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某水电站工程厂房边坡稳定分析与评价

2018-08-13谢红建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8年7期
关键词:关岭节理灰岩

吴 波,谢红建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2)

西部地区某水电站工程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马别河上游隔界河段,总库容9912万m3,正常蓄水位为1337m,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以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为主,结合灌溉,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

该电站厂房位于坝后河流转弯前距坝址约130m处的陡岩脚一狭窄缓坡地带,高程在1268~1280m。厂房边坡为各种结构面切割的岩质边坡,由于边坡坡度变化较大,形成峻坡和悬坡,边坡高度大于150m,为超高边坡。边坡结构复杂,且距离大坝较近,施工中降雨、水库蓄水对水工建筑物安全构成威胁,故针对厂房开挖边坡的稳定性作专题研究。

1 厂房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1.1 基本地质条件

厂房边坡区出露地层由下至上分别为关岭组二段(T2g2)第一层至第四层及关岭组三段(T2g3)和第四系覆盖层。

厂房边坡的坡脚高程为EL1267~EL1272m,出露地层为关岭组二段第二层(T2g2-2)灰色、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灰岩、瘤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夹极薄层泥质灰岩。

边坡下部高程分布在EL1330~EL1360m,高约30m,出露地层为关岭组二段第三层(T2g2-3)灰色薄泥质灰岩、灰岩及杂色砂质泥岩、钙质泥岩,厚约30m,产生物化石,由于岩性较软,地形坡度相对较缓,地形坡度为41°~54°。

边坡中上部高程分布在EL1360~EL1600m,出露地层为关岭组二段第四层(T2g2-4)灰色厚层瘤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分布在坝肩以上。地形坡度约在80°左右。

1.2 边坡构造及结构面

厂房边坡位于博上宽缓向斜西南扬起端近核部。岩层倾向左岸,倾角6°~10°,左岸为逆向坡,右岸为顺向坡。岩体左岸为层状结构,右岸为碎裂结构。据地表地质测绘及硐探揭露,未发现断裂构造,节理裂隙及卸荷裂隙较发育,并分布有软弱夹层,细述如下:

1.2.1 节理裂隙

表1 厂房一带边坡节理裂隙统计

1.2.2 软弱夹层及泥化夹层

厂房边坡区共分布有2层软弱层及1层间泥化夹层,层面及软弱层是岩体内的主要薄弱面,分述如下。

图1 节理裂隙的极点及对应的大圆

泥化夹层(NJ1):为层间泥化夹层,厚25~27cm,局部达30cm,沿层面延伸,成分为黄色、黄褐色粘土夹碎石,碎石含量约40%~50%,粒径0.2~5cm,呈软塑状态,该层上下均为中厚至厚层灰岩。

软弱岩石层:第一层软弱层位于T2g1-2地层与T2g2-1地层分界处,成分为薄层泥灰岩、泥质白云岩及钙质泥岩;第二层软弱层位于T2g2-1地层与T2g2-2地层分界处,成分为薄层泥灰岩、泥质白云岩及钙质泥岩,沿层面有起伏,沿泥化夹层有渗水现象;

1.3 边坡岩体质量分类

根据厂房边坡一带岩层分布情况,将岩石划分为3个工程岩组,根据各地层单元岩性特征、岩体强度及节理发育情况等划分岩体类别见表2。

表2 厂房边坡岩体基本质量分级

2 定性分析与评价

2.1 赤平投影分析

根据前文中表1所统计的节理裂隙,厂房边坡的优势结构面为5组,分别为:①250°∠80°;②330°∠80°;③350°∠85°;④150°∠85°;⑤175°∠85°。

按DL/T5337-2006《水电水利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附录A.2及DL/T5353-2006《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附录B.1,左岸厂房边坡为层状斜向边坡。

左岸厂房边坡的地形坡度41°~85°,边坡坡面倾向为206°。根据地质参数,边坡泥化夹层的最小内摩擦角为19°,层面和节理裂隙面的最小内摩擦角为26.5°。岩层平均产状为70°∠9°,图1为节理裂隙的极点及对应的大圆。

2.2 数值分析

根据原设计开挖卸荷方案和支护计划及边坡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范围为矩形区域,分析中的地层岩性有关岭组第一段、关岭组二段第一层至第四层,关岭组第三段,泥化夹层和软弱层面均采用实体单元进行模拟,将其厚度均设置为2m,最下部的泥化夹层由于未在地表出露,不予考虑。厂房开挖在不同剖面的高程有一定的差异,不考虑每15m高的台阶,简化成斜坡,斜坡的坡度为1∶0.18。模拟范围内的原始地貌及开挖形状如图2所示。

图2 模拟范围内的原始地貌及开挖形状

根据上述三维数值分析,其位移、应力和塑性区的分布基本上等同于二维分析,也表明厂房开挖的三维效应不明显。对三维边坡进行强度折减法的安全系数分析,开挖后的稳定性系数为1.23,边坡破坏以坡顶产生拉裂缝和开挖面产生剪切屈服为标志。

3 措施与建议

(1)厂房边坡一带岩体层面及软弱层均较发育,共分布有二层软弱层及一层间泥化夹层,层面及软弱层是岩体内的主要薄弱面,且岩体节理裂隙及卸荷裂隙较发育,边坡的结构类型为含软弱夹层的层状斜向高边坡。

(2)根据赤平投影分析,由于存在裂隙250°∠80°,故开挖边坡后,其坡度不能陡于开挖前,边坡坡度不宜超过80°,以防止发生平面滑动;边坡由2组或2组以上的结构面产生较多的楔形体组合,很容易产生楔形体滑动。

(3)根据二维及三维数值分析,在坡脚、软弱层面和泥化夹层的周边及地形变化处,出现较多的剪切应力集中区,这些位置容易发生剪切破坏。在坡顶出现较多的拉应力分布区,在坡脚和坡度变化的位置也分布有少量的拉应力。开挖后,坡顶位置拉应力区有扩大的趋势,并在开挖面附近形成新的拉应力区。

4 结论

通过对上述厂房边坡的赤平投影分析及二维及三维数值分析,采用极限平衡法对该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整体稳定进行验算,认为该边坡开挖后总体能满足规范要求,但考虑到边坡的高度及含软弱夹层的特性,爆破损伤及不同结构面形成的局部不稳定楔形体等因素,边坡的变形和产生的崩塌落石危害性很大,且治理较困难,建议采用地下厂房。根据岩层硬夹软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和失稳破坏模式,建议软硬岩支护措施的防治重点在于注重地表的排水、控制软岩的风化和控制软岩的变形,为类似高边坡稳定分析评价及治理提供借鉴,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关岭节理灰岩
灰岩矿矿石分级利用的应用实践
充填节理岩体中应力波传播特性研究
顺倾节理边坡开挖软材料模型实验设计与分析
新疆阜康白杨河矿区古构造应力场特征
古生物发现之旅——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煤矿地面水害区域治理工程钻进层位控制
新疆阜康白杨河矿区构造节理发育特征
冰雪小镇 关岭永宁滑雪场
开磷为关岭县送肥保春耕
金湖凹陷西斜坡阜宁组灰岩段混积储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