在长期、自觉、持续的行动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学校的突出潜力和整体实力,将学校的足球特色愿景逐步转化为现实。也就是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并不是一种短暂行为,一种瞬间即可建设完成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持续性扶持行动,更需要学校动员一切相关力量持续不断地以校园足球为特色,带动学校整体可持续发展。

3.4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注重主体性与内涵式发展

所谓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区别于传统上过分依赖外部力量和因素的发展模式。从学校的角度看,这种模式强调学校发展是不可能效仿任何一个外部的发展模式,而必须采取学校自主选择的目标、方法和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发展是一种唤醒的过程,一个释放社会大多数成员的个体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被视为一个仅由筹划者从外部解决问题的过程[18]。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也应是一种自主发展的过程,是一种群策群力的创造性过程。尽管在建设中,外界的帮助是必要的,但是这种帮助不能限制学校发展的积极性,更不能成为校园足球发展的障碍。只有不断唤醒学校发展校园足球的自主性、积极性,激发责任感和创造力,才是建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关键所在。

3.5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强调广泛参与

在建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过程中,尽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意志不可或缺,但必须同时关注学校的发展意识和能力,重视学校对发展校园足球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尤其一些特殊利益群体,诸如学生、家长、党团组织、协会等群体,也需要占据一定的地位,而不应忽视这些群体的内在需求和创造力。通过广泛吸纳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善学校的组织管理,实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活动。这样,通过广泛参与,努力调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组织内部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对校园足球发展的广泛认同和积极推动,最终实现科学建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总体目标。

4 对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实践的反思

截至目前,我国教育部已遴选出3批共2万21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通过学校自主申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推荐及教育部的综合认定等遴选程序,认证申报学校的资格。教育部对获得资格的申报学校进行授牌,即被命名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这一建设过程虽有利于迅速形成规模效应,但笔者对此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建议。

4.1 建设行动:继续激发积极性

为了保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发展校园足球时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资源,授牌学校得到了诸如资金、招生、培训等方面的扶持。然而,在当前情况下,一旦学校被授牌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该学校将持续享有中央、地方政府给予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扶持。这一做法使授牌学校缺少外部竞争压力,继而发展动力不足,他们在执行政策、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及保障性工作等方面的建设行动也就难以持续。在第2批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遴选过程中,教育部派出督查组对过去成为第1批授牌学校进行了“回头看”工作,大多数校园足球特色校仍能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积极推动校园足球普及发展,但也不乏建设行动积极性难以为继的授牌学校[19]。诚然,这一状况很大程度上与授牌学校“终身制”有关。要想破解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终身制”的弊端,必须促使授牌学校产生紧迫感、压力感,在鞭策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各学校对特色学校的理解和认识,并将这种观念认识内化为他们长期、自觉、持续的特色学校建设行动中,从而发挥出学校的突出潜力和整体实力。

4.2 建设模式:强化内涵式建设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作用于事物的发展。仅靠外部力量推动事物发展是不足的,而只有通过事物内部力量才能推动事物的持续发展。然而,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却仅停留在外部力量推动的层面,内涵式发展动力不足。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至2020年,支持建设2万所左右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这里的支持建设,只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资金和政策扶持,是一种为了促使校园足球快速发展,外部施加于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推动力量。这种外部力量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利益主体建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热情,促使大量学校积极申报特色学校,但只靠外部力量却很难使利益主体保持这种积极性。一旦政府的外部推动取消或减少,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也将很快陷入停滞状态,所以,学校自身内部的协同力量才是推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的根本力量[19]。依靠学校自身内部的协同力量建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即为内涵式发展模式。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自主发展的过程,一种群策群力的创造性过程。

4.3 创建力量:动员广泛性参与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需要一定的力量,依靠哪些力量才能把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得更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建设力量的不同可能导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程度产生较大的差异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必须关注学校负责人的意识和能力,重视校园足球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要考虑一些诸如学生、家长、党团组织等特殊利益群体对校园足球的看法。只有广泛协同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利益相关者,不断调适学校与其周边环境的关系,才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进而更好地凝聚特色学校的建设力量。相反,如果仅靠部分力量实施校园足球特色學校的建设,那么这种建设不具有可持续性。从建设实践来看,当前,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需要广泛动员一切可以参与建设的力量。根据我国教育部关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遴选工作可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只涉及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他们是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创建的主要依靠力量。然而,仅依靠这些力量虽然也能快速推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工作,但却不能产生最广泛的影响,得不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使得建设工作持续性不足。只有在原有依靠力量的基础上动员更为广泛的建设力量,才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和影响,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工作才能持续、稳定地开展。

5 结束语

新一轮校园足球工作的启动,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作为发展校园足球运动的重要载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是指以足球为载体进行育人,并将这种理念提升至学校整体发展的高度,全方位付诸于育人实践的学校。该类学校应着力体现出“足球育人”理念融入学校整体长远发展规划,它与足球传统学校和足球学校有着本质区别。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需要更新学校管理理念、转变学校体育管理方式,同时坚持内涵式发展,广泛参与并持续行动。然而,当前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实践值得反思,因此,应继续激发已授牌学校的积极性;努力加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自身的内涵式建设,逐步转变建设观念,动员最广泛的力量进行长期、自觉、持续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行动,从而实现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S].1993-02-13.

[2]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A].2015-07-22.

[3] OFSTED.Specialist school: an evaluation of progress[EB/OL].[2017-10-

07].http://www.ofsted.gov.uk/resources/specialist school.

[4] RUDOLF S.The spiritual ground of education[M].New York:Anthroposophic Press,1991:47-54.

[5] 天津市教委.關于印发2011年天津市特色高中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A].2011-11-17.

[6] 杨献南,鹿志海.形式逻辑视角下的体育素养概念辨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29(2):89.

[7] 语词解字辞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话语教学出版社,2011:1212-1213.

[8] 编委会.新华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105.

[9]编委会.21世纪中小学校管理与教学质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181.

[10] 李保强.试论特色学校建设[J].教育研究,2001(4):70.

[11] 马翠微.中小学特色学校概念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5(11):9.

[12] 张长城,刘裕.“校园足球”内涵的逻辑学辨析[J].嘉应学院学报,2013,31(2):73.

[13] 侯学华,薛立,陈亚中,等.校园足球文化内涵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6):107.

[14]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定办法、标准及评分的通知[A].2003-04-02.

[15] 梁栋.可持续发展理论原则与转型期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2.

[16] 中国足协.中国足球协会足球学校暂行管理办法[A].1999-12-30.

[17] 富兰.变革的力量:续集[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7.

[18] RIBES B.Domination or Sharing?Endogenous 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M].Paris:Unesco Press,1981:65-66.

[19] 教育部将随机复查“校园足球特色校”以防造假[EB/OL].[2017-07-15]http://news.163.com/16/0531/08/BOCO61KN00011243.html.

[20] 娄方平,向禹.校园足球实践发展审视:现象、成因与治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3):96.

[21] 杨献南,于振峰,左娜,等.我国校园足球“升级”相关问题的理性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5,33(2):74.

[22] 张廷安.我国校园足球未来发展中应当确立的科学发展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106.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校园足球特征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抓特征解方程组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沈阳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教育部启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