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中国周边学”:学科建设的进展与前景
2018-08-13肖阳
肖阳
2018年初,以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为首的众多研究机构,正式提出创立“中国周边学”的倡议。《世界知识》于今年第8期以《“中国周边学”呼之欲出?》为题,发表了部分学者对此问题的论述,随后又就此问题发表若干文章和采访。近日,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再次组织“‘中国周边学研究和新学科建设”研讨会,对半年来有关问题的学术探讨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再探讨,来自中央有关部门与众多学术机构的近40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周边学的概念内涵及学科定位”“中国周边学的研究缘起和时代背景”“中国周边学的理论创新和研究框架”以及“中国周边学的实际运用和学科交叉”四个专题展开讨论。
概念、内涵及学科定位
在“中国周边学”推介过程中,出现过不同意见:一种主张质疑“中国周边学”可能会带来某种中心主义的色彩,不利于该学科的推介和国际接轨;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中国周边学”的建构要避免“霸权主义”的诉求,但作为一个可以追求的目标,“中国周边学”的旨趣在于一定意义上恢复亚洲的“中国中心主义”,认为中国强大后成为世界和周边的“中心国家”将不可避免。复旦大学石源华教授认为提出和推介“中国周边学”是解决这两种不同意见的一种重要思路。随着2020、2035、2050中国发展壮大路线图和时间节点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周边地区的国家定位也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周边学”区别和反对“中国中心论”的提法,避免导致国际社会不必要的争议和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中国周边学”将面对和解决强起来的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和周边的“中心国家”,如何与周边国家友好相处、合作共赢,建设中国所倡导的“命运共同体”,彰现和实现中国强大后仍不称霸的庄严承诺。“中国周边学”将努力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和大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认为,从整体与层次上看,周边可以划分为政治周边、文化周边、安全周边等多种层次,这几种周边的界线存在不一致性。从整体与局部上看,我们习惯于从中亚、南亚、西亚、东南亚、东北亚等区域观去理解周边,但古代中国的西域观并没有这样人为的割裂,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自身的整体性,未来中国周边学研究可能需要有一个“大西亚”的概念。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郭定平阐述了他对“边”的理解:一是“边”的有与无。传统的边界线依然还在,但无国界行动突破了原有边界的概念。二是“边”的大与小。“边”本质上是条线,但其范围随着人类交往频繁不断拓展。三是“边”的硬与软。除了边防管控等硬性空间,还存在政治认同等软性空间。四是“边”的实与虚。周边问题上既有看得见的实际问题,也有诸如“利益”等看不见的问题。
研究缘起和时代背景
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教授杨鲁慧认为,“中国周边学”的研究缘起和时代背景得益于三种转变——中国国际身份地位的转变、中国的对外政策的转变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转变。如何处理好中国与周边关系的“度”和分寸,“中国周边学”需把握好以下三对平衡关系,一是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周边大国战略的平衡关系,二是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与周边合作安全之间的平衡关系,三是中国的周边战略与美国印太战略的平衡关系。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冯玉军表示,中国的周边学起源于清末民初,在传统的华夷秩序遭遇到西方国际关系体系的重大挑战、朝贡体系的土崩瓦解的情况下,中国开始逐渐抛弃原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传统观念,如林则徐的《四国志》《俄罗斯国纪要》,龚自珍的《西域置行省议》,魏源的《海国图志》等,反映出中国在与外部世界激烈互动和冲突中对周边的研究和思考。
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明星说,“中国周边学”产生的学科背景是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阶段,“中国周边学”实际上就是要给如何处理与周边邻居的关系提供一个思路或者是原则。“中国周边学”不能以距离远近来划分邻居,周边国家的观念一直都在发生变化,交通技术的进步导致距离的缩短,虽然美国不算是我们的邻居,但是它在周边给我们带来的麻烦比谁都多。
理论创新和研究框架
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国家研究院副院长余伟民强调了历史研究在“中国周边学”中的重要性。他表示,作为一门新型学科,“中国周边学”至少应包含国际关系研究和国别研究两个部分,历史研究则是这两个部分的重要基础。“中国周边学”要加强历史思维的训练以及与现实问题的连接,需要对周边某个特定问题进行相对长时间的关注和积累,总结和反思过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避免用简单化的“特殊关系”去解释和取代“正常关系”。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郭锐认为,受根深蒂固农耕文化的限制,中国的周边问题研究一直处于弱势发展状态,非但没有形成“学”,甚至很难形成较为完善的周边问题探讨框架,国别研究领域的扩大并不代表可上升為“学”的高度。中国周边问题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未来“中国周边学”一是要对中国周边外交和周边国家外交进行探讨,二是要对整个周边国别史和地区关系史进行梳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军认为,“中国周边学”在研究立场上应坚持“差分”原则,即事物的“差异”和“分殊”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要尊重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性。每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是该国、民族文化价值生活元素、要素的和合系统。传统时期文化东亚是实际存在的现象,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要如何重建文化东亚,重建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维护彼此的平等和尊重,求和合而不是求同。
中国周边学的实际运用和学科交叉
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纳日碧力戈认为,“中国周边学”研究要做到互为中心和周边,不能简单的用一个周边看周边,在对方的语境里我们也是周边,知己知彼特别重要。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说法是“进得去,出得来”,需要反复兑换角色。从人类学和民族学来看,语言、文化、民族、宗教和国家的边界往往并不一致,这既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个自然过程,“中国周边学”要从周边和边疆来定义当代中国。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郑先武指出,我们习惯把周边关系理解为国与国的关系,造成对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关注相对不足。对此,他提出了“跨境区域”的概念,认为这个区域内外融为一体,突破和超越了传统的政治边界,既可以是中国的周边,也可以是他国的周边,还可以此作为中心,有利于去除以国家为中心的观点,使两国找到对话与合作的共同点。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张耀认为,“中国周边学”中的很多问题不能仅仅只依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也不可缺席。例如,一个国家要明确某一地区是自己的大陆架,必须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申请,那么一定是要用自然科学来证明这个延伸地区的依据,然后才能被联合国申索有效。历史学从广义上可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未来“中国周边学”要从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一个大视角来研究。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主任栾建章在特别演说中发表看法,认为当前中国正处在崛起的前夜,周边的经济和权力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学界面临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中为中国崛起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
“中国周边学”在整个应对外界疑虑中国崛起方面承担着责任,不仅要解释现在的中国不是过去的中国,还要向世界说明一个新的中国与周边和世界的关系。“中国周边学”要解决中国周边外交的整体性问题,必须更加明确自身的逻辑主线、逻辑起点和贯穿始终的问题,这也体现了“中国周边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
石源华教授表示,相信“中国周边学”的研究和探讨将继续推进,期待在未来的岁月里,经过大家的努力,能够产生若干部不同风格和特点的“中国周边学”研究专著,使“中国周边学”真正形成一门重要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