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及新趋向
2018-08-10刘晓洁吴春燕
刘晓洁 吴春燕
摘 要:国际贸易理论自产生以来已经经历了200多年历史,期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当代贸易理论的演变。国际贸易理论在不断适应新的背景要求和面对国际贸易新现象的挑战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发展。为了适应21世纪全球经济变化对理论先行的要求,本文从梳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思路出发,分析了战后新的现象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挑战和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得出清晰的判断,即: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均呈现微观发展趋势,同时出现与其他多领域理论研究跨领域、跨学科融合趋势。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趋向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思路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完成于20世纪30年代。以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代表。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李嘉图将绝对优势理论进一步发展,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优取重,两劣取轻”,这就是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与李嘉图的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
20 世紀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用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要素禀赋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曾经在很长时期内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
从“绝对优势理论”到“比较优势理论”,进而到H-O四大定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一直遵循着完全竞争、报酬不变、同质产品等古老的假定。总体看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没有脱离比较优势的理论框架。
二、新现象挑战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中国家的出现以及国际分工的纵深发展,国际贸易成空前发展态势。然而,与经典贸易模型所预测不相符的是战后的贸易模式并没有完全遵循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当代国际贸易中相继出现的如下新现象构成对贸易理论的挑战:
1.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贸易”发展
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国际贸易更应该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进行,即应 该以垂直贸易为主。然而,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贸易占主导地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这种主导地位至今没有改变。
2.制造业内部贸易发展
由于制造业存在规模经济的特点,战后制造业内部的国际分工更加精细化,一些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因此,制造业内部贸易呈不断上升趋势。基于规模报酬不变的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同一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
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增长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正由垂直分工发展到水平分工,甚至网络分工。以跨国公司为主导,以产业链细分为特征的制造业国际转移成为新的趋势。公司内贸易不断增长。偏重于从国家利益角度进行宏观研究的传统贸易理论缺乏解释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增长的力度。
4.区域集团内部贸易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历 20 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第一次浪潮,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重新高涨。全球贸易一半以上发生在各个区域集团内部。适用于全球范围自由贸易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不能解释当今区域范围内部贸易量的增长。
5.加工贸易和软件外包等新的贸易方式出现
20世纪80年代,在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不断推动下,加工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90年代中期以来,加工贸易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同时全球外包和转包等垂直专业化现象成为一种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产品内贸易进一步引起经济学家的关注。对整合和创新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提出新的要求。
三、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发展
1.研究内容向微观拓展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内容是以国家作为主体进行的宏观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学家对产品内贸易现象的关注代表着贸易理论进一步微观化趋势。在以产品内贸易为对象的理论框架下对标准国际贸易理论体系进行新的理论整合和补充,将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延伸到了产品生产的工序和区段层面。
2.研究方法的微观化
从研究方法上看,传统的贸易理论都假定比较利益产生的前提是各国的供给、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市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以及固定边际成本等。这种研究方法具有传统的静态特征。新贸易理论中的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将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
四、国际贸易理论与其他领域理论的融合
由于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表现为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全球化与集团化并存,管理贸易盛行等特点,贸易理论开始注重与其他领域理论之间的融合。
1.贸易理论与企业理论的融合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首次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90年,迈克尔?波特提出当代竞争理论必须从比较优势理论提升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上面,提出以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取代他们的分工理论。
2.贸易理论与投资理论的融合
在传统的理论中,对外直接投资更多地被视为是企业绕过贸易壁垒的被动选择。Mundell的结论是,在两国产出效率相同的情况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贸易壁垒的存在会导致资本的流动,而资本流动的障碍则会产生贸易。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小岛清通过对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不仅会产生替代效应,而且也存在贸易创造的效应。
3.贸易理论与空间经济理论的融合
空间经济学是一门区域科学、城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众多学科融合和交叉的学科。空间经济学的发展也使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更加丰富,贸易理论和空间经济理论的融合使国际贸易理论解释现实能力更强。
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克鲁格曼基于规模报酬递增与不完全竞争市场创建了国际贸易新理论模型,将外部经济及区域产业聚集和贸易联系起来。
1980年,克鲁格曼在论文“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贸易模式”中引入了运输成本这一因素。
这些观点对解释当代产业内贸易现象,以及理解和分析中心及外围国家的国际贸易特點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
4. 贸易理论与制度经济理论的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学者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将制度因素和交易成本引入国际贸易理论,对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杨小凯则在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研究分工与贸易问题时 ,引入交易成本,并试图将制度因素形式化。Anderson and Young (2000) 认为,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交易成本的性质属于沉淀成本。
新研究范式特别强调,在国际贸易中制度常常会为许多以自利为目的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方便,从而给贸易增加额外的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 才国伟,舒元.我国对外贸易与世界技术扩散[J].国际贸易问题,2009,(11) .
[2] Arndt Sven W, Preference Areas and 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Policy (APF Press 2001), 237-249.
[3] Krugman, P.,(1991)“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3, 483-499.
[4] Krugman, Paul R.,(1979)“Increasing Returns,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 al Economics 9, 469-479.
[5] 洪德钦.WTO 法律与政策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 [印]贾格迪什?巴格瓦蒂,雷薇译.现代自由贸易[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7] 王慧.为什么差强人意:环境税理论与实践背离的解释[J].现代经济探讨,2010,(7) .