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学写作(二)
2018-08-11于晓冰
于晓冰
我们平时体检时,会做心电图检查心脏是否健康。看到打印出来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我们虽然无法判断其波形意味着什么,但至少知道有波形的心电图表示人还活着。
如果心电图是一条直线会怎么样?那就太可怕了。只有死人的心电图才呈直线形。
其实,不只心电图如此,写作文也如此。如果一马平川,一眼望到底,就没什么意思,就“死”了。而有波澜起伏,文章才有活气。
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首诗:
黄梅诗
佚 名
一树黄梅个个青,
打雷落雨满天星。
三个和尚四方坐,
不言不语念真经。
这首诗初读觉得非常流畅,气韵贯通。但慢慢读,读成“二二三”的节奏,再把前两个“二”组合起来,合成一个完整的意思,你会发现每句话的“前四”和“后三”似乎都存在矛盾。
“一树黄梅”何以“个个青”?“打雷下雨”何以会有“满天星”?“三个和尚”如何能“四方坐”?“不言不语”如何“念真经”?
再细细品味,你才能琢磨出这看似矛盾的诗句背后的合理性。
黄梅未成熟时当然是“个个青”,夜晚“打雷落雨”之后自然会有满天星斗,当然也可以理解成树下人仰面看黄梅树,含露的青梅在月光照耀下,如同满天繁星。“三个和尚四方坐”最难索解,但如果你去日本的唐招提寺参观,其中的“招提”源自梵文Caturdesa,意译为四方(catur是四,desa指场所、地方、国土等),指寺院。这时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四方”就是指“寺院”。再读“三个和尚四方坐”就不会有三个人坐在四个方向,根本分不过来的困惑了,这句诗只是在说和尚在寺庙中参禅打坐。“不言不语念真经”不难理解,俗语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个小和尚虽然有言有语,但很难说是在“念真经”,而“不言不语”则可以理解成在心里默念,在“念真经”这个问题上,“用心”最为重要。
看似矛盾,却又曲折有致的行文,正是这首诗耐读的原因。
再来看另一则类似的故事。
解缙是明代有名的才子,有很多关于他的逸闻轶事。
永乐皇帝的皇后生了孩子,朱棣令解缙吟诗。解缙脱口吟出:“帝王昨夜降金龙。”刚要续句,永乐帝说:“生的是女孩。”解缙续吟道:“化作嫦娥下九重。”永乐帝叹口气:“可惜夭折了。”解缙随机续道:“料是人间留不住。”永乐帝叹口气说:“已经丢到池塘里去了。”解缙续句更妙:“翻身跳入水晶宫。”
皇帝有意难为解缙,但他随机应变,不断化解其中的矛盾。不断制造矛盾,又不断地巧妙化解矛盾,正是这首诗趣味性之所在。
不仅诗歌创作如此,写文章也如此,需要波澜起伏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我们来看下面两篇小短文。
文—
活见鬼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出自冯梦龙的《古今谭概》)
译文
有一个人赴宴后深夜回家,正赶上下大雨,就撑起伞来遮雨。看见一人站在路旁房屋的檐下,那人跑过来一下子钻到自己的伞下,和自己一块儿走起来。走了好一陈,那人也不说话。他怀疑是鬼,就用脚撩试,正巧没碰着,更加害怕,于是用力把那个人挤下桥去,撒腿就跑。这时,见做糕的人清早开门,他赶紧跑到糕点铺门口,告诉大家自己遇见鬼了。不一会儿,又见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跌跌撞撞地跑来,大喊着“有鬼”,也跑进做糕人家中。两人互相看看,目瞪口呆,随即不觉大笑起来。
文二
阿房宫是谁烧的
从前,有位县督学来到县立中学视察工作。他一进校门,便见到该校的壁报上写有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督学的文学底子很厚,看到杜牧的诗句,想起《阿房宫赋》,于是顺口问起学生:“你们知道阿房宫是谁烧的吗?”学生们一脸惶恐,不住地摇头:“不是我烧的,不是我烧的!”
看到眼前的窘迫情景,督学啼笑皆非。他立即来到校长室,对校长指责道:“贵校学生语文底子很差,居然说阿房宫不是他烧的!”
校长心平气和地说:“本校学生一向诚实,既然说不是他烧的,就一定不是他烧的。”
督学非常气恼,他万万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校长居然不知道阿房宫是怎么一回事!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封呈文给教育局局长,禀明原委。
不久,督学收到局长复函:“烧掉就算了,再拨经费重建阿房宫。”
督学看后,目瞪口呆。
這两篇小短文之所以读起来有趣味,引人入胜,是因为它们都不是一马平川的叙述,而是在叙述上一波三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清代文学家袁枚有言:“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文章完全平铺直叙,看到开头就知道了结尾,那读起来就索然无味了,只有情节上波澜起伏,才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讲,一篇好文章,要像心电图,要起起伏伏才行。
既然一波三折有如此妙处,那我们就要有意识地揣摩如何实现这种一波三折的效果。前面的例子其实各有巧妙,比如,设置悬念、欲扬先抑、制造矛盾、设置误会巧合、层层铺垫等,要细细揣摩每一篇典型诗文在一波三折上使用的技巧,然后有意识地把这些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样文章就好看了,就能吸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