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操作体验构建空间观念
2018-08-13赵永康袁昌和
赵永康 袁昌和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8至20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想象、推理、探索等教学活动,自主探索长方体、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含义。
2. 立足想象和操作,自主探索并发现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之间的关系,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3.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摞纸成体,导入新课
1. 教师展示A4纸。
师:看到A4纸(一张),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图形?(长方形、长方体)
师:意见不统一,我们上完这节课再来讨论。
师:如果我把100张纸摞在一起,会出现什么图形呢?(长方体)
2. 列举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的实物。
师:你能找到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的物品吗?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一张A4纸过渡到一摞A4纸,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列举生活中带有长方体特征的实物,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提高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 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
课件展示冰箱、柜子和书桌的图片。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操作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
师:大家用数学的眼光看到了什么?
2. 播放微课,认识面、棱、顶点。
课件出示茄子图片。
师:大家看,这是一个茄子,它是长方体吗?那我们能想办法把它变成一个长方体吗?
师:用刀切是一个好办法,在切茄子的过程中,还蕴含着数学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微课)观看了微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师:你能在长方体的模型上找到面、棱、顶点吗?结合模型,介绍给大家。
设计意图:借助切茄子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理解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直观形象,微课的适时介入巩固了学生对长方体认识的表象,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 观察模型,自主探究面、棱、顶点的规律。
(1)师:我们认识了面、棱、顶点,结合长方体模型,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议一议,自主探究长方体的特点,将结论填写在表格中。(表1)
(2)学生结合长方体模型合作探究,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反馈讨论,相互补充,不断完善对长方体特征的认知。
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4. 体验游戏,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你能想象出一个长方体吗?我们运用长方体的特征来做一个游戏。(课件出示一个由12条棱搭建成的长方体)
师:如果我拿掉了一条棱,你还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形状吗?如果再拿掉一条棱呢?最少用几条棱你依然能确定这个长方体的形状?
学生的猜想不一,合作探究,不断完善。
生:用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即可。(图略)
设计意图:以减少长方体棱的数量,引导学生想象长方体原来的形状,逐步完善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由此自然地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这三条棱的长度也就是长方体的长、宽、高。请指出课件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师:如果将这个长方体竖起来摆放,这时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厘米?
师:随着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长方体的长、宽、高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一般情况下面对长方体,把水平方向上的棱的长度叫作长,前后方向的棱的长度叫作宽,竖直方向的棱的长度叫作高。
5. 自主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1)故事引入。
师:这位长方体兄弟(长5 cm,宽4 cm, 高3 cm)觉得自己长得太普通了,就想通过整容手术把自己变得特殊些。大家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变化过程。(图略)引導学生观察,提醒它们注意长、宽、高的变化。
课件中的长方体宽和高都变成3厘米,这样就变成了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特殊的长方体。
师:这样引起了哪些面的变化?(上、下面和左、右面变了,前、后面没有变)
课件中的长方体长、宽、高都变成3厘米。
师: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就叫作正方体,也叫立方体。看来,棱的变化引起了面的变化,而面的变化引起了形体的变化。
(2)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师:请大家结合正方体的模型,参照长方体的特征,自主探究正方体的特征,并快速完成表格。(表略)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结合模型自主探究正方体的特征,并完成表格。
集体反馈讨论,相互补充,不断完善、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总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相同的正方形;有12条棱,每条棱都相等;有8个顶点。
6. 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异同呢?
师:能用韦恩图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吗?
(强调: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设计意图:通过将长方体的高和宽加以变化,最终成为正方体,让学生经历正方体的形成过程,从而感悟到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揭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并参照之前已探究的长方体的特征,探究正方体的特征,完成知识的迁移。
三、学以致用,进阶练习
1. 去伪存真,下面哪些图形是长方体?(图略)
学生逐一判断并说明理由。
学生完成练习并汇报答案。
2. “面面”俱到。
(1)观察下图中的长方体,说一说下面图形分别
是从什么位置观察到的。
(2)根据图中的数据,猜一猜,这可能是什么物品。
3. “棱”静思考。
(1)要搭建一个长方体,需要(?摇 ?摇?摇)根小棒,需要(?摇 ?摇?摇)个接头?
(2)下面哪些方案能搭成长方体,哪些方案不能?
学生分组动手搭建并展示汇报。
师:哪种方案不能搭建成长方体,该如何改进呢?
师:课后思考,如何求出你所搭建的长方体框架的棱长总和呢?
设计意图:该环节,学生调动了本课所学的所有知识,灵活运用了长方体的特征;知识指导实践,学生搭建了长方体,并且在搭建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和验证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经历了立体图形的构建过程,再次从不同的角度内化了知识。
4. 拓展延伸。
师:你能根据这个长方体(长24 cm,宽17 cm,高0.1 mm)的长、宽、高判断这是什么物品吗?(图略,一张纸)
师:那我们再来想想一张纸是什么图形呢?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易到难递进展开,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同时构建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发散了学生的思维。练习首尾呼应,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了课前留下的悬念,内化知识。
四、全课总结,分享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带着你的收获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实验小学 安徽省铜陵市柳园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